朱鸿钧(朱则余)_朱则余

朱鸿钧(朱则余)_朱则余1925年,现代作家朱自清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背影》,后来被编入语文课本。 在这篇文章中,朱自清讲述了父亲带自己去车站坐火车的故事。当他们上了火车,等待出发时,父亲去外面给朱自清买橘子。“我看见他戴…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1925年,现代作家朱自清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背影》,后来被编入语文课本。

在这篇文章中,朱自清讲述了父亲带自己去车站坐火车的故事。当他们上了火车,等待出发时,父亲去外面给朱自清买橘子。“我看见他戴着一顶黑色的小布帽,穿着黑色的大夹克和深蓝色的棉袍,一瘸一拐地走到铁路边,慢慢地俯下身来…他用双手爬上去,脚又缩了起来;他肥胖的身体微微向左倾斜,显示了他的努力……”这种真诚的描述感动了很多读者。

朱自清的父亲是朱鸿钧。这发生在1917年。那年冬天,朱鸿钧的母亲,朱自清的祖母,因病去世。当时,朱自清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而朱鸿钧在徐州做官。朱自清从北京赶到徐州,和父亲一起回扬州参加葬礼。葬礼之后,朱鸿钧将去南京工作,朱自清将回京求学。他们会一起去南京,在南京浦口站分手。朱鸿钧有事要做,所以他不能为他的儿子送行。他委托酒店里一个熟悉的服务员陪他去车站。但转念一想,还是亲自送儿子去了浦口站。

那一年,朱自清19岁,朱鸿钧48岁。

朱鸿钧,名字叫小坡,生于1869年。的姓氏是于,他的祖先来到了一个姓朱的富家,于是他改姓朱,并一直居住在东海县。长大后,他与当地一位名叫周的女子结婚,并于1898年生下朱自清。

朱自清童年时在东海县住过一段时间,现在东海县有朱自清故居。

1901年,朱鸿钧在扬州政府下属的邵伯镇当了一名小官。两年后,1903年,朱鸿钧带着妻子和5岁的儿子朱自清,举家迁往扬州居住。此后,朱鸿钧一家定居扬州。

朱鸿钧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朱自清是朱鸿钧的长子。因此,朱鸿钧对朱自清寄予很大希望,对他的控制也很严格。清末,科举制度日渐衰落,新学蓬勃发展。朱鸿钧是一位做过八股的老学者,他对新学持怀疑态度。没有送朱自清去新学校,而是送他去读书人或者举人那里学习古文和诗词。

1912年,清朝宣告灭亡。朱鸿钧终于意识到科举制度恢复无望,于是将朱自清送到一所新学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读书。1916年,朱自清学校毕业,考取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任北京大学哲学系。

朱鸿钧的事业也在发展。有一年,朱鸿钧被调到徐州,担任徐州缺运主任。垄断运输局,俗称“烟酒营销局长”,油水丰富,是公认的肥缺。朱鸿钧在异国为官,难免有些“孤独空冷”。他迷恋上了一个女人,并成为了他的情妇。

事实上,在此之前,已经在潘家占了一个房间。对于丈夫取新欢,原配妻子周没说什么,但潘夫人却非常激动,跑到徐州大闹一场。

民国时期,虽然提倡一夫一妻制,但官员和富商娶小妾的现象很普遍。只要处理好了,嫔妃们还是相安无事。然而,如果朱鸿钧公开制造这样的噪音,这仍然是一个丑闻。朱鸿钧的老板看到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所以他解雇了朱鸿钧。

这是朱自清在《背影》中讲述的故事背景:“奶奶去世,父亲的差使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离开徐州后,朱鸿钧去了南京等地工作。在此期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回到母校江苏省第八中学(现扬州中学),担任教学主任,教授语文和哲学课程。朱自清参加了新文化运动。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学校的青年学生成立了湖畔诗社和陈光文学社。然而,该校校长对朱自清的行为并不满意。我和朱鸿钧校长私交很好,并利用这种关系来干扰朱自清的教学。朱自清愤而于1921年离开扬州,先后在浙江宁波和温州任教。

不久,朱自清带着妻儿来到杭州生活,并建立了新家。这让朱鸿钧感到非常不满。

此后,朱自清和父亲朱鸿钧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一方面,朱自清对父亲的旧观念不满;另一方面,我深深地想念我的父亲。朱鸿钧也是如此。虽然很久没有和朱自清通信,但他还是经常以怀念孙子的名义给朱自清写信。

“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朱自清事业蒸蒸日上,成为中国文坛一颗闪亮的新星时,朱鸿钧的生活却越来越艰难,晚年更是穷困潦倒。1945年4月9日,朱鸿钧因病去世,享年76岁。三年后,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也因病去世。父子二人地下相遇,会“相逢一笑泯恩仇”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343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7日 08:15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7日 08: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