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密室逃脱这种全新的沉浸式体验游戏,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但是,在惊险、刺激、恐怖的游戏过程中,一旦消费者发生意外,谁来承担责任?
比赛中,我因摔倒向商家索赔27万余元。
这是密室逃脱游戏的宣传视频。黑暗的环境中,节奏紧张的音乐不断传来,加上解谜、逃跑等字眼,让玩家沉浸其中,但有时也忽略了其中隐藏的风险。
2022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民事案件中,当庭的双方是北京一名经营密室逃脱游戏的商人和消费者。
一个密室逃脱游戏,为什么双方会对簿公堂?这是什么游戏?
2021年初,家住北京的庞女士和朋友来到被告经营的密室,参加一个追主题的密室逃脱游戏。然而,在比赛过程中,意外发生了。原告庞女士的诉讼代理人向法庭陈述了整个过程。
原告诉讼代理人邱继安:扮演“鬼”的工作人员出现后,被告另一名工作人员引导他们跑进电梯。她跑进电梯,突然摔倒了。
许多游戏参与者涌入电梯,其中一人突然摔倒。
被告在事发电梯内提供的一段视频显示,几名游戏参与者涌入电梯,突然有人摔倒。之后游戏终止。摔倒的是原告庞女士。
被告的诉讼代理人刘家明:她摔倒后立即停止比赛,这个门是开着的。然后出现了被告的工作人员,她开始询问对接情况,有没有受伤。在这个公园问完伤,还做了急救问有没有疼,吃了这个云南白药,被工作人员及时开车送到医院。
原告:密室存在隐患。
经过医生的诊断,庞女士的右肱骨骨折。当天,这间密室的经营者提前支付了庞女士的医药费。此后,双方一直无法就后续赔偿达成一致。庞女士认为,正是因为密室存在隐患,商家在经营过程中未尽到人身安全保障义务,才导致自己受伤。
原告代理律师邱继安:任何人上电梯,不管是垂直电梯还是自动扶梯,都会被提醒不要跑,不要打。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义务。但是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当原告跑向并进入电梯时,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这种情况。第二,加上当时的游戏过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是一个灯光基本关闭的过程。本案中,因跑进电梯导致的事故,我们认为这些都是被告的主要过错,没有尽到相应的安全保障。
被告:摔倒的主要原因是同行互相推搡。
被告逃逸商家不同意原告庞女士的说法。他们认为,庞女士的摔倒主要是由于她和同伴之间的相互拥挤和推挤造成的。
被告委托诉讼代理人刘家明:他不小心摔倒在脚下,导致受伤。直到进了电梯,她才开始往下掉。我们认为她并没有说在进入电梯的瞬间被电梯门和电梯井之间的凹槽绊倒。我们不认为主要原因是。主要是她人多,互相推搡。
被告认为,原告庞女士的受伤不能归咎于游戏场景的设置。而且为了客户安全,他们对每个密室逃脱游戏的参与人数进行了限制,电梯等设施的使用也符合相关规定。
被告代理律师刘家明:我们规定这个游戏最多不能超过10个人,因为场地有限,容量有限。事发时,这部电梯实载12人,为正常商用载客电梯。
原告代理律师邱继安:但是从视频上可以看到,六个人的话非常拥挤,从当时电梯里的视频可以看到。
针对原告称游戏现场灯光昏暗,被告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营造真实的游戏氛围。
被告诉讼代理人刘家明:当时并不是没有光源,光源很暗,因为就是为了营造这种恐怖的环境。还能看到脚下的路,只是光线昏暗,这点我们承认。
被告认为,原告庞女士在购买球票、比赛开始时,商家已做了充分的安全提示。
被告的诉讼代理人刘家明:通过大众点评网下单。我们的被告也将在公众意见页面上发布该安全声明。它不是一张纸票。
胡法官:页面上有相应的提示,对吗?
被告的诉讼代理人刘家明:是的,这些提示提醒我们,被告的工作人员在场后会反复告知我们。
针对原告称游戏场所没有安全提示的说法,被告认为他们只是出于安全需要才在密室安排了相应的引导员。
在线查看现场,被告商家展示相关场景设置。
休庭后,法官组织原被告及双方对密室进行了网上勘验。针对庭审中的关键问题,要求被告商家对相关设施进行详细拍照。
法官在网上查看时,要求被告商家介绍并展示原告庞女士受伤的电梯及相关场景设置。
被告诉讼代理人刘家明:这个窗户的右手边是电梯,这个位置就是电梯。是从这个窗户。跳下来也是桥段剧的安排。也就是说,从这边跳下来,给电梯做个引导。
事发时的视频显示,事发时庞女士一行经过的就是这个电梯门,工作人员当时只打开了其中一个电梯门。
被告的诉讼代理人刘家明:63厘米,差不多。
电梯入口处是否存在障碍物等不安全因素?
就是在同伴们涌进这个门之后,庞女士才倒在了地上。那么,现场是什么情况呢?被告还拍摄了电梯入口处是否存在台阶或障碍物等不安全因素。
被告委托诉讼代理人刘家明:当时正常的路线是跑进这个电梯,坐在一楼,相当于逃跑。让我展示给你看。其实这一块是直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迈出一小步或任何容易绊倒人的事情。他刚进了电梯。
没有看到风险提示栏的商家表示修改内容已经撤下。
法官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被告店铺大厅内未发现价目表和风险提示栏。工作人员解释说,由于密室处于停业过程中,由于需要修改内容,招牌等相关设施的价目表全部回收,所以没有放在店里。
法院认为,虽然被告在项目开工前进行了一定的风险提示,但并不意味着被告已经尽到了充分的风险提示义务。
胡法官:本案中,被告称原告在大众点评页面购票时,页面有相应的安全提示。游戏开始前,被告工作人员提醒原告注意安全注意事项,被告未提交相应证据予以证明。而且原告参与的密室游戏是恐怖题材,有一定刺激性,对参与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有一定要求。因此,被告应当履行更高的风险提示义务,但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已尽到充分的提示义务。
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原告受伤的主要原因。
同时,被告经营场所内的照明、设施、路线设置存在安全隐患,也是造成原告庞女士受伤的主要原因。
胡法官:根据事发当天的视频,在比赛过程中,原告等人乘坐的电梯比较窄,入口宽度只有63cm。但是参加比赛的人多,容易造成拥堵。更重要的是,游戏营造了一种夜间氛围,玩法路线是多人躲避僵尸,从密室跑进电梯。这个游戏环节,游戏路线的设计和狭窄的电梯环境容易造成恐慌和拥挤。另外,被告在游戏过程中没有设置任何安全引导标志,工作人员也没有进行任何现场风险提示,因此被告提供的游戏路线和游戏环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原告明知游戏危险,疏于承担次要责任。
法院认为,原告自愿选择参加此类以恐怖为主题的游戏,对游戏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游戏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胡法官:本院认为,首先,原告在购票前就知道涉案项目是恐怖主体。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此类游戏可能产生的恐怖、刺激成分有一定的预判,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参与。其次,原告自愿选择参与此类恐怖主题游戏,应当尽到高于一般娱乐活动的安全注意义务。最后,原告承认,被告在游戏开始前就已经介绍了游戏过程,因此原告事先对僵尸的追赶逃跑环节有一定了解,在游戏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98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营业场所和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胡:本院认为,原告本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按照被告承担80%,原告承担20%的比例判决。
被告负主要责任,一审获赔偿超19万元。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庞女士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共计19.4万余元。
法官表示,作为经营者,在保障安全的过程中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
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胡:其实对于经营者来说,主要考察的是他在比赛期间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安全保障义务,我们其实应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它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的内容。比如事先我们需要给这个玩家一些游戏过程的解释。
法官建议,在游戏过程中,经营者也应该从多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保护。
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胡:那么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关于风险的提示,然后还有一些安全的提示等等。我们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游戏环境,包括相应的设施设备。那么,这个游戏环境中的各种设施都要保证在正常的使用范围内。
玩沉浸式游戏的消费者会注意相关风险吗?
沉浸式游戏,如密室逃脱、脚本杀人等,玩起来惊险刺激、逼真,但在整个体验过程中,消费者是否担心可能存在的风险?作为游戏商家,如何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服务?
这是北京一个秘密逃亡场所的风险通告。然而,面对几页的提示和通知,一些消费者表示,他们往往不会很仔细地阅读。
专家:风险提示不应流于形式。
专家指出,如果风险提示等信息只是流于形式,并不能有效保护消费者。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施家友:比如说人们买票的时候,你可能在购票程序前面设置了一长串的知情同意书。消费者通常没有时间,也不一定会认真关注。因此,举例来说,当你在网上买票时,仅仅在这里设置知情同意书是不够的。例如,即使你播放一个简单的短片和几分钟的视频,所有游戏参与者都必须观看一个三分钟的视频。
有消费者表示,游戏过程中,商家不会主动做安全提醒。
专家认为,商家虽然要保证整个娱乐活动的氛围,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履行风险提示义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石家友:比如你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频繁的用大喇叭提示你注意风险,注意什么,确实有可能损害消费者自己的游戏体验。这是客观情况。当然,这是在提醒我们,即使是对于操作者来说,他提示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比如可以设置警示灯、反光荧光标语,让消费者的游戏体验不受损害,从另一个角度做风险提示。
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选择娱乐项目。
也有消费者表示,“秘密逃亡”游戏中恐怖阴森的主题也是对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的挑战,但他们往往在害怕和想玩之间选择后者。法律界人士指出,消费者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选择自己的娱乐项目。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胡:游戏有很多种,比如我们的恐怖游戏,可能会涉及到一种心理预期,就是我能不能承受这个恐怖风险,当然还有其他的,因为商家会告诉你游戏会经历什么样的事件和情境。至于这个玩家,我也要对自己参与这样一个游戏的能力做一个评价。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努力。
“脚本密室”游戏中受伤的案例时有发生。作为游戏运营商,除了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如何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他们面临的挑战之一,这需要市场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施家友:应该说这几年我们剧本娱乐经营的地方和这个行业发展非常快。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一些意外伤害,比如我们讨论的这个案例。从这样的案例来看,我们的剧本经营场所,我们的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为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五部门联合发文管理“剧本杀”等新业态
2022年6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石家友: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这样一个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主要是为了保证行业本身的健康发展,避免行业本身的这种野蛮生长和无序扩张。
法律专家表示,《通知》中提到的加强行业自律,对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施家友:其中提到了加强行业自律,所以这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这份通知,今后相关行业协会将积极组织会员制定科学完整的内容安全自律管理机制,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说剧本内容的自律审核和自律管理很重要。
《通知》提出,实行信息化备案。剧本经营场所应当自经营之日起30个自然日内,通过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督服务平台将经营场所地址和经营场所使用剧本的名称、作者、简介、适宜年龄段等情况报经营场所所在地县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备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施家友:这里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制度,比如说信息备案,比如说特别强调内容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审查。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求加强行业自律。我们说这样重要的要求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影响。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