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马力
记得《颜夕宫的故事》播出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剧中的莫兰迪色彩,很超前。当时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就在场合放了一个“炸弹”——乾隆年间宫廷流行什么颜色,我们早就研究出来了——乾隆色谱比莫兰迪色高级多了,而且是皇家原装。
那是在2018年,3年后的今天,郭汜告诉我们,嗯,甘龙色谱2.0版也来了。
2021年9月19日至12月5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北京美术馆协办的“乾隆色谱仪2.0——清代宫廷丝织品色彩复原”展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复原展厅举行。
为什么要研究“乾隆的颜色”呢?为什么要研究《干驼峰的颜色》?
19世纪中期,世界上第一种合成染料苯胺紫发明后,天然染料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为最后一个以天然染料为主要纺织染料的时期,清代的染色技术和色名是各个朝代的缩影。
对清代宫廷染料、染色工艺和色彩的研究,不仅可以发掘历史上相关的染色工艺、传统色彩名称和相应的色彩表现形式,还可以为现代文物保护和生态染整提供技术参考。
为什么说2.0?为什么说2.0?
其实早在2014年,郭汜就已经完成了乔米米1.0版本的成果,还举办了“甘龙色谱——从历史档案中还原清朝色彩”展览。
7年后,郭汜在1.0版本的基础上完成了2.0版本的研究。这次通过展览,发布了新发现和新成果。
什么叫高级?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郭汜副研究馆员刘健说,他们将实物检查的结果与文献和档案的记录进行了比较。以前主要是从书到书——档案馆的记录里的颜色被恢复了。这次还恢复了实物的颜色,可以和文献的记载对比,寻找新的线索。
比如说。
第一展厅,矛头所指的乾隆时期的龙袍,是一件女龙袍(谁穿的暂且未知)。来自北京美术馆的藏品,全称是秋香色七彩云蝠金龙姬服袍料。
读一遍名字,就能感受到鲜艳浓郁的色彩,这也是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
看实物,颜色真的保存的很好,眼睛很舒服。这是杭州的下一个秋香色。
这也是研究人员很好的研究样本。
研究人员科学地恢复和重建了长袍上的染料和颜色,并使用了“多重证据方法”——长袍上出现的颜色,所有这些都重新进行了测试。必须对每种颜色和每种纱线进行分析,以确定每种颜色使用的染料品种,然后根据以前的民族学研究结果,通过传统技术恢复这些颜色。也就是说,我们不仅知道你在乾隆时期是怎么染的袍服上的颜色,还知道你是用什么植物染的,我们可以重现一模一样。
在历史档案和传统工艺调查的基础上,郭汜的研究人员用红花、苏木、靛蓝、槐花和姜黄等天然染料科学地重建了25种颜色。刘健特意把这25种颜色发到展柜里一个巨大的“朋友圈”里——
秋香色缂丝五彩云蝠金龙吉服袍料上25种颜色的重建秋香色七彩云蝠金龙姬袍上25种颜色的复原
重建可以吗?
研究人员将检测结果和恢复的颜色与北京纺织印染局的档案进行了比较,并有所发现。
龙袍上的染料和织染局记载的染料有些出入。
比如龙袍上的水红色就检测出了苏木精。鱼里又出现了姜黄,档案里没有记载。也就是说,国家丝绸的科学检测,部分揭示了清代中期宫廷丝绸颜色的真实染料来源。我们可以推测,这件衣服很可能不是北京织染局做的,而是更大的织造局做的,比如江南织造局——这件袍料的产地可能在江南。
比如展览最后的另一种颜色,棕色。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词:五色之变。
你什么意思?红黄白黑,涵盖了所有颜色的来源,被认为是五色中的正色。而我们在清代戏剧、展览中经常看到的清代宫廷服饰中的各种高级紫、绿、棕,并不是莫兰迪色,而是由这五种正色“变”出来的。
古人可以随意改变颜色。比如刚才说的三种颜色,就是红花、槐花、靛蓝、五倍子等这五种正色通过定色染色织造而成。
科普完了,我们再回头看看棕色,这也是皇帝妃子们的日常颜色。它经常出现在清代皇室的吉祥长袍和日常服饰的颜色中,展览中有一件酱色云蝙蝠图案的龙袍展出。
这个酱绝对不是酱油的颜色。我应该用什么染它?
查档案记录,消耗的材料有:明矾、黑矾、槐角、黄栌、苏木。那么是实物吗?
中国的研究人员一发现,哈?为什么会有胭脂虫!请注意,不是昆虫,是昆虫染料。衣服上的香纱是槐花和胭脂染的。
刘健说,胭脂虫起源于南美洲,西班牙探险家在16世纪左右将其从中南美洲带到欧洲。康熙年间,欧洲人通过马六甲海峡把胭脂虫带到了中国和广东。而胭脂虫在中国的纺织品中很少使用,尤其是宫廷服装。此次郭汜发现这种昆虫染料出现在清代的丝绸织物上,将有助于我们探索这种织物的生产技术和起源。
有了2.0,还会有3.0吗?还需要七年吗?
刘健说,嗯,我们可以期待郭汜和故宫博物院的合作。“我们还与孔子博物馆等合作。,又想做明代色谱,如万历色谱。”
【小提醒】
展览时间:2021年9月19日-2021年12月5日
展览地址: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文物修复展厅(杭州西湖区玉皇山路73-1号)
开放时间:9: 00-17: 00(周一12: 00-17: 00,节假日照常)
展览免费,但需要提前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微信账号预约。参观前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全程戴口罩。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抄、改写及在网上传播所有作品,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