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弟子的本分,选自《管子》卷十九,是第五十九条,讲的是弟子应该遵守的规矩。
《管子》是一部记录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 476年)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的言行和管仲学派的著作。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5 ~ 221)至秦汉时期。刘编纂《管子》时,共有86篇,其中76篇现存于世,其余10篇仅存于目录中。
《弟子规》记载了弟子的师、徒、赏、扫、坐烛、进退等仪式,类似于最近的《学生守则》。清代洪认为“是古代学校老师教弟子传下来的”,清代庄叔祖也认为是“古代学校教弟子的方法”。
《弟子规》是一部非常真实、完整、有价值的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教育史的文献。它是齐国稷下学宫制定的第一部学生守则。
全文由九章组成。第一章讲的是学术和德行,可以看作是一个总的原则。其余八章,即早作执事、受聘为客、上菜、吃饭、扫地、持烛、上师床、复习功课等规则,都是具体要求。此外,一个年轻人在美德方面的职业生涯的规则都是未知的。
这是一部内容最全面、篇章最完整、描述最清晰、历史最悠久的中国古代校规。它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其教育观点和教学方法,如重视童心,提倡质疑讨论,主张教学要融入日常行为,使学与自然成为现实等,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作者简介
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字仲,又名。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年轻时丧父,老母亲生活贫困,不得不过早肩负起家庭的重担。为了生计,与包做生意后参军,几经周折,被包推荐为齐国宰相,史称“春秋第一相”,并帮助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因此,他说:“关彝,我是一个学者。”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一部《管子》传世。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0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