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正如梨花开遍天下,河上飘着轻纱。喀秋莎站在陡峭的岸边,像明亮的春天一样歌唱。”
这是苏联的一部“神曲”。可以说,被这首歌刺激过的俄罗斯人,往往是战斗力爆棚。
故事的背景是在二战时期:1939年,一位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写了一首歌,叫《喀秋莎》。
歌里的女孩是喀秋莎。苏德战争期间,一个叫喀秋莎的女孩在和心爱的男人告别的时候唱了这首歌。可惜歌里的男人最后死在了战场上。
因为这首歌的故事非常悲壮感人,从此便传遍了全国,从此逐渐发展成为苏联的“神曲”。在喀秋莎的统治下,俄罗斯人民的战斗力会经常爆发。
但“喀秋莎”不仅仅是歌名,还有一个更恐怖的存在,那就是苏德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喀秋莎火箭炮。
这简直是震惊了美国和德国势力的存在。电影《牺牲》中有一个情节是志愿军用喀秋莎让美军炮兵阵地直行。
但是,喀秋莎对于敌人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杀手,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喀秋莎火箭筒也是一种又爱又恨的关系,尤其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喀秋莎火箭炮太贵了。
俗话说,一炮打响要两千块钱,但喀秋莎火箭炮可谓两千块钱。
喀秋莎是一种火箭炮,型号BM-13。它诞生于1939年,在苏德战争前期就已在苏军列装使用。
因为火力强大,喀秋莎火箭炮一度有“炮兵之王”的称号。
当时世界各国的火箭炮普遍使用管状定向装置,而喀秋莎是依靠导轨进行发射的。因其管状排列,德国人也称之为“斯大林的风琴”。
一枚BM-13喀秋莎火箭炮一次可以携带16枚火箭弹,也就是说喀秋莎火箭炮一次可以直接发射16枚火箭弹。
正是因为其强大的杀伤力,一度让德军闻风丧胆。
抗美援朝后期,苏联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勇敢和未来发展的潜力。所以在战争后期,大量苏式装备进入朝鲜,到达志愿军手中,喀秋莎也在其中。
但是,当时苏式装备不是苏联白给我们的,而是新中国以贷款的形式购买的。
虽然喀秋莎火箭炮威力强大,射速极快,对美军杀伤力极大,但这对我军来说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要知道,当时一枚喀秋莎火箭炮炮弹价值6两黄金,对于当时贫穷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喀秋莎是绝对不会使用的。
甚至当时彭总还亲口说过:无论火箭炮在哪个单位,哪个岗位,都需要我的批准才能使用。
真正让喀秋莎火箭炮在朝鲜战场脱颖而出的是上甘岭战役,几座山头被炸平,可见炮战的激烈程度。
但说到这场战役,当时的上甘岭战役总指挥秦基伟总是悲痛地说:这一轮,几百两黄金都没了。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美军第8集团军集中300门大炮、40架飞机、120辆坦克,向上甘岭地区前沿阵地武胜山发起进攻。
当时的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就是“以火取胜论”的实践者。他的打法也很简单粗暴,狂轰滥炸,确实给我军带来了不少麻烦。
上甘岭战役一开始,范弗里特就发扬了他的“害群之马”作风。攻击开始时,500多枚炮弹倾泻在志愿军的阵地上。
在狂轰滥炸下,美军7个营兵分6路进攻武胜山阵地,上甘岭打响。
在美军炮火下,我军与美军战斗激烈,阵地反复争夺,易手。
因为597.9高地非常重要,是通往五圣山的门户。一旦我军在上甘岭阵地失去主动权,就会让美军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
于是为了夺回597.9高地,上级决定分配104门喀秋莎火箭炮给15军。
10月19日16时30分,15军104枚喀秋莎火箭炮呼啸着射向美军。突然,整个天空空都变了颜色。
一次轰炸后,美军的阵地被志愿军摧毁,志愿军借此机会攻占了美军的阵地。
在这次炮击战中,209团发起了两轮攻击,共发射了224发炮弹。
但战后209团被秦基伟严厉批评:“再打一轮,几百两黄金就没了。”
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内经济因为连年战乱极度落后。当时志愿军的一切都是老百姓救的,这让秦基伟很难过。
这段话现在听起来好难过,但正是因为我们100多小节的极度落后,才更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如今,我们活成了我们最讨厌的样子,朝鲜战争的场景再也不会发生了。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