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禁止基督教()

国家为什么禁止基督教()而教皇康熙,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一个是大清帝国的君主,一个是基督教的至高无上,本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毕竟相隔万里,政治经济上互无直接联系),但就是这样两个不相干的人,却因为中国的传统礼仪而被撕裂…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而教皇康熙,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一个是大清帝国的君主,一个是基督教的至高无上,本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毕竟相隔万里,政治经济上互无直接联系),但就是这样两个不相干的人,却因为中国的传统礼仪而被撕裂,吵得天翻地覆。康熙皇帝甚至下令禁止传教士来华传教,中断了中西联系。

到底是怎么回事?

(明清时期传教士已进入中国并开始传教活动)

其实这是一个传教的问题,也是一个我们要上帝还是要祖先的问题。

我们知道,基督教作为一种非本土宗教,也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明末西方传教士充当了传教士的角色。他们从钱山不远的地方来到中国,为的是在中国建立宗教基础,到处传播主的荣耀。

(扎根中国、研究中国文化、穿着中国服装的传教士)

为了传教,早期的传教士努力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试图融入中国社会。为了给国民带来亲切感(毕竟自称罗伯斯和伊莉莎白的人不懂),他们给自己起了儒家气息浓厚的中国名字,比如朱利奥·阿莱尼、万基国、汤若望等他们在考虑人民的同时,也尽力接近文人。西方人也效仿中国文人,给自己起了“绰号”。

(利玛窦和徐光启,为了争取士子的支持,利玛窦不惜穿上儒服,成为儒生)

入乡随俗,入乡随俗。既然在中国改了姓,就得换身衣服。比如利玛窦初入中国时,自称“西僧”——来自西方的和尚(毕竟在中国,你的天主教和佛道差不多),甚至在文人的建议下穿上了僧袍。然而,利玛窦很快发现,在中国掌权的是士阶层和学者,僧侣和道士得不到读者的好评。于是利玛窦在征得上级同意后改学儒学,然后改名为“西方儒学”(你赶紧改口…)

(汤若望与满清高层官员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这为清朝的传教工作奠定了基础。)

土地易手,传教士很快与清廷建立了密切关系。著名传教士汤若望因其高超的医术成为孝庄皇后的养父。顺治皇帝也称他为玛法(意为满族爷爷)。同时,传教士对满清的社会稳定和天文历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观察天象,为清廷计算节气历法。不要以为这是小事。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人民的播种和生产都与节气历法有关。如果日历出了问题,耽误了生产,那将是危及国家安全的大事!天象监测还涉及到朝廷的活动,比如祭天。如果出现日食或月食等异常情况,需要提前向朝廷报告,安抚人心,所以天文历法在古代非常重要,传教士的到来很快填补了清廷在这方面的不足。

(《尼布甲尼撒条约》,传教士为此做出了贡献)

除了对天文学做出贡献,以费迪南德·南怀仁为首的传教士还为清廷铸造火炮,并帮助满清镇压旧金山叛乱。到了清朝,与俄国商定《尼布甲尼撒条约》的时候,就是精通拉丁文的传教士充当翻译与俄国人沟通(因为俄国人不会说中文,我们也不会说俄文,所以选择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拉丁文作为沟通文本),甚至最后的条约也是用拉丁文签订的!

传教士除了在外交和军事上发挥作用外,还与康熙皇帝关系密切。他们大多是康熙的宫廷教师,向皇帝传授西方科学,并把西方艺术带到清廷。所有这些努力让康熙对传教士们的表现极为满意。为了表彰天主教所作出的贡献,康熙三十一年,皇帝颁布了著名的宽容令:“敬奉成圣的乍得西人,从万里开船。在今天的历法中,打仗的时候,我们下大力气造军事装备和火炮,送到俄国。我们真诚地工作,成功地取得了成功,并取得了许多成就。生活在各省的西方人,不作恶不乱,也不以左惑人,以异端惹事。喇嘛、僧侣和其他寺庙仍然允许人们烧香和散步。西方没什么不合法的,禁止似乎也不合适。所有相应的天主教堂仍将照常存在,供香祭拜者仍将被允许照常行走,无需禁止。有生之日,可通直隶诸省。”

(从明朝开始,几代传教士的努力终于在康熙朝有了结果)

可以说,从利玛窦开始,传教士近百年的心血终于在这一年开花结果。我相信利玛窦、汤若望和其他人会很高兴知道。

然而,就在天主教在中国顺利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即将进入新阶段的时候,一场礼仪之争导致康熙皇帝与教皇激烈对立,导致天主教最终在中国建立的基础遭到破坏。发生了什么事?

利玛窦为年轻一代奠定了传教的基础和方法。

其实这涉及到天主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早在利玛窦来华传教时,如何处理中国人的祖先信仰和祭祀文化就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拉拢中国的追随者,利玛窦认定,在祭祖过程中,如果内心认为这只是一种世俗的祭祖仪式,没有任何祈祷、崇拜等迷信成分,本质上并不违背天主教教义。利玛窦试图贴近中国习惯的传教方式也被后来的耶稣会传教士所奉行,被称为“利玛窦统治”。

多明戈将是这场礼仪争论的直接责任人和罪魁祸首。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耶稣会巩固了中国的追随者,在民间和文人中享有很高声誉的时候,有人开始吃醋了。随着1631年多米尼加教会(另一个传教教会)的介入,中西礼仪之争开始迅速成为天主教讨论的焦点。

在多米尼加人眼里,你们这些耶稣会士甚至会容忍中国基督徒对祖先的崇拜和对孔子的崇拜!简直不可理喻。只要你加入天主教,就不会有别的神。你怎么能搞祭祖这种迷信呢?于是多明戈指责耶稣会士不坚定,纵容中国的追随者,同时他告诉教廷。

(教皇)

在早期,这种仪式之争只是天主教内部的学术问题,充其量是关于在华传教的模式和方法。但随着国内教会竞争的加剧(毕竟中国人口多,可以发展的信徒多),双方都向背后的大佬求助,这件事由小变大,从纯粹的学术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

(祭祀孔子是整个文人群体的根基,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比如多明戈回到罗马后,向主教抱怨耶稣会的几大罪状,包括:中国信徒能否参加政府组织的祭祀仪式?中国的信徒可以参加孔子的仪式和葬礼吗?中国信徒可以参加祭祖牌位等祭祖仪式吗?中国信徒因为尊重孔子可以用“圣”字吗?中国的信徒在他们的犹太教堂里悬挂的牌匾是否应该用“万岁”这个词来称呼皇帝?

好家伙!你们西方人试图根除我们的传统文化!按照多米尼加人的说法,只要你信天主教,除了主是你的圣人,你可以不再祭祀孔子和祖先,其他的一切在你心中都不重要了。这些西方人甚至会发疯,要求信徒不要称皇帝为“万岁”。……

祭祖也是我们老百姓的精神支柱。

说实话,这些要求在现代似乎有些力不从心,更别说那些视祖先、视孔子重于生命的古代文人和普通百姓了。更何况这些要求也触犯了皇帝的大忌,连万岁都不喊。你们这些人想造反吗?像这样,不考虑中国国情,生搬硬套天主教教义,中国没有多少人会相信外国人所谓的“主”。连他们的祖宗和孔子都丢了,还得被亲戚邻居喷死!看看利玛窦为了传教牺牲了多少。多明戈的这些人不学前辈,却想出馊主意。

然而,罗马教廷甚至采纳了这个坏主意…..教皇发布通谕,禁止天主教徒参加祭祖和祭孔活动,在中国教民中引起轩然大波。为了不毁了多年的心血,耶稣会的神父们向教皇申诉,考虑到中国的信徒,教皇推翻了之前的命令。至于中国信徒的信仰,是随着教皇的更替而不断变化的。这个教皇规定中国人可以参加祭孔祭祖等活动,下一个又说这样做是违背教义的!

(礼仪问题引起康熙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终于在康熙三十二年,巴黎外国传教会严当主教打破各方妥协,在他所掌管的福建地区,颁布了对信徒的中国礼仪禁令。于是,礼仪之争开始迅速演变成一个政治事件,康熙皇帝非常重视。皇帝敏锐地感觉到天主教和中国传统宗教的不同。佛教和道教只要求信徒持戒,如不吃五荤三恶。而佛道在祖先、君主等原则性问题上给予无条件支持,天主教敢要求信徒背弃祖先和孔子,那么下一步就要背弃我这个皇帝了?

对于任何试图控制信徒思想的宗教,皇帝都会保持高度警惕,更何况是政治水平极高的康熙。于是康熙皇帝果断采取措施。一方面,他驱逐了教皇派来宣布禁令的特使多罗;另一方面,他颁布圣旨,规定只有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传教士不得回国,并遵循利玛窦等制定的原则。,可以在中国传教,以确保中国的基督徒有崇拜祖先,孔子和天堂的自由,并获得内务局的许可。

(成功激怒康熙的小能手多罗最后死在澳门)

据说康熙皇帝对天主教已经忍得够了吧?罗哥开始死了。货物被驱逐出北京,后来到达南京。他还宣布了教皇在南京的禁令,谴责中国基督徒使用“神”和“天”的名称来表达他们的灵魂(但我们在汉代就开始使用神了。这个词用了几千年了,你不能无理取闹!果不其然,这个小专家成功激怒了康熙,于是干脆开车带多罗去了澳门。

(康熙说让你瞎BB,禁就禁,啥也别说!)

吃了这么一颗硬钉子,教廷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停下自己找死的脚步。十三年后,1720年(即康熙六十年),教皇再次派遣特使来华。老皇帝看到了教皇在1715年颁布的禁令,教皇在禁令中重申天主教徒必须遵守1704年的禁令,否则将被驱逐出天主教,并且要求所有天主教徒宣誓服从。

康熙说:?马鞭马鞭给你点面子,你就自暴自弃。不是老子的摆布。你们西方人能在中国传教吗?而且教廷僵硬地无视中国的传统礼仪和风俗文化,把天主教的习惯和教规强加给信徒,注定了它在中国的失败。

愤怒的康熙直接规定“你看这个条约,只能说西方这样的小人物怎么能说中国的大理”。有很多可笑的人说着说着,西方国家却没有中国作家。今天的访臣条约,和和尚道士的异端一样。那些互相胡说八道的人永远不应该这样做。以后不需要西方人来中国教书了。这样做是被禁止的,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秦这。”

拜托,你不是很棒吗?那就别说教了。反正我们中国人信佛道就够了,不需要神。

(教廷在禁教后立刻傻眼了,但已成定局,再难改变康熙的心意。)

耶稣会士们被暗算了,他们辛辛苦苦争取来的传教机会为自己人而死。如何做到这一点?

我自己也忍不住妥协了!

所以当他向康熙宣布教皇的法令时,他增加了几项灵活的措施:

(1)允许在教徒家中供奉祖先牌位;牌位上只能写第一次考试和第一次考试的名字,两边加上天主教孝顺父母的原则。

(2)允许中国对死者的礼遇;但是这些礼节应该是非宗教的社交礼节。也就是说,中国人要搞死者礼仪(比如跪等。),但一定不能涉及其他宗教,也就是说只能信基督!

(3)允许举行非宗教崇拜仪式。孔子的牌位不写“灵位”二字,也可以供奉,允许烧香致敬。

(4)允许在更正后的牌位或死者灵柩前磕头。(不换牌位不能磕头!)

(5)葬礼允许烧香点蜡烛,但要声明不迷信。(还是强调一下,不能迷信,不能说祖先长眠地下之类的话!)

(6)允许在矫正后的牌位前或逝者灵柩前供奉蔬果,但应说明只遵循社交礼仪,不遵循流行迷信。(没什么迷信的。我祭祖的时候很迷信。你没有祖先吗?)

(7)允许新年等节日在矫正后的牌位前磕头。(改了才能敲,时间规定只有元旦和节日,其他时间不允许。)

(八)允许在矫正后的牌位前烧香点烛,在墓前提供陈年蔬果。

看看这个,一个又一个许可。不信教,准磕头。我给长辈磕头还得征得他们的同意?怎么了!这种所谓的灵活,还是流露出西方一贯的优越感,或者说“我不要你想,我要我想”的公众面孔。就我一个普通人来说,我不生气。说说康熙是什么感觉!

康熙也没有和外国人废话,只是说“中国之理无穷,其意之深远,非西方人所能及。”还是不会说教,拜拜!

当然,康熙虽然与教廷决裂,颁布了禁教令,但并没有立即驱逐所有传教士。清廷驱逐的只是没有领票的人(也就是没有绿卡)。如果你有一技之长(比如研究火器、数学、科学等等),按照朝廷程序向朝廷申请,仍然可以留在国内,说明康熙皇帝并没有改变外国的方针政策为我所用。

与父亲相比,雍正对西方技术并不热衷,一生都在改革。

然而,最可笑的是,后来的教皇甚至禁止了这八条(理由是不符合教义)。此时的皇帝不是讲道理的康熙,而是铁血改革家雍正。老四性子刚烈,直接说:“中国有中国的教,西方有西方的教;他在西方的教学不一定要在中国,就像中国的教学一样。怎么会在西方呢?!”也就是说你西方的宗教是在西方传播的。国内不需要,想去哪就去哪。

于是教皇又一次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传教被全面禁止。后世如乾隆、嘉庆等也忠实地遵循祖先的规定。虽然乾隆皇帝也喜欢西方的技术和手工艺品,传教士在朝廷也是待遇很高的,但是只要涉及传教,呵呵,不好意思,没门!

所以传教士只能谈艺术,弹钢琴,搞科研。至于他们自己的工作,绝对禁止说教。为什么?不是你自己做的!

传教士是一种文化交流。只有尊重和理解中国本土文化,找到天主教与中国本土宗教的平衡点,才能保证传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怎么能一言不发地否定和排斥中国几千年的一切传统仪式,强迫信徒信仰天主教呢?更何况那些所谓的西方教皇和传教士,根本没有任何了解中国的欲望。他们孤傲,视中国本土宗教为迷信邪说,可惜半桶水瞎晃荡,终被封杀。我们只能说:时候到了!

作者:胡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641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19日 22:51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19日 23: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