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被称为七月祭祖节,道教的中秋节,佛教的兰盆节。在历史发展中,这“三俗”融为一体,其内容丰富多彩。主要习俗是祭祀祖先和土地,祈求风调雨顺和丰收。其核心价值观是传承我们优秀的孝文化,饮水思源,不忘祖先!
在这七月的过渡时期,当蒙-秋-夏-秋交叉时,自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逐渐由阳生向阴生转变。农作物开始从繁茂生长到萧瑟成熟,所以农民特别注意这个时期的降雨量。毕竟和秋收有关。
民间有句谚语:“大旱只持续七月半。”这个古老的民间谚语说,无论天气多干燥,在农历七月十五的前夕都会有一些雨。古人总结的经验是:“夏秋之交,暑热高,水力尚不足,易成大旱。盛夏节后,暑气渐退,有阵雨。”这意味着在立秋节气期间,很容易下雨。
根据夏季向秋季过渡的气候变化规律,每年农历7月下旬起,北方的西伯利亚冷涡开始尝试南下,会与盘踞在当地的暖湿气流发生碰撞。冷热气流交汇容易形成降雨,滋润土地,滋养庄稼。南方副热带高压开始减弱,海上台风系统逐渐活跃,将给南方多地带来风雨天气,缓解夏旱。
从本月降雨总体分布来看,华北、东北、内蒙古等我国北方地区受寒潮空气体影响,降雨频繁,甚至局部雨量过大,引发洪涝灾害。南部沿海地区,受海上台风系统影响,也容易出现暴雨、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2日,受木兰残余环流影响,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沿海仍有大到暴雨。3月13-15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及东北部分地区将有中到大雨,其中,河北中北部、辽宁、吉林、山东等地有暴雨或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7月19-19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山东北部、黑龙江等地又将有一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
长江流域只有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地,包括南方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交汇的地区,比如河南南部等地,今年北方的寒气空气迟迟不来,南方的台风鞭长莫及。本月上旬这些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多日无雨天气。三伏天“五天不雨不旱,十天不雨不旱,半个月不雨不烟”,出现了伏旱,气温居高不下。
而且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未来一段时间,长江流域降雨仍然偏少,气温居高不下。为此,水利部已于8月11日12时启动长江流域六省市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这真的很符合农业古谚:“七月十五是旱涝之日”。到这个时候,长江流域的副热带高压依然强大,北冷空南堵,形成不了降雨。但南海的台风系统很难深入中部地区。因此,中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连续几天的高温和无雨,导致干旱。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俗语说“大旱只持续七月半”!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用这一天作为“晴雨表”来预测后期的降雨量的:
“七月十五撒,雨落至秋。”
7月15日指的是农历七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洒”不是人洒水,而是神洒,是雨的意思。
这里的“丽丽啦啦”描述的是连绵不断的秋雨,“秋后”,意思是这个秋天雨水频繁,丽丽啦啦一直下到冬天来临。
意味着七月半会有雨,预示着秋天会有更多的雨。这与今年我国南北方的降雨情况相吻合。根据天气预报,未来中国北方以华北、东北、内蒙古为代表,南方以沿海为代表,降雨频繁。
” 7月15日,天太热了,干燥的山脊都冒烟了。”
这里说的是七月半祭祖前后,天气干旱少雨,酷暑得人心惶惶,地里干得裂了地。这里用“地冒烟”来形容陆地高温酷暑干旱的严峻形势。
这句话的意思是,“干旱只持续七月半”。如果七月半没有下雨。表明本月下旬大部分月份降雨偏少,易发生干旱。
这种情况符合今年长江流域的现状,比如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地。本月初以来,这些地方几乎没有降雨,现在已经出现干旱。而且根据天气预报,这些地区未来一段时间仍将高温少雨,庄稼长势不等人,需要当地群众及时抗旱保丰收。
摘要:今天,7月15日,中秋节,我祈求风调雨顺,全国各地都有好收成。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