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作者:
特邀编辑:董
“花谢花满天飞。香消玉殒谁有怜?”
这是《红楼梦》中“葬花”开头的两句诗。这十四个字中,有六个字是动词,可见曹雪芹对动词使用的重视和偏爱。
动词在汉语句子中多用作谓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几乎每一句话都离不开他们。在文字的海洋中,动词是最具表现力的。《红楼梦》语言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尤其是动词的妙用,更是炉火纯青,让这部作品增色不少。
第一,用动词表现人物的语言和神态,增强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曹雪芹尤其善于运用动词,或选择动词,或灵活运用动词,或选择多个动词组成动词群,能准确地表现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个性,传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使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1.单音节动词
单音节动词,即一个词的动词。《红楼梦》在遣词造句上非常注重单音节动词的运用。很多单音节动词含义丰富、简洁、约束力强、用法最灵活。
第四十四回,“凤姐不期而遇,泼醋,喜出望外,化了妆”。这个单音节动词“婆”非常形象生动,准确地刻画了王熙凤吃醋的情形。如果我们放弃了“泼”字,冯的形象就谈不上苍白了。
五十二回,卧病在床的晴雯得知小女孩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髯镯子,非常生气。她骂医生只骗钱不开好药,骂小姑娘们像钻沙子,跑得不见踪影。”说着,我看见坠儿蹭了进来。晴雯道:“你看这小蹄子。他不会不问一声就来的。这个单音节动词“曾”是一个经典。坠儿做了坏事,不敢见人,晴雯叫她,她只好又来了。这种害怕、理亏、胆怯的心理,一个“搓”字,就让它跃然纸上。
曹雪芹善于用一个单音节动词来表达人物的习惯动作。贾宝玉是贾家最宠爱的人,一见到和王夫人,总是“滚”到他怀里。林黛玉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经常“斜靠”在床和椅子上。猥琐的贾环,姿势是“猴子”。刘姥姥从炕上“跳”起来。
2.动词重叠
当一个动词重复或重叠时,称为动词重叠。动词重叠具有很强的动作性,也称动作动词。
《红楼梦》中的动词重叠有四种形式:AA、A-A、ABAB和AABB。AA,如“坐”“试”“想”等。A-A型,即在动词之间加一个“了”的连接,如“碰”、“掖”。ABAB类型,如“咨询”、“决议”、“查询”。AABB风格,如“拉拉扯扯”、“指指点点”、“唠叨”和“喃喃自语”等。这四种形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表达特点。
第八回,贾宝玉和薛宝钗认出对方是通灵宝玉和金锁。”话还没说完,林黛玉已经摇摇摆摆地进来了.”“摇”字是单音节动词的叠加,准确生动地表达了黛玉的走路姿态。如果改成双音节动词重叠的“waddle”,就变成刘姥姥走路的样子了。
第六十二回,祥云醉卧花。“人们笑着推他,说:‘醒醒,去吃饭。“睡在这张湿凳子上,我感到恶心,”项满向众人使了个眼色,低头看了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喝醉了。“‘醒’字既表达了对湘云的一种善意的提醒,也呼唤着湘云醉眠花的美好境界。
《红楼梦》中动词重叠一般以肯定形式出现,否定形式一般只出现在疑问句、反问句或双重否定中。
第五十二回:“黛玉道:‘你带了来,可以给我们看看。’宝钗笑道:‘还有一大堆箱子笼子,还没整理呢。我知道他们在里面!过几天收拾好了,找出来大家看看。”“这个‘知识’隐含着一种怀疑或疑问。意思是,真的还是假的?为什么我们看不清楚?
第九十三回,贾芹走进书房,只见那些仆人指指点点,不知说些什么。这个“指”不仅仅是一个问句,通过后面的“不知道说什么”也是一个反问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