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猪价在经历了10月中上旬的快速上涨后,从10月下旬开始政策调整力度加大,猪价频繁上涨并逐渐回落,这让很多养殖户尤其是中小散户非常担忧。毕竟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压栏增肥的现象,这标志着春节前的旺季。那么,四季度的预期行情能否兑现?本文将对此做出简要的分析和预测。
猪肉价格大涨,调控加码猪价回落
在生猪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近期国内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显示,10月份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最高均价为35.69元/公斤,较9月30日的32.00元/公斤上涨3.69元/公斤,涨幅11.53%。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超过40%,涨幅过大。
众所周知,我国猪肉消费规模近万亿元,是最有价值的农副产品。更重要的是,猪肉消费约占中国肉类消费总量的60%,占CPI的比重高达2.2%。因此,猪肉价格的稳定关系到国计民生。
由于猪价上涨过快,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消费,近期宏观调控力度也在加大。上周,主管部门频繁出台一系列稳定生猪供应的措施,包括与一些规模养殖企业合作,稳定生猪供应,打击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同时,第六批储备肉将于近期投放。
从效果来看,也是非常明显的。19日、20日相关调控措施发布后,21日生猪价格回调,部分地区猪价下调幅度甚至达到0.6元/公斤。在调控效应的带动下,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明显提高,尤其是市场肥猪来源的增加。规模化猪场增加出栏量“逼”散户二次育肥,既抑制了猪价的过快上涨,又避免了腌制、灌肠、节前备货期间集中出栏带来的“价格踩踏”风险。此外,随着价格的下跌,市场投机心理被削弱,为养殖端的长期盈利创造了条件。
所以也要理性看待调控下的猪价,这有利于养殖从业者、行业、终端消费者的健康发展。
猪价涨跌频繁,年底预期行情能否兑现?
中后期以来,生猪价格涨跌频繁。据Mysteel统计,截至10月26日,全国生猪均价为26.90元/公斤。前几天下跌趋势比较快,但最近两天跌幅放缓。根据其对市场猪价的最新汇总,黑龙江、辽宁、山东部分地区猪价略有回升,其他大部分地区趋于稳定。
由于当前市场分歧较大,预计短期内猪价继续频繁涨跌、高位震荡的概率仍然较大。当然大家关心的还是后期行情或者说会如何运行。不妨从行业趋势、供需、调控等多个维度来讨论。
从行业趋势来看,目前仍处于本轮“猪周期”的上行周期。所以对于养殖端来说,生猪养殖的整体盈利水平仍然不会太低。同时,随着饲料价格的上涨,生猪整体价格中枢也在上升。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供需情况。
从供给端来看,根据猪的生长周期,从能繁母猪到出栏猪,一般以10个月左右为一个周期。众所周知,2021年8-12月,能繁母猪的不育范围比较大,这一点可以通过猪细小病毒疫苗的发放数量来验证。那么10月份之前,猪价上涨,虽然情绪占了很大比重,但也符合猪的周期性特征。自2022年1月以来,猪细小病毒疫苗的数量大幅增加。据统计,一季度猪细小病毒疫苗发放数量环比增长80%。可以理解为10月份以后生猪供应量会明显增加。
另外,随着猪价的上涨,前期二次育肥的积极性比以前更强空。由于二次育肥量目前无法估算,可以预见,随着四季度猪肉消费旺季的到来,市场上肥猪的供应量将大幅增加,集中出栏带来的猪价“踩踏”风险将进一步加大,这也是近期调控措施加强的重要原因。
从冻猪肉来看,1-9月我国进口猪肉122万吨,同比下降61.2%。叠加屠宰场的冻猪肉储存量目前处于低谷。因此,目前的冻品对市场供应影响有限。
那么我们来看看需求端。目前最大的制约是疫情依然严峻,制约了婚宴、酒席等集中消费,意味着消费端短期内难以实现明显改善。当然,可以预测的是,腌制、灌肠等活动开始后,消耗量会明显增加。但由于收入、猪价高、消费习惯改变等因素,需求可能没有预期的高。
从宏观调控来看,目前除了养殖端,其他从业人员,如贸易商、屠宰企业都没有受益,尤其是屠宰企业,亏损在增加。因此可以预测,为了保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四季度,在猪价高企的背景下,调控措施只会加强。
综上所述,虽然仍处于猪价周期的上行通道,但在供给不好、需求不好、调控持续施压的情况下,年底猪价不宜过分乐观。建议养殖户在利润较好的前提下有序销售产品,而不是过度标记旺季市场,规避风险。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