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视频加载…
新华社昆明9月26日电题:云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画卷。
新华社记者王淮安郑博飞赵
从保护云南金丝猴到停止为绿孔雀修建水电站,从亚洲象从北到南的回归到数亿只蝴蝶的爆发…十年来,云南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群数量增加,分布区域增多扩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不断上演。
有着“动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美誉的云南,占国土面积的4.1%,各类群生物物种数量接近或超过全国同类物种数量的一半。许多种类仅分布于云南。
数据显示,云南亚洲象数量增加到360多只,滇金丝猴数量增加到3800只左右,旗舰物种绿孔雀、白眉长臂猿等也实现了稳定增长;对“大熊猫”花盖木等30种种群极小的植物进行了就地、迁地或繁殖回归保护,以逃避灭绝威胁。
公众参与
今年6月,云南金平县红河蝴蝶谷的蝴蝶进入了爆发期,总共爆发了1亿多只蝴蝶,漫天飞舞的蝴蝶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季节性景观。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景观,金平县出台了《蝴蝶谷保护管理条例》,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来蝴蝶谷进行科研,研究生物多样性相关保护措施,组织编写蝴蝶保护科普书籍,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马鞍底乡的村民自发成立了彩蝶专业合作社。从事蝴蝶养殖的村民吴说,蝴蝶是大自然的礼物。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蝴蝶保护中,蝴蝶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在普洱市江城县康平镇满克老村,村民刁发兴的任务是监测、跟踪、观察大象。“大象能感受到人的善良,所以现在不会害怕和人亲近了。”闫法兴说。在江城县,像他这样的大象监测员有10个。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一个村子里,亚洲象在觅食(2022年8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姜摄
60岁的迪庆州塔城镇香古青村村民余孝德,早上8点上山,下午4点下山。他和山里的滇金丝猴成为“朋友”,清楚地记得每只猴子的名字和叫声。他曾经是一名猎人,现在是一名生态护林员和猴子饲养员。
余孝德说,村民过去以打猎和伐木为生,栖息地的破坏减少了猴子的数量。为了拯救濒危的滇金丝猴,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保护与周边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结合起来,促进滇金丝猴种群的恢复性增长。
“保护区建设之初,滇金丝猴种群不到500只。”他说,如今自然保护区分布着2300多只滇金丝猴。
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云南金丝猴(2022年3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
仅在香古青村,就有数十名护林员守卫山林。再加上护林员的收入,解决了他们的增收问题。据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介绍,全省共有生态护林员18.3万人,建立了亚洲象、绿孔雀、滇金丝猴、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等旗舰物种的常态化监测体系。
守护栖息地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巡视员曹永恒表示,云南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十年来,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0%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资料显示,云南共有362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4.32%。努力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保护区格局。
在一种珍稀濒危植物的故乡,自然保护区通过就地保护,成功拯救了这种被称为“植物大熊猫”的濒危树种。
据西畴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分局局长吴介绍,由于成熟种子少,天然更新能力低,盖木种群繁殖能力弱。调查前,野生树冠树只有52棵,需要人工引种栽培,成活后再移植回原地。
在过去的十年里,通过对猪屎豆的人工异花授粉,已有数百株猪屎豆植株被移植回了原居地。
绿孔雀作为中国唯一的本土孔雀,分布在云南西部,种群数量约600只,属于极度濒危物种。其中,约有300只绿孔雀生活在双柏恐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由于双柏、新平界河上的水电项目可能影响绿孔雀的栖息地,2020年12月31日,遵循环境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对绿孔雀栖息地可能造成重大风险的甲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立即停工。本案的审理,本着“保护为主,预防为主”的理念,挽救了绿孔雀赖以生存的家园。
克雷欧洲环保协会(英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桑顿表示,云南绿孔雀案是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标志性案例。
生命的共同体
作为全国第二批景观、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大理洱海水质成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试金石。
海苔是大理白族“海苔芋头汤”的主料,一度遍布洱海。菜花的生长需要优良的水质,浑浊的水环境和水质的富营养化会限制菜花的生存。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湖泊周围的污染,洱海一度没有海藻。生长在洱海附近的贾彭村村民王丰在家中的中小池塘里种了几株海藻花,希望能留下它们的痕迹。
为留住洱海美景,“十三五”期间,大理共投资329.8亿元治理洱海,腾出1029亩滨海土地,建设环湖生态廊道和湖滨缓冲带…
近年来,洱海主要水质逐渐好转,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花菜回归洱海。如今,王丰经常在家门口看着清澈的洱海,给游客们讲花椰菜的故事。
洱海中盛开的海藻花(2020年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姜摄
在西双版纳,一些曾经很难找到的傣族传统药材也回归了自然。长期以来,几乎每个傣族村寨都保护着一片水源林,水源林是一个充满傣族药材的生物多样性群落。
“猪脚能治胃痛,海船能清火解毒……”典满村村民严娇说,村民们通过在林下种植傣族传统药材增加了收入,保护森林的积极性更高了。
2021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等组织的参与和推动下,西双版纳州启动了“建立和实施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和惠益分享国家框架”试点项目,推广应用傣医药,在加强生物遗传资源利用和惠益分享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目前,西双版纳的森林覆盖率为81.3%。“哪里有森林,哪里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土地;哪里有土地,哪里就有食物;哪里有食物,哪里就有人。”这句当地谚语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朴素理念。(视频记者:王安浩伟)
监制:赵丹萍、李志昂
统筹人:李凯、侯、杨勇、夏。
新华社国际传播整合平台出品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