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标题创作挑战#
现在很多家庭都喜欢“囤酒”!下班回家,打开冰箱,一口闷气。瞬间让你满血复活,从头到脚都觉得凉!
图片: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这种“爽”对于饮食适度的成年人来说是没问题的。然而,立秋后,你应该少喝酒,小心腹泻。
不要给孩子尝试冷饮,因为孩子控制不了自己:
爱吃甜食的宝宝对饮料没有抵抗力。
甚至只喝饮料,几乎不喝水。
所以宝宝患上了各种疾病。
像龋齿,痛风甚至肾病综合征。
住院七天要9万,可能还有后遗症。
于是,很多家长后知后觉的开始“辩护”,把*乐和雪*从冰箱里扔了出来,却不想被奶茶和果汁骗了空。
其实科大并不阻止孩子喝酒。毕竟天气热,我们大人也没办法。
但是,有些饮料确实有害。据科大饮料行业的朋友说,奶茶和碳酸饮料都有“潜规则”,根本不是我们想的那样。孩子再爱也买不到!
2020年,有一则新闻,佛山一名18岁少年因急性痛风被紧急送往医院,手脚长满痛风石,无法行走。…
后来医生检查确定是一壶奶茶。
平时男生喜欢喝饮料,尤其是奶茶,一周喝几次,直接导致尿酸持续上升,是入院时同龄男性的2倍以上。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奶茶不就是牛奶和茶吗?这也是个问题?
当然,市面上很多奶茶都含有大量的果糖。
一方面,肝脏加工果糖时,会产生更多的嘌呤;
另一方面,果糖的分子结构与尿酸相似,可能会降低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
所以奶茶喝多了也可能导致痛风。
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奶茶都是用牛奶煮的。市面上很多奶茶都是奶精、果糖/白糖和茶叶的混合物。
即使有牛奶,那个桶里也不会有多少(12L左右)。
图片: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所以,宝宝喝到肚子里的多是奶精和糖。
说奶精可能有点奇怪,但你一定知道它的学名——奶精!
没错,就是科大刚刚普及的反式脂肪酸:排出困难,后患多多!
再来说说奶茶里的糖。一杯奶茶的平均糖分是34克。
美国心脏协会的杂志《循环》曾发表声明,2-18岁儿童每日糖摄入量不应超过25g。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添加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不超过50g,最好低于25g”。
图片: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也就是说,一杯奶茶,孩子的糖分摄入就会超标!
此外,近年来,婴儿喝奶茶吃珍珠的新闻屡有发生。…
柯大大建议,泡奶茶的饮料,如果不能给宝宝喝,最好不要给它咬一口。
很多父母会在聚会上给宝宝倒一些碳酸饮料。一两次不算什么,但是我怕宝宝会上瘾!
有些宝宝喝了碳酸饮料后,会念念不忘,开始不喝白开水。…
看着孩子可怜兮兮的乞讨,大部分家长都会松口,从一口到一杯再到一瓶。
慢慢地,碳酸饮料成了孩子们的“手挑饮料”,危害逐渐显现:龋齿、肥胖,甚至痛风。
这正是我们最担心的。
因为碳酸饮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水、柠檬酸、糖、甜味剂、咖啡因和人工色素。
这些食材乍一看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对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
图片: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一瓶碳酸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也很高,对孩子来说几乎是“违禁品”。
哥伦比亚大学、佛蒙特大学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都得出研究结论:
每天喝大量碳酸饮料的孩子更容易有攻击性,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
也就是说,碳酸饮料喝多了,会让宝宝不自觉地产生焦虑和攻击性!
所以,这种饮料不应该出现在宝宝的视线里。
何况,柯大大觉得,这些饮料也应该列入“黑名单”:
图片: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如果宝宝真的想喝,可以给宝宝泡一杯柠檬水或者百香果水,不仅健康,还很好喝!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