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作者:董振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二十大提出:“今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战略安排分两步走:2020年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强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也是世界历史上从未实现的难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伟大的中国人民,谱写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丽史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必须一个接一个地跑下去,每一代人都必须为下一代做出好成绩。”只有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对比别人的路,向前看,才能搞清楚自己为什么出发,在哪里,要去哪里,才不会迷失航程的方向和道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只有理性地分析和借鉴前世界强国的历史经验教训,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历史定位和现有条件的利弊得失,问清强国之道,才能尊道尊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现代化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1.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开辟了一条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号角。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保持道路不变、志向不变,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放在自己的力量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4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努力,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党、国家、人民、军队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上那些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预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世界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毋庸置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优势,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光明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我国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许多有利条件。我们完全有信心、有信心、有能力谱写‘两大奇迹’的新篇章。”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轻易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加艰苦卓绝的努力。
过去的成功不代表未来的成功。如果我们找不到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背后的“为什么”,那么即使我们在实践中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种成功也可能是偶然的。我们如何确保这种成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将持续到未来?关键在于找到背后的必然性,即找到规律性,即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找到中国现代化成功的“道”。只有通过“提问”,我们才能“体悟道”,然后通过“明道”,我们才能“随心所欲”。只有找到中国现代化和中国方案背后的中国智慧,才能明白哪些根本因素必须坚持,哪些偶然因素可以改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中国现代化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其他国家和民族也能从中国现代化中获得智慧和启示。只有这样,中国式现代化才具有普遍和世界意义。
第二,世界历史沧桑,照搬资本主义实现强国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从来没有一本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的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之路,是党在人民领导下独立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来解决。”
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的世界潮流,体现了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深刻变革。然而,正如马克思已经向我们揭示的那样,资本主义自我调整和扩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失去活力的过程。起源于西方的资本主导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扩大了贫富差距,造成了环境问题,失去了精神家园。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弊端重重,中国的统治与西方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照搬西方的道路不仅在道德上违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在现实中也是一条根本走不通的邪路。
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超越而存在的。它建立和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除剥削、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让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事实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惠及全体中国人民,而且对促进地区繁荣和各国人民福祉也具有积极作用。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走出了苏东剧变带来的低谷,而且重塑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创新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仍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巨大力量,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现代化道路形成的规律来看,虽然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有共同之处,但由于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诸多差异,在道路选择上必然存在诸多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的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向世界表明,人类现代化的道路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它拓展了人类现代化的道路,极大地激发了发展中国家“走自己的路”的信心。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化谱写了两个奇迹的新篇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中国发展有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充满了新的活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遵循发展规律,蕴含实践的发展辩证法,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所遵循的发展观,在总结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批判吸收传统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什么是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本质性的探讨,从真理的维度深刻揭示了发展的规律。本质上,发展是指进步的变化,即事物从旧状态到新状态、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向上运动。在发展理论中,“发展”本质上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相对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相对先进的发达状态,或者从发达状态向较发达状态的过渡和转变。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和人自身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社会变革和进步的过程。发展不是简单的增长过程,而是基于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通过结构优化实现的质的飞跃。
发展问题有多种形式,如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贫富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政治动荡等。,但本质上都是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现实资源稀缺之间矛盾的外化。我们不能通过单方面压制和控制人类需求来解决发展问题,而是要不断创造和提供新的资源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因为我们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积极扩大内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才不断推动我国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发展本质上是遵循社会规律,不断优化结构,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和发展目标,也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的两点论和关键论的统一,是发展的平衡性和不平衡性的统一,是发展的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坚持协调发展,学会弹琴,增强发展的整体协调性,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律。40多年来,正是因为我们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促进了区域、城乡、各类群体的共同进步,才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希望,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不断促进人民群众。
人类的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生态环境是不可替代的。如果不自觉的使用,失去了就很难生存。环境是民生,青山是美丽的,蓝天也是幸福的,清澈的水和郁郁葱葱的山是无价的财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遵循自然规律,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快速形成,主体功能区体系逐步完善,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在斯里兰卡出生和长大的中国人的家园更美丽宜人。
正是因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人民才伴随着中国现代化不断推动科学发展,创造了中国的辉煌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40年来,春风化雨,春花开成秋果。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造、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曾经认为西方文明是世界上最好的文明,西方现代化道路是唯一可行的发展“范式”,西方民主制度是唯一科学的政治模式。然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充分揭开了违背唯物辩证法的“独断专行”迷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发号施令的老师。鲁迅先生说:‘路是什么?它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被踩出来的,它是从只有荆棘的地方被挖出来的。“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各方面创新,才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无可辩驳。
4.中国式的现代化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从根本上反对强国必霸的逻辑,向人类展示了中国智慧的世界历史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易经说:“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形势和任务,不同的人民需要和要求。他们为人民谋发展的具体道路可以而且必须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启,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为世界提供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求同存异的和谐发展观,认为万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相处。《周易》中有一句话:“人生易。”正是在阴阳对立转化的过程中,世间万物才能长生不老。在《国语·于正》中,王世博说:“丈夫和一个真正的生物是一样的,但他们不会继续下去。他作其所称之和,故可富而长,物可还;如果你也一样,那就被抛弃了。”《黄帝内经注》指出:“故发长,依阴阳之道。孤阳不生,孤阴不长。中间有阴,阳中有阴。”程认为,对立面之间是有取舍的,对立的双方相互影响。“万物皆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而阴消,善增而恶减。”他们认为:“盛衰相系,天理也。”“必须要有治疗,生命是基础。”一切事物都是在对立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消灭,并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些思想也在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现代化倡导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欢迎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中国式现代化提倡文明交流。一朵花独自绽放不是春天,世界因它的色彩而美丽。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坚持文明平等交流互鉴,反对“文明冲突”,倡导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理念,致力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世界大同的和谐理念,建设各具特色的和谐世界。谋求世界大同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以不同的含义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理想图景。从《礼记》中提出“天下为公,英才而用之,信义而守。所以,一个老人不仅是亲人,还是独子。老有所养、强有所用、幼有所强、寡独病残有所养的社会和谐之梦,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中黄毛耷拉、自得其乐的恬静知足的生活场景,到康有为《大同书》、孙中山提出的“和谐”理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文化如何发展,骨子里不变的是对一个伟大世界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和谐共处,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一直秉持的理念。”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情怀”。一方面,世人的感觉是“和为贵”。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主张各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另一方面是双赢的合作。中国从来不提倡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思维,一直倡导包容的理念。我们希望世界各国能够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汇聚大家的力量,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做出更多积极贡献。
中国有世界观,世界也有中国观。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东方古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注定是一段改变历史、开创未来的不平凡历程。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发展是属于全人类的进步事业,最终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世界更美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我们所做的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是为世界人民谋大同。为世界人民寻求共识,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逻辑必然。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注世界发展和人类事业进步的世界情怀,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崇高共产主义理想,以及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和宽广胸怀。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灿烂的文明,中国共产党有着百年的奋斗实践和70多年的执政兴国经验。我们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绝不接受“老师”的说教!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密码,就是问“道”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挖掘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中国智慧。借鉴其他现代强国成败的经验教训,即问“道”强国之路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这个“道”不是具体的手段、具体的方法、具体的策略,但它可以提供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选择“工具”来“走好路”时必须坚持的价值和基本原则。这个“道”是具有共性的普遍智慧,可以启发其他国家和民族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所以具有世界意义。
“去修远的路很长,我会上上下下。”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天地立心,为人民立命,为前事不忘,为天下和”。追问强国之道,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智慧指引,是党的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我们组织编写了《问强国之路》系列丛书,希望在强国之路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并将始终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文部分摘自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强国之路探问》系列总序,有修改]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强国之路探问》丛书
(点击上面的图片或文字查看连接)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