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三人行里肯定有我的老师。选好的跟好的,改不好的。-孔子
孔子的名字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是我国著名的文豪,他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直到现在,中国人还在研究他。
除了儒家思想,他还留下了许多代代相传的著作,比如人们熟悉的《论语》,就是孔子的后人根据他的言行编撰的一部处理事物的著作。
在《论语》中,曾经写过一句众所周知的话,那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改其不善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和别人相处,就会向别人学习。你要积极吸收好的方面,把不好的方面和自己对比,积极改正。
孔子这么说,绝对不是说说而已,因为在关于他的记载中,孔子曾经因为回答了“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而拜一个七岁的小孩为师。
在我们知道这个故事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孔子。
01孔子其人
孔子的真名是孔丘。
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虽然出身于普通家庭,但他不用担心温饱问题。
可惜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第一个当家的觉得他碍眼,就直接把孔子赶出了家门,从此过着清贫的生活。
尽管如此,孔子一直都是“穷志不穷,自强不息”,在努力生活的同时也一直坚定而执着地学习。
最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成为了一个有价值的人,学会了富有和技术。
由于他自身的才能,得到了的赏识,并在鲁做官。
这期间,孔子认识了一个叫疖子的人,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好朋友。孔子受疖子的启发,萌生了建校的想法,并很快付诸实践,在鲁创办了自己的私塾。
可惜,由于鲁国内乱,孔子不得不逃往齐国,他的学派自然没能延续下去。
后来,即使他回到了鲁国,但由于与当时的官员不和,他一直没有进入鲁国的官场。
这样的生活让孔子一度很矛盾,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四十岁。
那一年,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那就是当官,把教书和研究经典作为自己的下一份工作。
也许他终于看到了未来的人生方向,所以孔子把四十岁作为一个分水岭,称之为“不惑”。
02 拜七岁小孩为师
在五十五岁的时候,孔子取得了另一项伟大的成就。他带着他的学生四处传播他的儒家思想。
这使得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最后成为春秋时期无人能超越的伟大文豪。
儒家思想有多重要?
看代表作《论语》。这本书记录了孔子说的和做的很多事情。通过最简单的语言,展示了很多在实践中获得的道理。
而那句众所周知的“欲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出自《论语》一书。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哲学不是空,而是孔子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得到的真理。
孔子在游学的时候,有一次路过一片农田,看见一个小孩蹲在农田边上玩耍,把土堆成了一座城。
孔子的马车经过,但是孩子们没有做出任何躲避的动作,因为他们没有看见。
这让孔子大吃一惊,忍不住下车问他为什么不闪躲。
让他没想到的是,孩子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他说,“遇到城墙后绕路的永远是马车,不存在不是马车而是城墙被拆的情况。”
这个回答让孔子刮目相看,立刻觉得这个孩子不一般,于是又提出一个问题,想考考这个孩子。
于是,孔子和这个孩子打了个赌,说他们每人有一个问题要互相考查。如果有人不回答,他就得把另一个人当老师。
孩子对此很感兴趣,欣然同意了孔子的请求。
于是孔子向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他问,“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天上的星星。你知道有多少颗星星吗?”?
这个问题明显是个陷阱。毕竟,对于“有多少颗星星”这个问题,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何况是在春秋时期。
其实孔子并不是想要一个确切的答案,他只是想看看这个孩子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事实证明,这个孩子的思维真的很独特,他给出的答案是:一天一夜天上那么多星星。
这个回答虽然不准确,但已经可以看出他不一样的思维逻辑了。
后来孩子提出的问题证实了这一点。他问孔子的问题是:“脸上有几根眉毛?”
孔子被他的问题惊呆了,半天也想不出答案。
他震惊于这个孩子的智慧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于是欣然接受了自己败给他的结果,心甘情愿地收这个七岁的孩子为师。
这个故事已经成为发生在孔子身上的经典事件,和“两个孩子辩日”有着同等的知名度。
03 总结
现代对此事也是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孔子能赢也能输。
但孔子当时并没有这么做,只是因为他从孩子身上学到了一些东西,悟出了一些道理,所以出于一个圣人豁达的心,拜了一个七岁的孩子为师。
当然,不管孔子是怎么想的,他都是给人民看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正是因为他用许多亲身经历为后人讲道理,表现了学者应有的精神。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