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痛苦。91%的中国人经历过身体疼痛,其中34%的人每周都会经历身体疼痛。很多疾病都是因为疼痛才被首次发现的。能够正确地描述你的疼痛,将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找到背后的原因。但是很多患者花了很多时间,也说不清怎么治疗自己的疼痛。
本周是中国镇痛周。学会下面的“五步描述法”,你就能近距离了解自己的痛苦了。如果你会自带笔记本,动态记录疼痛的变化,有助于医生快速读懂你的疼痛!
第一步:告诉医生哪里疼。
是颈干,肋叉(三音),臀干,还是肋盖,脚踝?如果说不清楚,可以当场掀开衣服给医生看。
如果是网上随访的患者,可以画一个示意图或者找一张人体照片,把疼痛的部位标出来,帮助医生理解。
第二步:思考疼痛的时间和频率。
“持续时间”是指疼痛首次出现的时间,无论是一周前、两个月前、半年前还是五年前。
“发作频率”是指一直疼痛(持续性)或间歇性,即阵发性。如果是阵发性的,每次发作多长时间,发作间隔多长时间?
很多患者不知道的是,有时候经过治疗后,疼痛程度可能没有明显减轻,但发作频率的减少和发作时间的缩短也是好转的迹象。
第三步:试着描述疼痛的本质。
这就是医生经常问的:“什么疼?”?
表达能力强的患者通常会给出各种有趣的描述。代表性和专业性的描述大致如下。可对号入座:酸胀、灼痛、针刺痛、电弦痛、蚂蚁爬、绞痛、一触即痛、刀割痛…
第四步:描述“疼痛的程度”
这就是俗称的“有多痛”。
向医生描述有多痛,可以用视觉模拟量表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如果我们把疼痛的程度分为10个等级,最剧烈的疼痛为10分,无剧烈疼痛为0分,从无痛、轻度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到重度疼痛,你能给你的疼痛打多少分?
如果还是不能理解或者描述,那就简单的告诉医生是影响晚上睡觉还是白天工作生活。
第五步:回忆诱因和影响疼痛的因素。
“原因”是指症状刚出现时可能的诱发原因,如疲劳、剧烈运动、外伤等…
“加重或缓解因素”是指疼痛出现后会由轻到重的情况。比如休息、弯腰、排便、服药后会好一些;按压、运动、睡眠不足会加重。
文/崔绪雷陈思(北京协和医院)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0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