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怎么读(杲杲怎么读)

脉怎么读(杲杲怎么读)这应该是一个同事给我的问题,也是我探索多年的课题。 刚跟老师切脉的时候是这样的。坐在我主人的对面。病人走进房间,侧身坐下。师傅把脉、问诊、治病、开药方。然后我把了把脉之后一句话也没说,老师也不理我。…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这应该是一个同事给我的问题,也是我探索多年的课题。

刚跟老师切脉的时候是这样的。坐在我主人的对面。病人走进房间,侧身坐下。师傅把脉、问诊、治病、开药方。然后我把了把脉之后一句话也没说,老师也不理我。私下仔细阅读、记忆、思考。

3个月后,我就可以提问了。所以老师很认真的回答了我的问题。这个时候我除了把脉还可以开药方。也就是说,在我具备提问能力之前,老师和我没有交流的基础。只有我会提问,我们才能交流。只有学习和解释,一切始于问题,并在其中进步。这种教学方法是从学生的感受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一步步深入,循序渐进,最终达到目的。

我觉得这才是师徒的正宗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显然不适合大规模教学,也许这就是脉诊逐渐走向沉寂的原因。我带学生的时候就想,正宗中医学术领域多一个人,就多一个火种。尝试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

那时候我跟老师学习,老师假设我是一张白纸,我真的是脑子一片空白的学习。现在的学生不一样了。都是先有知识,再学临床医学。他们已经先入为主了。此外,我们应该为自己采取行动,用课本上的理论取代我们的眼睛。用之前学过的科目来定义知识的边界。这个时候教脉象有多难。因此,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所以我提出:先了解,临床随诊,随法把脉,悟道之机。

第三次阅读

经常有学生问我:我想学脉诊,看了很多书,但是越看越糊涂。前面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和很多感性认识。要走向临床,感性认识必须是第一位的,但理性认识也很重要。所谓的理性知识都在书里。也就是说,我们收集脉诊数据,推断临床病机,靠的是对理论的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包括脉诊前的各种思想准备,都来自书本知识。而且书本上的知识本身就来源于前人的医学临床实践。所以读书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如前所述,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临床上要把自己的手感和书本知识完美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脉诊的能力。前人的脉书,是自己的感受所获得的经验积累。但古人对脉诊的许多细节未能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定义。所以脉书里会有指责别人的东西,也有解释前人的东西。所以我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了作者描述自己的经历,很好,可以作为大家的参考,因为每个人的感受和认识都不一样。对于批评别人的内容,看看就好,不要太当真。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作者对他人的评论中判断出作者自己的手感到不足。更深一层,通过手感判断,可以知道作者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总的来说,他是在手感可控的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那些理论问题就会存疑。如果我们相信书中所写的,那么我们就会陷入混乱。

所以,要想看脉象书,首先要学会如何看脉象书。有办法,再去上学。有了实践,有了临床经验,就不会有困惑。

由易到难

前面说了,感觉很自然,可以后天练习。感觉有点练。一开始是不可能深入学习的。要由浅入深。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也就是从《拯救世界不朽秘方》中学到的。书中有七种脉法:“浮、沉、迟、数、虚、涩、滑”,即四五线、七脉象。我就是从这里开始感受到脉诊的味道的。当然,以前也有所谓的脉冲训练法,就是在水面上漂一根竹签,用三个手指轻轻按压。面对这样的解决方案,我无话可说。

个人认为,脉象是一种综合的感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长期练习。而且这个操要靠临床练,靠病人练,靠治病验证练,才能出人头地。这种练习需要专注,重要的是不要目标太高。只有让视野和能力对等,才能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所以“由浅入深”是手感练习中的自然过程,也是理论学习中的必经阶段。当然,如果有一个好的师傅时不时在我身边指导我就更好了,就像我当年经历的那样。首先你要学一门直接的学科,并且学好,然后你才能广泛学习,博采众长。这种方法不仅是一种切脉的方法,也是一种学好中医的方法。

我们知道中医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门派的存在。其实中医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因地制宜。每一个流派的兴起都是其内在动力和外在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你一开始学医,就会发现学这些门派很复杂。只从一个门派入手,一直学透,找到这个门派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诱因。然后向别人学习,就有基础了。

一开始也是学了二十八脉法,最后还是稀里糊涂的学会了。和慢弱一样,不同的脉书并不是互相统一的,都在变化。有什么结促,沉浮,我不懂,我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脉经》序曰:“弦紧浮,相近。心里容易,手指下难懂。”沉沦是堕落,那么治愈永远是好的;如果你拖延,你就会有危险。有几种情况可以看,但是一脉不同病?”

含义:弦脉与紧脉、浮脉与血脉,虽然是不同的脉象,但彼此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心里容易明白,手上难分辨。如果你把沉脉误认为隐脉,那么方法和治疗就错了。把慢脉误认为晚脉(按照这个立法规定),病人马上就有危险了。更有甚者,临床上同一患者可以同时出现不同的脉象。或者,不同疾病的不同患者可以有相同的脉象。

可见,脉诊的研究难度很大。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的分类太细微,系统太混乱,无法把手中的感受和脑中的想法统一起来。

王叔和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未能解决。比如《脉经》中很多对基础脉象的描述都是不兼容的。“脉滑,但前前后后流畅,与数差不多。就像漂浮一样强大。”也就是说,关于滑脉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滑脉,是脉象流畅性的表现;浮动有力的手指是滑脉。显然,这两种解释并不相似。

“弦脉,为虚无,照如弓弦。一个像弓弦,一个不动。也叫“浮紧如弦”。这个弦脉更离谱。一种弦指下沉,脉冲张力高,如压弦;一个仅指脉象的紧张问题;另一个是浮动张力高。第二种说法是可以接受的,而第一种和第三种说法完全不相容。

“伏脉,极重指按,骨乃。我们切吧。如果你按得不够,你就举不起来。合则不沉,谓之福。”关于脉象有四种说法:一种是脉象极深,得骨;说着一口重拿爵爵摇;说一个沉得住气的弱点;你说关了,你就无能为力了。这四种说法都不能相提并论。

其实古人也知道这里有问题。因此,一方面,脉经被视为四大经典之一;另一方面,很多人质疑。更多的人希望避免矛盾。

崔的“四字脉法”提出了提纲脉和分类脉法。既能简化脉冲法,又能降低记忆理解的难度。也可以避免各脉象独立定义带来的混乱。

李时珍的父亲李颜稳紧接着的《补四字脉法》,提出“盛衰延滞”四大脉象作为总纲,并提出四脉法作为引子。这是最简单最容易的入门方式。

随着手感的进一步细化,其他的脉络也会出来。如:“浮脉主表,腑病栖息,风强而血虚弱”,“沉脉主里,脏病栖息,痰强而无劲郁”等等。

也就是说,在诊脉的时候,要先找到大方向,再深入脉象。通过对兼杂脉象的分析,可以达到临床疾病的病因病机与脉象对应的状态。还有其他六脉法、十脉法等等。但是,这仍然不能真正解决脉象法定义混乱的问题。

熟悉经典

读经典,其实就是说。真正的经典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背的。“浮脉为阳表之病,晚风之热紧而寒,风热而强,浮而弱脉为血虚”,“滑脉为阳之气衰,痰致诸疾而食之灾,上吐下藏血,女脉调时必有胎”。这些脉秘都是用心背的。我在教学生学习脉诊的时候,让他们先练习背操。二十八脉不一定要背,但是几个重要的脉象一定要背。

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对脉搏的诊断和判断是一个瞬间的事情。如果后面工作不到位,现在临床上想想。摸着想着,所有的时间都浪费了。所谓切脉看病,是稍纵即逝的东西,你得背下来。除此之外,我还得背《四字脉诀》和《湖畔脉学》。

后人说“脉术”出现了,但“脉经”却隐藏了。也就是说,当莱文的《王叔和脉诀》出现时,王叔和的《脉经》并没有被阅读。其实也不难解释。《王叔和脉诀》最初是根据《脉经》的内容写成的。

《脉经》内容丰富繁杂,主要是关于脉诊的方法和理论,故其体例不宜背诵。《脉冲战术》是专门为背诵而编的。我们说“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门”出自《王叔和脉诀》,朗朗上口,易记。这句话已经说了几千年了。所有脉象学习者都离不开这句话。所以你要背经典,只能用背过的。

就我老师而言,最好是从《湖畔学脉》和《脉真》这两本书开始背。

广泛涉猎

我是学脉诊的,只背了几篇,临床近20年。我读过无数的书。脉诊方面的书籍至少有几十种。当然,一开始越看越糊涂,后来越看越明白。所以,读书的前提是“手里有感觉,胸中有见解”,然后才能广泛阅读,理解这些书的真谛。

如前所述,脉象是三维的。现在很多人都在讲脉诊,讲自己的临床经验。看似各有千秋,实际上却从不同角度道出了脉搏。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临床经验。只有把我们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进行对比,才能知道这些人的异同,以及如何理解他们。

比如前面的老中医说脉象慢。我一听就知道那老头是什么意思了。如果只是看一本书,不同的书对心动过缓的定义和老先生的定义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一样,开的方子也不一样。相隔几百年的几位前辈,通过相互交流,对慢脉的定义无法达成一致。只说对方的话,吃亏的只是我们后人。所以,胸部达到一定数量后,看书就不容易迷糊了。《出师表》中有一句话叫“听人之言必至智,偏信必至暗”,学习把脉也是如此。古人对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多读书,加上临床证据,你的辨别能力会越来越强,不会轻易被这些歧义干扰。

明代李时珍有一篇文章叫《脉术考辨》,专门解决这个问题。到了元代,戴启宗写了《脉法误刊》专门区分脉法,最后的结果是越区分越乱。所以学习的脉搏要由浅入深,不要贪多求多,不要想着一日成功。

北宋著名人物范仲淹有一句“不为善,则为良医”的感叹。后人敬之,从儒入医才是正道。所以医书的繁荣是波澜壮阔的,脉诊之书是重点。除了单行本,所有的作品都有很多单章和个别论述,从艰深的经典到千金方。

但自从《黄帝内经》第一次提出脉象理论以来,脉象理论本身就不是一个道,所以基础首先是混乱的。王叔和的《脉经》和莱文的《王叔和脉诀》一直在竞争。有相信脉经的,也有推崇莱文脉象战术的。其实圣贤说的永远都是一个“脉”字,只是他们说的并没有互相隐瞒,传递的规则也是变化无穷的。如脉象符、四字脉诀、七字脉论、脉图、脉论、脉证等。

所以觉得好就多读书,心要建立在前人有所收获的基础上。只有搞清楚什么是串,什么是滑,什么是慢,什么是数,临床检查后才能得出真相。

一本好书,说清楚了就需要说出自己想要的,尤其是举一反三,前后兼顾。也叫医疗之道,都是活法;读书的方法,先了解;死在一句话里也是枉然。所以,脉诊的三大要领就是读书。然而,读书也有必要的读者,即《黄帝内经》和《胡林脉》。前者是脉学的基础,后者喜欢它的平实,易读易用。

相信古人

学习古籍,首先要学会相信,其次要学会怀疑。我个人很佩服唐朝以前的书,尤其是黄帝内经和难经。

历史上汉朝没有纸,大家都是刀笔简本。也就是用刀在竹子上刻字。写书很辛苦,大家不要乱说。因为那时候写书不是为了现实需要,比如卖钱,晋升职称。写书是为了把自己的经验传给后人,甚至写书是为了给自己的子孙看,所以书中没有假话,没有假话。

明清以后就不一样了,纸更轻了,笔更轻了,写书可以是假名。而且很多学者进入医学界,一笔一千字都是他们写的。当人们追求名利时,他们开始争论和咒骂。文人相轻。看多了,发现这些人在骂,但看不清他们在骂什么。但是,我还是想相信他们,相信他们只是受限于自己的学识,而不是想把人教坏。所以我只是相信他们说的,而不是他们骂的。只相信他们自己的陈述和他们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先把骂人的部分放一边。

比如一位大师在一本书里说,某某没有道理。谁知道这两种说法哪个更合理?各家学术背景不同,有的是训诂,有的是临床证据,有的是疗效第一;学历背景不同,有的是靠自己读书悟出的,有的是师傅凭借老师的经验一点点带出来的;有不同的学术流派,包括《伤寒论》的规律和后世的杂病概念。当双方在一些基本概念的定义上无法达成一致时,出现一些争执是正常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知道中医分三六等,有庸医,有众多的医生,有明医,有神医。宋、元、明、清以后,张三、李四各说一句话,一点理论变成一家之言。正确没错。但是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

比如所谓四大经典之一,《伤寒论辨》,吴鞠通自己说是仿《伤寒论》的体例,第四条篡改了《伤寒论》的条文:“据仲景《伤寒论》原文,因恶热而不恶寒而口渴者,谓之热病,桂枝汤为主”。他真的是伤寒。他为了自己,伪造了《伤寒论》的条文。他在做什么?他在发表有偏见的声明。他不发表偏激言论,怎么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他为什么这么做?省去了时代的弊端。所以,如果你理解了问题,就不会有争议。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气候极寒。电视剧《三国演义》《三顾茅庐》中:天上下着鹅毛大雪空,地上积雪满脚。这是真实的反映吗?根据现代研究,当时是小冰期,天气如此寒冷。《伤寒论序》“项氏二百余人,十之八九死于伤寒”。

到了明末清初,天气转暖,瘟疫盛行。这个时候使用温病法的概率显然要高很多,于是出现了温病学。那么,这种温病法是不是只有明清才有呢?当然不是。这个方子只有清朝才有。但是它的立法已经存在了。“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不都是治疗温病的方法吗?这些内容会在后面的练习部分提到。

所以看古书不要看人骂人,比如说某某不好,质疑某某观点,不要看。看看这些前辈自己的经历就知道了。他说点好话,就行了。我们马上就用。从实践中验证古人的经验。不管是证实还是证伪,都没问题。这就是信古。

学会怀疑

前面说了,《黄帝内经》成书于汉代以前,特点是简明扼要。这样后人对《黄帝内经》的注释就会出现歧义。比如同一句话,后人有不同的解读。所以自古以来,中医就有不同的流派。我们说的“伤寒派”、“温病派”、“金元四大家”都是从《黄帝内经》改过来的。那么谁对谁错呢?好吧。怎么理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临床理解。

古人写书,要讲道理,道理要圆。在这一点上,有一个问题。世界永远是圆的是真的吗?所以,有人糊涂了。当然,有的人是真糊涂,有的人是假糊涂。迷茫真的不懂;假混淆就是以偏概全。所以如果你在阅读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把它留在那里,忽略它。等我水平提高了,临床经验丰富了,自然就明白了。

其实很多医书都是攻击别人的,这也是大家有疑惑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仅是作者困惑的地方,也是我们前进的阶梯。往往时间久了,回头看这些题,想明白他们的前辈为什么这么说,说明我的水平提高了。所以不要评论别人的争议,时不时的回头看看有没有问题。我知道我进步的速度。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是一点进步。从我个人学习中医的经验来看,学习中医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我没有一路走在平地上,而是沿着大路走。但是爬山,一步一步来。这些是我爬上梯子时遇到的问题。

后人有、崔、李钟子、李时珍、秦景明、等。有自己的脉诊经验。或专论,或专论,作为一种言论发表;如果能用于临床,但又想交心,那么脉学是可以得到的。但是,圣贤们的理论是相同的,小的差异是存在的。奇经的十二经脉、八脉在哪里?脏腑内外如何搭配?实际操作中,各种问题都有,必须一一说明。如果延迟次数相同,为什么平滑度相同?湿是主要因素,那么为什么浮是因为阴虚呢?诸如此类,总要分清。

脉冲的名称正在改变。莱文天生有脉冲战术“七表八里九路”之名,因此风靡全球。所以后世有“脉诀出,脉经藏”之说。后世有二十七脉,二十八脉,多达一百零三种脉象。一般来说,脉象有20多种,尕气经八脉有30多种,这是一种常见的理论。还有“太素脉”,专治清浊以贵贱。在所有这些书中,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提问者说:这么多理论,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回答:好和最好是有区别的,但没有对错。所有这些书和理论都是基于作者的经历。它的作者都认为它们是后来学习的指路明灯。所有的书都是真实的故事,但有限的有不同的技巧和表达方式,所以都是好的。或许有一种回应脉搏的方法,就是“只说是什么,不谈是什么。”也就是说,在所有的书中,凡是说“是”的都会被查,凡是被认定的都会对未来存疑。

来源:本文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脉诊概论》(第2版),作者为周大军。人民中医编辑。

声明:文章转载仅供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邀请投稿,欢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609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月 5日 19:00
下一篇 2024年 1月 5日 19: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