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我们说《道德经》是一本关于知行的书。认知的原理和方式就是道,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有则德。不是单纯的道,也不是单纯的德,而是道与德。“道”是认识的原则、对象和方式,“德”是行动的方法、层次和结果。任何把两者分开的解释都可能偏离真正的含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读《道德经》本身也是知行合一的修行。老子的《道德经》就是写给我们看的。在你解读之前,它被说成是“什么都没有”。当你解读它的时候,就是从无到有的认知过程。符合本义则得(德),不符合则失(德)。因此,在解释某些章节和词语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它们的含义。有些章节和词语要多注意其寓意。今天的四十七章也不过如此。
足不出户了解世界。不窥,不见天日。很遥远,却鲜为人知。是因为圣人不能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却看不到自己不能做什么。
在这一章中,有许多读者犯了寻找词义的问题。他们执着于文字,明白如何足不出户认识世界,不用看就能看到天堂。有哪些圣人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更有甚者,说他们晚上看天,掰着指头数,简直令人发指。就像学习《道德经》成仙,与神相通。类似的理解有失偏颇。要理解老子的真谛,必须站在认知这个主题上。
有句话叫“秀才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对于一个懒惰的人来说,坐在家里就能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这真的很有诱惑力。
但也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是小时候老师和家长教给我们的法宝。要想博学睿智,就要多从书本上学习,加强实践,开阔视野,多接触,多旅行,多见识。
尤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中国式父母致富后的普遍选择。家里学不了,就要千里迢迢到万里去读书。读万卷书,上万里路,一举两得。但最后还是培养了很多无用的人才。
所以老子断言:“虽远,却鲜为人知”。就智慧而言,不仅读万卷书不行,走万里路也不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后,大爷大妈们带着相机在世界各地游荡,收获的只是“此行一游”。
那么如果我们按照老子的“足不出户”“不偷窥”去做呢?恐怕更糟糕。在自己的暗室里平躺久了,我怕我真的会变成井底之蛙。
所以,我不在乎出门不出门,也不在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在乎通过认知达到内知,也就是“不知道就不知道,不知道就看不见,不做就不行”。认知的方式有各种各样,读书是一种方式,走路是一种方式,待人接物都是学习,但如果只“认”不“知”,那就只相当于一个闪存而已!
所以老子的本意不是诱导人待在室内偷窥,而是诱导人高质量的认识和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将外来的知识不断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思考需要用心去做。头脑清楚,眼睛就只看到表象,头脑清楚,就能“知其套路”,从而“知其套路,忍为公,公为全,全为天,天为道,道为长,不为危”;只有心灵到达“黄昏”,才能看到黄昏;只有“攻明”,才能“永远善于救人,所以不弃人,永远善于救物,所以不弃物”。只有“不与人为善”,才能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不可知,不可见,不可为”,即掌握了事物的普遍性,具备了识别事物已有认知(名气)的能力,不仅为我所用,也为我所用;对事物的起源和绝对性了如指掌,我可以从中发展出无限的可能性,所以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就像开了眼界。理解、判断、控制等。都不受阅历的限制,浓浓的谈笑会烟消云散。
理顺老子的思维,正确的认知逻辑如下:
前提是获得认知即“不行而知”,重点是“知”;收获是达到内明即“不见而明”,重点是“明”;目的是无为而无不为即“不为而成”,重点是“成”。
在这种知行合一的逻辑下,能不能做到“是”不重要,就是留在家里不重要,普通人走万里路,离开家,见见世面是必要条件;用眼睛看或看到的东西能否达到“明亮”的收获并不重要,但普通人把感觉器官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作为必要条件;要达到“成功”的目标,“做”不重要,即努力与否,但普通人把付出作为必要条件。而“知天”、“见天”、“无为”是必要条件。如果你不清楚这一点,你就会“知之甚少”,越努力越失败。本章也为下一章“学为天,输为天”做铺垫。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2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