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kn等于多少吨(1000kn等于多少兆帕)

1000kn等于多少吨(1000kn等于多少兆帕)设计:有效加固深度和范围、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夯点间距和平面布置、每遍夯击次数和间隔时间、垫层厚度的确定等。强夯设计还应包括施工现场的试验设计。 强夯法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设计:有效加固深度和范围、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夯点间距和平面布置、每遍夯击次数和间隔时间、垫层厚度的确定等。强夯设计还应包括施工现场的试验设计。

强夯法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有效加固深度

强夯后,土层的强度和变形能满足设计要求。

修正系数,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α = 0.34 ~ 0.8

影响H的因素除锤重和落锤距离外,还包括地基土的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置顺序、地下水位等强夯设计参数。

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

否则,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建议取值。

强夯置换墩深度

对于淤泥、泥炭等粘性软土层,换桩墩应穿过软土层,落在较好的土层上。

对于深厚的饱和粉土和粉砂,墩身可以不穿透该层。

置换深度不应超过7m。

影响钢筋深度的因素:

(1)单位面积总夯击能量(不包括满夯)和次数。

增加单位面积的夯击能不仅增加了加固深度,而且增加了土体强度。对于含水量较高的饱和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增加夯击次数不仅可以提高土的强度和密实度,还可以增加有效加固深度。而含水量大的非饱和土第一次夯击效果大,次夯击效果不如饱和土明显,遍数可以少一些。

(2)土本身结构强度的影响

从有效加固深度影响系数的比较可以看出,填土最大,其次是粘性土和砂土,黄土较小。

(3)锤子底部区域

击夯能量相同时,锤底面积大,锤底动应力大,夯坑浅。因为分布面积大,衰减慢,锤底冲击深度会大。锤底面积小时,锤底动应力小,夯坑深。由于分布面积小,衰减快,锤底冲击深度小。

(4)混凝土锤和铸铁锤的比较

捣固时,混凝土锤由于重心高、接地不稳、冲击后晃动大、捣坑深且开口大、坑侧壁摩擦力小,容易发生锤打。铸铁在地面稳定,夯坑开口小,夯坑后侧壁摩擦力深,夯坑坍塌土容易堆积在锤顶,堵塞气孔,造成提锤困难。两种强化效果差别不大。

(5)土层分布的影响

一些工程试验表明,当上层土层比下层土层硬,或下层软土层中间夹有薄硬层时,下层软土层的加固效果较差,尤其是下层软土层分布较深时。

所有夯点应分批、分次夯实。如果之前所有夯点一次夯完,浅层先加固,后期深层加固效果降低。

锤击和下落距离

饱和土所需的能量不能一次性施加,否则土体会受到侧向挤压,强度降低,难以恢复。根据需要,可以分几次涂抹,两次之间可以有间隔。

锤底面积的选择原则:

(1)当加筋土层厚度小于5m,落锤面积为2 ~ 5m2,加筋土层厚度大于5m时,落锤面积一般要求为4.5m2根据理论分析,土体压缩沉降和底面积的影响比外力强度的影响更敏感,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增大底面积比增大锤重更明显。

(2)土的性质为细颗粒粘性土时,锤底面积应加大,一般取4 ~ 6m2对于含水量较低的砂土和回填土,锤底面积宜为2 ~ 4m2。

(3)控制夯锤的长宽比。

最佳捣固能量

地基孔隙水压力增加并迅速消散,孔隙水压力不能随夯击能的增加而叠加。当孔隙水压力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时,可以认为砂土的可接受能量已经达到饱和。

砂土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夯击次数的关系

夯实次数和遍数

强夯次数

根据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数与夯沉量的关系曲线确定。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应大于下列数值:50mm当冲击能量小于4000 kn·m时;100mm当夯击能为4000 ~ 6000 kN·m时;200mm当夯击能大于6000 kn·m时;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有过度隆起;

3.锤不难,因为夯坑太深。

强夯夯击次数;根据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数与夯沉量的关系曲线确定;

1.墩底穿过软弱土层,达到设计墩长;

2.累计夯沉量为设计墩长的1.5 ~ 2.0倍;

3.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强夯的规定值。

夯实次数

一般点夯2 ~ 3遍。对于渗透性差的细粒土,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夯击次数。最后用低能夯击1~2遍,或用轻锤或低距锤多次夯击,锤印重叠。

(1)加固表土,即加固夯点之间未压实的土。

(2)满夯能时夯击能可为500 ~ 1000 kN·m,每击5 ~ 10击,控制最后两击的夯沉,应小于3 ~ 5 cm。

夯实点的布置

处理范围:对于一般建筑物,超出基础外缘的每边宽度应为设计深度的1/2 ~ 2/3,且不应小于3m。

夯实点之间的距离:

强夯第一夯点间距可为夯锤直径的2.5 ~ 3.5倍,第二夯点位于第一夯点之间。以后夯点间距可以适当减小。

对于处理深度较深或击夯能量较大的工程,应适当增加第一击夯点间距。

强夯置换墩间距应根据荷载大小和原土的承载力选择,全屋布置时宜为夯锤直径的2 ~ 3倍。对于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可采用1.5 ~ 2.0倍夯锤直径。墩的计算直径可为夯锤直径的1.1 ~ 1.2倍。

铺设垫子

坐垫的作用:

(1)支撑起重设备,保证机械设备的通行和施工;

(2)增加地下水位与地面的距离,防止夯坑积水。

对于地下水位在-2m深度以下的砂砾石土层,可不铺设垫层直接进行强夯;对于地下水位高的饱和粘性土和易液化、易流动的饱和砂土,强夯前必须铺设砂、砾石或碎石垫层,否则土会流动。

垫层:松散材料(如粗粒碎石、矿渣、砾石等。粗粒粒径应小于10cm)。

厚度:0.5 ~ 2.0m

现场测试设计

目的:

1.了解地表隆起的影响范围和垫层的密度变化;

2.研究夯击能量与夯击沉降的关系,从而确定单点最佳夯击能量;

3.测定场地平均沉降量和夯锤沉降量,研究强夯加固效果。

意味着:

地面沉降观测、深层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夯击次数(或夯击能量)与夯坑体积和隆起体积的关系曲线

阴影面积就是有效压实体积,面积越大效果越好。

一般情况下,可将双管封闭孔隙水压力计或钢弦孔隙水压力计埋设在距夯点等距离的不同深度的试验场地内。在夯击作用下,研究了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和水平距离的增长和消散的分布规律。从而确定两夯点间夯距、夯击影响范围、间歇时间、饱和夯击能等参数。

土压力盒预先埋入土中后,在强夯前,土压力沿每个土压力盒深度分布的规律应与静土压力相似。在夯击作用下,可测试压力增量沿每次夯击深度的分布规律。

目的:通过试验了解强夯振动的影响范围。

标准:通常在设计中以地表最大振动加速度为0.98m/s2(相当于7度地震烈度)的地方作为振动影响的安全距离。

措施:一般夯点距离建筑物至少15m。如果达不到要求,为了减少强夯振动的影响,往往在夯击区周围设置隔振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914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3月 25日 08:00
下一篇 2024年 3月 25日 08: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