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中新网10月24日电新华社:《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共中央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
新华社记者张艳、董博婷
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改革办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唐, 中宣部副部长等负责人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新十年的伟大变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通过的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大会的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期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中国特色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 制定大政方针,对今后五年党和国家发展作出总体部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改革办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唐, 中宣部副部长等负责人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这是江金权在新闻发布会上。新华社记者金良摄
江金权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在全过程中的作用,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党中央在党内一定范围内进行了两轮征求意见,4700多人次征求意见,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集意见850多万条,凝聚了党和人民在新时代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智慧,顺应了人民的期待, 对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也将有助于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十六个方面总结了过去十年的巨大变化。江金权认为最有意义的有六个方面:一是“两个确立”的巨大政治成就;第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锻造方面更强;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提高;第五,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第六,中国的制度优势更加突出。
这些伟大的变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它们是党和人民共同制定出来的、制定出来的、制定出来的,必将载入史册,永放光芒。”江金权说。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江金权说,新十年的大变革是全方位、根本性、格局性的,其影响是全局性、历史性的,所以称之为“大变革”。新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锻造了民族复兴大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使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实现“两个结合”和“六个必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二部分是理论创新。中宣部副部长孙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精髓和中国精神,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跨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改革办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唐, 中宣部副部长等负责人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这是孙在新闻发布会上。新华社记者金良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论述了“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孙说,这“两个结合”深化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
“第一个结合,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是我们党历来强调和坚持的。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最宝贵的经验,也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法宝。孙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沿着这条思想路线形成的,并将沿着这条思想路线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二个结合就是必须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得到进一步阐述。这是党的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孙说,这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对规律的深刻揭示,对未来理论发展的正确指导。它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解水平,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强大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阐述了习近平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强、诚信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世界胸怀。这深刻揭示了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征。我们学习和实践这一思想,就要牢牢把握这些基本点,始终坚持。”孙对说:
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坚决反对其他国家把自己的发展模式强加给中国,也绝不会“输出”中国的模式,更不会要求其他国家“复制”中国的做法。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得到尊重。
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凸显了发展质量的全局性和长远性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强调这是中国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央改革办负责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弘表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更多体现在发展质量上。
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改革办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唐, 中宣部副部长等负责人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这是穆弘在新闻发布会上。新华社记者金良摄
“党中央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深刻变革。不是简单地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而是要实现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协调为内生特征、以绿色为普遍形态、以开放为必由之路、以共享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穆弘说,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进一步凸显了发展质量的全局性和长远性。”本文介绍了穆弘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一是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第二,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改革;第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第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体现了我们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法治建设作为专章,作出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
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改革办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唐, 中宣部副部长等负责人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这是陈以信在发布会上。新华社记者金良摄
陈一新说,从政治上讲,这进一步宣示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表明我们党不仅是一个敢于革命、善于建设、敢于改革的党,而且是一个信仰法治、坚持法治、建设法治的党,是我们党全面坚持依法治国的政治宣言。从理论上看,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的认识。是我们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从实践角度看,这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布局,表明在国家工作各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治理方式。
“关于法治建设的作用、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了全面阐述。”陈一新介绍:一是强调遵循法治“纲要”。这个《纲要》是报告提出的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总要求。二是强调建立法治的“治”。这个“规矩”,就是报告提出的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是强调坚持法治的“分量”。这个“重”,就是报告中提出的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第四,强调突出法治的“必要性”。这个“必须”就是报告中提出的严格公正司法。第五,强调巩固法治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部署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唐表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完成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使命,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用单独一节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部署。唐介绍,这一节的主要特点为“四个突出”:突出党的自我革命,突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建设,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领导,突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
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改革办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唐, 中宣部副部长等负责人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这是唐在新闻发布会上。新华社记者金良摄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综合各方面意见,顺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对党章进行了适当修改。
“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唐说,要结合党章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和部署。
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我们党的崇高目标和历史使命,党的队伍规模巨大、分布广泛,党面临的重大风险和严峻挑战,都决定了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布局合理、内容科学、要素完备、团结高效,才能管得住。
建议在解决大党特有的问题上,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始终赢得人民的支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在解决大党特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新说,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党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要围绕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政治监督,完善党内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以严的口气强化廉洁纪律,坚决打赢反腐败持久战。
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改革办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唐, 中宣部副部长等负责人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这是王建新在新闻发布会上。新华社记者金良摄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建新说,新的十年,反腐败斗争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败斗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只能进不能退,只能赢不能输。要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时刻保持压倒性力量,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全面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持久战。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8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