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案通用

一去二三里教案通用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资源讯享网相关栏目推荐:“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俗话说,不预习不上课,教案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言说。教案需要按教材内在规律来编写。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资源讯享网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案 ”,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一)教材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标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同学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同学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同学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局部同学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同学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和去和里)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同学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示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课前同学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导语激趣。

  上课前,CAI课件出示了动物大家庭,并配合音乐《蓝精灵》,把同学的注意力引向课堂,营造出一个活跃有趣的氛围。上课铃响,教师用充溢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同学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小朋友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看图说话,培养同学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CAI课件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同学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然后揭示课题:古时候有一首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指名同学读课题,并说说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同学交流学法)结合图画实例,引导同学理解“里”。

  第三步,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第一环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同学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同学倾听,教师再放慢语速范读,同学轻声跟读。,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让同学在自我拼读过程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同时提醒同学倾听老师在范读时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以掌握古诗的整体节奏,体会童谣的韵律美。

  第二环节:生字认识

  出示一至十、去和里的生字卡片(也可以课件演示生字,先顺序出现,在乱序出现)。采取抽生读、齐读、抢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绝大多数同学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重点指导“三”、“四”、“十”和“里”四个生字的发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里”的声母是边音,(这里可以CAI课件出示,重点字的读音选择)并组词,以加强同学的记忆能力。

  第三环节:了解诗意

  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环节之一,首先,我提醒同学:.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以培养同学边朗读边想像的良好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其次,出示课件主题图,着重分析“一去二三里”和“烟村四五家”并用手势标明一去二三里的含义即一路走去的意思。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

  (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在这一局部,应发展同学的多重思维能力。最后,背诵全诗,提问:你在背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这个小山村热闹吗?美吗?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同学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还可以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课件演示,一同学读有关诗句,一同学指图,教师辅助点击鼠标,出现放大的图画区域。)

  课间休息:做识字游戏《摘苹果》,使课堂的气氛达到一个新高,同时同学适当放松。

  第四环节,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

  首先引入田字格,(多媒体出示田字格,并演示各个局部)引导同学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和横中线、竖中线、各方位小格。并用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又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来巩固田字格的认识。写字时,同学先独立观察字形引入笔画:“一”。出示课件“一”在田字格的方位,引导同学自主观察并指导书写。再引入“二”的书写,这时要注意引导同学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而“三”的写法让同学自身观察体会,上台演示,教师相机指导,让同学体会汉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并可以用实物投影仪反馈同学作业,同学展开互评。在这里,我引入一个故事: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引导同学发现错误。同学练写了三个字,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教育意义。]

  总之,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说、读、写四方面结合,让同学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遵循教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原则,充沛放手同学,努力使朗读教学和写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配乐诗朗诵。同学随同音乐自由朗诵,强化印象,同学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示的意境美!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㈠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内容是一首古代童谣,要求认识十二个生字,配有两幅插图。

  【学生分析】

  学习本课时,学生刚刚学完汉语拼音,在学拼音的过程中已经认识了部分生字,学习了几首儿歌,有初步的学习生字和儿歌的经验。但学生对汉语拼音还没有达到熟练巩固的进步。本课要掌握的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多的接触。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目标】

  1、认识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有余力者会背诵。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

  1、小朋友,大家在幼儿园学过许多儿歌,谁还记得哪些儿歌中有数字?你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⑴ 学生回忆旧知。

  ⑵ 指名背诵儿歌。其余学生跟背“

  备选若学生一下子说不出来,则教师举例示范。

  (如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头,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2、这些数字儿歌可真有趣!

  环节意图:通过让学生回忆旧知,调动学生的.原有语言储备,为学习新内容做准备。

  二、学习古诗

  1、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古诗,里面也有数字,大家想读吗?

  2、读通诗句:

  ⑴ 请打开语文书翻到44页,先把数字宝宝圈出来,再读一读。

  ⑵ 谁能把圈出来的数字宝宝大声地念给大家听?

  指名读,师生正音。(课件出示诗句,并圈出十个数字)

  大家一起读一遍。

  ⑶ 有一个数字宝宝在诗中的读音跟刚才大家读得不一样,找找是哪一个?(课件圈出yí)

  ① “一”在第四声的前面要变成第二声,在诗中它的后面是qù第四声,所以是“yí去二三里”。另外还有“yí个人”、“yí辆车”、“yí座山”,你还会说吗?指名说。

  ② 再来把第一行读一遍。

  ⑷ 现在,你能把整首诗读下来吗?试试看:

  ① 学生自由读。

  ② 指名读,评价正音,学生齐读。教师适当作指导及示范。

  ③ 齐读。

  ⑸ 每首诗都有一个题目,这首诗的题目叫──(课件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学生齐读课题:

  ① 题目和诗句的第一行内容一样,读得是否一样呢?听老师读读看。你听出有什么不同?学生听读并说一说不同之处。

  ②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评议

  ③ 同桌两个人互相读一遍,听听是否读得不一样了。同桌互读互评

  ④ 谁能加上题目读整首诗?指名读。

  ⑤ 男同学读一遍,女同学比一比。

  3、了解诗意:

  ⑴ 老师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仿佛看见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你们看见吗?你能说说你看见了哪些景物吗?说不出来,你可以再仔细读读这首诗。学生自由表达交流。

  ⑵ 根据交流情况,随机理解“一去”“里”“烟村”“亭台”等词。

  备选若学生不涉及到这几个词,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他们理解大致的意思。

  ⑶ 现在,电脑娃娃要考考大家了。它出现一个画面,叫大家猜是哪一句诗。指名猜或集体猜。

  (课件出示诗句)生齐读。

  环节意图通过猜诗句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将诗句的内容与画面建立联系,进一步理解诗意,为诵读全诗做铺垫。

  4、诵读全诗:

  ⑴ 一路走出去不远,只见一个村子里炊烟袅袅,有四五户人家,山上有亭台六七座,路边有八九十枝花,多美呀!

  ⑵ 你喜欢这首诗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美美地读一读。生自由感情朗读。

  ⑶ 谁想美美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⑷ 配乐朗读。

  ⑸ 适当背诵。请会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再美美地读一遍。

  三、猜谜语,巩固生字

  1、大家学得很好,老师要奖励大家,猜个谜语,好不好?看,这是一首谜语诗,你会念吗?

  一 片 二 片 三 四 片,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片,

  千 片 万 片 无 数 片,

  飞 入 芦 花 都 不 见。

  学生自由念诗。

  2、出示芦花图片,稍作介绍。学生猜谜。

  3、出示谜底雪。

  4、仔细观察,这首谜语诗与刚才学的诗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学生观察后回答。

  5、出示十个数字顺读一遍,倒读一遍,打乱顺序读一遍。

  四、作业

  1、课堂作业随堂练习2、4题。学生独立作业后校对。

  2、课外作业把《一去二三里》读或者背给爸爸妈妈听,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让爸爸妈妈猜猜《雪》这首谜语诗。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语文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交流。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2个字:一、二。认识笔画“一”。

  2正确朗读童谣,并能初步理解童谣的意思。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设想

  拓展识字形式,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情趣。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引入新课。(拍手歌)

  师: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一起做游戏。你拍二,我拍二,一二一二向前进……小朋友们,这首童谣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这首童谣里有很多汉字是数字,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今天,老师要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古代的童谣,它里面也有很多数字。

  二、揭示课题,认识生字宇。

  1、出示课题。

  2、学生自己看拼音,读出生宇。

  3、齐读课题:从课题中发现了什么?

  4、读汉字:一、二、三,注意翘舌音和平舌音。

  5、认读汉字去、里,区分n、l的发音。

  三、自学童谣,学习生字。

  1、提出要求:

  (1)看拼音,读通童谣。

  (2)边拼边用圆圈圈出生字,每个生字拼读3遍。

  (3)再结合图画,读懂童谣。

  2、自学情况反馈。

  (1)指名读通,读对童谣。

  (2)指名和开火车认读生字:四、五、六、七、八、九、十。

  四、再学童谣,理解意思。

  1、你指我数逐行读童谣。如:“烟村四五家”一行,可以让学生数数远处隐隐约约的几户人家,再来读读这行童谣,帮助学生大概理解这行的意思。

  2、边数边读整首童谣。

  3、用投影器出示童谣和图画,较有感情地读童谣。

  引:小朋友在读的时候,要想象像春天,你来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请你来赞美一下吧!

  4、分小组或男女生或大组比读童谣,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5、质疑解难:请小朋友说说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理解“一去二三里”:打比方解答:走在一条路上,大约有二三里路。二三里的路程,小朋友走,大概要花十分钟左右。)

  6、看投影中的童谣,再齐读一遍童谣。

  五、练习写字,完成课堂作业。

  1、认识田字格。让学生清楚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称(横中线,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练练握笔姿势及写字姿势。比比谁的姿势最漂亮。

  3、认识笔画“一”。“一”从横中线的下面一点开始写,收笔的时候是在横中线上面,是一条斜线。

  2、师示范讲解。

  3、请小老师来书空生字“一、二”,其余学生跟着书空。

  4、抄写生字“一、二”(师在黑板上范写)

  5、指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相应的课堂作业(机动)。

  六、用生字编句子。

  1、先与同

  2、桌互相准备

  3、交流。

  (例句:一二三,静下来。三二一,坐端正。

  我来这里,你去那里,老师不知道我们在哪里。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等等。)

  【设计理念】

  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课文,心中冲模了新奇感,对他们来说,文本就像一个好玩的迷宫,里面乐趣无穷。本课是一首古代童谣,诗歌语言简洁,设计本课教学应着力创设情境,引导孩子想象说话,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使文本语言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活化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文中的12个字,会写“一”“二”“三”这三个字。

  3、认识笔画“一”。

  4、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出示十位身穿球衣的小朋友,小朋友的衣服上印有1到10的数字)

  今天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设计意图:认读十个阿拉伯数字,重在指导发音。]

  二、认识汉字一到十

  1、这十个小朋友准备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出示十个分别印有一到十汉字的篮球),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号码和他们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合。

  2、认读十个汉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建立数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

  3、揭示课题:古代有一位诗人,用这十个数字写了一首童谣,想读读吗?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同桌互读生字

  2、利用识字卡片认读生字,先由生自由说自己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

  3、游戏认读

  [设计意图:在生字的认读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识字形象,有趣。]

  四、朗读感悟诗意

  1、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2、利用插图,理解“烟村”“亭台”

  3、理解“烟村四五家”

  [设计意图:诗的意境很重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4、结合插图读诗句

  一边读诗句,一边用手指图。

  5、边读边用手势表示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加强诗句与意象的联系。]

  五、配乐品读全诗

  1、指导掌握诗的节奏

  老师范读诗文,学生听,说说你发现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并做上记号。

  2、生自读,师生交流。

  3、指导生有节奏地朗读。

  [设计意图:读出诗的韵律美,进一步感受诗意。]

  六、背诵全诗

  1、请学生闭上眼睛背诵全诗,边背边想象诗中的景象。

  2、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山村

  [设计意图:再次启发想象,让学生再次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情彼景”化为“我情我景”。]

  七、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用拍手歌帮助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出示汉字(“一二三”)你发现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都由横组成)

  3、识笔画“一”。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横的变化。

  4、指导书写“一”、“二”、“三”。

  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四就是四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的人就闹了这么一个笑话。(师讲这个小笑话)。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告诉学生对待学习一定要认真。]

  八、巩固练习

  1、看图填空。出示简笔画,让学生选择生字卡片填空。

  如:画四条鱼,五朵花,三支笔………让学生挑选相应的汉子,贴在图画旁边。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

  七棵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九、实践活动

  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这一课的生字。

  [设计意图:加强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和运用。]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拼音我们都学完了,你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2、点击课件,出示:sān、wǔ、yī、liù、bā、shí、èr、sì、qī、jiǚ。

  3、拉火车读音节,看那列火车开得最快。(小火车、开开开、火车头!)

  二、自主研读、认识生字

  1、同学们学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大家到一个小山村看一看!(出示《一去二三里》挂图,挂图后面是这首诗的板书。)

  2、大家仔细看一看,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两个小朋友在山间的小路上看风景。)

  3、想一想他们可能在谈论什么。

  生:小哥哥指着远处说:“你看看,那有一个小村庄,冒着烟呢,村子里的人正在做饭!村庄后面是几座小亭子,真漂亮啊!”小妹妹说:“我们身边的花也很漂亮啊!你闻闻,多香啊!”(提示学生按照顺序观察,把短诗中写的内容说全,可适当发散。)

  4、同学们说得真好!大家想了这么多小哥哥和小妹妹说的话!有人啊,只用了20个字就把他们说的东西全都说全了!大家想不想看看?(揭掉挂图,展示板书。)

  5、根据我们学过的拼音把这首短诗读一读。(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正音。)

  6、师:老师标红的这些字就是我们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根据老师标的拼音,你能读出它们吗?(指名读,学生齐读。)

  7、师:在课文中我们都能读出来,但是如果这些生字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还能认识他们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并试着用这些生字组词或说一段话。)

  8、师:认识了这些生字,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看看诗中都写了哪些美景。

  三、反复品读、感受画面

  1、同学们仔细看这首小诗,你能从诗中“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呢?在诗中把这些景物挑出来、画上横线,并在图画上把你看出来的景物圈一圈。

  生:烟村、亭台、花……

  总结:两个小朋友,走了大约二三里路,看到了一座小村庄,村子里炊烟袅袅。再往前走是几座亭台错落地排列着,他们身边的小路旁开着各种美丽的野花。

  2、两个小朋友看到那么多美丽的景物,他们多高兴啊!谁能读出他们那种高兴的心情?(指名读,学生点评。)

  3、他读得非常流利,但是还不够高兴。下面听老师读一下,感受一下,怎样读出小朋友高兴的心情。(教师范读,指导停顿和重音。)

  4、下面老师找同学来读一读,谁读得最有感情,老师就为他把这幅图画再挂上去!

  5、指名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直到学生能够读出诗歌的声韵,把图画挂上去,盖住诗歌的板书。

  6、背古诗,边背边想象诗中的景色。

  四、指导写字(课前认识田字格和三线格)

  1、观察生字一共有几笔,每一笔是什么笔画,在田字格中占什么位置,找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边指导、边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写样子。

  2、伸出手指书空:学生一边念笔顺、一边书空。(例“木: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撇、四笔捺。)

  3、在课本上描红,并仿写几个。

  4、找写得好的和写得有问题的进行评议。

  5、学生在三线格本上进行书写。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田字格,写好笔画横.

  教具准备

  1.歌曲“拼音用处大”。

  2.课本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在拼音王国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让我们一起唱拼音歌。(复习韵母.声母和正体认读音节.) 今天我们来学“识字一”1 一去二三里。

  (二)初读课文识字。

  老师:请你打开书44页,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学生:自读,画出不认识的字。

  老师:看看能能用拼音朋友帮助我们把这些字认识读准。

  学生:认读拼音识字。(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重点指导读:三 四 六 九

  学生:组内互读。小老师带领同学认读生字。

  老师:扩词理解“里”字的意思。口头组词:家里、车里、公里。

  (三)指导书写。

  老师:过渡:我们认识了这些字。我们还要会写“一、二、三”。请你仔细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学生:这三个字都有“横”。认识笔画”横”,笔顺从左到右

  老师:一横在汉字里念“一”。

  认识田字格,指导写“一”,先观察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老师:观察“二”的两个横有什么不同。指导写“二”。

  老师:先写上面的一横,再写下面的一横。

  学生: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老师: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指导写“三”,写时我们要按先上后下的顺序。

  学生:比“二”的横要稍靠近些。

  (四)巩固练习。

  老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找朋友”游戏。(巩固音和形。)

  学生:一个人拿音节,一个人拿汉字,找朋友。

  找对了,全班齐读.找错了,帮助纠正.

  教学后记:

  1.一去二三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所学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流利的背诵课文,读准三 四 六 九 的字音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及相关图片。

  2.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老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十个汉字朋友,老师想看看你们是不是都认识了。谁愿意向大字介绍你认识的汉字朋友?

  学生:自读十个汉字、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小诗。

  老师:范读,

  学生:自己读,先拼读再一行一行读,一句一句读,男、女生读.

  老师:谁能指着图说说“烟村”“亭台”在哪?

  学生:一边读诗,一边看图,指出“烟村”“亭台”的位置。

  老师:看图试背古诗。

  学生:自己看图试背、互相背诗、指名背。

  作业布置: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带有“一”至“十”汉字的词语,谁愿意跟同学说说?先在小组里交流。

  2..课后,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8025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8月 13日 16:00
下一篇 2024年 8月 13日 16: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