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初中语文如何学习
-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习心得 推荐度:
- 初中语文说课稿 推荐度:
- 如何组织秋游活动 推荐度:
- 如何起草离婚协议 推荐度:
- 初中语文说课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如何学习
语文是初中的重要科目,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也是人类语言的基础,语文成绩的好坏也会影响孩子能否可以进人更高的学府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如何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怎么才能学好初中语文
上课认真听讲这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但是,光认真听还是不够的。想要学好初中语文,就一定要上课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且分析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
除了语文课本之外,学生们应该多读一些课外书。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课后,学生们可以采用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来读书。泛读,就是指学生们不求甚解的读,读的越多越好;精读,就是指认真仔细地研读,要从字词的使用,修辞的方法,以及文章的谋篇布局来阅读。
学习语文,光看不行,非读不可,光读不行,非背不可。只有通过背诵,把优秀的内容和思路深深地记在心田,才能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背诵课文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把书上的内容理解了,化为自己的知识,背诵起来才自然,在背诵中,不知不觉就能提高语文的水平了。
上了初中,写作就成为了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少语文老师把写作作为重点和难点。学生们除了多读,多背之外,还需要多写。对于一个初中的学生来说,要保持每个星期至少一篇练笔,写完之后,还需要对这篇文章进行修改,看看哪里可以写得更好,这样坚持写作练笔,会使语文水平大幅度地提高。
拓展阅读:中考语文复习方法
1、准确自我定位
初三学年将进入一个最紧张、最繁忙的时期。做好初三的学习工作,在中考中向家长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新初三学生面前新的任务。为此,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认真地回顾和思索一下自己以往的语文学习情况,筹划一下新学期的语文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2、夯实基础
语文成绩理想,基础是有力保障。如果想考高分,就需要从基础部分抓起。这部分不丢分,经过训练同学们是可以做到的。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语言综合运用、古诗词默写、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言翻译、文章内容主旨理解等是近几年基础知识考查部分的常考内容,注重考查同学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建议不妨从现在开始,立足课本做好各个考点的知识复习与归纳,并适时总结相应的答题技巧。
3、拓宽阅读
阅读在每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分值中占有很大比例,很多同学在阅读上失分较多。而初三将会学到两种新文体:抒情散文和议论文。在备考时,同学们需要扎实掌握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散文的阅读技巧,并紧跟信息时代和国际潮流,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行训练,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答题的速度与质量。
4、提升作文水平
作文不能忽视。要想真正写好作文,必须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循序渐进方能水到渠成。但是,临近考试,对于那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同学来说,从基础做起,显然来不及。这时你再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也于事无补。不如尽可能地想办法在现有的作文水平上为自己加分。这时可以分类型背诵一些范文的开头和结尾,找到中心词,以便在考场上根据作文要求随机应变。
学习初中语文的几点技巧
读,即阅读和理解;写,指书写和作文。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件事了。
读,可以培养语感。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语感。“这个语段中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是用那一个”,“这个句子为什么是一个病句”,很多时候,我们无须去问“为什么”,语感早已经告诉我们理由了。而语感的培养就来自于平时点点滴滴的“读”的积累。
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读”,并不仅仅是指把文章朗读或默读一遍,而是还要包括思考和识记等内容。换言之,读,应该是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学习一篇文章,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来就是:第一,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第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第三,记忆文章中的精彩语段和词语。这三个方面其实就是在说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问题。在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去解决好这三个问题,这才是“读”。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读,也是一个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猎广泛,见多识广,胸中自有“丘壑”。这样,在作文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自己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干巴,而是洋洋洒洒,言之有物了。
既然“读”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就从重视“读”开始吧。
盲目乐观不可取
历年的都将放在第一场,特级陆继椿说,这与答卷的“特殊性”有关。由于语文答题的主观性很强,注重的是自我表述,因此,考完后大多数人会感觉良好,不会因为“考砸”了而影响到后几门学科时的情绪。
然而,也有专家提醒考生们,对语文学科不能太盲目乐观甚至掉以轻心。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教研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与和外语等学科相比,语文高考的成绩一直不高。以去年本市高考为例,最高分是150分(2人),(论坛)最高分是146分(7人),而语文最高分只有132分(1人),折算成百分制的话,也仅有88分。
“平淡”需要深刻内涵
语文高考之难难在,这也是十分体现语文功力和拉开差距的重要方面。就在高考前夕,有关部门召集全市语文教师进行了一次批改的集中培训。负责讲课的语文专家提出 高中英语,考生在拿到一个题目并提炼出观点后,不妨学会自我否定,因为千人一面的观点很难脱颖而出,思想的创新,往往来自于善问和三思。自2004年以来,上海评价年年强调反对华而不实,但所谓朴实,不是语言的平淡无味,“平淡”的支撑恰恰是内容的充实和思想的深刻。鼓励在审题正确前提下的个性发挥,无论何种文风,都必须以内容、思想的充实为前提。此外,还应当坚持写真实的作文,要有品位,有思辨,体现自己的真实感受。
看清题目真意图
尽管语文的标准化每每会引来病诟,但由于要定分数高低,并以此来区分考生,所以,尽量使自己的答题与“标准答案”趋同,就显得十分重要。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说,考生们在拿到后,不妨多花点时间揣测一下题目的真实意图,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唯一性的还是开放性的,而不能简单地只从题目的字面上去理解和作答。
初中语文阅读学习技巧
一、整体感知
1、理清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一般来说,每篇记叙文都应具备这六要素,把这些要素交待清楚,内容才显得完整,眉目才清楚。
2、理清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有两种:一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二是插进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按原线索继续叙述。如2005年山西临汾市中考试题《喝得很慢的土豆汤》一文中的第二题“请按事情发生的本来顺序,为本文另写一个开头。”本文采用了倒叙的顺序,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对素材进行重组的能力。只要熟悉文章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性格,进行合理的想象,就会写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再如2006年沈阳市中考试题《献你一束花》一文中的第三题“选文第4、5两段在记叙的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里采用了插叙的顺序,只要理清了事件,再联系上下文就不难回答。
3、理出记叙的线索。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叙述线索,可以有多种,如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某人为线索,以见闻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等等。如2006年浙江温州市中考试题《不落别处》一文的第一题“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是以“奖券”为线索,只要通读全文,联系文题,理顺内容,此题不难作答。
二、分析综合
1、分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采用综合表达方法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即除了以记叙为主之外,还要运用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描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以及环境进行描写,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说明是记叙的一种补充,它要交代解释记叙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议论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是指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弄清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分析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
①过渡。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分析:第一,分析过渡的方法和规律。常见的过渡方法有用词语过渡、用句子过渡、用段过渡。第二,了解过渡的作用。人们常说,写文章要承上启下,这就离不开恰当的过渡。穿针引线,组织成篇,可以说是对过渡重要作用的恰当比喻。
②照应。阅读时要注意分析作者的照应技巧,做到四看:一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二看开头与结尾照应,三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四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叠式照应。复叠式照应对突出文章中心,标明文章线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悬念。悬念是写作中为加强表达效果,吸引、感染读者常用的手法之一。
④ “抑扬”的表现手法。巧用扬抑则是使笔底波澜陡起、摇曳生姿的常用手法之一。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可以是贯穿于作品整体的,也可以出现于作品的局部,但作者同样根据目的与手段安排好了轻重、主从、详略,阅读时应注意把握。
⑤衬托。衬托是用一些别的人或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某一人或事物的写作手法。如2005年辽宁沈阳市课改区中考试题《月光饼》一文中的第4题“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得比大陆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象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此题考查写作上的特点和运用的手法,这里用了对比(或衬托),其用意十分明白,就是表达思乡情怀。
3、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二是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体味,通过工具书来查证。三是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如沈阳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题《献你一束花》一文中第4题“选文第⑿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此题考查对文中短语的理解,这类题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不能简单地割裂地理解词语。
4、归纳记叙文的中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从分析标题入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有的可从中窥出文章的中心。二是从分析材料入手。材料是表现文章中心的基础,可以通过材料蕴含的意义总结中心。三是从分析段首入手。文章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四是从分析篇末入手。许多记叙文都是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意思的,分析结尾的含义常常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五是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入手。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来“看”文章的中心意思。六是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意思。如沈阳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题《献你一束花》一文中第五题“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此题考查对文章最后一段作用的分析,记叙文最后一段从内容上看通常有点明(或突出)中心、深化中心等作用;从结构上说通常有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等作用。
三、鉴赏评价
1、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还可以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2、分析写作技巧。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技巧,除了注意体裁的特点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文章的取材方面看,选择材料是文章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有的文章,作者善于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从文章结构布局方面看,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要着眼于全文的整体构思,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分析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可以研究其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综合表达方式运用得怎样,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括描写、心理描写以及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怎样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等。从文章的语言运用看,可先看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形象性、鲜明性、生动性,成语典故的运用,句式的变换,修辞方法的运用等等。还有语言风格,有的朴实自然,有的清新流畅,有的含蓄蕴藉,有的通俗晓畅,有的幽默辛辣等等。如河南省2005年中考试题《宝石项圈》中的第二题“从第六段第七段的甲、乙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处,具体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好处。”做这类题目要求答全两个方面:一是句子运用的手法,二是表达的内容。回答此类题,学生很可能只答一个方面,或仅说明使用的手法,或单纯说明句子的作用,使答案不全面,而不能得满分。再如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试题《奔跑的火焰》中的第四题“文中对茫茫雪原上红狐奔逃的情景,描写得非常精彩。请从第4、5、10三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赏析。”此题考查了对作品艺术手法的赏析,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3、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了解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文中描写对象是歌颂赞美还是批判讽刺,是喜爱同情还是厌恶憎恨。如2005年辽宁沈阳市课改区中考试题《月光饼》一文中的第五题“文中记叙了中秋节作者与表姑争吵、和好的经历,让你在为人处事方面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此题考查读文与自身实际的关系,这是阅读的目的,凡阅读就会有所收获,也会对自己的认识或情感有所影响和启发,在记叙文阅读中,这类开放式的联系实际的题目很多,但是必须表达出真实的感受和体会,要结合得自然才有说服力。
【初中语文如何学习】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如何学习01-23
如何学习初中语文07-27
初中语文如何学习4篇01-24
怎样学习初中语文02-12
初中语文的学习技巧12-06
初中语文学习总结11-26
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04-13
初中语文阅读学习技巧01-16
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02-13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6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