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
健康代码和核酸证明是必要的文件。
但是,上面又有骗子了。
脑子歪。
最近
带有健康代码的新骗局出现。
如果朋友收到这样的短信和电话
不信!
你的健康码不正常!
杭州的项女士接到一个电话。
对方自称是疾控中心工作人员。
向女士8月4日说
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有扫码记录。
是红色警报。它需要立即被隔离。
向女士说,这不是她的手机号,她也没去过南京。为了方便,可能是她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转到了“南京市公安局”报案。
电话再次接通后,向女士按照对方的指示添加了“南京警官”的好友“网上报案”。
就在向女士准备进一步配合时,民警及时劝阻,成功挽回向女士账户内67万余元财产。
其实这是骗子常用的套路之一:
冒充疫情防控人员
谎称受害者健康码不正常
请受害人赶紧去公安机关核实。
相信了受害人后,主动提出将电话转到“公安局”进行网上调查。后来“公安人员”说,他在考察行程中发现了受害人的几笔异常经济交易,怀疑与一起洗钱案有关,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核对资金以洗清嫌疑,进而骗取钱财。
此外,这些骗局
也要小心!
1你是“密切接触者”
诈骗分子会冒充防疫人员。
向受害者发送网络钓鱼链接消息
谎称受害人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
随后,骗子会以大数据行程单近期访问量过大、出现系统故障为由,向受害人索要短信验证码确认行程,进而骗取钱财。
有些诈骗犯会造假。
“快递客服”给受害人打电话
信使谎称新冠肺炎呈阳性。
已经毁坏,但是可以申请赔偿。
骗子添加“客服”好友后,会发送虚假的“官网”,诱导受害人填写个人支付信息,盗取资金。
但是还没完,然后还有个大坑等着呢。骗子还会以支付信用不足、索赔通道未开通、无法赔付为由,诱导受害人贷款、转账至诈骗分子账户,骗取钱财。
3.销售特定药物
罪犯冒充政府部门。
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等
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
进行推销,谎称有防疫“特效药”
诱导受害人去钓鱼链接购买
从而获取个人银行信息,盗取银行余额。
不要惊慌,记住:
1.不要点不明链接,轻松扫描所有可疑二维码。谨防误入钓鱼网站,泄露个人信息。
2.防疫人员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如对“疫情”或“异常健康码”有疑问,请联系居委会和派出所寻求帮助。
3.当接到所谓“客服”的电话,遇到包损赔付等问题时,一定要通过官方平台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并咨询确认相关情况。
4.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办案,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5.如果被骗,请保留好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
骗子套路是几千万
警惕是关键
不听,不信,不转账!
来源:江苏警方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