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语文的随笔
-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推荐度:
- 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语文的随笔(通用2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的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的随笔 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话再次在我脑海中回荡,使我不禁地想起了初2第二学期任教我们语文的白杨老师。他只是教了一个学期,就离开了学校。说起白杨老师,其实他并不是姓白名杨哦。到他走的时候,我们只是知道他姓刘。为什么他会有白杨之称呢?
语文老师走了,她教了我们一个多学期。在初2第二学期得第3周,她舍弃了我们。某老师说:语文老师要去广州做会记。者其实是次要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她再也忍受不了我们课堂的不专心,测验前的不复习,对待任何事都是漫不经心。如果语文老师想教你们的,她也会教完这个学期才走,班主任说,可是现在是,是我们把语文老师气走了,她宁愿去广州也不愿意留下来教我们。不仅是语文老师无法容忍我们这班哗鬼,甚至各门各科的老师都讨厌我们班
语文老师走了,迎来新的语文老师却是一个黑黑实实,中等个子,听说,他已经有15年的教龄,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教师。每教一课,他总会出一些习题给我们做,当教完了,他都会小测每课的字词句,当时我心想,我班被他教了后,同学们会改变吗?同学们对他这种教学方案也不太习惯,经常也能从同学们口中听到:要是以前那个语文老师教多好啊,又没有作业,又不用小测这些话竟然是出自同学们的口中,可怜老师是为我们着想,他也是用心良苦啊。也许世界往往就是这样(也许是吧)!万千世界,无奇不有,说出这种话的学生也不为奇吧!更何况现在个别的学生来读书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读书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啊,而不是为了父母而读的啊!
刘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八年级下册的第二课《白杨礼赞》,他一踏进教室,就能让人感到来者不善的感觉,班上原有的气氛顿时不翼而飞。向老师问好后,刘老师就让我们打开课本,同学们没有吱吱喳喳,比起以前的上课,显得特别安静,白杨,轰的一声打破了教室原来的安静,刘老师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把同学们吓了一惊好厉害的男高音啊,某同学被惊吓后说。刘老师读书时有高有低,有时吓人,有时哄人。从那节课开始,白杨就成了我们对老师的尊称。
他是一个非常称职,有责任心的老师。当他正式接任我们的语文老师后,他仅仅用了两三天就把我们全班的名字都掌握了。哪个贪玩,哪个爱说话,哪个爱做什么,他都掌握的一清二楚。
茅盾先生说: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么我就说:刘老师就是白杨树,沙漠上长得最茂盛,最强大的白杨树,您的的确确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茅盾先生要高声赞美白杨树,那么我也要颂扬您这棵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刘老师。
语文的随笔 2
新的学期开始,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本学期作为九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我感觉自己的担子很重,心里无时无刻不在规划着最合理,最有效率,最有期望的复习计划,希望给自己四年的教学工作,四年的师生情谊,四年的付出有一个满意的交待,我心里希望有一团火,一团既让别人燃烧,又让自己温暖的火,为了这团火更好更旺,那么努力吧。
首先,思想上希望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然后才能更加严格的要求学生,无论是平时的备课还是平时的上课自习我都要快节奏。
其次,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完善自己,自己平时都努力学习,因为只有自你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
再次,我希望不仅从学习的’时间上要求学生,更要从效率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自始至终我认为时间的多少不是问题,关键是在单位时间内学习的质量才是成功的关键。
最后,希望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给学生,给处在叛逆期的学生一分耐心,一份爱心,一分包容之心,让他们更好地在展示自己个性的同时,更能收获一分好的成绩
语文的随笔 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的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原本靠锋利的斧头建造的美丽家园,又终究毁在了锋利的斧头之下。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蕴涵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导入课文之后,因为没有多媒体,我让学生观察书本上小村庄的图片,然后问:“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纷纷发言:“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我看到了村前有条小河,小河的水很清很清。”“我看到了一棵棵大树伸展着茂密的枝叶,形成浓浓的绿荫。”“我看到了村庄后面是连绵起伏的山。”接着我让孩子们把刚刚小朋友讲到的内容连起来说成一段话,并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让这段话变得优美生动。这样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村庄的美丽。
二、检查预习
以“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初读课文。然后我直接出示生字、新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在教学“犁”时出示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认识“犁”,并 通过小 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等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这样的安排给予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的学习不再从零开始,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时,我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然后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概括能力比较弱,因此在这一环节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概括,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然后再出示填空式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三、品读第一自然段
课文第一自然段讲的是山谷中曾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这里用了十分优美的语句来描写小村庄周围的环境,“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首先,我让学生自己读第一自然段,问道:“你读了哪些句子,仿佛让你看到了这个美丽的村庄。”孩子们很快读到了“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在一次次的朗读指导中,让学生把小村庄的美读出来,读出喜爱的感情。
四、感悟结尾。
第五自然段(结尾段)讲到美丽的小村庄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先让学生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接着问:“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锋利的斧头不见了,美丽的小村庄不见了,人们的家园不见了……我再引导他们感受实际生活中小村庄的消失多么令人痛心。这样,在朗读时,学生惋惜的感情自然流露,人人情真意切,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美丽的村庄怎么会不见了呢?引出二至四自然段的学习。
五、不足之处
一篇课文教下来,用了两个课时的时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已问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感悟、朗读,最后写写想对小村庄居民说的话,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但在引导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很单调,这也是我今后教学须加强的方面。
语文的随笔 4
我说:“人生就像是一场自习,没有人能促使你进步,除了你自己。”
这是一场令人进取的自习。
在这节自习上,眼前是一道又一道累积起来仿佛做不完的习题,它们张牙舞爪,但还好我手中有笔,心中有信念。
握着一支笔,开着一盏灯,这些题目在我面前便没什么可畏惧的了,只听得笔尖沙沙响声,一排一排整齐的文字便出现在纸张上,一道一道难题便就被这样解决。
一支笔,一份信念,就构成了这一节令人进取的自习。
这是一场令人温暖的自习。
“咣咣”,两声清脆的敲门声,随后,妈妈温柔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这么久,累了吗?出来喝杯水吧。”
我头也不抬地奋笔疾书,随口应了一声。
片刻后,只听吱呀一声门响,妈妈端着一杯温热的水放在我旁边:“喝杯水——别把自己太累着了。”我只觉得那水中的温度伴着妈妈的声音漫过了心坎,全身上下浸在了暖洋洋的热水里一般,那股暖流从心脏迸发进四肢百骸。
于是我捧起水喝了一大口,应道:“我这就去歇歇——马上。”一句叮咛,一杯热水,就构成了这节令人温暖的自习。
这是一节令人感动的自习。
窗外的风携来瓢泼大雨,我望着雨发愁:没带伞。心神不宁地晃过了最后一节课,我磨磨蹭蹭地收拾完书包,准备顶着书包一路冒雨地冲回家中。
可当我到了操场时,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是爸爸!他举着伞,静静地站在那里等我。
我飞速地奔过去,接过他手中的伞,感动的水流溢满了心房。一场大雨,一把伞,就构成了这节令人感动的自习。
我曾说人生像一场自习,从来都是一个人行走,一个人奋斗。可现在我终于明白,原来这一节“自习”从来都有你们的默默陪伴,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才能风雨无阻地安心“自习”,安心前行。
在这一场令人进取、温暖、感动的自习中,若你们为天幕星辰,那我惟愿金乌避世,繁星永存。是你们让我知道:自习的路上,我不再孤单。
语文的随笔 5
这学期开始,我们班每天早上进行了二十分钟经典古诗文诵读,朗朗读书声从教室里传出。记得刚开始的那几天,我们都很不习惯,以往我都是安排学生早上看书阅读。一下子改成读经典古诗文,领读的孩子也老是忘记。经过几次提醒,我们由不习惯变成了习惯。现在每天早上,老师还没进课堂,但教室里领读同学已打开多媒体,出示本周诵读的内容。
对于每日诵读经典,我觉得对传承我们中华文化以及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熟读成诵,是传统阅读教学的基本经验。古人认为阅读不能只用眼睛看,必须大声诵读。这是因为儿童内部言语系统尚未充分发展,大声朗读可以使注意力的稳定,通过朗读把不熟悉的文字符号变成已经熟悉的口头语言,读出声音来自己听到了,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所以,对孩子来说,朗读是理解书面言语的必要手段。
朗读,特别是多读,有助于记忆。现代心理学证明,6—13岁的儿童处于记忆最佳时期,但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相对较弱,正所谓“多记性,少悟性”。这个阶段,让儿童多诵读一些名篇,可以“不求甚解”,有些较深的意义留待阅历的增长去逐步感悟。因此,教师指导儿童阅读,并不需要“讲深讲透”,也不需要“问个不休”。
熟读成诵应当有一定的数量。古人为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读写能力,至少要让他们熟读背诵二百来篇文章。而今天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设定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古今中外名篇,作为基本篇目,供教材编写时参考。比如《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了适合1—6年级学生背诵的70首古诗等。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不正好说明多读几遍,自然晓得其中的含义,熟读成诵后,将久远不忘。
我想我们应该将这一习惯坚持下去。
语文的随笔 6
作家曹文轩曾说:“这天空下,不是山,不是水,是满满的各种各样的告别。”
那年夏天,我与她告别了。
您的教导仍在我的脑海中回旋,记得上九年级的时候,我遇到了最美的你。我义不容辞的当上了语文科代表。
她不算得是个严厉的老师,但她教学一向有自己的底线,也是个渊博的知识分子。她还有作家范儿,我认为她的文章是世界上最美的’文章。说实话,我的记忆力那是相当的差,记得有一次的语文课要考背诵,我伪装得特别自信,但马上证明这没有用,她在讲台上一直盯着我,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随时准备挨批评,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她叫了我的同桌,虽说我幸运的逃过了这一劫,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叮铃铃”,这一节漫长的语文课终于结束了,我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支架,倚在桌子上。又忽然想到,还要去报语文作业,此时我的心跳迅速加快了,手心莫名其妙的出了汗。“报告”“请进”,我胆怯的抱起语文作业准备溜走,她突然把我叫住了,我不争气的身体开始发抖,然后我假装微笑着,语文老师低声地对我说:“抓紧背课文,下节课提问你。”我毫无知觉的昏昏暗暗的走进了教室,许久没有缓过神来。
如今,我已经毕业了。准备去我的母校去看望她,但我在朋友圈却看到她已经调走了。我却不知道为什么感到伤心。
我的记忆力的确不好,那个人的身影永远在我的人生路上闪烁。
语文的随笔 7
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教材中安排的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且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真正落实这两点,我认为必须做到一个确立,两个结合:
一、确立目标
每篇略读课文的特点、内容、重难点、表达方式等都不同,目标的确立就没有唯一性,教师可参照“阅读提示”设计一两个重点问题,也可从了解学情中产生,可以根据单元重难点确立,还可以从课文内容上归纳出,也可以是表达方法上的,不管从那一个角度确立目标,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体验语文的丰富多彩,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我的“长生果”》这篇略读课文时,我是这样设想的: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课文语言不但精炼而且比喻贴切。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我根据阅读提示和课文内容确立了这样的问题:自读课文,想想作者写了童年时代读书、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在让学生结合写作实际,谈谈写作的体会吗?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
二、导学结合,也就是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
《语文课堂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自学积极性,参与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按确立的目标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因为语文教学不是教师对知识的解析过程,而是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疑惑处、激烈的争论处加以点拨、解疑。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深刻而丰富。
三、读写结合
每篇课文既是语文教学的例子,也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凭借。略读课文有的故事性强,可读性佳;有的离学生生活很近,学生容易产生共鸣;有的思想性很强,对学生有一定的指导教育意义。学生对这类课文阅读兴趣很浓厚,教师应该借助学生的学习热情,趁机进行读写能力的训练。如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要求学生课外采访周围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放谈记录。学习《我的“长生果”》后,说说你的读书体会或读书故事,然后把你的读书的感受结合具体的事例写出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略读课文的教学与读写结合,让学生把在略读课文中学到知识、技能付诸实践,使之有效地巩固,使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以全面发展,使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有效的提高。
语文的随笔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置的,是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景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教材的设置已向大语文观迈出可喜的一步,在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的崭新气象的同时,也发现了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误区——学习目标单一狭隘地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课本内容延伸的一种课外学习,从而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对学习过程中教育价值发掘不够,拘泥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开展活动直奔目标而去,无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的生成性、多层性。 如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学习,既是本单元由课内认识名人向课外了解的延伸,又是为了对现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追星”现象予以正确引导,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在课外了解更多的名人、伟人,从他们的故事中懂得为人之道,明白成功之道,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情感态度,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搜集信息能力、阅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由于把学习过程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与
手段,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没有因学生表现出的不耐烦而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目标,所以很多学生以作业多没时间,或是找不资料为借口,两周下来查阅资料工作收获甚微,没有大量的阅读了解,自然就谈不出什么心得体会,课堂交流就只好照本宣科,读读资料。这次学习活动的失败,使我对活动目标的确定有了新的理解,教师除了考虑教材预设的目标之外,更要考虑学生心中的问题、困惑、见解、经验、兴趣、思维等,它们不仅是学习活动的起点,而且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增长点。教师必须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情感特征的基础来确定活动目标,更要根据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成性的特点,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目标,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使综合性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此外,语文综合性学习序列结构的安排是建立在学生发展需要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上的。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我们必须站在整体认识的高度,在了解学生实际与需要的基础上,放弃急功近利的教学理念,尊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价值、目标的不断生成性的客观规律,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发展需要,抓住教育时机,用好课程资源,善于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是综合性学习完成使“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使命的’关键。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要与家庭生活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便于形成学习生活化和生活学习化,能直接通达学生的家庭背景,甚至进入到学生家庭生活的某一领域和感情世界的纤敏之处,这给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和生动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也给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深层问题。 如七年级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这一主题,这样安排的意图就是考虑到学生刚跨进中学大门,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与学习方式,学生大都有种焦急忧虑的感觉,通过这个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是能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所以这次学习活动除了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外,至少还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珍重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丰赡的过程中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
2、(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进而学会共处;
3、(在各种情境中,学会调适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语举止,学习在各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得体地自己。
“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除了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还要在对家庭中平时不被注意的寻常小物小事的调查了解中,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藉的情意,感悟关爱,理解关爱,体验爱心,生发爱心。像“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两项主题活动,都有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底层和文化背景,都有可能触动、激活学生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体验。由于学生家庭背景不同,因而教育的价值和达成的目标也就各有不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从某些角度展现、折射出学生家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巨大反差,甚至触及学生家庭生活中的隐痛。这些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而语文综合性学习表现得更为突出,我们无法回避,必须认真对待。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有善待之心和体察之智,关爱、保护那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处于经济、文化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使之共享学习资源。如果处理得当,恰恰可以成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契机。
语文的随笔 9
又到了周三的作文课时间,我可是要连上三节课。但为了使学生呈现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我也是卯足了劲儿。
本次的作文题目是《我最熟悉的一个人》,要求写一件事表现人物的特点。或许,这是大多数人看来最容易的一次习作,但对于刚刚升入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显得不那么容易了。
课前,我认真琢磨: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如何开头、如何写好人物的外貌、如何把一件事写具体、如何结尾……我都绞尽脑汁。最后,决定站在学生的角度,写了一片范文《我的爸爸》,从严厉和慈爱两个角度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以这篇范文作为突破口。
范文解读、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老师补充……教学流程进行的有条不紊、碰撞的火花四溅。孩子们为我有一个严慈相济的爸爸热烈鼓掌,我为学生的精彩表现真诚点赞。第一节课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结束了,我如释重负。
第二节课,大部分学生顺利完成了作文。
第三节,我想趁热打铁,邀请孩子们上台读一读自己的作文。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充满自信、兴奋的笑脸;一双双高高举起的手,一声声迫切的.“老师,让我读!”,我知道,我和孩子们成功了。
孩子们的作文精彩纷呈:勤俭持家的奶奶、嗜书如命的姐姐、唠叨慈爱的妈妈……孩子们欣赏的同时,我稍作评价。课堂开展的如火如荼,我们又一次沉浸其中。
突然,我发现在座位的第一排,一名小男孩举起了手、又放下来、一会儿又举起来,可见内心是多么纠结。
小男孩名叫王天一。之所以让他坐到第一排是有原因的:不是作业没写完,就是没带红领巾;不是没做眼保健操,就是校园乱跑;不是跟同桌说话,就是跟同学打架……最致命的一次是,他用拳头猛击一位女同学的面部。于是,我将它放在第一排,以便将他的言行举止尽收眼底。
带着疑惑,我轻轻地走到他身边,一眼便看见她的作文题目《我的张老师》.我好生纳闷,经常遭我训斥的孩子,我在他眼中会是什么样子呢?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拿起了她的作文本看了起来,我惊诧了!孩子眼中的我竟如此美丽:张老师身材不胖不瘦,眉毛像弯弯的月牙,眼睛比妈妈的还大,头发微微的卷着,好看极了!接下来记述了他肚子疼时,我几次三番给他妈妈打电话来接他,而后询问他病情的种种情景。语句流畅、情真意切;最后还写到:我要好好表现,为张老师争光,我喜欢我的张老师!
接下来,我让他在同学面前大声读自己的作文,他声音洪亮,骄傲的像只大公鸡。读完后我抱着她的小脑袋真诚地说:“孩子,你也是老师最喜欢的人!”他抬起头,脸笑成了一朵花。接下来,有很多孩子也大声说:“老师,我写的也是你啊,让我读吧!”孩子们的呼唤让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一个经常挨我批评的学生,竟然这样爱戴她的老师。
孩子,是不是比大人更宽容呢?我一直在思考。
语文的随笔 10
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
预习是学习活动中极为关键的环节,精彩的教学活动应从预习时开始!我认为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孩子学会预习。从预习开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既然预习如此重要,那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根据学习语文的特点,可以循序渐进地指导,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刚开始,我先挪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预习,重视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预习的步骤。我把预习要求写在黑板上,逐字逐词解释。如刚学预习时的要求是:
1、学生字。读准音,认清形,根据课后笔顺规则试着书空,试着给生字口头组词,在课文中画出生字词。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重点,要指导学生在预习时有意识地把要学的字和以前学过的字进行比较,找找它的好朋友——与哪些字相似,争取自己想办法把它记住。这样学生会感到原来汉字这么有趣,就会比较专心地预习。
2、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一般要读三到五遍,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为什么规定读三到五遍呢?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动,坐不住,又乐于表现自己,他们常常刚读了一遍课文就认为自己读好了,其实可能连句子都没读通顺。所以根据我的实践,一定要给刚开始学习的孩子一个具体可行的’目标,朝着目标前进,就会有的放矢。三到五遍读下来,一般学生都能读通课文了,难读的地方再多读两遍,学生对课文基本熟悉,成竹在胸了。有了预习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感悟常常事半功倍。
教给了学生预习的方法,还要注重对学生预习的检查。其实检查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如利用早读课集中检查,也可同桌或四人小组互相交流,甚至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检查。比如有的孩子看到我教新课,会兴奋地告诉我,这个生字认识了。然后我会反过来向他学习:你是怎么认识的?再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好好表扬一番,然后请他当小老师教会大家。这样他就特别起劲,以后课前预习就更主动了。其他小朋友一看,也都会效仿他。这种预习的热情低年级的老师要特别注意呵护,久而久之就能培养他们预习的习惯和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孔子说:“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必要条件。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的随笔 11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上学时的情景: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恨不能第一时间领到语文课本,然后迫不及待地翻看课文。等到大致浏览一遍后,就再也对语文课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了。
现在,作为一个研究语文教育的工作者,面对女儿的一道中考复习题,我曾经是那样的无奈。这是一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读完文章后回答后面给出的问题,其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把文章中某一处人物空缺的语言根据语境自己描述出来。我原以为这道题出得很灵活,答案只要合乎语境、表述准确就行了。可女儿再三强调,老师说不是人物的原话就不给分。众所周知,阅读理解所选的文章可能是经典名篇,也可能是大家都没接触过的短小时文,而对于后者,又怎么可能在没有看过原文的情况下一字不落地把主人公的原话写全呢?我对女儿说,这种考题纯粹是想把你们考倒,你不会标准答案是正常的。
这就是让人哭笑不得的语文题。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即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也会遭遇此种尴尬呢?有人说是因为教材的选文与编排缺乏历史感和人文关怀,课前的背景材料与课后的练习设计更是缺乏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有人认为即使有时编写者考虑到了,但某些教师由于意识不到编写者的理念和意图或欠缺驾驭课堂的能力,以至于仍然依据“通读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的老办法进行教学,往往让教材的设计形同虚设。还有观点认为,我国的语文教材一向是古今中外的文章蜻蜓点水般地摘取,力求“大而全”,因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语文教材只能是片段式的文学或文化碎片。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任意肢解,最终有价值的东西都给过滤掉了。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富含人文因素。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进行语言、文学、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关照,而以人为本又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其中思维能力是其发展的核心。
在与留学美国继续高中学业的同学交流后,女儿发出了由衷的’感慨:美国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中国的中学教育简直是用做题和考试进行淘汰赛。也就是说,我国的基础教育纯粹是为大学选拔人才,而不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正因如此,同样是一个人的教育问题,在某些方面中国要比美国晚12年。因为错过了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期,这就怪不得中国到现在也产生不了诺贝尔奖得主了。
通过交流,女儿还进一步发现:实际上美国学生每天大约也有3个小时的作业时间,但他们的作业非常灵活机动。老师给出题目,学生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然后自己思考、查资料。这样的作业会使学生感觉轻松愉快,并且更有兴趣学习,而速度快的学生就能够赢得更多的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至于中国学生,只能闷头做老师统一布置的作业。老师是研究中、高考的专家,你不跟着老师走,到时考不好谁也担当不起。至于向来把老师奉若神明的家长,谁敢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就这样,即使有点想法的孩子最终也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管制下,变得只知道一味做题、应付考试。至此,除了名牌大学的光环效应外,就再也谈不上兴趣驱动了。
比较而言,美国的语文教育更注重人文关怀。美国语文教材非常注重彰显本民族独有的人文内涵,有些教材选编的课文甚至以美国历史发展为线索,并摘要其不同时期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代表意义的文学、文化成果,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受到熏陶。
另外,美国的中学语文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新,而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因此,课后的练习设计常常把学生置于时代背景以及作者身处的环境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方位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与独特体验。同时,课后练习中充满趣味性与现实性的习题又是触动学生学习乐趣的有效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快乐和成长,而不是沉重的负担。
语文的随笔 12
我今天实在太累。一天上了5节课,外加午睡管理、大课间活动。
但今天又很开心,因为上了四年级,今天第一次体会到了以前那种上课时和孩子们融合的感觉,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我也上得投入。让孩子们体会描写大榕树的顺序,以及大榕树的特点。茂盛和生命力旺盛,孩子们一下子就悟到了。那种美好的感觉他们也能体会到,因此课堂上朗读大榕树的这段话,是他们开学以来朗读最好的一次。写鸟的这段,我们也是探究了规律,学习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以及好处。我给孩子们举了例子,孩子们还是挺能接受的,而且也很开心。印象最深的.是一处:两个鸟影的发现。第一处一个鸟影,突出的是没有一只鸟的寂寞;第二处鸟影,却是实在太多,只能看到鸟影的繁华。这样一来,孩子们都挺惊奇,原来同样的词,放在不同的地方意思不一样,心情也不一样。语言的妙处就在这不可言喻之间。
正因为如此,课堂效率也很高,原本以为上不完的内容在课内上完了。这样的感觉真的很舒服。接下去的课把作业也写完了,两处鸟的天堂的含义有些难,重点讲解了下。
值得惊喜的是,云的字突然有所改观了,他得笔画不差,只是写得过窄过斜,今天就盯牢他写,嘱咐横写长,竖写直,没想到一下子写好了,比原来的好100倍。我还特意让别的孩子看,都说好多了,看出云很开心,但是还是硬憋着,装作不开心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有时让人讨厌至极,有时让人爱不释手。忍不住用力摸了摸他得脑袋,呵呵。不过坚持才好啊!
这些天要准备公开课,很忙,好在我还是有很多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这样的感觉真好!
语文的随笔 13
带着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微笑,不同的泪水,慢慢的合上了【别放手,我的女孩】。
对于文中的主人公,心中有许多许多的感触,虽然自己也有病,但自己的种.种行为与她比起来,却显得微不足道。
青春的我,是一个爱发呆.爱做梦的孩子,总是认为自己没有用,总是一种负担,即拖累了父母,也影响了朋友,感到自己真的好没有用。
但是,现在我知道了,别人帮助了我,我也应该帮助别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可能帮不了许多人,但是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向文中的女主人公一样,虽然自己的生命有限,但却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奉献中去,付出我最大的努力,即使自己会受伤,我不后悔,因为我努力了。
自己的人生路还很长,我不能再浪费自己的青春,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也只有一次,他是那么的短暂,现在的我,不再只是低头看脚下,我会仰望天空,看蓝天,看白云,当自己真正离开时候,我不会哭,因为在我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我付出过,我努力过,所以我不后悔。
青春是爱做梦的季节,它的天空永远晴朗,它的空气永远清新,它的世界永远有着王子与公主的甜蜜与浪漫,它如童话故事一般,美好的让人眷恋,又让人憧憬,可是,梦境永远只是梦境,一旦跌入现实美好就有可能变成荆棘,浪漫变成空想,作为年少的我们,不要再停留在地面,仰望一下天空,他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广阔,现在,就让我们放飞青春的希望,实现我们的价值,努力吧!为了自己的将来,在现在,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语文的随笔 14
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有许多心事,有美丽的,有悲伤难过的……但在我的心里,一直都有等待已久的心事。
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年轻、有活力。每周都组织我们演一场英语情景剧。下周一我们组以我导演的灰姑娘情景剧就要上映了,我为此准备得很充分。做了一个PPT课件,为此我天天回家都想着加些什么才算完美,上网搜资料、找图片。终于准备好了一个PPT课件。还有剧本,这可是一件苦差事。我天天打字,还要用英语翻译过来,超麻烦的。我几乎每天都做到10点多钟。还有的就是找演员,这个可比上面的.简单多了。在前面的黑板上贴上一则招聘广告。5分多钟,全齐了,就连道具都自带,纯属一条龙服务。
现在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几天等待的滋味可真不好过。就闲下来改善改善PPT课件,在那上面填写背景音乐,完善一些不足。下课时组员一起排练一下,彩排顺利完成。
这几天我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没有空闲,晚上做完作业后就准备情景剧,废寝忘食。突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好像二十年如一日似的。
通过有这个心事,使我对生活充满憧憬。期待美好的明天。一个美好的心事让我对生活进行了重新的认识。生活对我们来说是美好的,一个美好的心事是我们的希望。只有你心里有事,才证明你细心认真。如果你心里空空,两耳不观天下事,可以认为你做什么事情都大大咧咧的。
一个美好的心事对我是那么重要,我自认为我就是一个心事狂。这也许就是我们消磨时间最好的归宿。
语文的随笔 15
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本着爱学生的心;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较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2.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语文的随笔 16
虽然曾经拥有,到底还是错过。抱歉,缺席你喜怒哀乐的高中三年。——题记
今天在学校翻出你的照片,看到了以前你给我写的话,想到那十八封连载信,也想到今年我的生日快到了。
记得去年你送我一个超可爱的抱枕,还有一封有你对我十五个爱称的长长的信,十五个你对我的称呼,意味着我的十五周岁生日。可是今年就没有那么快乐了,因为不会再有了,我们已经分开上了不同的高中,连见面都很难。
知道你和她现在都是课代表,很不巧,我在这里也是课代表。你知不知道,这些日子我有多想你,这些分开日子你错过了我什么,你错过我很多很多你知不知道。你错过我的第一次紧张的自我介绍,错过我的第一次喊话,错过我第一次莫名的心跳加速,错过我第一次高中数学周测失败的失落,错过我进入高中的第一次眼泪是因为想你,错过我所有的不安和恐慌,错过了我孤身一人在这里所有的所有。我知道我也错过了许多你在那里的事情,可有些事,有些人,是不是一旦错过就永远的错过了?
青春那么美好,它怎么能那么快就从我身边溜走后就带有了你呢?我好想一觉醒来,还在初中,还在你身边,这一切都是我做的梦。
我们至少会在这三年里错过彼此很多很多的成长瞬间。可是也至少我们从十三岁到十六岁拥有过彼此的三年青春。我猜上帝肯定是嫉妒我们,故意让我们从十六岁后就开始失去彼此,然后错过彼此的`每一次成长。我们以后会不会真的就永远永远的错过我们剩下的青春?你会不会怀念那些年我们一起二过的青春?
青春,真的很好。可错过的青春,还是有点不甘心。
语文的随笔 17
这个世界被各种各样的颜色包裹着,在我的心里,“颜色”与“色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颜色”是表面的,是用来点缀事物的,而“色彩”,是由人的内心决定的。
的确,这个世界的颜色千变万化,而实际上,色彩也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有着不同的色彩。
春,在我看来不是绿的,而是粉色的,那是一种很温和的色调,像花的颜色,给人一种融融的感觉,好像棉花,好想静静地躺在其中,一直睡到夏来敲门。
夏,在我看来不是浓绿的,我并不喜欢那种绿,但我喜欢夏,夏在我心里,是白色的,就好像耀眼的阳光,燃烧我们的激情,让我们用汗水来报答夏。
秋,在我看来不是金色,而是灰色。金色象征喜悦,但秋,透出的是一种灰蒙蒙的感觉,就好像去年秋天在乡下坐在二伯拖拉机上,吹着秋风,啃着馒头,在凹凸不平的山路间蹒跚的感觉。又像清早淋着秋雨,拾起一片落叶的感觉。我爱秋,爱那种蒙蒙的惨淡的美。
冬,在我看来不是白色,而是黑色,这是我对冬的第一感,大概也是因为冬天上学放学都是在天黑的时候,吹着凛冽的.寒风,给人的印象尤其深刻的缘故吧。
寂寞时,心里是红色的,无聊。惆怅,给了我这种燥热的色调,好像热血沸腾,然而冷却,再沸腾,再冷却,那是烦燥。
悲哀时,心里是黑色的,好像一个黑洞,体积小,而其密度却大地惊人,能吸收一切喜悦和快乐,全世界因它而崩溃。
快乐的时候,心里是金色的,不,那不是金色,应该是五颜六色,在这个时候,我会对世界充满自信,这时的世界是个万花筒,无奇不有,我会斗志昂扬地去寻找,去摸索。
不要让心中的色彩太单调,让它绚丽起来吧,塑造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自信地走向明天,相信自己:明天会更好。
语文的随笔 18
秋,谱写出一章又一章生命的乐曲,这个季节,就是一首协奏曲。——题记
漫步在林道下,心情有点忧郁,走到一棵树下不禁停住了脚步。
树上仍有生命的绿色!放眼望去,路上已经铺满了一层颜色各异的地毯。仅存几株开得艳丽的花儿点缀着那些同色系的树叶,已分不清楚哪里是花,哪里是叶了。叶,落下的,保护着身下年迈的泥土,有的才刚落下,有的却由于腐烂而献身于泥土。谁说落叶无情?化作春泥更护花!树干上的皮早已干枯,枝头上的鸟儿呢?树下嬉戏的孩子呢?周围也是一片难得的寂静啊!又有谁甘心打破这难得的寂静呢?
忍不住想起一首歌“当花瓣里开花朵,暗香残留……”凑上去闻闻,还会有花的香味吗?留下那一丝丝的’清幽的香,就能使树再次绽放生命的光彩?不,不仅仅是这样。花开过,展现过她美丽的身影,散发过诱人的香味,又有多少人去赞美过它?现在变成如此这般,只是因为阳光的流逝。落,是在光辉中落下;枯,则是在灿烂中枯萎。现实的造化,岁月的风雨,这些娇艳的花朵都不会永存,除非他们都是温室的花朵,但即使是,也不会长久的生长在生命的绿色之上。叶,单单是枝头上一片不起眼的东西,只有同类的簇拥,才会显得好看。寒风吹来,风雪来袭,一下便飘落满地,所以,我又不得不佩服那最后一片落叶……
它们都一样,命中注定,却在灿烂中而逝。
风,仍是静静地吹着,又一些树叶落下来了,又给大地加上一层“细沙”。前面有着一条好长好长的林道,地上有很厚很厚的“地毯”。遗憾的是,树叶上已经很少有叶子了,更别说那生命的绿色了……
语文的随笔 19
明晃晃的月光,将四周的物体映耀得过于虚渺,有一种无论你如何尝试也不能触碰到它们的空洞感。范仲淹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情怀,而我没有,所以我总在这样的夜晚,想起你,想起关于你的回忆。爸,你知道吗?这种若有若无的感觉,多么像我们之间的距离,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却始终无法知道你的方向。只能凭借幼时那少得可怜的一点点回忆,在脑海中使劲拼凑你的`点滴。
我多想偷点距离,让你离我近一点,再近一点……
小时候,我的一场大病使你从世界的某个角落赶来,在我看见你那被岁月打磨得富有浓浓沧桑感的面容时,心中的苦涩瞬间泉涌而出,化作眸中不住的泪水,爬满了我的脸庞。那是分别了又一个四年之后,我们的再见。
你不顾已经深夜,出去跑了十几条街,帮我买来了一小盒药。那天,或许是心理作用,或许是你的力量,我没有吞下苦涩的药,病也好了。药直到现在也一直被我珍藏着。之后你却再次与我断了联系。
爸,你回来瞧瞧你的母亲吧,瞧瞧她那满是皱纹的憔悴的面庞,原本花白的却依然倔强的染成黑色的头发,瞧瞧她一个人在深夜里嘤嘤哭泣,早晨却在你女儿面前只字不提时内心的悲凉。
爸,我多希望,你能在她身边,陪陪她,陪陪你的妈妈。
爸,我多想从上帝那偷点儿距离,把它抛到九霄云外,永远也不要再隔在我们之间。
爸,我好害怕,因为我心惊地发现,有一天,我已经记不清你的样子,记不清你的声线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在什么时候,变得那么远了啊?
苍天啊,能不能让我从你那儿偷一点距离,好让我的爸爸再次回到我的身边?
——天亮了,奶奶依然像往常一样,微笑着叫根本一夜未眠我起床……
语文的随笔 20
天边的那排长雁掠过天际,这是否就是意味着深秋的来临呢?
“愁”字拆成两半,就是一个“秋心”,而“秋心”是否就是愁的象征。
我喜欢秋,也正是因为它有了一个愁字。和它在一起,就好像多了一位“同是天涯”的朋友,和我一起分担那愁丝。
飒飒秋风,扫出阵阵黄叶,给早已露出阴霾的天空也增添了一层死灰。它打到我的面颊,我只感觉到一阵寒意,但是我不想躲开它,我想一直静静地站在这里,因为那种感觉我早已习惯。
终于,经受不住时间磨砺的雨滴,不,应该称之为“冰尖”,因为它打在脸上又冷又痛,那冰尖经受不住时间的罪恶,落了下来。我还是站在这里看着,一直静静地站在这里看着,即使这样的天气不适合站在外面,但我却好像是看到了自己的.泪水。
溟濛中,氤氲的雾气吞噬了整片悲凉的土气,我不停地在雾霭中奔跑,我只想攫住唯一的你,可是,为什么我跑你也要跑?你说,你是我的影子,可是这里除了我只有你啊。
无端无涯的寂寞,了无边际的苦痛,藕断丝连的悲愁,这一切,似乎已经成了无法改变的现实。我的悲哀是候鸟的悲哀,我的沉默是寂夜的康桥,我只能在沉默中默默地承受。
时间渐渐地逝去,似乎我已经习惯了默默地承受。人生,六七忧愁,三四欣喜,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又算得上是什么呢?该面对的迟早要面对,该坚持的迟早要坚持,该拼搏的迟早要拼搏。
我不能只选择一味地逃避,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整片星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我现在要做的,是直面人生,我不想被苦难打倒。我要做的是坚毅地奋起。
不知何时,天边的一阵排浪,将乌云吹出一道缝隙,万丈光芒剑一般刺向大地,试问你是想告诉我什么吗?
【语文的随笔】相关文章:
语文的随笔08-04
语文随笔10-09
语文的随笔05-22
[我和语文的故事随笔]语文随笔高中04-02
随笔语文作文10-10
寒假语文随笔10-14
语文寒假随笔05-21
语文的教学随笔03-15
学生语文随笔03-15
有关语文随笔05-21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5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