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供货配送方案

2024供货配送方案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供货配送方案

  • 产品供货配送服务方案 推荐度:
  • 食材供货配送服务方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供货配送方案(通用14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供货配送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供货配送方案(通用14篇)

  供货配送方案 1

  河北优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2月28日,位于邯郸市邯山区南堡乡北泊村南超盟农产品市场B区,公司一直致力于为邯郸地区学校、部队、企事业机构食堂提供生鲜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务,提供健康食材服务解决方案。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现已成为邯郸地区食材配送服务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我公司专业为各类机构食堂提供优质的蔬菜、水果、粮油、肉、禽、蛋、水产、南北货、调味品等16大品类三千多个单品的一站式加工配送服务。公司拥有20xx余平的综合配送中心,并自建大型冷藏库、冷冻库。

  1、公司理念及发展

  我公司一直积极倡导的“品质保证、配送及时、服务细心”的’配送服务理念,得到了各行各业客户的一致认可。目前优配生鲜配送已覆盖邯郸市企业单位80多家,包括邯郸市教育体育局、七色光教育集团、北斗童星教育集团、丛台区税务局、银监局邯郸分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邯郸分行)、邯郸银行、中国银行、安琪儿教育集团、蓝天教育集团、邯山区交通局、市政工程管理处、邯郸市中心医院等合作单位。

  2、优配食品安全

  优配坚持“食品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每日都严格执行蔬菜农药残留检验,并且公司将于20xx年初设立更为专业的食品安全检验室,坚决杜绝食品安全隐患,杜绝农药残留、瘦肉精等食品安全因素流入客户单位餐桌,确保客户单位的食品安全和员工身体健康,从而避免发生食品公众事件及产生不良影响。

  3、优配生鲜·郑重承诺

  1.所有肉类来源都是国家正规屠宰厂家的特选合格产品,保证优质安全,杜绝私宰;

  2.所有蔬菜来源均为绿色无污染的蔬菜种植基地,确保新鲜、安全、无毒、无公害;

  3.所有食用油均来自邯郸的各品牌省级经销商采购,杜绝地沟油;

  4.实时关注全国各地食品安全事件,第一时间掌握食品安全资讯,提早做好防范措施。

  4、优配膳食营养

  营养健康食谱不是食物的简单相加,是基于对食物营养的了解以及科学的设计,优配生鲜邀请营养师,结合当地的时令蔬菜,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的原则,结合优配不同年龄层的客户,合理设计每周菜谱供优配客户参考;

  供货配送方案 2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安全消费意识的日益加强,对蔬菜的运输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客户的多样性要求以及公司对运输成本的控制。因此,加强对生鲜、果蔬、肉制品等运输方案的研究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采购单位名称)副食品配送服务项目定点采购运输方案作出以下几点:

  一、配送方法

  配送质量标准,配送蔬菜质量的`控制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在与客户签订《副食品配送合作协议》中,由客户和我们共同拟定《副食品配送质量标准书》;

  2、我公司接到客户配送订单后,将组织的蔬菜等由分拣人员按《副食品配送质量标准书》分拣入筐,我公司具体负责配送各单位的配送主管检验合格;

  3、我们配送的副食品经由客户的质量监督员验收。

  二、车辆配送服务

  我公司免费提供人工服务装卸车。

  三、配送产品介绍

  蔬菜、各种鲜肉及肉制品、家禽、乳制品、水果等农副产品及副食品。

  四、配送时间及地点

  1、交货时间:按照需求计划每天配送一次,且满足临时性需求;

  2、交货地点:

  供货配送方案 3

  一、总体服务方案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安全消费意识的日益加强,对蔬菜的运输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客户的多样性要求以及超市对运输成本的控制。因此,加强对蔬菜运输方案的研究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食材配送服务项目定点采购定点采购运输所存在的蔬菜的运输方案作出以下几点:

  1、配送方法:

  配送质量标准: 配送蔬菜质量的控制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在与客户签订《蔬菜配送合作协议》中,由客户和我们共同拟订《蔬菜配送质量标准书》;

  (2)我公司接到客户配送定单后,将组织的蔬菜由分拣人员按《蔬菜配送质量标准书》分拣包装入筐,我公司具体负责配送各单位的配送主管检验合格;

  (3)我们配送的蔬菜经由客户的质量监督员验收。

  2、车辆配送服务

  我公司免费提供人工服务装卸车。

  3、配送时间及地点 交货时间: 交货地点:

  4、运输安排:

  我公司具有冷藏车、保温车配送各种(蔬菜、畜禽肉、水产类、蛋类、水果类、杂粮类等)保质保险,不会蔬菜等造成严重的腐烂。

  我公司提供江铃厢式货车 1 辆,提供金杯海狮1 辆,保证在配送的时间内保质保鲜的将(蔬菜、畜禽肉、水产类、蛋类、水果类、杂粮类等)送达到现场。

  5、我公司承诺在 1 小时内到达用户单位临时配送。

  6、卸货交付

  1.车辆到达目的地后,及时与用户协调员取得联系。 2.入库卸货时,协调员与驾驶员同时监督清点卸货数量;

  3.发生货损、货差,由协调员与收货方共同分清责任,同时提交公司;

  4.卸货完毕后,及时提供三联单(我单位盖章、验收单位签字)。

  二、货物质量保证措施

  食材生产卫生规范的基本内容就是从原料到成品全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卫生条件和操作规程。其主要内容是:

  ⒈、原料采购、运输、储存的卫生

  对原料及其采购后的运输和储存要求是生产任何食材都要首先把好的重要环节。否则,即使生产条件再好,也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本项目主要对采购人员、原料的新鲜度、包装物及包装容器、运输工具和运输作业、原料的储存场地、仓库条件等的卫生管理作了相应的规定。

  ⒉、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

  食材生产在经营进行新建、扩建和续建的工程项目时,首先将总平面布置图等资料报经当地行政部门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对选址、内外周围环境、布局、设备结构、上下水系统、废物处理、卫生设施等进行审查,均符合通用卫生规范和有关食材工厂卫生规范的规定。

  ⒊、工厂的卫生管理

  食材工厂建立相应的卫生管理机构,认真宣传和切实执行食材卫生法规,包括工厂的经常性环境卫生、除虫灭害、原材料卫生、产品质量检验、设施卫生和维修保养、清洗消毒、个人卫生、有毒有害物质、污水污物、上下水系统、动物饲养等管理以及规章制度、考核评比、职工健康教育等具体工作。

  ⒋、生产过程的卫生

  包括从原料到成品的全工艺过程。在食材加工过程中,按“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储运”的流程,严防交叉污染,在生产加工的场地、车间有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废物处理等基本卫生设施并合理使用;食材包装有严格卫生要求的场地和操作要求,包装材料和标识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操作人员必须讲究个人卫生,符合从事食材生产经营的健康要求,成品应经有关标准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⒌、卫生和质量的检验

  食材工厂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卫生和质量检验机构,负责产品卫生和检验工作。按国际规定的或企业品质控制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签发检验结果单,妥善保存原始记录,并定期鉴定、维修检验用仪器、设备,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

  ⒍、成品储存和运输的卫生 食材生产有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三种符合卫生要求的仓库,容量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各类仓库有专人管理、负责,定期清洗、消毒、通风换气。各种成品的储放按相应的工艺要求进行。

  食材运输有专车、专船或专舱,严禁一车多用或与非食材混运,运输中使用的容器、工具专用,有专人负责运输工具的清洗、消毒等卫生工作。

  ⒎、个人卫生与健康的要求

  食材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和培训教育合格后才能上岗。以后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体检和培训,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上岗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鞋,上岗前和便后必须洗净双手,防止食材污染。

  三、配送时间保证措施

  为了快速送货,公司成立了的相关部门,实行部门负责制,专人专事,明确职责,保证整个配送的`及时性与稳定性。

  一、作业时间

  为了保障送货时间的及时性,员工上班时间从早上6:00开始,早上早下。通过作业时间前提,保证配送时间在顾客要求范围内有一定的弹性。

  二、快速响应

  学校下达要货订单后,订单经过汇总、分析后交到采购部,由采购部负责肉品的采购。如果是自养猪,采购部与养殖负责人进行沟通,当天把生猪送到定点屠宰场进行屠宰。

  第二天新鲜肉品进入库区,质检人员经过检验后直接进入加工区进行分割,分割师根据客户要求把白条猪进行分割。分割后的猪肉产品进行称重、开票,然后由物流车进行配送。做到整个流程连续作业,无间断作业。

  三、送货

  根据顾客需求,进行线路调整。时间紧、距离远的’客户优先发车进行配送。做到优先分割,优先加工,优先开票,优先装车,优先发车,优先配送,保证客户的时间需求。

  四、售后处理

  当产品配送出去后,发生顾客纠纷,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处理。质量问题无条件退货,然后以最快的时间给客户进行调货。其它问题,在第一时间内与客户进行沟通,解决客户问题。

  四、人员配备方案

  如今的农副产品销售配送部已是一个专业化的配送中心,并拥有一个专业化的配送团队,拥有自己各类型专职配送汽车15多辆,包括2台应急专用车辆,有专职的切配加工、包装专职人员20人,有一个200平方干净卫生配套设备完善的切配加工场所。 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与锤炼、学习和成长,我们形成了一套高效规范的管理体系。

  主要由六大部分组成:

  第一: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员工有章可循。

  第二,强化现场主管责任制:有效地与客户及员工沟通,建立员工相互间合作的良好关系。

  第三,加强出品质量责任管理:建立出品质量管理登记制度,预防食物中毒,定期进行出品质量分析,并制定纠正措施。

  一站式采购

  根据市场分析及客户的要求,公司领导人果断转变思路,率先撤消大型物流仓库,由原来的批发采购→装卸→仓储→装卸→现场,直接变为蔬菜基地采购→加工→现场。极力降低物流成本,充分保证食材的新鲜、多样、灵活之需求。 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

  近年来,常有媒体报道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十分让人担忧。公司本着宁保一分险,不省三毛钱的原则,从源头把好食材卫生关,决不购买变质、变味、不新鲜的食材。在食材加工中,严格按照有关食材卫生操作规范实行。在环境卫生方面严格按7S标准执行,并对所有现场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消除卫生隐患。

  配送部严格按照食材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率先在同行业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服务标准。严把食材质量关,实施溯源制度,注重过程控制,每道环节进行食材安全检测,已形成从种植养殖、原料采购、保鲜加工、储藏运输和送货上门的一体化服务,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健康保障体系。

  质量第一,服务至上,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做真正的食堂配送专家,是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

  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是公司创业发展的宗旨,基业长青的根本!我们愿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一起,共同振兴我国农产品配送服务事业,推动农业和食材安全的大发展!

  五、服务承诺

  我配送部在为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特对质量、数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郑重作如下承诺:

  一、保证配送的食材质量。所有蔬菜等等保证来自长期合作蔬菜基地,任何时候不出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产品,各品种均经卫生、防疫、质检等政府职能部门严格检验检疫,杜绝质量伪劣产品,如发现假冒伪劣产品以一罚五十。若所送货物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属我公司责任的,由我配送部承担所有经济和法律责任。

  二、保证提供每日食材的质量检验报告,我配送部每天有一个工作人员,保证在食材送到食堂后,收去食材样品送到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保证在当天10.30分食堂开餐前提供每日食材由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保证送货品种齐全、数量准确,所有送货数量以客户验收为准。

  三、不需要加工的食材,早上8.00送到指定地点,对于现场加工食材,保证在早上8.30分完成加工,保证有配送应急预案。每天的供货时间(包括客户临时加单、补货)由客户指定,保证在规定的时间送货上门,如超过规定时间30分钟罚款当次金额5%,超过1小时罚款30%。如有意外情况,我们可以保证从配送部最近的摊位配送食材来供应。

  四、保证配送的食材按要求进行粗加工并且干净卫生。对配送的食材并进行分类包装。对具体的食材产品用保鲜盒、保鲜袋、保鲜桶进行分类包装。

  五、本项目我配送部固定人员为10人,我方派2台专车和专人,提供全天候的跟踪服务,保证客户的任何需要都得到即时的落实。

  1、实行实名登记制上岗,上岗人员必须配带本配送部的盖章工作牌。

  2、本配送部保证每日安排上岗工作人员3人为食堂服务。

  六、我配送部有关负责人每月定期上门回访跟踪客户,随时了解客户各种建议、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做出处理。

  七、配送部配备专职客户服务代表,全天候受理各类咨询、投诉,并上门服务,第一时间解决业务往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八、配送部严格执行7S管理,注重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出品的卫生符合要求。

  九、严格按照HACCP为依据建立食材安全管理体系并贯彻执行。

  十、以ISO9001:2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确保产品品质。

  十一、严格按照国家饮食卫生标准执行各项操作;

  十二、严格履行合约条款,保证品质,份量,用心服务;

  十三、100%做到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流程化,形象统一化;

  十四、我方所有员工身体健康并持有效健康证并接收合作客户的相关纪律约束;

  十五、对食用本配送部所有提供的的任何食材而导致食物中毒,我配送部负全部责任,并承担所有后果;

  十六、100%保证零事故的发生,若因我方工作人员过错导致的工业安全如火灾等事故,我配送部承担全部责任和损失;

  十七、随时接受服务方的改善意见并实时妥善处理;

  十八、保证不将项目业务转让给第三方,随时配合贵方相关检查及需协助之事宜。

  供货配送方案 4

  一、适用范围

  凡自营的蔬菜、水果类商品,均适用此管理流程。

  二、编码使用要求

  1、要货单、入库单、调拨单、报损单、除皮单、盘点单必须使用8位商品编码;

  2、严格要求同一商品进、销计量单位一致化。如空心菜以“kg”作为计量单位进货入库,销售时必须以“kg”为计量单位。

  三、要货流程

  1、要货五原则:

  (1)参考上周同一天(节假日除外)销售;

  (2)参考昨日销售;

  (3)参考当日菜谱原料需求及当日库存情况;

  (4)严格依照食材认证渠道执行 其中(1)、(2)、(3)项为食堂总厨在制定要货计划时必须参考的要素;

  2、要货流程:

  食堂总管在餐行健系统上制作电子版要货单(准确填写商品编码、名称、要货数量),负责与采供部及时紧密沟通,在基地供应商处订货采买的商品在下午2点前填写好第二天所需商品;本地现采商品在营业结束后,即晚上6点前将第二天所需商品的要货单利用网络传输方式发送给采购组货源组织负责人,须确认对方成功接收。未按时完成处罚卖场负责人100元/次。

  四、采购流程

  1、采购现金由采购经理负责借出并在财务清帐。

  2、采购组逐步分类分单品摸索总结出每天的’最佳采买时机、采买地点,可以获得最佳商品的品质品相和最优惠的价格经验,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形成科学有效的采买制度。

  3、采用送货制的供应商,采购组要与食堂一起科学安排和调度,尽可能缩短商品从收货到食堂售卖之间的时间。

  4、商品分级:采购人员在采买商品时,需认定商品等级,具体分为精品货、优质货和统装货三种,务必将认定结果填写在送货单上。

  其认定原则为:

  1)精品货:通过特别精选的商品。

  2)优质货:通过简单精选的商品。

  3)统装货:没有经过任何精选的商品。

  5、采购组参照要货单组织货源,对基地供应商和长期合作供应商进行询价和电话预定采买,其余商品进入现金采买流程。基地供应商和长期合作供应商送货到指定地点后,必须由采购人员、现场质检负责人共同检验、过称、结算并在三联单据上签字确认。在现金采买过程中遵照询价、议价、最终确定成交、点货装车、运输、交付六个环节依次进行。 询价由当日所有采购员分别进行,汇总各自意见后确认意向采买点,进入议价环节,必须2人以上,现场明确主购和辅购,并对议定单价负责;价格谈成后通知携带现金的人员(指派专人并专款专用)开单结算,付款人员与驾驶员、搬运工一起过秤装车,付款人员对已买商品全部装车无遗漏负责。装车完毕后,由开单付款人负责填写送货单(一式四联),分供货商单独填写,有条件的留下供货商手机(电话)和联系地址,供货商签字确认;驾驶员、付款人员在送货单上签字确认并付款。付款人员对采购商品的数量、金额、现金结算负责。

  6、送货单一联由付款人员保存,以备核对现金,另三联交驾驶员随货同行进入运输、交货环节。

  7、装车时采购组人员按重货优先原则、商品保鲜优先原则安排装车,商品要求轻拿轻放,严禁野蛮装卸商品。运输过程中驾驶员必须小心驾驶以保证商品安全、完整。

  8、对采购的商品进价,由监控部随机不定期抽检。

  9、车辆运输路线:由批发市场出发,直送总店分拣,再由总店向各分店配送。

  10、没有按上述流程执行的,每错一个环节处罚50元。

  五、收货流程

  1、收货时间:从凌晨4点开始,货车到达指定收货地点后,驾驶员、搬运工、食堂质检员、总管等收货人员依照配送货单收货。

  2、收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收货标准,不得降低收货标准,不得提高收货数量(有特殊原因除外);对品相、质量有问题的商品应予以拒收,对可以降级收货的,根据商品情况降级收货。

  3、收货人员必须过秤后如实填写商品毛重、去皮数量(含冰块、水份、泥土、包装物等)。过秤后在三联送货单上由收货负责人、司机、质检员共同签字确认,一联交付收货人,另两联由司机带回分别交给付款人员及生鲜部文员,以便采购组掌握交货信息、报帐。

  4、在货车离开交货区时,由质检员检查送货车辆是否有未卸完或夹带商品,并建立日志表。

  供货配送方案 5

  一、起运地

  起运点:米业仓库

  二、目的地

  目的地:大重庆区域

  三、运输对象和运输量

  运输对象:

  生产的大米。

  运输量:

  各包装规格的产成品,预计年运输量15000吨-20000吨左右。

  四、运输方式

  要求:由于运输对象为外部客户,对于运输的时效性要求相当高,针对次日的运输量与运输客户需求作合理车辆安排。

  1、由于配送客户性质,全部采用陆路汽车运输。

  2、因产品性质为:批量小、位置分散、位置特殊对车辆限制,固主要采用小型车运输。

  3、车辆组合方式:自有车辆结合外部储运车。

  4、用车原则:先满足自有车辆再调外部车辆。

  5、针对部分集中收货的客户采用大型车运输。

  五、运输路线

  1、区域划分:

  主城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

  近郊区:巴南区、北碚区、渝北区

  外围区域:江津、璧山、永川、万州、合川等

  2、业务比重:

  3、里程设定:主城区0-40公里

  近郊区40-60公里

  外围区域按照点对点计算里程。

  六、配送业务整体流程

  1、配送准备

  基础资料:车辆信息,运输节点,客户资料,包装、驾驶员、运量。

  安检、线路安排:车辆安检,运力匹配,路线划分,

  监控:在途跟踪,车辆返回。

  2、配送流程

  (1)由米业运输指令下达人员提前一天将配送任务(包括客户名称、地址、产品型号、规格、数量等),以书面形式传递给车队调度;

  (2)调度接到指令后,根据配送任务,整理线路、数量等信息安排车辆实施

  运输任务,在自有车辆无法满足任务的情况下,积极联系外部车辆,达成运输任务;

  (3)司机接到调度安排指令后及时到仓库装车,装车过程中,根据运输线路与客户距离合理安排装车顺序,依据先卸货产品后装,后卸货产品先装车的原则,同时兼顾客户收货时间节点,避免等待卸货时间过长影响其他客户的.销售,对于不同收货客户产品标识区分,卸车后,送货单签收需认真核对型号、数量等,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返回后及时上交回单。

  七、配送成本计算

  根据米业全年销售目标达成15000吨的配送量。车辆购置费用:元。

  购置2台厢式车,一台面包车。全年配送量为15000吨,每天配送量为15000/360=42吨。厢式车载重量6吨/次,面包车载重量3吨/次,每天运输量为(2台×6吨/次+3吨/次)×3次/天=45吨。

  固定配送费用:元/吨。

  【配送固定费用元(2台厢式车、1台面包车)/15000吨=8元/吨。】油耗成本:20元/吨。

  【以面包车计,百公里油耗为20升左右,换算成金额为20×(93#汽油元/升)=147元,即每公里油耗需元。按每辆车平均每天装载3吨货物,往返行驶40公里计算:×40÷3=元。因单日行驶里程和货物装载量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估算油耗为20元/吨。】

  卸货费用:20元/吨

  【根据市场浮动平均价计算】

  工资成本:xx元/吨

  【根据三个车计算全年人工费用,司机工资元,管理人员工资元按占用车辆比重计算30%为工资成本,即工资成本为(+77400)/15000=元/吨】

  配送成本合计元/吨。(不包含不可预见费用)

  八、退货与零担运输计费:

  根据米业退货运输指令要求,由于退货量的不恒定、单批次量小,退货运输按照元/车次计算的标准;单次退货运输金额按照整车运输费的80%计算运费,零担运输费用按照整车运费的80%计算。

  九、服务宗旨:

  运输作为后勤服务性质,米业配送以面对客户的态度竭力完成配送任务;为米业销售做坚实的后盾。整个成本核算前提是米业业务量的达成为基础。篇2:配送实施方案、应急预案等(定)酒都地区米粮油配送方案酒都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认真做好酒都地区中小学校米粮油配送业务,朋友农业公司重新设计了组织架构,拟定了工作流程,将采购、检验、配送、客服等各项业务全部细化,力争做到教育系统、学校、学生“三满意”。

  供货配送方案 6

  应急物资是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物质支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大同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大同市应急物资保障实施方案》等法律及文件精神,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20xx年重大改革项目及责任分工》要求,切实推进区委重大改革部署工作,全面加强我区应急物资储备及调拨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我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区委20xx年重大改革项目及责任分工》要求,全力推进全区应急物资储备及调拨等保障机制体制的建设。

  二、组织领导

  成立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领导组,负责全区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等工作。

  组长:安小峰区委常委、副区长

  副组长:徐伟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李培强区应急管理局局长

  成员:区应急管理局、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区公安分局、区卫健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区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气象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区公路段等部门分管领导。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区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李培强同志担任。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上报有关信息,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等有关工作。

  三、工作职责

  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认真制定和落实本级、本部门年度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完善应急物资采购、保管、调运、补充、更新等管理制度,完善应急物资入库、验收和日常管理工作,同时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本部门重点物资的储备、调拨等保障工作。

  (一)区应急局负责拟订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和需求计划,负责检查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负责生活应急救助类(帐篷、衣物、棉被、应急灯等)及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所需应急物资和处置装备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等保障工作;负责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震地质灾害抢险救援等应急物资和处置装备的储备工作。

  (二)区发改局负责粮油、猪肉、棉花、食糖、饮用水、方便面、饼干等应急生活必需品的储备、调拨和配送等保障工作。

  (三)区工信局会同区卫健局、区财政局确定并适时调整区级医药储备品种目录,负责药品、医疗器械、消杀和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

  (四)区卫健局负责对药品、医疗器械、消杀和防护用品的需求品种、数量进行预测分析,提出相关调整储备建议,提出动用医药储备品种、规格、数量的建议等工作。

  (五)区工信局负责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等保障工作。

  (六)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种子、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等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配送等保障工作。

  (七)区自然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所需应急物资的储备等保障工作。

  (八)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环境污染事件监测、调查、处置所需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配送等保障工作。

  (九)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协调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处置应急物资的运输保障工作;负责协调有关部门为区级应急物资运输车辆提供绿色通道,保障农村公路运输畅通等工作。

  (十)区公路段负责区境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运输应急物资的保畅工作;负责协调有关部门为普通国省干线应急物资运输车辆提供绿色通道,保障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运输畅通等工作。

  (十一)区水务局负责全区水库、农村水电站等水利设施的水旱灾害防御常规物资储备、调拨和配送等保障工作。

  (十二)区林业局负责重大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所需应急物资的储备等保障工作。

  (十三)区公用事业管理中心负责建成区内城市道路、桥梁、路灯、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协调供水、供热、供气和环卫设施的维护管理所需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配送等保障工作。

  (十四)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协调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突发事件所需大型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和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配送等保障工作。

  (十五)区气象局负责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所需设备的维护、维修等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配送等保障工作。

  (十六)区公安分局负责治安防控、反恐、防爆、道路交通事故等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配送等保障工作。

  (十七)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消防抢险救援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配送等保障工作。

  (十八)区财政局负责安排应急物资储备经费预算,并按规定程序拨付。

  四、目标措施

  为提高处置突发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救灾资金的投入,加大应急物资储备数量,增加物资品种,并保证合理采购、保管、调配该物资。

  (一)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力度

  应急物资,是指用于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所必需的.应急救援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及应急处置装备。应急物资储备主要包括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等不同形式。各乡镇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按照“统筹管理、科学分布、合理储备、统一调配、实时信息”的原则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物资储备要根据物资种类视不同情况采取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生产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方式。重点加强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物资储备,做到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

  (二)建立应急物资管理机制

  为适应救灾物资储备新形势,各乡镇各部门要制定应急物资管理、保养、保管制度,建立物资精细化管理机制新模式,细化出入库制度,保障流程清晰,完善消防制度,保障储备安全,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精细化管理制度,确保应急物资保质保量。

  (三)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各乡镇各部门要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推动应急物资储备专业化与社会化的有机结合,建成政府、企事业单位甚至家庭的一体化储备体系。区政府要针对我区行政区域、地理位置、人口面积、交通条件等因素,努力建设我区分布均匀,辐射面广,覆盖范围大,调运时间短救灾物资储备库,不断提升备灾救灾能力水平。

  (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储备

  为加快推进区域性应急救灾事业协调发展,提高灾害联防联控和应急响应能力,发挥各自救灾物资储备资源优势,保障在灾害发生后,能及时开展救援,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救灾效率,区应急管理局将与周边区县应急管理局友好协商,拟签订相关救灾物资协同保障协议,有利于拓宽储备途径,提升储备能力。

  (五)完善调拨、配送保障机制

  各乡镇各部门应按照“先近后远、先主后次、保障急需”的原则对应急物资进行调用,合理选择应急物资调用地点和物资种类。通常情况下,各单位自行调用本单位或本系统的应急物资;紧急情况需要调用多个单位的应急物资或需要统一调用应急物资时,由区政府应急物资领导组按政府要求统一调用。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接到应急物资调用指令后,应立即调拨,不得拖延贻误。

  供货配送方案 7

  一、食材质量

  蔬菜配送公司的大型合作基地可以保证蔬菜一站式配齐,也能保证蔬菜质量。且蔬菜配送商可以保证质量的条件,把控基地收购质量,检测农药激素残留,保护分装分拣车间条件及环境卫生及操作人员卫生。使用的计量设备是否进行了校验,是否采取了足够的异物防范措施,确保产品得到完全保护。

  二、蔬菜配送

  蔬菜配送公司的存储和配送时效也是大型饭堂及机关单位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仓库要定期进行清洁,还确保仓库整洁干净。蔬菜配送公司都需要对仓库进行温控检测以防温度要求的产品。配送车温度和卫生都是重要满足配送需求,是否能根据客户要求准时配送到等。

  三、蔬菜配送公司

  与专业的蔬菜配送公司合作,让餐饮管理既营养又健康。为企事业员工及学校学生提供健康营养的’配餐向来都是柔瑞运作的理念,一直以来,他们也是这样做的。所以说,对于企事业单位或者学校食堂来说,会是最靠谱的选择。

  供货配送方案 8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增强蔬菜产品的生产、调控、稳价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蔬菜产品需求,加快千亿元级绿色蔬菜产业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展“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强化新型主体、技术装备、资金投入等要素支撑,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应急调控能力,进一步夯实城市蔬菜生产保供基础,增加绿色优质蔬菜产品有效供给,畅通蔬菜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提升蔬菜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使之成为“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的“顶梁柱”、绿色蔬菜产业发展的“领跑者”、现代农业产业富民的“样板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合理布局。立足各地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布局,兼顾市区互补,统筹推进。

  坚持政府引导发展。充分运用各级优惠政策扶持、政府服务、金融支撑等手段,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市场调配优势,推进蔬菜基地建设。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支撑,推进自动化技术、大数据技术运用,注重提升蔬菜基地设施化、标准化建设以及专业人才团队建设,提高蔬菜保供基地科技和管理水平。

  坚持产业融合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明晰市场供求关系,适时引入科普、研学、采摘、观光、培训等元素。

  坚持精品发展道路。加快蔬菜产品“两品一标”建设,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塑造品牌,向品牌化、高端化、外延型基地发展。

  三、总体目标

  立足现代都市农业和高效精品农业,建设高端品质蔬菜生产基地,筑牢蔬菜稳产保供底线,平常时期丰富花色、调剂余缺,应急时期保障供应、稳定市场,保证本地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度达98%以上,蔬菜自给率达30%以上,其中叶菜自给率达70%以上。

  按照产地环境良好、种植面积稳定、生产过程标准、产品绿色优质、产销对接顺畅的要求,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3万亩以上“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全市绿色蔬菜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应急调控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基地内蔬菜集约化育苗覆盖率达50%以上,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60%以上,设施蔬菜占比达70%以上,蔬菜总产和淡季(6-8月、12月-次年2月)上市量均增长10%以上,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质明显提升。

  四、工作措施

  (一)科学合理布局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围绕筑牢城市蔬菜自给安全线目标,结合蔬菜生产及调剂调出能力实际,合理确立本地区“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任务,优先选择有一定基础、规模、优势、发展稳定的“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省级蔬菜标准园等现有基地进行优化提升,稳健推进新基地建设,并尽可能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蔬菜产业优势板块集中避免零散布局。基地规划选址要充分考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水源地保护区等政策规定,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两区”划定成果等,主要利用一般农田、冬闲田、丘陵山地等土地种植蔬菜,促进粮食与蔬菜生产协调发展。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连片流转,提升蔬菜适度规模经营水平,重点打造相对集中连片百亩以上的适度规模生产基地。建立基地名录清单,统一编号、建档立卡,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基地落地上图,加强动态监测管理,防止基地“非菜化”情况发生。

  (二)高标准提升蔬菜稳产保供能力。突出加强菜园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解决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电网配套等基本生产条件,加快建设宜机化菜田,积极发展膜下滴灌、微喷、水肥药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逐步完善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成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坚持优先服务本地市场原则,引导种植适销品种,大力推广绿叶蔬菜和特色蔬菜的周年茬口高效种植模式,加快突破越夏、越冬生产瓶颈制约,从数量、质量、结构上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菜篮子”供应均衡稳定。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推进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强化连作障碍防治。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农业气象灾害,降低蔬菜生产损失率。

  (三)深入实施蔬菜绿色生产推进行动。加强蔬菜全程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抓好地方特色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推进绿色蔬菜全产业链标准集成应用。支持宜机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设施更新换代,积极扩大蔬菜复种,实现多茬口种植保供。示范推广高效专用农机装备与技术,建设特色农业机械化标准示范园,促进蔬菜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支持开展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示范区等创建,示范推广尾菜、菌渣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地膜减量替代技术以及稻菜、湿(旱)、菌菜等轮作模式,进一步推动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增效,率先实现废旧农膜、色板和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置全覆盖,打造清洁菜园环境。深入推进“集中采购、统一配供、限量使用”的化肥农药配送体系,建立化肥农药购买实名制和使用定额制,严格落实化肥农药推荐使用剂量和农药安全间隔期,严厉打击违规使用化肥农药行为,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鼓励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试行蔬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动基地和产品信息与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对接,建立覆盖蔬菜生产流通环节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四)加快推动蔬菜产业强链补链。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建设一批工厂化蔬菜种苗中心,加快应用集约化育苗技术,推进蔬菜育苗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着力培育蔬菜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完善涵盖种苗繁育、农资配送、统防统治、机械耕种、贮藏保鲜、市场营销等内容的全过程、托管式、专业化服务。加大蔬菜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力度,推广预冷保鲜、分等分级、小包装、净菜上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蔬菜精深加工。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支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鼓励创建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上海外延蔬菜基地等,促进优质优价。充分利用长三角庞大市场拓宽蔬菜销售渠道,加强基地与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生鲜电商平台对接,鼓励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直供直销、入户配送等新业态。支持打造市民观光休闲、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五)健全完善基地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参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创新绿色蔬菜保供基地运营和管理机制,实现基地管理与服务实体化。分类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规模化经营主体递进式、层次化和差异化发展,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创新农民合理分享利益方式,联结带动小农户发展绿色蔬菜生产。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将绿色蔬菜保供基地纳入各地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名录,优先进入学校、医院、机关、大型企业等集中伙食单位供应链系统,建立以基地存园菜合同储备为主的蔬菜储备制度,实行合同式、订单式生产。加快与苏中、苏北蔬菜主产区建立货源供应保障协作关系,制定完善蔬菜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必要时组织货源,投放市场,保障供应。积极开展蔬菜生产数字化赋能,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蔬菜苗情、土情、墒情、灾情和产销信息监测预警,提高调控管理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设“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是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务实举措,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惠民生上的具体体现。各地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破除把蔬菜生产甩给主产区、流通甩给大市场的思维模式,建足管好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共同保障“菜篮子”安全。各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组织落实好基地规划建设、监督管理与服务保障各项任务,夯实绿色优质蔬菜产品有效供给基础。要健全完善“菜篮子”工程议事协调机制,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组织调研,组织编制各地“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

  (二)落实政策保障。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制定出台支持绿色蔬菜生产、加工、营销等关键环节建设的配套政策,用足用好财政支农投入、地方政府债券、土地出让收益等各类资金,加大对蔬菜稳产保供主体奖补力度。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投入,推进一批绿色蔬菜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蔬菜稳产保供机制。积极推广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等政策性保险,提高蔬菜生产风险保障水平。对蔬菜生产和初加工所必须的生产用地、附属设施用地按照规定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鼓励盘活利用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用房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三)持续跟踪评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采取定期统计、情况调查、实地考察、随机督查等方式加强跟踪管理,对基地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定期通报。按照省里要求,市里将建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编号备案制度,动态发布“菜篮子”蔬菜保供生产情况。采取政府和第三方相结合的手段开展绿色蔬菜保供基地星级评价管理,对生产标准化水平、产业链发育水平、菜园生态环境水平、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生产主体和消费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监测,综合评定星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牵引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持续保持基地绿色优质产品生产供应能力。基地星级评价实行分级评价、动态管理,三星级基地由县级负责组织评价,四星级基地由市级负责组织评价,五星级基地由省级负责组织评价。

  (四)积极宣传引导。各地要加大基地蔬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主动对接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大型批发市场、连锁商超、蔬菜营销龙头企业、电商平台等,签订产销合作、基地共建、生产订单等协议,加快绿色蔬菜产品在一线城市布局,提高蔬菜品牌影响力。注重挖掘本地绿色优质蔬菜生产供应的成功做法,及时总结经验,树立示范典型,组织新闻媒体跟踪报道,营造良好氛围,辐射带动周边及全省推广应用。

  供货配送方案 9

  为降低蔬菜流通成本,切实保障乌鲁木齐蔬菜供应,丰富市民“菜篮子”,有效解决疆内外特别是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蔬菜生产基地农民销售难等问题,确保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蔬菜直销点批发配送中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及原则

  充分发挥两个配送中心密切产供销一体化的功能,不断完善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本着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及“就近、方便”的原则,有效建立两个配送中心与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乃至疆内外其他蔬菜生产基地的直销供应长效机制,畅通蔬菜销售渠道,切实保障乌鲁木齐蔬菜供应、价格基本稳定,解决疆内外特别是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蔬菜生产基地农民销售难等问题。

  二、具体措施

  (一)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两个配送中心的主体功能是蔬菜配送,而不是市场,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委托具有完善的配送体系、经济实力强及专业化管理程度高的企业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蔬菜配送中心的管理和经营主体。两区要分别成立由区领导担任组长,商务、农牧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配送中心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两个配送中心的日常管理与经营;建立健全配送中心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其经营发展;不断完善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确保其正常经营并提供良好服务;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形成配送中心“上连蔬菜基地、下连各直销点”的运作机制。积极发挥直销点配送企业的作用,引导和组织与配送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的基地蔬菜进入配送中心进行分拣、加工和配送。两个区要加大调研力度,依据社区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准确掌握辖区内市场所需蔬菜的品种、数量和价格等市场信息,直接从配送中心进行采购,不足品种和数量通过其他市场调剂和补缺,确保蔬菜保质、保量、及时供应配送到各直销点,实现以销定产、以需定供;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减免相关费用,发挥配送中心的蔬菜价格等优势,积极引导和动员辖区内以及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团体、院校食堂及超市、农贸市场和餐饮企业等在配送中心批发配送蔬菜。为两个配送中心分别增加公益性岗位人员充实配送力量,指导配送企业完善冷藏冷链设施,直接将配送中心分拣、加工后的蔬菜配送到直销点,确保蔬菜供应数量充足、品种丰富、上市均衡。两个区要充实检测力量,加强配送中心的日常检测工作,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二)市商务局:加强政策协调行业指导,确保配送中心健康有序发展。负责对外协调、沟通和服务,牵头组织农牧、发改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与蔬菜生产基地所在地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完善和巩固两个配送中心与疆内外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购销关系。充分发挥乌鲁木齐蔬菜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与蔬菜生产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农民经纪人的沟通联系,准确掌握疆内外特别是乌鲁木齐市及周边蔬菜生产供应情况,与蔬菜生产基地、菜农签订远期购销合同。引导和组织市场经销大户以及疆内外特别是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蔬菜生产基地的农业合作社和大中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组织当地蔬菜配送到两个配送中心。发挥供销社的作用,采取“农超对接”等方式积极组织和调运菜源。丰富蔬菜品种,如果两个配送中心的蔬菜品种不能满足市场供应时,可通过乌鲁木齐市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其他渠道进行调剂。负责配送中心运行中的政策协调落实工作,搭建供求信息平台,及时掌握蔬菜生产基地的种植信息和消费市场的需求动态,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实现产销信息资源共享。指导、引导和协调两个配送中心及各直销点建立价格信息平台,建立和完善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和蔬菜储备体系,协调为蔬菜配送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三)市发改委:负责加强对两个配送中心价格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实行明码标价,建立健全价格监管机制。吐鲁番和昌吉地区的蔬菜平均价格必须低于当日北园春一级批发市场同类品种、同等质量蔬菜批发价格。

  (四)市农牧局:加大两个配送中心农产品检测力度,负责在蔬菜直销点设立农产品检测点,加强蔬菜质量检测,实现批批检测、到点检测,不断完善蔬菜质量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确保蔬菜质量安全,使全市各族群众吃上“放心菜”。

  (五)市国税局、地税局: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两个配送中心的`支持力度。

  (六)乌鲁木齐市水业(集团)公司:对两个配送中心的用水性质按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标准执行。

  (七)乌鲁木齐电业局:对两个配送中心的用电价格执行非工业、普通工业价格。今后两个配送中心建设冷链物流中的冷库用电实行与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同价。

  (八)新疆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对两个配送中心用天然气价格执行工业用气价格。

  (九)各有关热力公司:对两个配送中心的用热价格实行与居民用热同价。

  (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为进入配送中心的车辆和配送企业办理“绿色通行证”。

  其他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加大对两个配送中心的支持力度。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沟通协调服务机制

  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牵头,召集市商务、发改、农牧等职能部门及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的商务、发改、农牧等职能部门,在两个配送中心运转初期,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认真研究、协调解决蔬菜直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供货配送方案 10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采购管理,严防发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XXX县XXX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特制定本方案。工作目标:在全县统一要求框架下,以学校为单位,依照各学校实际,建立区域性的大宗食品原料统一配送机制并有效开展工作,以进一步规化全县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采购管理。促进全县中小学校食堂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学生在校就餐的安全、营养、价廉,促进全县中小学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配送产品介绍:

  大米、食用油、面粉、鲜肉、蔬菜、调料、乳制品等其他品种

  二、配送食品的内容及标准:

  1、大米必须符合GBl354-20XX《大米》标准,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具有产品检验报告,在保质期内,有QS标志。

  2、食用油必须符合GBl535—20XX标准(大豆油),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具有产品检验报告,在保质期内,有QS标志。

  3、面粉必须符合GBl355.86标准,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具有产品检验报告,在保质期内,有QS标志。

  4、学校食堂副食品、蛋、糕点、生粉豆制品、半成品、调味品(食盐、味精、酱油、醋等)等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具有产品检验报告,在保质期内,有QS标志。

  5、学生饮用奶必须符合《XXX省“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中对学生饮用奶质量标准。学生饮用奶的质量及其标识应执行国家标准GB一5408.2一19XX《灭菌乳》和GB7718—19XX《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规定,应采用符合GB/T6914—19XX《生鲜牛乳收购标准》规定的原奶生产,不得用复原乳生产。每份奶的单件包装净含量应采用】80毫升、200毫升、250毫升等规格,净含量负偏差符合国家规定。

  6、配送的鲜肉类必须在定点屠宰场(或宰杀店)宰杀加工,并经动物卫生检疫机构检疫合格,加盖检疫合格印章和屠宰场印章,并附有《动物产品(B)检疫合格证明》;冷冻肉类必须向经营商索票索证,并报动物卫生检疫机构备案。

  7、蔬菜在配送前必须采样送检,并注明蔬菜的产地、生产者及数量等,经县(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合格并出具农药残留检测合格报告单后,方可采收配送。

  三、保证配送食品蔬菜质量的措施:

  在与学校食堂签订《食品蔬菜配送合作协议》中,由学校食堂和我们共同拟订《食品蔬菜配送质量标准书》;

  我公司接到学校食堂配送定单后,由公司采购员工分类采买或向和我公司签订购销协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订购,将组织的食品蔬菜由分拣人员按《食品蔬菜配送质量标准书》分拣包装并分类入库贮藏。

  由于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地域性和多样性,蔬菜是鲜活产品,组织柔嫩,含水量高,易腐烂变质,采后极易失鲜,故鲜活蔬菜由公司员工分拣入筐后,迅速将其拉入保鲜冷藏仓库贮藏,在由我公司具体负责配送各单位的配送主管检验合格后才送往学校食堂;

  我们配送的.蔬菜经由学校食堂的质量监督员验收。

  配送价格构成及报价说明书:配送价格包含蔬菜的收购价格、分拣运输的损耗和搬运运费、运输费、国家法律规定的税费和行业交易费和我们企业的毛利等方面。在制定配送价格的过程中,根据蔬菜行业的各种特殊性,我们主要采取随行就市的原则主要采取由供应商定期(周报、旬报、月报)报价、采购方核价的方式进行(当有分歧的意见时,双方议价协商解决)。

  四、本次配送计划客户服务策略

  1、建立服务补救预警系统。化解顾客抱怨的最佳时机是在事前,以预防为主,补救为辅,即在问题出现前预见到问题即将发生而予以避免。

  2、鼓励和引导不满的顾客投诉。物流服务提供者要设计方便顾客投诉的程序,以鼓励和引导顾客投拆。还应鼓励不满意顾客中“沉默的大多数”说出他们的不满,利用这些信息发现潜伏的危机和问题的根源,及时改进。

  3、快速解决问题。当发生服务失误时,企业作出反应越快,服务补救效果会越好。服务人员必须在失误发生的同时迅速解决,避免服务失误扩大并升级。

  供货配送方案 11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发改电〔20XX〕184号)和省领导批示精神,按照《保证粳米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的工作方案》(发改电〔20XX〕112号)要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着力保障全市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的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严厉打击粮食流通活动中的非法行为,抑制市场粮油涨价预期,引导我市粮油市场健康发展,实现市场粮油供应量足价稳的调控目标。

  二、工作任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顾全大局,提高对保证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切实采取措施保证本地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粮油保供稳价工作机制,加强保供稳价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贵阳市粮油保供稳价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长、市粮食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商务局、市物价局、市质监局、市交通运输局、省农发行营业部相关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粮食局,由市粮食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主任,市粮食局分管副局长任副主任,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开展需要从有关部门抽调(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全市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对各项保供稳价工作措施及执行效果进行督促检查。定期(一般情况下每周,特殊情况下每天)会商本地粮油供应和价格变动情况,强化对中间环节经营者的管理,必须把市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批发、零售企业纳入管理范围,并与政府签订保证市场供应的`责任书,防止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合理调度政府手中的粮油资源,适时投放市场。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参照建立本地区粮油保供稳价工作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统一组织协调本地区粮油保供稳价工作。

  (二)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掌握必要的粮源。一是按照已确立的规模加快市级储备粮油入库进度,按要求补足已轮换出库的粮油;二是督促已建立县级储备粮油的区、市、县抓好粮油入库工作;加强地方储备安全储藏工作,确保库存粮油质量良好、数量真实,紧急情况下调得动、用得上。三是各地要根据国家及省有关规定,进一步充实成品粮油储备和军粮库存,确保10天以上的供应能力。成品粮油储备尚未达到10天应急供应量的,要从现有地方储备粮油中安排货源加工成成品粮油(包括一定量小包装粮油)加以补充,以备应急需要。四是适度把握储备粮轮换节奏,适时加强市场调控。结合中央和省级储备粮油轮换实际,通过适时调整地方储备粮食轮换的节奏和力度稳定我市粮食市场价格。

  (三)加大粮油市场信息监测力度,密切关注粮油市场动态。各地粮食、价格、商务等部门要在保供稳价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合理确定全市粮油信息监测网点,严格执行粮油市场信息监测点信息报送制度,随时掌握市场粮油供求及价格变化情况,适时做好应对工作。对重点粮油加工企业和经营规模大、库存粮源多、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批发市场和零售企业必须实现全面覆盖。

  领导小组要对来自各渠道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校核、分析,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性。有关监测数据和分析结论要及时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告。市粮油保供稳价领导小组要指定专人负责粮油批发、零售数量和价格监测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报送工作,并于每周日(特殊情况随时报)将上一周本地区监测数据统一报送到市粮食局。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主管领导要对上报的监测数据及时性、准确性负责。要加强对加工、批发、零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借机涨价等不法行为。

  (四)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控和管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市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日加工能力50吨以上的粮油加工企业、谷丰粮油批发市场、沃尔玛超市等具有较大影响的零售企业的监控和管理,督促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服从、服务于全市粮食宏观调控大局。一是督促上述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带头稳定粮油收购价格,不得哄抬粮油收购价格、争抢粮源。加工企业在确保出厂价格基本稳定的同时,要保证库存粮油的正常加工和销售,加工出厂数量不得低于现有水平;粮油零售企业在确保原有销售渠道粮油供应稳定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粮油供应量。二是督促重点企业严格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和贵州省粮食局、贵州省发改委、贵州省工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制定并公布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标准的通知》的要求,企业原料和成品库存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库存量。三是根据全市粮油市场供求需要,积极引导组织重点企业到产区采购粮油,保证后续市场供应。对到产区采购粮油的数量、采购价格、运输计划等有关情况要及时主动与产区的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衔接。四是督促引导重点企业发挥引领和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确保其不带头涨价,不跟风涨价,同时加强对经销商的’价格约束,确保粮油出厂价格和大型超市零售价格不出现大的波动。五是督促重点企业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准确上报本企业采购、加工、库存、销售产品流向和价格等有关信息。在全市宏观调控需要时,必须服从有关部门指令,调整企业生产计划和销售流向。

  (五)强化市场监管,保障我市粮油有序流通。市粮食局、市工商局、市物价局、市质监局等职能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对全市粮油市场的监管,整合执法资源,积极开展联合执法,统筹对生产、流通等环节粮食价格、质量、库存、台帐等情况进行重点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假冒伪劣、阳奉阴违等不法行为,维护正常粮油流通秩序。

  (六)积极做好应急调控准备,完善粮油应急机制。一是完善粮油供应应急预案及实施方案,统筹做好相关调整和准备工作。二是加强粮油应急加工产能建设,提高我市粮油应急加工能力,合理确定粮油应急加工企业名单及布局,确保应急加工需要。三是加快以放心粮油便民超市为主的粮油应急供应网点建设,完善粮油配送中心配送功能,扩大应急网络覆盖面。四是积极做好粮油调控的物资准备工作,当粮油市场出现《贵阳市粮食供应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异常情况时,及时向市政府提出投放储备粮油保证供应、抑制价格上涨势头的意见,批复后负责组织实施。

  (七)积极做好产销衔接,稳定市场粮源供给。督促和指导粮食企业积极履行前期同产区签订的粮油购销合同,及时调运,进一步充实本地市场粮源。同时,积极鼓励各大粮油批发市场和粮油经营大户,有针对性地到粮食主产区采购粮食,提前落实购销合同,保证后续市场供应。积极配合国家做好中央储备和临时存储粮食的跨省移库工作。各级粮食部门和重点粮食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合作机制,与产区粮食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反映粮油需求信息,做好粮源落实工作。

  四、工作职责

  保证全市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由市粮油保供稳价领导小组负责总协调,市粮食局负责组织实施,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商务局、市物价局、市质监局、市交通运输局、省农发行营业部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市发展改革委:根据粮食应急工作需要,负责提出宏观调控相关工作的意见,并向市政府报告。

  市财政局:负责会同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安排和下达粮食应急供应所产生的粮食价差及有关费用补贴,并监督使用。

  市物价局:负责对全市粮油市场价格监测,实施粮油市场每周价格监测制度。收集掌握全市及国内外有关粮食价格动态信息,分析预测市场行情,发现市场价格异常和紧急问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依法查处乱涨价、乱收费的违法行为。

  农业发展银行:根据粮食应急需要及时提供粮食采购所需资金。

  市商务局:负责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规范市场流通秩序。

  市工商局:负责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借机囤积居奇、掺杂使假等违法经营行为予以坚决打击,维护市场秩序。

  市质监局:负责粮食加工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督,对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粮油产品不得出厂销售。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粮油应急物资运力的统筹安排。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粮食应急工作的需要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开展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督查指导。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各部门要加强市场监测和对各项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地政府和有关企业切实落实相关责任。

  (二)加强统筹协调。要对各地反映的困难或在各地层面难以解决的问题加强协调,帮助各地做好保供稳价的各项工作。需要进行应急调控时及时向交通运输部门反馈,以便协调统筹安排运输粮油的运力,以保证粮油的及时运输。

  (三)加强舆论引导。新闻宣传部门要指导主要媒体,加强正面信息宣传,审慎报道粮油涨价、供应紧张、居民抢购等负面消息,防止引起市场恐慌,人为加剧市场波动。特别要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管理,防止夸大事实,传播虚假信息,依法打击恶意炒作、造谣惑众等不法行为。

  供货配送方案 12

  为确保今年我市“国庆”、“中秋”两节期间粮油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保障有力,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保证我市“两节”期间,粮油供应数量充足、品种齐全,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保障全市军民生活需求。实现粮油市场“不脱销、不断档、运行平稳”目标,保持粮油市场流通顺畅。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粮油保供稳价工作机制,切实落实粮食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由粮食部门牵头,财政、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粮油保供稳价工作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全市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

  (二)强化市场监测。指定专人负责全市粮油批发、零售数量和价格监测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工作,建立各渠道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工作制度,将有关监测数据和分析结论及时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告并抄送市直有关部门,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提早研究、主动应对、妥善处置。

  (三)严格市场监管。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监局严格履行行业监管职责。一是加大对粮食加工、批发、零售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市场经营秩序总体平稳;二是督促粮食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严历查处以次充好、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散发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强化质量监管,坚决防止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四)做好应急准备。督促市内粮食应急加工企业、供应网点、运输企业做好粮油应急供应准备;同时对本地市场具有一定规模、影响力的粮油加工、零售企业进行排查、登记,随时掌握其库存、加工、销售数量。当粮油市场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准确、有效地做好应急粮油的市场投放,通过增加供应,引导市场价格稳定。如出现粮油价格连续上涨,部分居民开始抢购时,立即逐级上报政府,同时请示本级人民政府启动粮食应急预案。

  (五)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对企业反映的.困难或在企业层面难以解决的问题的协调,督导企业切实落实保证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的相关责任。

  (六)引导舆论宣传。采取多方式对市内粮油储存情况、市场粮情正面宣传引导,审慎报道粮油涨价、供应紧张、居民抢购等负面消息,防止引起市场恐慌,人为加剧市场波动。

  三、明确责任

  (一)市发改局。负责对粮油库存和供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提出动用县级储备粮油或申请动用中央省、市储备粮油的建议。负责应急粮源的组织、加工、调运、供应。

  (二)市财政局。负责审核、安排粮油市场保供稳价所需经费,并及时足额到位。

  (四)市商务局。负责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参与粮油保供稳价供应工作。

  (五)市市监局。负责加大对粮油市场特别是经营大户的监管力度,对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按有关规定严厉打击依法维护粮油市场秩序。

  (六)农发行沅江市支行。负责落实保供稳价粮油采购、加工、调拨、供应所需贷款。

  (七)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根据粮油市场保供稳价需要,对粮油运输实行运力倾斜,及时安排应急粮油运输,为保证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提供运力支持。

  (八)市宣传部门。负责加强新闻舆论引导,指导主要媒体,中慎报道粮油涨价、供应紧张,居民抢购等负面信息,特别是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管理监督。

  供货配送方案 13

  为推动我省冷链物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保障鲜活农产品和食品流通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xx〕29号)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以提升冷链物流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为导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为支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规范强化监管为保障,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管理规范、标准统一、模式多样、链条完整、追溯方便”符合我省省情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为主,政府指导。发挥政府在规划、标准、政策等方面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企业创新动力。

  2、问题导向,重点突破。补齐基础设施、车辆装备、信息平台等主要短板,加快培育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形成产业上下游集聚、要素保障充分的区域性冷链物流园区。

  3、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实现技术、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创新,推动供应链一体化等新型产业形态。

  4、完善标准,信息推动。支持重点冷链物流企业参与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建立完善覆盖全省的信息服务平台。

  (三)发展目标。到20xx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标准健全、绿色低碳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培育100家以上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培育10个以上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辐射带动性强的产业集聚区,冷链物流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监控,全链条可追溯,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区域冷链物流中心建设。

  1、加快推进肉类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围绕济南、淄博、菏泽市等肉类主产区,打造覆盖全省、服务全国、全程“无断链”的肉类冷链物流中心,建设一批肉类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冷库节点网络的拓展和优化布局,完善温度监控和质量追溯系统。(省畜牧兽医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有关市政府)

  2、加快推进水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围绕青岛、威海等市打造4个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集群,培育10处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冷链物流基地,打造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水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省金融办,有关市政府)

  3、加快推进果蔬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围绕潍坊、聊城等市的瓜菜菌类农产品种植和集散功能优势,建设一批果蔬冷链物流基地。选择部分高附加值的特色蔬菜、水果推广产地预冷、初加工、储存保鲜和低温运输技术,推广应季储存和反季销售,促进均衡上市。(省农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林业厅、省商务厅,有关市政府)

  (二)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依托我省农产品、水产品、肉类产品等资源优势和重点区域布局,构建覆盖全省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依托产地和源头市场,建设低温储藏保鲜设施,实现鲜活农产品采收后及时预冷,提倡移动式快速预冷设备的循环共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快补齐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依托重要物流节点和大中型城市,改造升级或适度新建一批冷链物流园区,推进冷链加工基地与区域集散分销中心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推动冷链物流行业集聚发展。鼓励相关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连锁经营企业建设完善停靠接卸冷链设施,鼓励商场超市零售终端网点配置冷柜、冷藏箱等冷藏运输单元,建立冷链终端服务系统,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有关市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商务厅、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畜牧兽医局)

  (三)建立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

  1、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地方标准的制定,建立覆盖全链条的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和温度控制标准并组织实施。选取重点市、重点企业开展冷链物流企业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组织开展星级冷链物流企业评估。(省卫生计生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2、成立冷链物流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研究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团体标准,有推广价值的可上升为地方标准,并积极推荐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并向社会公示公开。推进冷藏运输车辆温度控制、监测装置技术标准和检验方法的研究发布,为冷藏运输车辆的温度监测性能评测和检验提供依据。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宣传和推广实施。(省质监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商务厅)

  3、推进标准化周转箱、托盘的推广和循环共用。鼓励生产流通企业使用标准周转箱和托盘,建立健全标准托盘循环共用配套标准体系。鼓励探索标准周转箱与托盘组成集装单元,与集装箱、标准运输车辆、多式联运相结合,实现作业一体化,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省质监局、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济南铁路局集团公司)

  (四)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

  1、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系统建设。推广卫星定位、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冷链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应用,按照要求配备车辆定位跟踪及全程温度自动监测、记录和控制系统。鼓励企业对原有仓储、运输、订单等管理系统进行模块化改造,推广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物流管理系统,促进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开展冷链物流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广产品全程监控与质量追溯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的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可视化、一体化。(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畜牧兽医局)

  2、加快构建全省冷链物流信息化平台。推动冷链物流企业上云,着力整合冷库、冷藏车辆等冷链物流资源,建设集信息发布、在线交易、全程温控、车辆跟踪、货物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品+冷链设施+服务”的冷链物流服务信息平台。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信息资源,加快构建区域性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和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并逐步与国家有关平台对接,提高冷链资源综合利用率。(省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畜牧兽医局、省邮政管理局)

  (五)促进冷链物流技术装备水平提升。

  1、加快开发应用冷链物流先进技术。促进绿色环保、安全节能技术在低温仓储及运输中的应用。鼓励企业使用安全环保节能的制冷剂和制冷工艺,发展新型蓄冷材料,采用先进的节能和蓄能设备。加强对移动式等新型分级预冷装置、多温区陈列销售设备、大容量冷却冷冻机械、节能环保多温层冷链运输工具等的研发。按照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良好生产规范(GMP)等管理认证要求,在食品加工生产企业中推广全程低温控制技术,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交通运输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2、提升冷链物流装备专业化水平。加强高性能冷却冷冻设备、自动化分拣设备、仓储智能货架、全程监控追溯系统等冷链物流装备的推广应用。鼓励多温层冷藏车、冷藏集装箱、冷藏厢式半挂车、低温保温容器等标准化运载单元以及轻量化、新能源等节能环保冷藏保温车型在冷链物流中推广使用。将冷藏保温车辆的温度监控设备性能要求作为投入运营的基本条件,加速淘汰不规范、高能耗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辆,严禁非法改装的冷藏运输车辆上路运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研究“小型甩挂式恒温箱”等新型设备在运输中的运用。建立跨运输方式的冷藏集装箱循环共享共用系统,提高冷藏集装箱的利用效率。提高铁路冷链装备技术水平,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冷链技术支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济南铁路局集团公司)

  (六)加快培育冷链物流市场主体。

  1、加快培育龙头品牌企业。重点培育一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连接重要产销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推动“生产+流通+销售”三大环节相关企业实施品牌共建。支持现有冷链物流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业务融合,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鼓励大型食品加工流通企业实施流程再造,盘活冷链物流资源,提供社会化冷链物流服务,实现企业价值链延伸。鼓励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对现有配送网络进行改造提升,提升社会化冷链服务能力。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加快发展生鲜温控供应链,推广“连锁直销+冷链配送”、“网络化冷库+生鲜加工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型冷链物流运作模式。(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畜牧兽医局、省邮政管理局)

  2、加快培育跨境冷链物流企业。推进开展冷链物流多式联运,推动铁路与公路冷链物流协同发展,在骨干铁路物流园区建设冷库等设施,鼓励铁路物流企业参与长距离、大体量冷链运输。规划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冷链货物储存、集散和分销中心。推动青岛经广西凭祥口岸至越南,潍坊至昆明直至东南亚、南亚,淄博至霍尔姆斯口岸出境至哈萨克斯坦的国际冷链物流班列加快发展。依托进口生鲜及冷冻商品口岸,建设完善生鲜商品储存冷库和相应查验场所。(有关市政府,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口岸办、青岛海关、济南海关、山东出入境检疫检验局、济南铁路局集团公司)

  (七)强化冷链物流行业监督管理。

  1、推进冷链物流管理体制创新。按照“放管服”的要求,进一步简化冷链物流企业设立和开展业务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程序。结合冷链产品特点,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现有监管方式,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管理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有关市政府,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口岸办、青岛海关、济南海关)

  2、推动冷链物流领域食品安全水平提升。建立从农产品生产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高效、便捷的农产品质量追溯链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定期抽查冷链各环节温控记录和产品品质,健全冷链物流控制管理体系。强化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设施设备的定期检查评估。(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商务厅、省质监局、省畜牧兽医局)

  3、完善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评价和信用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现有信息平台的作用,完善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评价和信用评价体系,研究将全程温控情况等技术性指标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监管职责建立冷链物流企业信用记录,将企业信用信息归集至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通过“信用山东”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依法向社会公开。完善冷链物流责任主体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将相关冷链物流企业失信行为纳入山东省域征信服务平台,对失信行为联合惩戒。(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民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人行济南分行)

  4、规范冷藏运输车辆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冷藏保温车辆投入运营的相关要求,在车辆准入、年度审验、强制报废等环节加强监督管理。(省交通运输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厅)

  (八)加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推动省内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提升农业类院校的冷链物流和农产品保鲜技术的研发能力。大力发展冷链物流职业教育,推动冷链物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合作,开展订单式、冠名式培养和定制化培训,推动建立冷链物流培训和实践基地。建立多层次的人才教育、技能培训和技术示范体系。强化人才交流,引进国内外优秀管理人才,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商务厅)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冷链物流发展沟通联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冷链物流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推动全省冷链物流健康有序发展。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工作,确保责任分工落到实处。加快开展省级冷链物流示范工程和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

  (二)加大政策扶持。

  1、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冷链物流。发挥相关政策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带动民间资本进入冷链物流行业,探索鼓励社会资本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参与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用好用活增值税抵扣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私募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

  2、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冷链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降低冷链物流企业融资门槛。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加大对冷链物流企业融资担保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挂牌交易。

  3、各市要加快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并与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搞好衔接。对符合规划的重点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冷链物流企业用电、用气价格与工业同价。

  4、加强城市配送冷藏运输车辆的标识管理,在核定载重、车辆年检、交通管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完善和优化城市配送冷藏运输车辆的通行和停靠管理措施。用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

  5、大力宣传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理念。加强冷链物流行业调研,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强化冷链物流、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全程冷链生鲜农产品质量的认知度。

  供货配送方案 14

  加快推动冷链物流发展,对促进我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保障食品流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xx〕29号)精神,适应食品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加快推进我省冷链物流健康有序发展,保障鲜活农产品和食品流通安全,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冷链物流运行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为导向,以物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规范有效监管为保障,重点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冷链物流运输网络、构建现代化冷链服务体系,为建设美好新海南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xx年,基本建成以全省物流核心枢纽和重要枢纽为主要节点,覆盖全省、衔接大型农业生产基地、中心渔港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标准齐全、全程温控、绿色安全、应用广泛”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培育2—3家冷链物流设备技术先进、综合运输服务能力较强、具有海南特色品牌和市场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全省农产品和食品冷链运输率明显提高,腐损率明显降低,冷链物流效率明显提升,有效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统筹规划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根据全省农产品生产基地、中心渔港和鱼、肉、水果以及农产品出入境口岸等主要产地和消费地布局,统筹规划全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节点空间布局,创建进口肉类、水果等特殊产品指定口岸,拓宽口岸功能,完善冷链物流设施体系。根据市场需求,研究确定市场规模和发展目标,切实推进冷链物流发展。(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省商务厅、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加快冷链物流重点项目和网络建设。依托全省热带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三级批发市场,以预冷、低温储藏、保鲜、初加工设施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批热带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依托全省中心渔港、生鲜农产品产销衔接区,推进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建设。依托马村港、洋浦港和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等国际贸易枢纽节点,建设进口肉类、海鲜以及水果、农产品冷链物流分拨中心。依托海口、三亚、儋州和琼海等城市消费地,在城市物流聚集或功能区,规划建设一批长短途冷链运输有效衔接、查验与监控设施配套完善的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加快农村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完善“最先一公里”产地预冷设施。(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交通运输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海口海关、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市县政府)

  3、抓好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大型食品生产流通企业建设冷链车辆停靠接卸设施。鼓励商场、超市和农产品贸易市场提供冷链终端存储服务。加强面向城市消费、大型住宅区的冷链配送设施和冷链物流服务网点建设。大力推进集采购分销、冷链运输、温控仓储、检验检测、加工配送、展示交易、电子商务、终端连锁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程温控供应链管理模式。(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市县政府)

  (二)推广应用先进冷链装备技术。

  4、加强冷链物流先进技术应用。鼓励企业按照国际低能耗、零ODP(消耗臭氧潜能)技术标准,推广安全环保节能的制冷剂和制冷工艺,采用先进的节能和蓄能设备。大力推广新型蓄冷材料,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型保鲜减震包装材料、绿色防腐技术与产品。积极开展油气产业冷能可再生资源的应用研究,创新制冷模式和工艺。(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生态环境保护厅)

  5、积极发展新型冷链物流装备。推广应用高性能冷却冷冻设备、仓储智能货架、人工智能分拣和电动滑升式冷藏门以及防撞柔性密封口等新型冷链装备。鼓励发展全封闭式冷链装卸作业,支持大型冷库封闭式站台改造升级。鼓励采用大型多温层冷藏车、冷藏集装箱、冷藏厢式半挂车、低温保温容器等标准化运载单元和轻量化、新能源等冷藏保温车型,重点提高电动冷链运输车在城市配送的’应用比例。完善冷藏集装箱供需体系,建立多式联运冷藏集装箱循环共享共用系统,提高冷藏集装箱的利用效率。加速淘汰不合规、高能耗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辆,取缔非法改装的冷藏运输车辆。(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

  (三)逐步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6、积极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制定与应用。在国际物流领域,特别是高端酒店食品供应与配送服务领域,鼓励适用国际或者欧盟冷链标准体系,加速冷链物流服务与国际接轨。鼓励行业协会和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研究。鼓励大型商贸流通、农产品、食品加工等企业,对标国际标准体系,制定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本省生产和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并配合国家研究制定对鲜肉、水产品、乳及乳制品、禽蛋类、冷冻食品等易腐食品温度控制的强制性标准,并加强推广应用。积极开展相关标准宣传和推广实施,推进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省质监局)

  7、提高冷链物流标准化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冷链运输设

  施和技术装备标准化,加快1200mm×1000mm标准托盘和600mm×400mm包装基础模数装载单元在冷链物流运输、仓储和配送流程中的应用。按照国家冷链物流服务管理规范要求,制定适合我省冷链物流发展需要的地方服务管理规范。积极落实生鲜农产品全程监控与质量追溯制度,加快形成覆盖全链条的冷链物流温度控制技术标准。(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四)不断提高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

  8、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探索建立全省冷链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互联网+”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整合冷链仓储、车辆、货源信息等物流资源,逐步完善全程温控、货物查询、信息发布、在线交易等一体化服务功能。依托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信息资源,推进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促进产、销、运输线上自动匹配,提高冷链物流服务效率。(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9、积极发展智慧冷链物流。大力推广卫星定位、物联网、移动互联、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在冷链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应用,建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全程监控系统,实现冷链物流服务过程的智能化、可视化。按照国家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配备车辆定位跟踪以及全程温度自动监测、记录和自动控制系统。推进冷链物流大数据在行业监管、企业经营中的应用。(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五)推进冷链物流创新发展。

  10、培育冷链物流市场主体。培育2—3家装备技术先进、运作规范、组织化程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化、规模化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鼓励传统冷链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传统冷链物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服务范围,拓展运输服务网络,创新服务产品,提供现代化的冷链物流服务。引导单一运输服务向定制化、个性化增值服务转型,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品质。(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农业厅)

  11、创新发展冷链物流服务模式。鼓励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推进冷链设施资源共享,降低冷链物流边际成本。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加强与农产品生产、生鲜食品加工、商贸流通企业在订单管理、仓储管理、物流配送、温度监控等方面的协同对接,推动冷链物流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发展。鼓励冷链物流平台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深度合作,大力发展全省冷链物流同城配送,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激活农村农产品市场。支持快递物流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冷链物流综合服务。积极推进大型农产品生产流通、连锁商超、餐饮企业开放冷链物流体系,提供社会化、网络化的冷链物流服务,开展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经营模式创新,提高城市冷链配送集约化水平。(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省邮政管理局)

  加强多式联运冷链设施设备在技术标准、信息资源、服务规范、数据交换、作业流程等方面的有效对接,引导冷链物流企业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一次性收费。鼓励冷链物流企业依托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从事无车、无船承运业务,发展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提高冷链物流运作效率。(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

  12、鼓励发展跨境冷链物流。支持大型冷链物流企业构建跨区域、跨境冷链物流网络,积极开展国际冷链物流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依托多式联运枢纽园区,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海运+冷藏班列”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空陆联运。探索开行国内冷链货运班列和点对点铁路冷链运输。探索开辟东南亚冷链运输航线,适应日益增长的冷链运输需求。(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海口海关、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六)营造冷链物流发展良好环境。

  13、深化“放管服”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按照国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和网上名称核准等登记制度,精简程序,优化流程,为开办冷链物流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登记服务。(责任单位:省工商局)

  结合冷链物流特点,将冷链运输纳入琼州海峡轮渡运输绿色通道管理,优惠收费、优先过磅、优先办理通行费征收手续、优先轮渡过海。(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海南铁路有限公司)

  加快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优化查验流程,实现全省“一站式”通关制,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责任单位:省海防与口岸办、海口海关、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七)强化安全质量监督管理。

  14、建立健全冷链物流安全监督体系。建立从农产品生产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追溯链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落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对冷链物流企业温度监控记录的抽检抽查制度,对温控记录、运单数据进行核查比对,作为政府行业监管和企业信用评价的依据。做好冷藏保温车辆的年度审验,明确对冷藏保温车辆及其温控、制冷设备等的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并纳入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验,确保温控、制冷设备性能合格。(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交通运输厅)

  15、完善冷链物流服务和信用评价机制。健全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行业监管的联动机制,规范冷链物流企业经营行为。发挥冷链物流大数据在监管体系建设运行中的作用,建立以信息归集为基础、信息共享为手段、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第三方征信机构和各类物流信息平台的作用,将全程温控情况等技术指标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运输企业和收发货人在货物交付、装卸、运输等环节的温度记录查验机制。(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

  16、建立冷链物流市场信用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冷链物流企业信用记录,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将企业信用信息归集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向社会及时公开,建立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机制。(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质监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1、完善协同工作机制。依托省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产业政策研究,积极协调重点工作任务,及时研究解决冷链物流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共同推动全省冷链物流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推进省级冷链物流示范工程建设,培育冷链物流示范企业,加快推进先进技术装备应用、运营模式创新、网络平台建设等重点任务。(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农业厅,各市县政府)

  (二)制定扶持政策。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将冷链物流重点项目纳入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扶持。各市县政府要统筹安排财政资金,重点扶持冷链基础设施、冷藏运输工具、物流共享平台建设,推进产品质量认证和追溯、冷链物流标准制定及标准化示范推广等工作。探索通过政府投资入股等方式,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落实冷链物流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与工业同价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省物价局,各市县政府)

  3、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推进民间资本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鼓励社会资本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投资冷链物流项目建设。(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省政府金融办)

  4、保障冷链物流用地。对符合所在市县总体规划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合理安排用地需求。永久性农产品产地预冷设施用地按建设用地管理,在用地安排上给予积极支持。(责任单位:省规划委、省国土资源厅,各市县政府)

  5、加强物流配送车辆管理。开展海口、三亚城市冷链配送需求量调查预测,科学配置冷链物流资源。加强冷藏保温车辆标识化管理,完善和优化城市配送冷藏运输车辆的通行和停靠管理措施。继续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引导冷链物流企业按照相关规定运输鲜活农产品。(责任单位: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海口市、三亚市政府)

  (三)加快推进项目落地。

  6、抓好重点冷链物流项目管理。各市县政府要加强重点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管理,筛选一批辐射能力强、技术水平先进、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冷链物流项目列入重大项目库,健全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确保项目扎实落地。(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县政府)

  (四)注重人才保障。

  7、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充分发挥我省高等院校冷链物流专业人才优势,推动冷链物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促进校企合作培训和专业实验室建设。加强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高中层管理人员的冷链物流管理能力。(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交通运输厅)

  各市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冷链物流对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对冷链物流产业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把推动冷链物流发展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海南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成效。

【供货配送方案】相关文章:

食材配送供货方案范文(精选6篇)12-13

食品配送方案12-16

蔬菜配送方案12-24

物资配送方案03-15

生鲜蔬菜配送方案12-16

食堂食品配送方案12-14

疫情物资配送方案12-15

基地蔬菜配送方案02-26

学校蔬菜配送方案12-2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5051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0月 2日 09:56
下一篇 2024年 10月 2日 1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