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基础会计知识
- 会计职业基础知识点总结 推荐度:
-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归纳 推荐度:
- 会计核算基础知识点总结 推荐度:
- 会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推荐度:
-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培训心得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基础会计知识
上学期间,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基础会计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础会计知识1
1、会计结算种类
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托付承付、信用证。
2、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3、会计基本六要素
①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②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③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④收入;
⑤费用:制造费用、期间费用;
⑥利润;
4、利润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5、确认收入与费用的两种标准
权责发生制(应计制)、收付实现制(现金制)。
6、会计恒等式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7、会计规则
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A、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客观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
B、体现会计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C、体现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D、体现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8、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法 →根本大法;
会计准则→基本规范;
会计制度→具体规范。
会计基础知识50问
1、什么是会计?
答: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4、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5、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6、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7、什么是会计要素?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8、什么是资产?
答: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9、资产具有哪些特点?
答:资产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二,资产都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但也是企业所控制的;第三,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
10、什么是负债?
答: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1、负债具有哪些特点?
答:负债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引起的、企业当前所承担的义务。第二,负债将要由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日加以清偿。第三,为了清偿债务,企业往往需要在将来转移资产。
12、什么是所有者权益?
答: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又称之为净资产。
13、所有者权益具有哪些特点?
答: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所有者权益不象负债那样需要偿还,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其所有者。
第二,企业清算时,负债往往优先清偿,而所有者权益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之后才返还给所有者。
第三,所有者权益能够分享利润,而负债则不能参与利润的分配。
14、什么是收入?
答: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5、收入具有哪些特点?
答:收入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如工商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
第二,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也可能同时引起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
第三,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6、什么是费用?
答: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7、费用具有哪些特点?
答:费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第二,费用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可能引起负债的增加,或同时表现为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第三,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8、什么是利润?
答: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三个项目的总额减去所有税费之后的余额。
19、银行结算方式包括哪几种?
答:
1)银行汇票;
2)银行本票;
3)商业汇票;
4)支票;
5)信用卡;
6)汇兑;
7)委托收款;
8)托收承付。
20、 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哪几种?
答: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21、应收账款指什么?
答: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说来,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
22、坏帐指的是什么?
答: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23、坏账损失指的是什么?
答: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24、估计坏账损失有哪几种方法?
答:估计坏账损失主要有三种方法,即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
25、什么是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答: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
26、什么是账龄分析法?
答: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27、什么是销货百分比法?
答:销货百分比法是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28、什么是预付账款?
答: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或劳务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的账款。
29、什么是存货?
答: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30、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哪几种?
答:
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
3)加权平均法;
4)移动平均法;
5)后进后出法;
6)计划成本法;
7)毛利率法;
8)零售价法。
31、什么是先进先出法?
答: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32、什么是加权平均法?
答: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量作为权数,除以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33、什么是移动平均法?
答: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34、常用的存货数量盘存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常用的存货数量盘存方法主要有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两种。
35、什么是实地盘存制?答:实地盘存制也称定期盘存制,指会计期末通过对全部存货进行实地盘点,以确定期末存货的结存数量,然后分别乘以各项存货的盘存单价,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总金额,记入各有关存货科目,倒轧本期已耗用或已销售存货的成本。
36、什么是永续盘存制?
答: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指对存货项目设置经常性的库存记录,即分别品名规格设置存货明细账,逐笔或逐日地登记收入发出的存货,并随时记列结存数。
37、什么是短期投资?
答: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
38、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
答: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为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出售,投资企业作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
39、什么是长期投资的成本法?
答:成本法,是指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金额,并且在持有期间一般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增减而变动投资账面余额的方法。通常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1)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2)被投资单位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40、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答: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41、什么是固定资产?
答: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42、固定资产有哪几种分类?
答:
(一)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二)按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类,可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
(三)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分类,可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资产。
(四)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综合分类可分为七大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6)土地;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43、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
答: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
44、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几种?
答:有4种,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45、什么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答: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46、什么是年数总和法?
答: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47、什么是无形资产?
答: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
48、无形资产的特征是什么?
答:无形资产的特征是:
1)没有实物形态。
2)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3)持有的目的是使用而不是出售。
4)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的大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5)是企业有偿取得的。
49、无形资产包括哪几种?
答:无形资产一般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特许权、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等。
50、什么是应付票据?
答:应付票据是由出票人出票,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基础会计知识2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础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一)进行会计核算
定义: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有关各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的内容具体表现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业务,包括: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付、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及其他;
7、其他需要输出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确认:是运用特定会计方法,以文字和金额同时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使其金额所映在特定主体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中的会计程序,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
计量:是确定会计确认中用以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的金额的会计程序。
记录:是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的会计程序。
报告:是指在确认,计量和记录的基础上,对特定主体的账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是对其经费收入,经费支出,经费结余及其财务状况),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报告
(二)实施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即以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利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控制和调节,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监督的内容包括:
1、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2、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3、监督公共财产的完整性。
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合法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经济业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合理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特定主体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预算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奢侈浪费行为,是否有违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等现象,为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严格把关。
基础会计知识3
1、收入特点:
(1)收入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偶发活动其流入的经济利益是利得而不是收入,例如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收益。
(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收入可能表现为增加资产、减少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
(3)本企业的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代收利息等。
2、收入的分类
注意:企业以商品进行投资、捐赠及自用等,会计上不作商品销售来处理。
3、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1)确认条件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经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2)计量
①企业销售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②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的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确定。
③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④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⑤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⑥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除外),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基础会计知识4
速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重要性的应用依赖于职业判断,从项目的性质(质)和金额大小(量)两方面判断。
7.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例如: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等确认预计负债等。
注意: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不能滥用谨慎性)
8.及时性——信息的时效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及时性包括:
(1)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2)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3)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基础会计知识5
记账方法分类
所谓记账方法,就是指在账户汇总记录经济交易与事项的具体手段及方式。记账方法按记账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它是以会计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1)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即将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记录。
(2)增减记账法:增减记账法以“增”和“减”作为记账符号,该种方法现已废止。
(3)收付记账法:收付记账法以“收”和“付”作为记账符号,是我国传统的复式记账法,现已被废弃。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基础会计知识6
会从知识点
【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和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一)基本职能(熟悉)
1.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它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2.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会计监督以各项规章制定为依据,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避免误入歧途或背离事项的合理性。
会计监督为管理目标服务,目的是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真实、合法、有效。其中,真实性是指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了如实记录,确保法律法规及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
合法性是指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杜绝违法行为;
合理性是指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特定对象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预算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奢侈浪费行为,是否有违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等现象,为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严格把关。
【例题1唠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
A.核算与监督
B.参与经济决策
C.预测经济前景
D.评价经营业绩
【答案】A
【例题2判断题】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后,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
【答案】×
【解析】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二)拓展职能
会计的拓展职能主要有:
1.预测经济前景;
2.参与经济决策;
3.评价经营业绩。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
它们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二)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例题1判断题】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并不是完全按照固定的顺序来进行的,往往可以交叉使用。( )
【答案】√
【解析】考查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例题判断题】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其主要的工作程序是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 )
【答案】√
【解析】考查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各步骤的工作内容及意义。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即可。
会计基础知识点
一、会计档案归档
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都应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的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1)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机构保管1年。期满之后,应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的档案机构统一保管。
(2)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3)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档案机构应当会同会计机构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各类会计档案的具体保管期限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三、会计档案的查阅、复制和交接
(一)会计档案的查阅、复制(重点)
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
(二)会计档案的交接
1.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和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终止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财产所有者代管或移交有关档案馆代管。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3.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移交档案馆代管,各方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4.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原始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5.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原单位保管,承接业务单位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对其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原始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承接单位保存,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6.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合并后的单位统一保管;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由原各单位保管。
7.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在办理竣工决算后移交给建设项目的接受单位,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8.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的,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9.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负责人负责监交。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交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者盖章。
四、会计档案的销毁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由本单位档案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务会计部门共同鉴定和审查,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单位负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1)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以及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2)各单位按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员监销。
(3)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还应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
(4)各级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由同级审计机关派员参加监销。
(5)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基础会计知识7
一、会计的概念和目标
1.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基本特征:
(1)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企业语言)。——会计的目标
(3)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的特征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会计的方法
.3. 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活动或资金运动。
4..会计目标:又称会计目的,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的职能和方法
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反映职能):首要职能,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
会计监督(控制职能):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拓展职能: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评价业绩
2.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2)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3)复式记账是会计算方法体系的核心。
(4)登记会计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算。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1.含义: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2.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财务状况、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资产负债表构成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反映经营成果、资金运动的变动状态(利润表构成要素)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
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有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4.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金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5.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6.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三、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要素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数量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
会计等式: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注:资产=权益、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复式记账、设置帐户、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是企业在一个时点上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等式(动态会计等式):利润=收入—费用 ——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拓展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是对资金运动第三层次的划分。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的项目。
2.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二、账户
按核算的经济内容: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损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
按核算的详细程度: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
第四章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
1.概念: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出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2.作用:
(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3.种类:(按填制程序和用途划分)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二、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纪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 明确有关经济责任的文字凭据,它是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直接发生的,是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
2.基本内容(要素):
(1)原始凭证名称
(2)填制凭证的日期
(3)填制凭证的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
(4)经办人员签名或盖章
(5)接受凭证单位名称
(6)经济业务内容
(7)数量、单价、金额
二、记账凭证
基本内容:
a.填制凭证日期
b.凭证编号
c.经济业务摘要
d.会计科目
e.金额
f.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g.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盖章
注:收付款项还应有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
三、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1.传递:会计凭证从取得或填制至归档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递程序。
2.保管:会计凭证记账后的整理、装订、归档和存查工作,既要完整无缺,又要便于查找。
第五章 会计账簿
一、会计账簿
1.概念: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计凭证和财务报表的中间环节。
2.作用:
(1)记载和储存会计信息;
(2)分类和汇总会计信息;
(3)检查和校正会计信息;
(4)编报和输出会计信息。
3.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
*账簿与账户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a.账户存在于账簿之中,账簿的每一账页就是账户的存在形式和载体,没有账簿,账户就无法存在;
b.账簿序时、分类地记录经济业务,是在各个具体的账户中完成的。
c.因此,账簿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户才是它的实质内容。
二、对账与结账
1.对账:核对账目,是指对账簿、账户记录所进行的核对工作。 *对账的内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2.结账:将账簿记录定期结算清楚的账务工作。包括月结、季结、年结。
三、错账查找与更正的方法
1.错账查找方法:一般分为全面检查和局部抽查两种
1)全面检查:对一定时期内账目逐笔进行核对,按照查找顺序与记账程序的方向是否相同,又分为顺差法和逆查法。
(2)局部抽查:针对错误数字抽查账目。
2.错账更正方法
*若账簿记录有错,必须按照规定方法予以更正,不得涂改、挖补、刮擦或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
(1)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
(2)红字更正
第六章 财产清查
一、财产清查概述
1.概念: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等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2…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
(1)实地盘点法:在财产物资存放现场逐一清点数量或用计量仪器确定其实存数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大多数财产物资的清查。
(2)技术推断法:利用技术方法推算财产物资实存数的方法。
*适用于煤炭、砂石等大宗物资的清查。
3.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核对,即派人前往或利用通讯工具,向结算往来单位核实账目。
基础会计知识8
会计基础知识点:结账
(一)结账的概念
结账是一项将账簿记录定期结算清楚的账务工作。
在一定时期结束时(如月末、季末或年末),为了编制财务报表,需要进行结账,具体包括月结、季结和年结。
结账的内容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并据以计算确定本期利润;二是结出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
(二)结账的程序
1.结账前,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并保证其正确性。对于发现的错误,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更正。
2.在本期经济业务全面入账的基础上,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3.将各损益类账户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平所有损益类账户。
4.结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并转入下期。
(三)结账的方法
1.总账
总账账户平时只需结出月末余额。
年终结账时,为了总括地反映全年各项资金运动情况的全貌,核对账目,要将所有总账账户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并在合计数下通栏划双红线。
2.对不需按月结计本期发生额的账户,每次记账以后,都要随时结出余额,每月最后一笔余额是月末余额,即月末余额就是本月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的同一行内余额。
月末结账时,只需要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之下通栏划单红线,不需要再次结计余额。
3.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需要按月结计发生额的收入、费用等明细账,每月结账时,要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下面通栏划单红线,结出本月发生额和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4.对于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明细账户,每月结账时,应在“本月合计”行下结出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发生额,登记在月份发生额下面,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全年累计发生额下通栏划双红线。
5.结转下年:
年度终了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应将其余额结转下年,并在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
在下一会计年度新建有关账户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使年末有余额账户的余额如实地在账户中加以反映,以免混淆有余额的账户和无余额的账户。
会计基础知识点:对账、财务报表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是对账簿记录所进行的核对工作。对账一般可以分为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一)账证核对
将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核对,核对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做到账证相符。
(二)账账核对(多选)
账账核对是指核对不同会计账簿之间的账簿记录是否相符。
1.总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2.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核对
总分类账各账户的期末余额应与其所属的各明细分类账的期末余额之和核对相符。
(1)总分类账户的期初余额=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期初余额之和
(2)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
(3)总分类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
(4)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
3.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核对
检查现金总账和银行存款总账的期末余额,与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期末余额是否相符。
4.会计部门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判断)
会计部门有关实物资产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部门或使用部门的明细账定期核对,以检查其余额是否相符。
(三)账实核对(多选)
账实核对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之间的核对。
(1)库存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实际库存数逐日核对是否相符;
(2)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定期核对是否相符;
(3)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定期核对是否相符;(判断)
(4)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核对是否相符等。(判断)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与分类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二)财务报表的分类
二、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
(二)按正确的会计基础编制
除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外,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财务报表。
(三)各项目之间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
(四)项目列报遵守重要性原则
(五)至少按年编制财务报表
(六)保持各个会计期间财务报表项目列报的一致性
(七)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
(八)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披露编报企业的名称等重要信息
1.编报企业的名称;
2.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
3.人民币金额单位;
4.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
三、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1.严格审核会计账簿的记录和有关资料;
(1)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2)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本期相关项目的情况等。
2.进行全面财产清查、核实债务,并按规定程序报批,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3.按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基础会计知识9
1.定义和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①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购货合同不属于负债。
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③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分类
流动负债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偿还,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基础会计知识】相关文章:
会计基础知识02-13
会计基础知识大全02-15
会计基础知识教材02-14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02-13
会计基础知识入门07-27
会计基础知识ppt12-05
会计基础知识总结大全02-15
初学会计基础知识02-13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02-13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