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中共芷江侗族自治县委员会
江东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4年至2020年,枝江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共有15486户50843名贫困人口脱贫,84个贫困村全部挂牌。2018年全县高质量脱贫。
7年来,枝江实行最严格的军令管理,实行“九包”责任制,建立健全全社会帮扶机制。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6.83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000多个;全力以赴打好攻坚战,安排560名干部驻村帮扶,3967名干部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做到家家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渠道;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20条措施”,1073户拆迁户安居乐业;扩大社会保障,提高标准,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枝江先后获得全国农村扶贫四好路示范县、全国水利系统安全饮水先进集体、省市扶贫先进集体等荣誉。
脱贫不是终点。枝江出台《关于全面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若干意见》,将重点从四个方面推动巩固扩大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制定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绘制未来发展蓝图。结合枝江“五城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健全乡村振兴项目库。二是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要针对易致贫返贫人群,完善防贫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实施精准综合保险防贫,彻底消除返贫风险。三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五年行动,深入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提升”工程,抓好整体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推广“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经验,努力改善村容村貌。第四,全力开展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优质高效农业,让农村宜居宜业,让农民富起来、富起来,开创农村现代化新局面。
东乡唱着快乐的歌。
——芷江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战纪实
通讯员照片
指导阅读
好水“喷”,路“群”。产业扶贫,侗寨特色浓厚…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芷江侗族自治县以“四步四走”为导向,以培育产业为根本出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以培育产业为根本出路,带领全县贫困群众共同追求小康生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见习记者卢佳俊
通讯员龚卫国
崭新的水泥路,从县城、乡村开始,通向千家万户的家门口;高标准的养殖场里都是鸡鸭;现代化流水线上生产的深加工食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沪、广、深等城市……4月的方菲,记者走进芷江侗族自治县,看到村里旧貌换新颜,产业发展更好,村民收入更高,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精准扶贫,让董乡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4年至2020年10月,枝江15486户50843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率100%,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1.2%下降到零。2018年,全县84个贫困村全部挂牌,全县整体脱贫。数字诠释了侗乡人民在脱贫攻坚决战中的不懈努力,是枝江在脱贫攻坚决战中交出的亮丽成绩单。
2020年,枝江获得信访“三无”县等15项国家级荣誉,综治工作先进县、平安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40项省级荣誉。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精准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产业支撑。我们把培育产业作为推进扶贫的根本途径,走出了一条符合岷江特色的产业扶贫之路。”芷江侗族自治县委主要领导说。
枝江投入1.5亿元,帮助84个贫困村发展柑橘、枝江鸭、高山葡萄等“一村一品”产业。目前,已建成光伏电站84座,种植葡萄4.2万亩、桃2万亩、橙19.65万亩,养殖枝江鸭860万只、绿壳蛋鸡240万只等。,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达到75%以上。
制定产业奖补政策,对实施主导产业的贫困人口按每亩15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支持柑橘、葡萄、蔬菜、桃、烤烟、优质水稻、香菇、猕猴桃、杨梅、枝江鸭、绿壳蛋鸡、优质肉牛等特色产业发展。
以“四步四步”为导向,着力引导杨家将油业、魏初酒厂、春之兰笋业等省级龙头企业、市级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模式,实行规模化经营,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
在枝江镇五里牌村春之兰笋业发展有限公司朱雷笋基地,小坪乡皮排印村贫困村民罗桂花正在切割加工鲜笋。“在这里工作离家近,不比在外面工作差。”她乐呵呵地说,现在每个月都能拿固定工资了。
近年来,枝江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产业帮扶、社会帮扶、就业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一户一业”。截至2018年底,5000多户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或就业全部脱贫。
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现在我们家一年有3万多块钱的收入,家里的老房子也推了,还重建了两栋新房。”江三道坑镇小鱼溪村村民张明勇站在自己的新家门前,面带微笑。
42岁的张明勇一家六口,父母残疾,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他以前是贫困户。用他自己的话说,过去家里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村里只有泥路。
2015年,枝江市交通局实施公路通畅工程,率先对小鱼溪村部分道路进行水泥硬化,水泥路从村里的主干道一直通到张明勇家门前。“路通了以后,我种的东西,养的羊,都不再卖了。”张明勇说。
据芷江侗族自治县政府主要领导介绍,2014年以来,该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服务农村小康的重要抓手,累计投资13.31亿元,帮助全县206个村修建公路2188.7公里,完成公路保障设施569.8公里。截至去年底,枝江已全面实现全县25个100人以上自然村水泥路“组团通”,206个行政村实现公交车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路难走”的问题。
“住上新房子,好好生活。”谈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小坪乡青竹溪村贫困村民邓长春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邓长春住的老房子被白蚁破坏了,所以纳入危旧房改造,原址新建。一年前,他们全家搬进了明亮的新房子。“房间设备齐全,比过去好多了。现在还是每年种橘子,一年收入5万,终于脱贫了。明年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向年收入10万元进军。”对于未来,邓长春充满信心。
安顿下来,走上新路,邓长春只是千千万万脱贫者中的一员。
2014年以来,枝江大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将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贫困户等困难群众作为重点改造对象。截至去年底,该县共投入2.2亿元,为12467户困难家庭解决了住房保障问题。该县贫困人口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2020年,枝江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单位。
饮水助平安脱贫,涓涓细流甜润人心。
夕阳下,枝江镇黄坛桥村老五里组的贫困村民张正在做晚饭,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冲进水池。“以前我们喝的是池塘水,下雨天带的水是黄泥水。现在,县里在村里建了自来水工程,人们定期检测水质,我们终于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放心喝水了!”张高兴地说。
和张一家有着同样经历的,枝江还有成千上万个农村家庭,他们的生活方式因水而改变。
通过“联渠引水”,变“零”为“全”,构建“多渠引水,一龙头放水”的投资新机制。2016年至2020年,枝江先后投入1.45亿元,解决了172818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贫困人口39615人,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
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2020年,枝江依托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个”补助等政策,通过产业扶持、就业帮扶等方式,对无劳动能力、无法脱贫的特困人员进行社会保障,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边缘弱势贫困人口和扶贫不稳定人口不返贫。
同时,加大生活困难人员临时救助力度,将家庭年最高救助标准由不超过2000元提高到不超过5000元,将2000元以下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
确保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走进綦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七里桥安置区的扶贫车间,只见40多名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着。在这里工作的都是安置区的拆迁户。
“楼上住新房,楼下做工作,党的政策真好。大家都走上了富裕之路……”工人罗小梅一边干着活,一边念着顺口溜。
2017年4月,建档立卡贫困户罗小梅一家从碧涌镇搬到了郊区七里桥安置点。因为文化程度低,没有一技之长,罗小妹一度被吓到。“后来车间对我们进行了集体培训,让我彻底冷静下来。现在我不仅每个月有固定收入,还要照顾孩子。我很满意。”罗小梅高兴地说。
截至2018年底,丽江累计投入2.69亿元,全面完成“十三五”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县1073户4104人的贫困人口全部搬迁新房。
不仅要“搬出去”,更要“活下去,富起来”。枝江通过发展扶贫车间、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积极鼓励创业,让搬迁群众稳定了就业“饭碗”。目前,该县已带动808户1382人就业创业,实现了异地转移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就业”。
村民来村里都喜欢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见习记者卢佳俊
通讯员龚卫国
4月16日,走进芷江侗族自治县堰桥镇水陆田村,村里的酸萝卜就业扶贫作坊引人注目。
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给瓶装枝江酸萝卜贴标签。“上班离家不过几分钟。月薪2000元左右。可以照顾家人,还可以种点萝卜增加收入。年收入几万元。”贫困村民张切着白萝卜,满意地说。
近年来,驻村帮扶队和村支部两委大力发展枝江野鸡,建设枝江萝卜就业扶贫车间,实施订单帮扶和生产托管,探索出“变资源为资产、资本为股本、农民为股东”的发展模式,做到“村有产业带动、户有增收项目、民有致富门路”。
水路村村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村里帮扶队的努力。
2018年3月,驻村帮扶队队长蒋新鹏来到村里。白天,他和工作人员一起上门,与贫困村民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晚上,他回到村部,逐一整理意见。针对群众对扶贫政策认识不清、有偏差的情况,他和班子成员一起想办法、出主意。此外,在村里实行“人工智能+广播”的宣传模式,宣传扶贫政策措施,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经过一个月的走访,蒋新鹏意识到,只有集中力量发展产业,村民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2018年底,通过工作队的积极协调,将省农林龙头企业湖南杨家将茶油有限公司引进到村里,以专项扶贫资金入股、租赁集体土地等方式,成立了芷江酸萝卜就业扶贫车间。
2019年9月,8亩酸萝卜扶贫车间建成投产,每年可为村里带来12万元的车间租金收入和13万元的分红,解决60户村民打工带动当地萝卜种植的问题。
“要摆脱贫困,需要穷人的动力,需要市场经济的活力。帮扶队到来以来,把农户的分散种植变成了规模发展,把分散经营变成了产业带动,实现了产业与就业的深度融合。”蒋新鹏说。
白河乡逸致府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见习记者卢家军通讯员周博
季节不等人,春天赢得金牌。4月15日,芷江侗族自治县东乡榕榕溪村呈现出一派热闹的劳动景象。摆脱贫困的王婷玉夫妇抓住有利时机,开着卡车赶往他们的百合基地。
“百合是我家的支柱产业。这批百合虽然是去年8月种的,但为了保证百合顺利生长,卖个好价钱,我们要经常照看,除草,开沟,看看有没有牲畜损伤。”王婷玉说。
50岁的王婷玉曾经过得很艰难,因为她没有技能,家里也没有产业。2014年,他家被准确认定为贫困户。
2015年,他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家乡学习如何种植百合。
百合种植所需投资高,资金短缺已成为王婷玉的一个难题。村帮扶队了解情况后,积极帮他申请小额贷款和产业帮扶资金。
有了钱,王婷玉心里更踏实了。但是种植百合需要轮作和沙质壤土。为了有种植的土地,帮扶队和村干部带着他到处寻找适合种植的土地。
看到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解决,王婷玉充满信心,经常在晚上工作。“大家都在帮我,我自己也不能落后!”他说。
2017年,王婷玉获得了政府5万元的贴息贷款,用于发展百合种植。他一口气种了12亩百合。经过精心照料,那年他获得了大丰收。他们家成功脱贫致富,当年就买了车。
随着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王婷玉百合的种植规模也发展到15亩左右。
“我脱贫了,想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摆脱了贫困的王婷玉不忘带动身边的人。
2018年,他牵头成立了榕榕西百合专业种植合作社。贫困户王廷宽和儿子加入合作社,开始种植百合,连续两年收益不错。“我打算再种一年,给自己盖个新房子。”王廷宽说。
在致富的路上,王婷玉的日子越来越迫不及待。我的儿子王波正在当地的一所职业学校学习计算机科学,他说:“毕业后,我将利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向全国出售村里的百合。”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