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历史的冷故事# #民国那些事#
民国一两年是多少克?到时候你可以用市场价多收点税。
前天写了一篇关于民国黄金的头条,发现很多人都不知道民国黄金多少克一两。大多数人都知道民国有一斤16两,却认为是清朝旧制,一斤约600克,一斤约37克。
但这是不对的,因为虽然南京政府把每斤克数改为每斤500克,但还是16两。这也是“二”单位,有两大两小。民国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多收税多收租。
1.清代的梁酷平
清代度量衡混乱,出现了苦平梁、官平梁、曹平梁、司马梁等不同的标准。只卖两个单位。虽然都是600克左右一斤,16阿良一斤,其实一斤和两斤相差几克。这虽然造成了混乱,但却方便了各级官员和士绅对底层未受教育民众的盘剥,“大打成小打出去”“大两进小两出”之类的事情层出不穷。
但是你交了政府的钱,自然不能忽悠。当时的清政府也试图统一计量,并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制定了《钦定正义规则》和《钦定数理规则》,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表。但由于各种利益的纠葛,不同的度量衡贯穿了整个清朝。
直到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行统一度量衡条例四十条》才在清朝灭亡前三年产生,形成了建筑尺子和水准测量的标准化。此时1斤的规定重量为596.816克,一斤分为16两,一两为37.301克。从这个角度来说,满清真的是被统一丈量的始皇帝扔出了100条街。
第二,北方民国沿袭清朝。
所以,600克左右一斤,16两一斤,是清朝传下来的传统。北洋民国时期,刚开始想沿用老办法,尽量不引起民乱。于是从1912年到1915年,北洋政府继续沿用清朝建筑平秤制,即一斤约596.816克,一两为37.301克。
其实按理说这也没什么。大国要有制度自信。比如现在的美国,每个人都在用1000克每公斤,它要用454克磅。别人用摄氏度,就得用华氏度。如果有人用公吨,他就会用美制吨。还有很多其他类似的。英寸、加仑、蒲式耳和盎司与公制有什么不同。虽然用起来有点麻烦,但是从照顾普通人的传统习惯来说没问题。
但那时候是民国。哪里会有国家信心和机构信心?那时候很多人觉得外国什么都好,外国的月亮又大又圆,恨不得把外国都抄过来。当时有人喊取消汉字和中医。
所以,当时政府里有人嚷嚷着要“向国际靠拢”,觉得中国人“拉近关系”不方便,要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因此,民国三月,国民政府颁布《权利条例》,将其制度界定为甲、乙两种。
A型采用清代建筑尺仓扁平化制度,主要考虑民风,需要一个过渡阶段;时钟B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公制(即公制),可以省去对外交易的麻烦。
后来,这一规定被修改为《度量衡法》,并于1915年1月7日公布。它规定除了原有的建筑尺仓平面体系之外,还有一套额外的万国权平行体系(即国际单位制)。好在当时政府还有点,怕迈太大一步,扯蛋,就搞了个“并联”而不是“取消”。
三、南京政府正式改用500克一斤。
但众所周知,民国实际上有两个共和国,即前期以北京为首都,北洋军阀轮流坐庄的中华民国,和以南京为首都(抗战迁都于重庆)的大宗南京国民政府,以及以老蒋为首的新军阀。这个南京政府虽然只能在少数几个省说了算,但在领土最大的时候,也不过是孙式的“九省都督”。但它不具备统一全国的能力,却有统治全国的野心。就是一群眼高手低的“洋买办”,经常发表一些看起来很美的“国家制度”。
比如在度量衡方面,国民革命后,自立为王、取代北洋政府的南京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用市场化制度代替建尺仓的扁平化制度,由此开创了尺仓扁平化制度走进历史。这帮大爷在1929年2月、1930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民国度量衡法》第五条中说:
“市政制长度为三分之一米(简写为尺),重量为二分之一公斤(简写为斤),容量升级为市升(简写为斤)。一公斤分十六两,一千五百尺定为一里,六千平方尺定为一亩,其余定为小数。”同时在第六条中规定“二:等于十六分之一斤,即十块钱(0.0625斤)”。
于是,新的度量衡发布了。当时法定的1斤等于500克,而16两是1斤(即1两等于31.25克)。而这个拍脑袋出来的规定,就是我之前一两31.25克金币的来历。
第四,新的度量衡可以征收更多的税。
长话短说,南京国民政府的这一规定,虽然看似精细,但在实际执行中却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这主要是因为南京政府根本不控制全国,只有八九省听,其他军阀不听——于是度量衡空前混乱。但“大两进小两出”的达官贵人却赚得更多。
以前的清朝,一斤虽然分很多,但是用起来也没多大区别。如司马金约604.8克,苦平金约596.816克。最多每斤8克能便宜点,普通人买得起。而南京州政府生产的小斤500克,少了近100克,没文化的人饱受剥削。而且,这一斤还是16两。这一两是37.301克还是31.25克?不要说当时的人不懂,今天还是有人不懂。
而且这个改革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用小斤(市斤)多收税!民国时期,大部分税收都是按照货物的重量来征收的。例如,盐税过去是每100斤3.2美元。司马城(大秤)改市名后,六百多克一斤变成了五百克一斤,大秤的100斤变成了小秤的127斤,但政府还是每100斤收3.2元,增税27%,收入大大增加。
所以,民国时期的人民权贵不懂。人家根本不想“与国际接轨”。他们实际上是想“变相加税”,以增加官员和士绅的收入。
5.现在的一两是50克吗?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于1959年6月25日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规定“市场制度原定为每斤16两,因换算麻烦,应改为每斤12两。”所以mainland China只有一两个50克的,一直用到现在。
但实际上,这种50克一两的计量只有mainland China才有,在港澳台就不一样了。台湾省这一带现在用的是每斤600克,但是不要激动。其实这并不是596.816克的“大清祖制”的复辟,而是日本“尺贯法”的影响。但是,一公斤从500克改成600克是不必要的,只会增加混乱。从这件小事,其实可以看出日军对台湾省渗透的深度。
另外,香港和澳门也不一样。1884年出版的《香港二十二律》说,一磅是113恒重磅(即3磅等于4磅)。4 * 454 = 1816/3 = 605.3g,16两一斤就是605.3/16 = 37.83125g,其实这是英帝国主义的生存,基于英国人使用的“磅”,本质上并不是清朝的“司马亮”。现在香港法律规定一斤等于百分之一斤或十六两,即604.78982克,比过去少了近一克,一两变成604.78982/16=37.799364克,澳门紧随其后。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能说,我们在殖民统治的几十年里,照顾到了香港和澳门的生活习惯,这种生活习惯一直没有改变到今天。
就是这样。这次澄清了多少克一两?还是不明白,我不得不说,边肖的民国金是错友每两31.5克。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