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武汉枢纽中心电话_武汉枢纽直通线方案

德邦武汉枢纽中心电话_武汉枢纽直通线方案4月27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就《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举行新闻发布会。 市发改委深度解读《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4月27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就《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举行新闻发布会。

市发改委深度解读《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纲要》)相关内容,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各自职能分别解答相关问题。

■纲要为武汉绘制了“十四五”期间的“施工图”

市发改委主任孟武康表示,《纲要》是我市开启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武汉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赋予了武汉“十四五”时期的“施工图”。

据吴康介绍,大纲采用章、节的形式。共分三大板块,17章62节,32个栏目,共计约75000字。

第一节主要分析发展基础和环境,提出发展目标: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第二节按照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安全要求,制定15项重点任务,包括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双循环发展、产业振兴、生态文明、交通支撑、高效治理、和谐稳定等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

第三部分主要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强化项目支撑、凝聚社会共识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武汉“十四五”将新建轨道交通12号线和7号线北延线。

《纲要》明确,“十四五”期间,武汉将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城市。

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王一光表示,武汉是全国省会唯一获批建设交通强国试点城市。

“‘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左右(含轨道交通),推进近400个交通项目。”据王一光介绍,这些投资将主要投向“完善陆港功能、提升水运港口能级、加快空港口协同发展、建设全球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完善城市交通体系便民利民”等五个方面。

在完善无水港功能方面,将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沪渝成高铁武汉至合肥段等一批铁路通道和武汉城市圈大通道等公路通道工程。

提升水运枢纽能级方面,推进阳逻港水铁联运二期、阳逻港三期扩建工程、经开港多功能公共码头等水运枢纽工程。

在加快空港协同发展方面,将建设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及配套停机坪工程、2号航站楼改造工程、航空空物流服务中心、保税物流中心。

王一光介绍,“十四五”期间,武汉还将新建轨道交通12号线、7号线北延线、16号线,建设东西湖公交停车场、范湖公交综合调度中心、后湖体育中心等20个公交枢纽,以及一批公共集散中心。同时,通过推进武汉邮件处理中心、武汉航空空邮件处理中心、武汉邮政跨境医疗保障应急中心、盛辉分拨处理中心、德邦快递华中总部智慧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全球国际邮政快递枢纽。

■在“十四五”期间,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彻底消除劣ⅴ类湖泊。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任先友表示,“十四五”期间,武汉将采取“增、减、减、治”措施,做好生态文明建设。

其中,“绿化”被放在第一位。任先友说,要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和生产方式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和生态背景,从源头上改善环境。

同时,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进一步协调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彻底消除劣ⅴ类湖泊,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实施土壤污染整治。

任先友表示,武汉要深入实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碳金融中心,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继续讲好武汉低碳发展故事。武汉将着力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继续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人民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生态环境产品。

■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投资将超过一万亿元,

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

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制造强市战略,全面提升武汉制造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市经信局总工程师明表示,到2025年,全市工业比重保持在27%左右,工业投资突破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00家,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成为中国工业创新之源、数字经济先行者、转型升级典范。

龙表示,将以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为引领,改造提升装备制造、先进基础材料、现代消费品等三大传统产业,以人工智能、商业航天、北斗、氢能、网络安全等新兴产业为引领,以电磁能源、量子信息、超级计算、脑科学、深海等若干未来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全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针对具有行业需求和武汉有基础的重要领域,继续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建设,推进创新成果应用和产业化,解决一批行业“瓶颈”问题。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专攻创新的“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

同时,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企业生产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开展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示范应用,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

围绕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重点产业链,武汉将实施“创名牌”、“育名企”、“聚名人”、“创名牌”四位一体行动,塑造武汉制造的新品牌、新优势、新价值。

发挥绿色制造示范引领作用,深化重点行业绿色转型,提高制造业清洁生产水平。

■打造千亿元种子产业链

以及100亿元的粮油、蔬菜、生猪、水产品等产业链。

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车国强介绍,下一步将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武汉模式”,着力打造特大城市和乡村美丽经济圈,继续推进打造精致农业、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品牌农业“三业联动”,着力构建“十大都市优势产业链”(千亿元种业产业链、百亿元粮油、蔬菜、生猪、水产、花卉苗木产业链、五十亿元家禽、花卉苗木产业

车国强表示,将努力实现美丽经济跨越,建设2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区、30条以上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40个以上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50个以上精细农业示范点、6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构建一个点上辉煌、面上创新、带上风景、全面铺开的美丽乡村蓝图。

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村建设,大力建设武汉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把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区域性农业硅谷和农业增长极。力争到2025年,全市聚集10个主导产业院士团队、100个省部级以上农业创新机构,推广应用100个以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释放农村改革发展动能,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给农民吃下长期“定心丸”,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使用权,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车国强说,到2025年,力争培育300个以上市级示范农场、800个以上市级示范合作社、100个综合经济强村。全市标准化农业生产面积达到230万亩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两品一标”品牌农产品达到1150个以上。

长江日报记者吴伟

作者:吴云

来源:长江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804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17日 00:40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17日 06: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