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分为哪三大类(服务业包括什么)

服务业分为哪三大类(服务业包括什么)何迷为写变量 著名经济学家何帆发誓要通过实地调研,30年来每年写一本书《变量》,记录中国从2019年到2049年的变化。关注写变量的何帆,找一个你信得过的趋势顾问。天下事,看清楚不要慌。 01 从宏…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何迷为写变量

著名经济学家何帆发誓要通过实地调研,30年来每年写一本书《变量》,记录中国从2019年到2049年的变化。关注写变量的何帆,找一个你信得过的趋势顾问。天下事,看清楚不要慌。

01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找工作之所以这么难,当然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疫情蔓延,导致经济下滑。经济下行,就业机会自然会减少。但更重要的原因不是新冠肺炎疫情。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大学生找工作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归根结底,这是因为教育和产业极不匹配。所有的孩子都想上大学,他们想上一所好大学。我父母的经验是,知识改变命运。在现实生活中,改变我命运的其实是文凭。有了大学学历,工作会更好找,收入也会更高。真的是这样吗?

稀有的东西是昂贵的。因此,劳动力市场存在教育悖论:受教育的人越少,受教育者越稀缺,能拿到的工资越高;受过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但不再稀缺,受过教育的人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所以他们的工资会被压低。如果考虑到越来越贵的学费和培训费,教育的投资收益下降的速度会更快。

如果以后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能不能换个思路,让一部分考不上好大学的孩子转到职校?我调查了几所职业学校。好的职校,毕业生不用担心找工作的问题。但是职业学校的生源很成问题。很多学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引导。所以,教他们技巧很容易,但是教他们获得自信和自制力就比较难了。职业培训就是进酒店,当护理技能,当然也希望培养大量的熟练技工。这些工作看起来仍然需求量很大,但不要忘记,从长远来看,制造业甚至传统服务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会越来越少。

中国最缺的工作是什么?是现代服务业能提供的岗位。中国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公共卫生,都是严重的短板。所以,就业问题归根结底是中国没有成功完成产业结构转型。

02

什么是产业转型?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从农业到工业,第二次转型是从工业到服务业。这两个转变的原因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会发生变化。当初人们担心,如果吃不饱穿不暖,农业会成为最重要的基础。后来温饱问题解决了,进入小康。这个时候,人们会消费更多的制成品。从吸尘器、水壶,到空、冰箱、汽车,这些产品都会占据人们的主要消费支出。以后人们会进一步向往更高质量的生活,对健康、医疗、教育、娱乐、休闲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服务性支出。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8000到10000美元时,就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最高时约为30%至40%,之后逐渐下降。制造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占总就业的比例也会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

这是全球规律,中国也不例外。2012年前后,中国开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在家庭支出中,家用电器、衣着和食品的增幅明显下降,而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和住房支出有所增加。2011年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的40%,之后逐渐下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镇分行业就业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8年,农业部门就业大幅下降,制造业就业小幅下降,服务业就业大幅增长。

但是这种转变并没有完成,服务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远远不够。

03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指出,服务业可以进一步分为市场化程度高的和市场化程度低的。

如房地产、租赁、商务服务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在中国,这些服务的就业比例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类似发展阶段的就业比例,但在快速追赶的过程中,它们正在向正常范围靠拢。

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业主要有科研、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娱乐、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从工业化高峰后的2012年到2019年,这些服务业的就业平均增长率为1.7%,而高收入经济体在同一发展阶段的就业平均增长率为2.5%。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服务业的就业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进一步扩大。

这些恰恰是中国最缺的工作。一个普通人,不用看经济数据,就能感受到公共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影响。上学难,看病难,是因为公共服务行业相对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所以,在这个转型期,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发展公共服务行业。

公共服务行业不仅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也可以为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比如,中国的医疗系统不仅缺医生,还缺护士。我们需要把大量以前在工厂工作的工人变成老龄化时代最稀缺的护士和护工,这就需要投入资金和资源进行培训。

04

方向很明确。为什么转型滞后?这里有代际差异。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上一代人成长在低收入时期。他们是“物质一代”。年轻一代成长在高收入时期,他们是“精神一代”。“物质一代”更愿意接受唯物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强调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内容,如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维持秩序和强大的国防。“精神一代”更愿意接受后唯物主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强调实现自我价值、自我表达、公民权利、生态环境等。价值观的形成更多的是受到童年生活经历的影响,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一个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往往是因为老一代和年轻一代之间的转变。

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从农业到工业,再从工业到服务业的两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过去最流行的以“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集中力量办大事”等口号为代表的物质文明价值观。地方政府更关注地方GDP和税收增长。在这种价值理念和激励机制下,政府会把大量的财力和精力花在经济建设上,公共服务的提供被地方政府视为只有投入,回报很少的负担。

下一代长大后,我们会看到社会信任会增强,公共管理和服务自下而上的问责机制会更加成熟,社会价值观会发生很大变化。当然,这些都是慢变量,弥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短板需要极大的耐心。

(图片来源:图片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756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17日 21:40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17日 2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