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武当山很有名,在中国名山大川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伟大的皇帝田璇真武和泰张驰三丰都与它有关。如果问武当山,估计大家都知道武当山在湖北,但不仅仅是湖北,湖北、河北、江西、甘肃甚至远至福建泉州都有武当山。
(1)湖北十堰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东邻襄阳古城,西接石城石岩,南接原始森林神农架,北接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五唐门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溪、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潭、九井、十岩、九台,被誉为“上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2)河北省武安市古武当山
武安武当山,古称“古武当山”、“北武当山”,位于武安西北部太行山深处,距邯郸约70公里,素有“清凉夏都、邯郸后花园”之称。古武当山寺主峰海拔1437.7米,顶上有真武古寺,供奉真武大帝和张三丰。据说山顶上有一座唐代的古碑,记载此为古武当山。明代古碑记载“我自隋唐归,此古武当山也”。据专家考证,认为武当山的历史比中国其他武当山都要早,是中国道教界有名的北武当山。
(3)河北邢台北武当山
邢台武当山,又名“北武当山”、“小武当山”,俗称“老爷山”,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西部山区,距沙河市区约60公里,主峰海拔1437.3米。《顺德府志》记载:“北武当山,府西一百二十里,有田璇神祠,又名小武当,旁有青龙山、白虎山。”沙河武当山始建于隋朝,历代都有重建,但都是民间建筑。民间传说真武大帝“北练南传”,相传此地是真武大帝修行开悟之地。据说张三丰曾经在这里传教,现在在山脚下的大千村南边还有一个叫道庄的地方。
不得不提的是,邯郸武安的武当山和邢台沙河的武当山距离很近,而且由于沙河的武当庙是民间所建,估计同一座山的南北两侧有不同的道教建筑。
(4)江西省龙南县武当山
江西省龙南武当山,古称“南武当”,位于江西省最南端的赣粤交界的赣州市龙南县武当镇,素有“江西之门”之称。龙武当山北起陇南武当镇,东接广东省和平县,南接广东省连平县,西靠九连山。南武当山有99座丹霞式的石峰,绵延十余公里,被称为“武当十里画廊”。主峰海拔864米。虽然也叫武当,但和十堰武当有很大区别。南武当山山顶的武当圣庙是一座佛教寺庙。南武当山祖师钟有能(法名石)是一个在此山修行的老和尚,坐地已死。它的名字,据说来源于明朝御史王阳明在赣州暴乱时留下的一副对联:“各武将、文臣下马,奏皇帝,当日止。”取首字母组合成“武当”。
(5)湖北英山县南武当山
英山县南武当山,原名吴家山,又名多云山,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大别山南麓。是武当南派的发源地。南武当是江淮分水岭,鄂皖咽喉要冲,江淮要塞,素有“吴楚东南第一关”之称。
相传吕洞宾、张三丰在此练功,秦始皇在此下马祭奠,汉武帝又加了“古越恒山”的称号。武当张三丰第十四代传人、族长游宣德继承三丰祖师遗志,“五百年后,南山必开。”2002年到吴家山,吴家山改名为南武当山。
(6)福建泉州武当山
泉州武当山,位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镇法石村,号称田璇神八心第一宫,素有“小武当”之称。泉州武当真武寺始建于南宋,现为阿明和清代建筑。提到泉州,我们会想到泉州港,古代最大的港口(原名刺桐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代泉州港的海外贸易发展极为繁荣,在泉州设立了贸易署。每当船只进港或出航,泉州的航运部门和地方官员都会为中外商人举行“祈风”或“祭海”活动。古铜港——后渚港位于法石真武庙的西面,真武帝在这里被奉为海神。一年两次的“送船祭海”和“回船祭海”的海上祭拜活动大多在此举行。然而后来海神妈祖逐渐崛起,取代真武大帝。
(7)甘肃金昌武当山
金昌山,又名金山、北武当山,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北海风景区西部。上面的建筑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清朝康乾年间达到顶峰,之后经常修缮。金昌山是武当山中最特别的一座。虽有武当之名,却集儒释道于一身。它有道教建筑,观音菩萨,孔子等等。山脚下是佛教建筑,半山腰的白子洞是祭祀神灵的民俗建筑,白子洞到金顶是道教建筑。然而,所有的古建筑都被战争摧毁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94年新建的仿古建筑。
武当山之所以遍布全国,原因有很多。大概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信仰真武大帝的人很多,尤其是在明朝。第二,武当张三丰是大游仙,龙见首不见尾,到处修行传教。据有关记载,其足迹遍布湖北、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川等地。基于这些原因,中国有这么多武当山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