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纪录片《大同》获得中国台湾省最佳纪录片金马奖时,记录了大同市市长耿彦博意外走红的一幕。网络上的热议让耿彦博成了神坛。网民对平庸官员的不满,可以通过漫天咒骂来发泄,这也让耿彦博的形象更适合“中国市长”的样本。
耿彦波耿艳波
耿彦波,男,汉族,1958年11月生,山西和顺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拥有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5年3月,耿彦波以县委副书记、县长的身份,投资5000万元修建了王家大院。智者生气了,骂耿彦博是疯子。因为灵石人觉得这是浪费人的钱,浪费人的命。如今,王家大院已成为灵石县的一张旅游名片,中国文化遗产,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真正的灵石人聚宝盆。如今的灵石人,每当人们看到王家大院连年游人如织,尤其是每年“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数量攀升至数万人次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怀念县长耿彦波,感谢铁人对灵石的心血和汗水。
王家大院王家大院
2000年,耿彦波调离灵石,去了榆次。这一次,耿彦博有了更大的目标,整合榆次老城区,让榆次大变样。耿彦博,雷厉风行,马上开始。大投入大回报的修路工程,榆次老城区的文物古迹整合,让整个榆次脱离了原来的破烂形象。当一条宽阔美丽的大道展现在人们面前,榆次城换上漂亮的衣服,越来越多的人说耿彦博好。
榆次老城榆次古城
2008年,耿彦波带着省委的重托,[/k0/]投降大同,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五年奋斗!耿彦波提出了“一轴双城”的构想——以雨荷河为轴,整体保护河西古城,现代化河东新区。只有以前去过大同的人才知道,当时的大同又脏又乱又穷。也可想而知,耿彦博当时肩负着重任。
如何让大多数人相信,耿彦博现在所做的,是一个文化强国的百年大计。他在长长的大街小巷收集精美的雕刻,说只要有一百年的历史,就是文物;然后,他拆了十万间房子,说一百年后,一座城墙在历史上还能垂下来。但问题是大同市民的温饱问题能等几百年才能解决?这就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
他自己也说,他可能一时无法给市民带来任何就业机会或财富,但历史不会给大同第二次机会。如果他这次冲上去,不冲上去就会淹没在历史洪流中。大同该何去何从?能否重现1600年前的辉煌,打造一个文化古都的风采?这就是个人意志和城市命运的矛盾。
耿市长忙在最前线,和钉子户斗智斗勇,和地产商斗智斗勇,却被老婆骂了一顿。早出晚归加班,只能在下午去下一个目的地的路上,和女儿打一个简短的电话,喝三杯老婆给他泡的普洱茶。这就是工作、家庭、爱情的矛盾。
在充满矛盾、利益和权钱交易的中国官场,处理和平衡这些矛盾是耿彦波的哲学。耿彦博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铁打的衙门,流动的官。最后,莫名其妙地,就在春节前两天,接到了中央的通知,要调到太原。那些一直堵在耿彦波家门前诉苦、诉苦,拿到市长亲自签字的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市民,拿着红布条走上街头,游行,甚至跪在地上喊:耿市长,耿市长,你回来!
2005年大同任职,是耿彦波人生中最重要的五年,也是大同改革重生的五年。大同在耿彦波领导的大同市政府手中获得了新生。
美丽的大同美丽的大同
2013年2月8日,耿彦波从大同调任太原任市长。上任之初,他直接去太原各个工地考察,太原规划局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现在,耿市长已经在太原工作了将近五年。五年来,辉煌的龙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纪录片《大同》纪录片《大同》
在《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的热播下,耿彦博在现实中被封为大康书记,被太原人誉为“耿拆”。这也是人们爱耿彦博的一种方式。
近日,太原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耿彦波辞去太原市市长职务。
太原未来可能的发展不会像以前那样大刀阔斧,但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在一代又一代勤劳的共产党人手中,我们山西也将取得辉煌的成就。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