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孙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长寿。在三国君主中,他的任期最长,年龄也最大,这是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最早看到孙权这一特点的人是刘婉,是他下令汉室承认孙策在江南的地位。他曾说:“我认为孙氏所有的孩子都很聪明,但很少有人能活得长久。只有孙权根的骨头比较奇特,与众不同。他面容高贵,寿命很长。你可以记住我说的话,以后用它来验证。”
建安四年,孙权跟随孙策一方攻克庐江太守刘询,击败刘询后率军攻打黄祖,孙权因此上了战场。建安五年,孙策死了,把军务交给孙权,孙权很难过。孙策长史张昭对孙权说:“现在不是哭的时候。今天,江南未定。不能因为难过就忘了自己该做的事!”之后,张昭换上孙权的官服,陪他骑上一匹骏马,出门视察部队。
那时候孙权占的地盘很少,一些偏僻险要的地方还没有依附,天下英雄散落在各郡之间。这些人用自己的人身安全决定了自己的前途,他们还没有和孙权建立稳固的关系。这些都是孙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孙权表现出了超出其年龄的冷静和智谋能力。他继承了孙策的基业,却说自己一个人不行。他得有正当理由,这个正当理由会得到汉献帝,或者曹操的认可。于是,孙权上书曹操,通过曹操的上述朝廷,确认自己是江南之主,为自己正名。
确立了自己的合法地位后,孙权开始大展拳脚。他先派县丞到会稽县为他办理公文,以太师太子、太傅太子之礼对待张昭。他重用周瑜、程普、吕范等人为诸侯,广纳贤才、俊才,广纳名士,以聚江南世家之心。鲁肃、诸葛瑾等人也在这时开始成为孙权的座上宾,为孙权出谋划策,成为孙权身边的智囊。孙权部署手下将领镇压安抚山野,讨伐违抗命令者。
关于周瑜:能力出众,用控有术。
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用人。孙权显然是一个知人善任,听人劝的人,这一点和汉高祖刘邦很像。很多人都有疑问:汉高祖刘邦,智谋不如张亮,军事不如韩信,治国不如萧何。那他为什么会成为达汗的开国国王呢?诚然,刘邦在这三个方面不如这三位专业人士,但他有一个能力是这三个人所不具备的,那就是杰出的管理能力,具体来说就是“知人善任,用其所长,短其所短”的能力。
刘表死于荆州后,曹操看到了机会,准备南侵,企图一统天下。当时孙权派鲁肃去荆州看虚实。在鲁肃到达荆州之前,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率人向曹操投降。此时刘备也正准备南渡,以避曹操之锋芒。鲁肃和诸葛亮都敏锐地意识到赤壁之战关乎大局,赢是三分,输是曹操独霸天下,所以成为刚毅的战将。
与《三国演义》中的优柔寡断不同,其实在正史记载中,孙权很清楚赤壁之战对于孙氏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主张与曹操决战,派周瑜和程普为左右两军统帅,各带一万人,与刘备一起行军,在赤壁大败曹操。请注意,周瑜不是将军,而是和程普在一起的将军。程普与周瑜之间是一种制衡关系。孙权在授权统帅军队的时候很小心,说对周瑜完全信任,这是不可能的。只有被控制的权力才能让这个君主感到安全。
关于鲁肃:谋略有余,进取不足!
周瑜死后,鲁肃为太守,孙权对鲁肃有自己的客观评价。孙权了解鲁肃的优点,但同时也能正视其缺点,用人之道,略胜他人。孙权非常重视鲁肃的才能。张昭曾多次在孙权面前指责鲁肃不谦逊,在孙权面前说了鲁肃很多坏话,说鲁肃是个年轻人,没有什么大才,不能重用。但孙权没有理会,反而更加重视鲁肃,因为他知道张昭所说的其实是一种嫉贤妒能的表现。老人们失去了权力,被年轻人抢了风头,自然感到不快,张昭就是一例。孙权对鲁肃的重视体现在具体行动上。他给鲁肃的母亲送去衣服和家具,使他的家和他以前的家乡一样豪华和富有。鲁肃是跟着孙权走的,所以他没有损失任何自己的利益。相反,他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了。
孙权对鲁肃的信任和看重,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曹操领兵南下江东时,孙权与百姓商议对策。大家都劝孙权主动归顺曹操,唯独鲁肃不说话。孙权上厕所时,鲁肃追到屋檐下。知道他有主意了,孙权拉着鲁肃的手说:“你有什么主意说?”鲁肃答道:“刚才听大家讨论的都是耽误将军的大事。国家大事不值得和他们讨论。现在我鲁加入曹操,但是你不能,将军。为什么?如果我加入曹操,曹操会评判我,看我的才能如何根据我的才能任用。我也可以在曹操手下做官,和现在的待遇不会有太大区别。将军,如果你加入曹操,你能做什么?所以我希望你早点下定决心。那些人是为自己打算的。请不要听那些平庸之辈的意见!”孙权叹道:“这些人提出的意见太让我失望了。现在,你的想法和我的一样。你是上天赐予我的男人!”
虽然鲁迅很有才华,但是周瑜病重的时候,他在孙权面前推荐鲁肃顶替他的位置。但是对于鲁肃这样的人,孙权并没有完全信任他,也就是可以未雨绸缪。当他任命鲁肃接替周瑜的大都督职位时,他还命令程普担任南郡的总督。实际上,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平衡权力,就像赤壁之战时任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诸侯一样。因为孙权心里清楚,只有被控制的权力才是安全的。权力一旦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对他自己这个主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关于吕蒙:吕蒙的任用,体现了孙权的识人之能。
鲁肃死后,孙权把鲁肃原来的一万部下交给梦露指挥,任命梦露为汉昌郡太守。下面的四个县,胡安,浏阳,汉昌和周陵,作为梦露的美食城。事实证明,孙权没有看错梦露,鲁肃收复荆州的未竟事业在梦露手中成为现实。梦露还活捉了关羽父子,超过了他的前任鲁肃。于是,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并送给他1亿元人民币和500斤黄金,但梦露坚决拒绝了这些黄金和金钱,孙权没有答应。
不久,吕蒙得了一种怪病。孙权当时住在公安厅,就把他带到梦露,安置在他住处的内堂,想尽一切办法治好他,并悬赏一千斤黄金,在他管辖的地区招募能治好梦露的人。后来,梦露死在孙权居住的内殿。孙权难过得越来越瘦。
孙权眼中的东吴四任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孙权后来用鲁迅评价周瑜、鲁肃、梦露。他说:“公瑾勇敢无畏,他的勇气是常人的两倍。所以他能打败曹操,打开荆州。他的天赋太高了,任何人都很难追上他。现在你已经赶上他了。过去,公瑾力劝鲁肃到吴栋来,并向我推荐他。我和鲁肃在酒席上交谈,大致提出了建国方略。这是第一件让人开心的事。后来曹操的势力因为刘琮的投降而大增,扬言要率领几十万大军由陆路、水路东进。我广泛征求人们的意见,但是没有人敢带头发言。至于张昭等人,都说是时候写投降书了。鲁肃当即反驳,说他做不到,并建议我赶紧召回周公谨委以重任,授予他兵权,面见曹操。这是第二件让人开心的事。鲁肃的谋略远远超过了张仪和苏秦。后来劝我把荆州借给刘备,虽然是他的短板,但不足以抹杀他的两个长处。周公曾说,不要求任何人十全十美,所以我忘记他的缺点,尊重他的优点,常常把他比作我的邓禹。”
然后孙权提到了梦露。他说:“当梦露年轻的时候,我认为他只有努力和勇气的优点。长大后,他在学业上有所进步,心胸开阔,谋略巧妙,因此仅次于周瑜。只是谈吐举止,英气逼人,不及周晋公。梦露设计关羽打败了鲁肃,鲁肃在给我的回信中说:‘一个皇帝崛起,总会有人为他扫除障碍,所以关羽不值得担心。’是鲁肃心里知道自己不行,表面说大话。我也原谅他,不随便怪他。但他率军扎营,能令行禁止。他所在的地区没有玩忽职守的官员,他管理军队的方式非常好。”
通过孙权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对周瑜等人的评价是公正恰当的,证明了他不仅能用人,而且知道每个人的优缺点。他在位期间,始终将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使吴栋获得了长期稳定的政局,也使吴栋得以与曹魏、西蜀抗衡。这也是曹操高度评价他的原因。
一个人的历史,一个家庭的话语。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