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齐鲁长征
毛泽东(1935年10月)
不怕红军远征,万水千山只当是理所当然。
山满细浪,乌蒙满泥球。
风沙打云崖暖,大渡桥隔铁索寒。
很高兴看到岷山白雪皑皑,绵延数里,我们的战士们越过它,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注意事项:
【五岭】指横跨湘、赣、粤、桂四省的大余、七田、朱蒙、都旁、岳城五个岭。
【乌蒙】乌蒙山。在云南和贵州省的交界处。
【金沙】金沙江。长江上游。
【大渡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大渡河发源于青海和四川交界处的果洛山,流入岷江。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两侧悬挂13根铁索,上铺为木板。
岷山又名雪山,位于四川松潘北部,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三军】泛指红军。作者注:“三军:红一军、红二军、红四军。不是古代晋国的军队空或上中下军。”
评论:
第一副对联“红军不怕远征难,千山只等闲”,进行了推演,勾勒了长征,揭示了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歌颂红军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是这首诗主题的直接表现。“万水”句是对“红军”句的补充解释。这幅对联一直引领着全诗。以下三重内容与“前山”的客观环境和“不怕”、“只闲”的主观精神密切相关。
对联“武陵”两句,写山和“前山”,以乌蒙和武陵为代表。写山,同时也写人。绵延千里的“五岭”气势磅礴,但在红军战士眼里,却相当于“细浪”!“乌蒙磅礴”,险峻巍峨,何等雄浑豪迈,但在红军战士眼里,只是“泥球”的耳朵。写“山”,用“山”来衬托“红军”,真是一语双关!
加入“金沙”句,写水,写“万水”,以金沙江、大渡河为代表。当你写水的时候,你也写了人。感知金沙水“暖”和大渡桥“冷”的,都是红军战士。1935年5月初,红军先头部队在温奇渡口附近误夺了两个渡口,于是用此艇出其不意地袭击对岸敌人,以很小的牺牲熟练地渡过金沙江,于是用“热烈”二字来表达心情。大渡桥采用强行渡桥,不仅桥前一天走了240里,过桥时还造成了子弹。一个“冷”字,流血牺牲的感觉尽在其中。
《尾巴》以情带景,描写长征的最后阶段,战斗与欢乐相结合,但以抒情为主。“幸福”倾注于心,“开面”溢于身。回头看第一副对联,这种喜悦的展现与“不怕”“只是闲着”的心理基调一脉相承。
来源:田斌哥,《毛泽东诗词赏析》,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7月第2版,第68-71页。
(根据毛泽东诗歌赏析)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3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