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中新网西宁10月20日电。com标题:青海玉树:微小的“音符”奏响城市的“和谐音乐”
作者潘玉洁
深秋时节,青南高原的气温已降至零下。清晨六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的天空微亮,这座城市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安静的街道上只有“嗖嗖”的声音。
三卓玛正拿着扫把,小心翼翼地清扫路上的纸屑。开垃圾清扫车的丈夫尼扎在前面路口等着。他们一起堆积和回收垃圾。
尼扎从拿起方向盘的那天起,已经工作了13年。受他的影响,他的妻子和大女儿也纷纷穿上橘红色的工作服,成了“城市美容师”。
早上九点,尼扎和妻子收拾好,一起去了“爱心早餐”供应点。清晨,干净的街道上,背着书包的孩子和上班族神色匆匆,广场上的老人围成一圈,跳起了锅庄舞(一种藏族舞蹈)…踏着欢快的藏族歌曲节拍,玉树市开始了新的一天。
在西航街,各种车辆和外卖小哥穿梭其中。一栋藏式小楼,整洁紧凑,阳光照在屋檐上。很难想象这里的坑。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位于震中的结古镇西航地区受灾最为严重。随即,集中搜救、损失评估、灾民安置、物资发放等工作同步展开。从“破败的党支部”到“帐篷指挥部”,从全国各地抽调救援力量奔赴玉树,灾后重建在短短几个月内全面展开。
当时,玉树县国土局负责受灾地区国有、集体和个人土地的清查、测绘、确权登记、土地征用等任务。索延培和同事们拿着图纸,走遍了灾区的每一户人家。“我们是重建的第一步,肩负着千千万万家庭的期望,压力很大,责任也更大。”
为了加快进度,索昂颜佩开启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地震后500多天,他没有休息一天。“我并没有觉得累,因为那时候,尽快建立一个家的想法铺天盖地。”他说。
2013年10月,玉树县撤县建市。“全国各地的兄弟支持我们建设新家园。如何保护来之不易的重建成果?”像索昂严培这样的城市管理者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
2014年,西航街道办事处成立,7000多户、3万多牧民搬进了崭新的楼房。“从水电暖气到物业收费管理,一切都是新的,需要时间去学习和适应。”索延培说,在随后的几年里,街道组织的社区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并大量咨询和学习其他城市的经验,积极与居民进行宣讲和沟通,耐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渐渐地,索昂严培觉得居民们有了“主人翁”意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主动承担社区工作,保持环境整洁。“经历过同样的痛苦,彼此的友情和共鸣更深。”他说,“感恩”的种子已经在普通市民心中发芽。
蒋家多杰,1983年出生,在西航街道长大。现在,他已经成为扎西大同村的党支部副书记。
“过去,街道非常脏。下雨涉水,我们就捡木块,烧牛粪取暖。我们不得不喝邻居井里的水。”江嘉多杰说。现在一大家子搬进小区,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很方便。”每天晚上加班完,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很亮,心里很温暖。”
登上俯瞰玉树市区的当代山观景台,蒋家多杰带着4岁的女儿,给她指着家的方向。“推开窗户看到绿色的蓝天碧水,我们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公园里。”他笑着说。
看着不远处灯火通明的西杭州,蒋家多杰又梦见了自己的童年,和小伙伴们在狭窄倾斜的土路上玩耍,用纸绑着的风筝在空里摇摆…
“我从来没想过生活会这么美好。”蒋家多杰说,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小音符”的和谐音乐会。“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我们就有信心和动力继续前进。”
据了解,十年来,玉树市实施造林工程12.3万亩,义务植树12.05万株,绿地率提高到41.5%。全市空气体质量优良率和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智慧城市”建设初见成效,行政村道路畅通率和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8个乡(镇)和57个行政村实现电网覆盖。累计投入2.14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高原美丽乡村等工程,城乡发展焕发新活力。(完)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