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诗词(红色经典诗词作品)

红色经典诗词(红色经典诗词作品)1.【七律,长征】 不怕红军远征,万水千山只当是理所当然。 山满细浪,乌蒙满泥球。 风沙打云崖暖,大渡桥隔铁索寒。 很高兴看到岷山白雪皑皑,绵延数里,我们的战士们越过它,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解析】…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1.【七律,长征】

不怕红军远征,万水千山只当是理所当然。

山满细浪,乌蒙满泥球。

风沙打云崖暖,大渡桥隔铁索寒。

很高兴看到岷山白雪皑皑,绵延数里,我们的战士们越过它,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解析】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力量,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写于红军战士过岷山后,长征胜利结束前不久的路上。作为红军的领袖,毛泽东经受住了无数次考验。现在,黎明就在前方,胜利在望。他感慨万千,自豪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看得很平常。在红军眼里,一望无际的五岭不过是微波波的起伏,雄伟的乌蒙山不过是泥丸。金沙江的浊浪滔天,拍打着高耸的山崖,热气腾腾。大渡河危桥的横架随着凌空高悬的铁索晃动,寒意阵阵。更令人欣慰的是,当我们踏上白雪皑皑的岷山时,红军爬过之后满面笑容。

1935年10月,当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时,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克服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这首诗生动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七法,解放军占领南京】

中山风雨转黄,百万豪杰过江。

老虎在龙盘上的位置比过去好了,天翻地覆,慷慨大方。

要勇于追穷,但不能学霸王。

有爱苍老,人间正道沧桑。

【解析】1949年4月20日,全面内战已经结束,国民党军队全线溃退,拒绝签署和平协议。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彻底地歼灭中国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当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多里战线上,分三路渡过长江。23日晚,东路陈毅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很高兴,所以他写了这首诗。

革命风暴震动了蒋家都城南京,人民解放军以百万猛士突破长江天险,直捣蒋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南京。以雄伟和险峻著称的古都南京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它比以前更漂亮了。这种巨大的变化足以让人慷慨歌唱,欢欣鼓舞。

我们要利用这个敌衰我荣的大好时机,追击敌人残余,解放全中国。不要学楚霸王项羽,贪图名利,放纵敌人,导致自己的失败。大自然如果知道,就会遵守盛衰不变的规律。不断变化、发展、前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诗的第一副对联描绘了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壮丽景象;连连称赞南京解放的历史性胜利,表达了庆祝南京解放的革命自豪感。颈联概括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最后阐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并对全诗进行了哲学总结。全诗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争取中国解放的信念。它气势磅礴,气势磅礴,气势磅礴。

3.【七律与思维】

神是有事的时候,才来到南方踩香枝的。

松涛怒天,落叶随清水。

一场风暴震惊了世界,街道上挂满了红绿相间的旗帜。

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故国人民有些思绪。

【解析】写这首诗前后,毛泽东正在南方游历。1966年5月15日至6月15日,在杭州;长沙十七日去韶山滴水洞,在滴水洞待了十一天。28日,我依依不舍地离开韶山,去了武汉。

这首诗写于1966年6月,当时揭开了文革的序幕。这首诗描绘了中国的首都北京正在经历一系列重要事件。五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处理彭、罗、鲁、杨等所谓反党集团。

这首诗反映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的复杂心态。

4.【七法答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而绿。

一竹斑千滴泪,红云百重衣。

洞穴里满是海浪和雪,长岛人在唱着歌。

正因如此,我欲梦疏,芙蓉国尽。

【解析】这首诗是写给毛泽东的同学、新民学会青年时期的老朋友周世钊,送给李达、乐天宇的。这首诗的手迹原题为《答周世钊同学》,后改为《答朋友》。周世钊,湖南宁乡人,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他曾加入新民学会。

解放后和作者通信很多,还有诗要唱。作者在1961年12月26日给周世钊的一封信中写道:秋风在芙蓉国,万里,晚雨在云里村,西南云来衡越,江河日夜鸣。洞庭同志,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不是很美好吗?

对于毛泽东《答友七法》中的“友”是谁,人们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然而,根据后来披露的一些史料,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朋友”是周世钊。毛泽东这首诗的初稿写于1961年。他当时的秘书克林临摹了毛泽东的一些诗。

这首诗是所有诗人的诗中最美最优雅的,它的工艺也是最精湛的。前四句妙用古典神话传说,想象瑰丽,情景交融。从童话世界写到现实世界的最后四句,可谓毫不费力,顺理成章。

5.【七法到韶山】

别做梦了,我的家乡是三十二年前。

卷起红旗农奴戟,黑手挂霸王鞭。

为了牺牲,我敢换日月换新天。

看稻浪浪,英雄遍地。

【解析】韶山,一座韶山冲,在毛泽东的故乡湖南湘潭西北90里处。1925年1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家乡,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韶山支部,后来又组织了人民协会。1927年1月,毛泽东视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曾一度回到韶山。这次回老家,忙了三天三夜。我向群众发表了讲话,组织了几次农民运动工作座谈会,听取了党支部的汇报。他特别指出,要建立农民革命武装,随时准备粉碎反革命破坏农民运动的阴谋。此后,韶山地区的农民运动进一步发展。三个月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湖南反动军阀于五月十一日突然袭击长沙市总工会、农会等革命组织,抓捕、杀害革命者,这就是血淋淋的“马日事变”。这一事件激起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愤怒,各地立即组建革命武装。当时,韶山还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湘宁边区司令部,兵力1000多人,枪支300多支,随时准备配合友军攻占长沙。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这个革命计划失败了。农民武装反而被反动派打垮了。后来反对派军队三路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奋勇作战,但最终因人数悬殊而失败。然后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很多农民英勇牺牲。

从此,经过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终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十年,1959年,毛泽东第三次回到了家乡。32年后,他家乡的面貌完全改变了。追忆今昔,写诗。毛泽东在他的家乡呆了两天,并和家乡的长辈们聚在一起交谈,这使人们非常兴奋和高兴。这两天成了韶山真正的节日。这七个节奏写于25日深夜。虽然年轻的共和国在1959年因国内外天灾人祸陷入困境,毛泽东此时忧心忡忡,但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在家乡和历史中找到了一种精神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不怕牺牲,战胜了一切敌人。现在暂时的困难有什么可怕的?这给了诗人极大的安慰,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激情。在这种心情下创作的这首诗,也充满了这种激情。

这首诗,通过回顾韶山人民革命的历史,描绘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获得的丰收,歌颂了革命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搏击天地的风貌,鲜明地反映了毛泽东崇高的思想境界。

6.【七韵二首诗,送瘟神】

一个

青山多白,华佗无奈。

村里成千上万的人留下了他们的箭,千家万户唱起了歌。

席地而坐,日行八万里,观天象,观千河。

牛郎想问瘟神,却是一如既往的悲喜交加。

第二

春风柳暗花明,六亿中国人各尽所能。

红雨化作浪,青山化作桥。

连天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摇三江铁臂。

问问文君想去哪里,纸船就会熊熊燃烧。

【解析】1956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消灭血吸虫病被写入《农业发展纲要》第四十条。同年,中共中央成立了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并派出大批医疗队前往疫区防治血吸虫病。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疫区余江县人民提出“半年准备,一年战斗,半年收尾”的口号,全力以赴抗击瘟神。大力兴修水利,填平沟壑,根除血吸虫病孳生地。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除了血吸虫病。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消息,并发表了题为《第一面红旗——江西省余江县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历程实录》的社论。

看完之后,毛泽东非常高兴,一夜没睡。第二天早上,他写了这两首诗,在诗的标题下,他用了一段优美的文字来形容他写诗时的快乐心情。

这两首112字的诗是毛泽东在1958年写的。这两首诗通过血吸虫病在旧社会长期流行、危害严重和新社会迅速消灭的鲜明对比,揭示了旧社会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歌颂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劳动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改造山河的英雄业绩。

这两首诗是一副对联,把过去和现在、神话和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想象力丰富。

7.【七律与登庐山】

一座山在河边飞翔,

在绿草地上跳跃400次。

向阳冷冷地看着这个世界,

热风和雨水洒满了河水。

九重天派的浮黄鹤,

波涛之下,晨曦升起白烟。

凌涛不知道去哪里,

可以在桃花源种田吗?

[解析]1959年庐山会议前夕,毛泽东登上庐山,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山川尽收眼底。身处雄伟、巍峨、青翠的庐山,面对开阔、悠远、海纳百川的景色,诗人心中充满了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英雄情怀,于是写下了这首讴歌艰苦奋斗的诗篇。[2]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继续高涨,但是国内外出现了巨大的困难。在国内,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由于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而面临“极左”问题,党在工作中也犯了错误。面对当时的国际国内斗争形势,毛泽东在诗中表现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勇敢无畏的决心和勇气。

庐山空挺立在长江岸边,我开着车绕了一圈,在一路的绿色中登上了它。用冷漠的眼神看着这个世界向着大海,暖风吹来雨滴,洒在江面上。黄鹤荡空高踞云河之上,浪直下江东,烟滚滚。我不知道过去的陶谦去了哪里。我能在桃花源里努力吗?

这首诗的特点是景物写意,虚实结合,动静对应。既写登高望远的风景,也写登高望远的感受。庐山的雄伟和长江的壮阔,通过诗人丰富的感情和苍劲的笔力,气势磅礴,意气风发。

8.【七律与郭沫若同志】

一旦地球上出现风暴,

那里有一堆骨头。

愚人和尚还是可以训练的,

对一个恶魔来说是灾难。

金丝猴应付自如,

于澄清万里。

今天为孙加油,

只有恶魔之雾又回来了。

【解析】苏联赫鲁晓夫统治集团上台后,在苏共二十大上第一次反对斯大林的主张,这是现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分裂的开端。1959年9月苏美戴维营会谈后,赫鲁晓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恶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1960年7月,苏联突然撤走援华专家,撕毁中苏合同,挑起中苏边界争端,肆意践踏国家间关系准则,推行世界霸权。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召开苏共第二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61年11月17日,毛泽东写下了这首《七律与郭沫若同志》,以艺术的形式概括和总结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斗争规律,为共产主义战士指明了斗争策略。

郭沫若于1961年10月1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观看了浙江绍兴剧团演出的《孙武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题诗《看见(孙武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七言诗一首。郭这首诗大概意思是:唐僧把人当妖精,把妖精当人,混淆是非,不分敌我,对敌人仁慈,对朋友刁难。还给孙武空一遍又一遍的念着紧箍咒,让他头疼不已,却让白连续逃了好几次,要把唐僧的肉剁成碎片。读了这首诗,毛泽东认为把唐僧当敌人是不恰当的:要“斩草除根”。于是他给郭沫若写了这首“和诗”,警示人们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大多数群众,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1962年1月6日,郭沫若同志读了毛泽东的这首诗后深受启发,于是他沿用了它的原韵,用另一首诗纠正了他的错误。郭和石曰:“赖友清空霹雳,莫教白骨堆积。九海有雾。八十一香是一场灾难。当和尚被折磨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悔恨,但当他是猪的时候,他就兴奋了。金火眼里没有宽恕,哪怕小妖精来几次。”这首诗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回信说:“和谐是好的。不要把唐僧肉切成碎片。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就是这样。

这首诗明确表达了孙武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观点,从隐喻的内容上表达了反对修正主义的主题。这首诗塑造了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恨情仇。

9.【七律与柳亚子先生】

广东不能忘记喝茶,

索豫州叶黄征。

31年回到故国,

花落时读中文章。

抱怨太多可以防止心碎,

风长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莫昆明池浅,

观鱼比富春江好。

【解析】1949年3月28日夜,国民党左派刘亚子写了一首诗《感受毛主席的情怀》,说他感受到了国民党的迷茫,想回到家乡隐居在一个湖边。同年4月,毛泽东同志题词《七律与柳亚子先生》作为回报,用严子陵隐居富春江钓鱼,劝柳亚子先生留京继续参加建国工作。

我们第一次见面,在广州聊得很愉快,至今都忘不了。我们在重庆重逢时,你问我要诗。这是草木枯黄的秋天。我第一次来到北平,经过三十一年的努力,我又回到了这个故都。在这个缤纷的春天,我有幸读到了你美丽的诗篇。当你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你会抱怨太多,所以要注意不要妨碍你的身心健康,睁开眼睛看所有的风景。别说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这里观鱼远比富春江好。

这首诗清纯飘逸,语言温婉,情意绵长,似轻似甜,很有启发和影响。

10.【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我记得在草地上飞翔,

在红军中,一切都是对立的。

长征不是尴尬的一天,

金芳是个大问题。

每次你闻到大鸟的味道,

小鸡嘲笑老鹰。

不幸的是,你今天去世了,

谁能问国家是否陷入困境?

【解析】这首诗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的《人民日报》。罗荣桓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罗荣桓于1963年12月16日病逝,因在战争年代身负重伤,长期积劳成疾。听到这个坏消息,正在主持政治局常委会议的毛泽东非常难过。他率先起立默哀,说:“一个人对党的路线忠诚十年不容易!”几天后,毛泽东写下了《七律》来纪念他的战友。

我记得红军刚开始打游击战的时候,你我都在部队但经常不能见面。艰苦卓绝的长征现在看来已经不算什么,保持红色山河的颜色不变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麻雀欺我大鹏,这是一个举世闻名的故事,它把坤二嘲讽鹰的事实归咎于中国。此时此刻,你已经不幸离世。未来的国家大事可以请教谁?

这首诗描写了罗荣桓同志光辉的一生和对革命的忠诚。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缅怀之情。

11.【七律,读封建,显老郭】

劝你少骂秦始皇,讨论一下烧坑的原因。

祖魂秦代犹存,孔子学名高适。

百代以秦政法为精,十批不是好文章。

读唐人封建论,别从子厚归文王。

【解析】这首诗是毛泽东于1973年8月5日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是毛泽东写给郭沫若的一首诗。

这首诗是写给郭沫若的,因为老郭在上世纪40年代于重庆写的《批判十书》中,称赞孔子“顺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潮流”。毛泽东不同意这种观点。毛泽东还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批评辩护。这些,他都写进了诗里。

在他看来,孔子和儒家经常讲逻辑,但不。除了在文教方面的一些成就,他还经常说一些空自己的成就。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都在打着儒家、孔子“仁义道德”的旗号,真正为百姓谋福利,与百姓同甘共苦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样,在封建社会,读过一些关于“圣人”的书的学生,就可以摇摇头,把尾巴翘到天上去。毛泽东的愤懑,除了五四以来的反孔思潮外,还有其人格背景的根源。

当毛泽东写这首诗时,他已经80多岁了。这是他写的最后一首史诗,也是他一生中写的最后一首诗。一个现代政治家的最后一句诗,其实是对两个活了几千年的历史人物的评价。所谓“千年”,就是写历史,想每一个字。千年叹息,厚今薄古,声声不倦。没错。

12.[吕奇·董允]

像棉花绒毛一样,冬天的云被雪紧紧压住;现在所有的花都落了,有一段时间很少有人还在开。

天空高冷,大地微暖。

只有英雄驱虎豹,没有英雄怕熊。

甚至梅花也欢迎漫天的雪花。难怪苍蝇会冻死在下面。

[解析]1962年冬,中国经历了三年的特大饥荒。国外有反华的叫嚣。表面上看,好像是在困难时期,正式到了隆冬。弱者经不起这种严峻的考验也就不足为奇了。真正的革命者更加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毛泽东在1962年生日时写下了这首诗。

冬天下雪,据说白云飞舞,一时间百花凋零。天高流冷,大地微暖。只有英雄驱虎豹,没有英雄怕熊。梅花香满雪,苍蝇冻死也不奇怪。

这首抒情诗运用了中国古典文化中梅花的崇高孤傲意象,化为革命浪漫主义的无限瑰丽情怀。诗的抒情气势如雷,出入无人之境。同时,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和对比的艺术手法。几种手法交替使用,相辅相成,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意志。

13.[七大定律与周世钊同志]

春风逗留了一会儿,然后踏上了层的顶峰。

风吹着绿洲里的波浪,雨从绿野里上山。

从前谈笑风生的人依旧,可惜国外有鸡有虫。

莫华少死的容易,30年后还去河西台。

【解析】1955年,社会主义农村合作运动在全国展开。1955年6月,毛泽东到湖南视察农村合作社。时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的周世钊陪同毛泽东游览长沙岳麓山,并作诗《从毛主席登岳麓山到云露宫七韵》,随信寄往毛泽东。收到信后,毛泽东于1955年10月4日回信,附上这首诗和周世钊的七个节奏。这首诗也是为了鼓励农村运动而写的。

刚游完碧波荡漾的湘江,再踏上群山叠翠的岳麓山,心旷神怡。从多风的青橙岛升起,吹动湘江之水,掀起层层浪花;从雨中和绿色的元叶中,它径直来到了山上。老友相见,举杯畅饮,谈笑风生,感觉友情依旧;世界上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鸡犬不宁,真的很可悲。不要感叹青春易逝。三十年后,我回到了河西台。

这首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而且通过回忆春游长沙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宽广胸怀。

14.【七律洪都】

到洪都又一年了,代代相传。

南方听雨听久了,北方的鸡马上挥动鞭子。

侧雪飞进荒,彩云长在新的一天。

每年海浪推波助澜,江草的河花处处清新。

【解析】1965年12月24日,73岁生日的前两天,毛泽东从杭来到南昌,住在赣江边上的一家旅馆里。南昌有著名的王腾馆,南昌是革命的发源地。毛泽东通过表达他的感情和愿望写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毛泽东满怀豪情地游览了井冈山、南昌“八一”起义、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自然地回忆起历史上祖逖进攻、誓死报国的往事。他对长期的革命战斗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总结。看似“烈士暮年,心中充满勇气”,其实是对祖国未来的展望和憧憬。这首诗的意境雄浑、瑰丽、深邃。这首诗表达了抱负。通过吟诵历史,可以表达诗人报效祖国、改造社会的崇高愿望,同时也可以歌颂新中国繁荣富强的伟大事业,寄托对祖国未来的希望。

15.[七韵吟诵贾谊]

可惜的是,年轻人在走廊和寺庙里很有才华,但他们的野心没有得到回报。

塔姆胸中有百万雄兵,勇往直前,照耀中华万树。

主人公并没有打算倾吐主,但高捷终于被怀疑了。

千古惜长沙赋,空白汨罗一步尘。

【解析】贾谊是西汉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18岁时,他以博学多才闻名于郡,受到郡守吴宫的赏识,收为弟子。文帝即位后,由于武公的推荐,被任命为大夫,掌管文经。当时贾谊才二十多岁,是医生中最年轻的。但她凭着自己的学识和议论,赢得了医生中年长辈的尊重,受到了文帝的器重。不到一年,她就晋升为太忠大夫。他主持制定了朝廷的许多法规。贾谊的才华和文帝对他的信任引起了一些朝臣的不满。

据史书记载,他们以“洛阳人年幼初学,迷恋权位”的谣言动摇了文帝对贾谊的信任。于是,文帝要求贾谊离开长安,成为长沙王的老师。后人称贾谊贾长沙,贾太傅。在长沙的三年时间里,佳怡一直情绪低落。文帝七年,贾谊被召回长安,担任梁的老师。此时,文帝虽然仍然欣赏贾谊的博学,但并没有接受他反复申明的政治主张。后来梁怀王骑马摔死,贾谊认为他没有尽到为人师表的责任。他经常哭泣和自责,不久就去世了。

在这首诗中,人们对贾谊命运的一致评价,表达了毛泽东对谗言的痛恨。最后,在“空白沥青尘”一句中,表达了对贾谊之死的哀叹和惋惜,认为贾谊虽然不赞同屈原投江殉国的选择,但贾谊最终并没有超越屈原的愚忠,并为梁落马之事而深感悲痛,最终抑郁过度而死,与屈原一样。毛泽东在这里哀悼他非凡的才华被浪费了空。

16.【七法忆重庆谈判】

土地和土地是我们的主人,无法无天是为了人民。

重庆有官有官,延安没屎没金。

挖桥修路是团结,为城市抢地盘是斗争。

遍地哀恸,满城热血,无非是一念救民。

【解析】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八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蒋介石在加紧准备内战的同时,大肆玩弄“和平”阴谋。他发了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从延安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讨论“和平建国”、“避免内战”等问题。在军事政权问题上,与国民党代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揭露了国民党废除我党革命武装和革命政府的阴谋。谈判历时43天,最终于10月10日签订了《国共代表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然而,在这个协议发表后不久,蒋介石就撕毁了这个协议,开始大举进攻我解放区,发动了内战。

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会见了宋庆龄、冯玉祥、柳亚子等民主人士,以及妇女界、全国工商界知名人士和外国友好人士,取得了他们对我党的理解和支持。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要诗,毛泽东把他以前的诗《园中春雪》抄给他,再唱成这首《七韵,我以田亩地为主》,大家都抄了。

有地有地的是我的主人,无法无天的是你的公民。重庆的官员都是贪官,延安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金子。我们炸桥掘路是为了团结,夺取土地和城市是为了革命斗争。我到处哭泣和流血,只是为了拯救中国人民。

从这首诗中,毛泽东告诉我们,斗争会流血;中国的土地上充满了悲伤和鲜血,但这一切只是为了最终拯救中国人民,把他们从旧中国的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最后一句,诗人郑重表达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良知。

不一样的文章,不一样的精彩,更多内容,请关注【诗词歌赋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235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1月 24日 13:00
下一篇 2022年 11月 24日 13: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