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
有些人经常为别人感到“抱歉”。他们过度反思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并为此长期、过度地感到内疚和自责。
比如分手多年后,我经常想“如果我没有伤害他,他现在会过得更好。”
有时候,我们会收到一些人的道歉,“我真的很抱歉伤害了你”。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反而觉得更生气了。
“内疚”是一种含义丰富的情绪。这种内疚和自责的背后还隐藏着别的东西。比如强烈的控制欲,或者自恋。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复杂而丰富的作用。今天就来说说“内疚”。
内疚有你所不知道的好处
内疚能让人们保持联系。
负罪感对“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有积极作用。内疚让我们在试图伤害、欺骗或背叛他人时感到担忧和不安,让我们停止这些行为;如果它们已经发生了,那么来自内疚的折磨也会影响我们未来的选择。
另外,内疚是一种行为取向很强的情绪。它带来的不适会让人主动去弥补自己的错误,补偿别人。我们通过弥补性来减轻罪恶感。而这本身也促成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存在。
内疚也是一种能带来“控制感”的情绪
一方面,尽管有罪恶感,人们还是会感到道德上的自责。但同时,人们也觉得自己是肇事者——这意味着他们是有力量的人,至少有能力伤害别人。
相对于受害者的软弱无力,施暴者是一个更有力量感、更有“选择”感的角色——他只是做了一个糟糕的选择,而不是像受害者一样别无选择只能承受命运。
另一方面,当一个人感到内疚的时候,也包含了一层心理暗示。有罪的人通常会后悔:“我不应该那样做/应该那样做/应该做得更多”,这也暗示着,如果我当时做了另一种行为,结局会不一样。
在“如果当初xxx做了,结果会是xxx”充满遗憾和后悔的假设中找到“我什么都做不了”和“理论上我对局势的结果有影响”的感觉。
这种力量感和控制感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益的。抑郁症患者,以及那些过于自卑的人,往往会觉得生活无望,失去控制。特别自卑、抑郁发作的人,往往会陷入过度自责,但其实他们首先是从“自责”中找回了一些控制感。
内疚也保护我们自己。
我们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通过批判这种行为,也把自己和这种行为区分开来。糟糕的是行动,而不是我们的全部。每当我们感到内疚和自责时,我们会说“我是一个比那种行为更好的存在”。
过度内疚可能是恶性的自恋
其实内疚可以分为健康内疚和过度内疚。那么,如何判断健康内疚和过度内疚呢?
1.健康的内疚通常会让人修正自己的行为,而过度的内疚则不会。
如前所述,内疚会指示人们做出补偿——直接或间接弥补受害者,或在未来类似的对象/情境中纠正自己的行为。但是自恋有罪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为过去赎罪,即使他们有这样的机会。
这是因为,当实际做出补偿时,反而可能打破他们自恋的幻想。比如发现自己的错,对别人没有太大影响;或者自己找补偿无济于事,即使改变做法,对事态的发展也没有其他可能。
所以,即使自恋有罪的人心里会一直想着那段往事,会幻想事情的另一种可能,幻想自己会补偿对方,但不会真的付诸行动。
2.过分的内疚是脱离现实的。
我们感到内疚,往往是因为我们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实实在在的伤害。但自恋者的罪恶感往往是脱离现实的,他们的罪恶感与之前的行为无法对应。甚至,他们能把别人看似不相关的不幸联系到自己身上。
他们过度地认为别人的痛苦是自己造成的:事实上,他们对别人可能没有那么深刻的影响。
3.罪恶感过度的人会过分关注受伤的人。
心虚的人太在意那些被自己伤害过很久的人。甚至,当他们看到对方其实过得很好,或者看起来是在“走出去”的时候,他们会有一种暗暗的失望感。
4.过分内疚的人,会弱化或忽视对方的责任。
在健康内疚中,虽然一个人认为自己是犯错较多的一方,但他们很少会故意把对方置于完全无辜的位置。而过度内疚的人,则会弱化,甚至忽略对方的错误和责任,把所有的问题都揽在自己身上——这些都是我的错。
当自恋严重阻碍个体对现实的认知时,就变成了一种恶性的自恋形式,沉浸在对过去的愧疚中。
过度内疚者的内心隐藏着5种过于绝对的幻想。而每一种幻想都有自己的功能。
1:“我就是那个做出‘伤害’行为的人。”
-这是一个关于主动性的幻想。
2:“我有伤害对方的能力”
-这是一个关于权力感的幻想
3:“我对他人的生活/命运产生了影响”
-这是一个关于你自己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幻想
幻想四:“我掌控着整个事情的发展”
-这是一个关于控制感的幻想
幻想五:“这件事我有义务负全责,包括对方的部分”
——这种想法其实暗示了你是比对方更有能力更有实力的一方。所以,这是一种关于优越感的错觉。
对于我们伤害过的人来说,最好的祝福可能是他们不再记得我们曾经存在过。
因为你的幸福比记住我重要得多。
感谢大家对认识自己心理学的持续关注。我们将向所有关注我们的粉丝赠送知识大礼包“心理学学习免费精选资料包”。希望领取的朋友欢迎关注,给我们发私信领取。
关注头条“懂我的心理”——2017年健康头条最佳干货科学答案获得者,启蒙空问答。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