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60年来,“雷锋班”陆续收到47万多封来信。这些跨越空的书信,饱含着人们对雷锋精神的呼唤。
◇有人在信中设定人生目标,有人在信中畅谈理想,有人希望雷锋班的战士能成为自己的人生向导。
◇改变的是交流形式和联系方式,不变的是情感认同和精神传承。雷锋精神仍然是激励包括年轻一代在内的社会各界的精神力量。
今年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牺牲60周年。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牺牲,用22岁的短暂生命,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1963年,他所在的班级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
60年来,雷锋班收到了47万多封来信。这些跨越空的书信,饱含着人们对雷锋精神的呼唤。
北部战区陆军某工程旅雷锋班现任班长牟振华说,历届雷锋班都会认真整理各界来信,精心保存。隔着一个甲子,每一封信,每一句肺腑之言,都饱含着人们对雷锋精神的敬仰和向往。
雷锋的课堂,处处都有雷锋的痕迹。
走进雷锋班的宿舍,在入口的对角有一张高低床。下铺是雷锋的铺位,被褥、军装、军帽、雷锋生前用过的皮带摆放整齐。住上铺的人永远是班里的新兵,是离“老班长”雷锋最近的地方。
宿舍北侧中间有一座雷锋雕像,另一侧是过去雷锋班常用的“三宝”:一台修鞋机、一个理发箱、一个储蓄箱。牟振华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雷锋班的战士经常带着修鞋机、理发箱上街,义务为居民修鞋理发,收集废弃的螺丝钉、牙膏管等。变成了储蓄箱。
今天,雷锋的公司仍然有雷锋的痕迹。“雷锋!”“这里!”……“雷风莲”每天都叫得很晚,全连官兵齐声响应。这个仪式持续了60年。“雷锋连”每年都会发日记,让战士们写下自己的年度计划,然后记录自己每天、每周的进步和不足,就这样继续写雷锋日记。
60年来,传承不仅仅发生在部队,雷锋班宿舍旁边就有一个20多平米的房间。记者在这里看到更多的人向雷锋学习,追随雷锋的见证。展出的有来自西藏的哈达、蒙古人编织的羊毛毯工艺品,青海土族儿童的红领巾,一排排玻璃展示柜里摆满了字母。
60年来,雷锋课堂收到了47万多封纸质信件。这些泛黄的信,粗细不一,形态各异,饱含真情。其中,有急需帮助的“鸡毛信”,有需要翻译的盲文信,有漂洋过海的国际信;有用的16页长信,写满100多页,装在6个信封里,有的只有寥寥数语,上面写着“听了解放军叔叔的报告,我决心做一个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2021年,雷锋军与沈阳工业大学“四个自信”研究与课程思想政治指导中心合作,对社会各界给雷锋班的来信进行整理研究。该中心副教授应明说,这些信件见证了雷锋精神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黯然失色,而是穿越了时间空,历久弥新。
一个字母连接一个故事。
一个字母连接一个故事。有人在信中设定人生目标,有人在信中畅谈理想,有人希望雷锋班的战士能成为自己的人生向导。
其中,中小学生给雷锋班寄信最多,给雷锋班送礼最多,比如我父亲的功勋奖章,获得国际大奖的书画,沾有烈士鲜血的雨花石,等等。
1963年2月,雷锋去世后的第二年,一封特殊的信寄到了“雷锋班”。作者是吉林省通榆县北青小学的少先队员。他们在信中写道:“虽然雷锋叔叔因公殉职,但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活在我们年轻朋友的心中。我们全体少先队员决定在3月份召开学习雷锋叔叔的报告会,并聘请雷锋班的班长作为我们校外的名誉大队辅导员。”从那以后,每一个雷锋班的班长都在中小学担任校外辅导员,现在已经有400多所中小学参与其中。
2022年3月,江苏无锡同德桥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一封信中写道:“雷锋叔叔去世的时候才22岁,但他仍然活在我们所有小学孩子的心里。我们都在争做‘小雷锋’。”该校德育处主任周玲说,雷锋就像一颗金黄饱满的种子,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
一封封学雷锋、谈理想的信,从全国各地寄到了雷锋班。
2013年,山东淄博远大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员工在信中写道:“‘雷锋刚’入驻远大后,我们将学雷锋活动从每年3月延长至全年;将学雷锋做好事的内容拓展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融入企业文化……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以赴服务客户,谱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雷锋精神新篇章。”
列车员聂钟鸣在信中写道:“雷锋精神就像一个无尽的音符,贯穿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60年来,雷锋办收到了很多国际信件。2011年11月,一封写有“中国沈阳军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接收”的信从英国寄出。“最近在伦敦图书馆看了一本关于中国160位名人故事的书,突然有了给雷锋部队写信的想法。”79岁的李易·布鲁诺女士在信中表达了想更多地学习雷锋精神的愿望,并向官兵们求助。
李怡·布鲁诺女士在收到雷锋日记、雷锋事迹报告光盘等资料后,表示希望在雷锋生前与雷锋部队官兵建立联系,共同把雷锋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
传承雷锋精神的新“三宝”
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有人给雷锋班写信吗?
“随着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的普及,虽然社会各界寄给雷锋班的纸质信件少了,但人们对雷锋和雷锋班的关注从未停止。”北部战区陆军某工兵团政委孙树志说。
“2003年,我还是个初中生,那年给雷锋班的信让我深受感动。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点击北部战区陆军学习宣传雷锋精神微信官方账号“向雷锋学习”,一位读者在“信雷锋”专栏写下了这条留言。
改变的是交流形式和联系方式,不变的是情感认同和精神传承。雷锋精神仍然是激励包括年轻一代在内的社会各界的精神力量。
在旧的“三宝”基础上,雷锋班现在有了新的“三宝”。
好盒子——面向全社会征集闲置衣物,实现衣物二次利用。近年来,“雷锋班”通过山涛魔盒向偏远山区和灾区邮寄了5万多件爱心衣物。
雷锋存折——2010年,“雷锋班”用雷锋生前留下的存折发起了“雷锋存折”的换发活动。十年来,捐献者的数量从部队官兵扩大到全社会。数十家单位、千余名爱心人士参与其中,累计捐款270余万元。近年来,“雷锋存折”已陆续支出近140万元,捐赠给20多个省区市的灾区和单位,惠及近万名急需帮助的群众。
数码礼包——内含10张光盘,包括电影、音乐、纪录片、雷锋故事等。,也体现了“雷锋班”战士向雷锋学习的点点滴滴。这些年来,很多单位都邀请过“雷锋班”的战士来讲课。如果战士们因为路途遥远或者训练任务繁重不能到场,雷锋班会邮寄出一份数码礼包。
如今,数以万计的数字礼包已流入军营、学校、企事业单位,继续传承雷锋精神。未来,数字礼包的部分内容还将在“学习强军”APP上展示,进一步拓宽雷锋精神传播的网络渠道。
孙树志表示,新时代学雷锋要与时俱进,雷锋班正在通过新“三宝”积极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记者梅世雄、王炳坤、赵宏楠)
来源:Lookout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