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是什么意思(罗刹和鬼的区别)[通俗易懂]

夜叉是什么意思(罗刹和鬼的区别)[通俗易懂]什么是夜叉? 夜叉,梵文拉丁字母音译为yakṣa和yakṣi,阳性词和阴性词分别指夜叉男和夜叉女。Hag理论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前,最早的印度文献《梨俱吠陀》中记载了这个词,原意是“神秘的”。 y…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什么是夜叉?

夜叉,梵文拉丁字母音译为yakṣa和yakṣi,阳性词和阴性词分别指夜叉男和夜叉女。Hag理论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前,最早的印度文献《梨俱吠陀》中记载了这个词,原意是“神秘的”。

yakṣa这个词有时代表“神秘或闪烁的东西”,后来发展为“魔法”。在这本集子《梵天书》和《奥义书》中发展了几个意思,其中最重要的是指某种非人类的、奇怪的东西,这在巴利文文献中很流行。

《圣彼得堡梵语词典》(三卷,1852年至1875年陆续出版)认为这个词相当于“死者的灵魂或鬼魂”。在《阿达吠陀》中,Yakṣa通常意味着宇宙的灵魂或者一个人(指梵天的物质方面)。在婆罗门教,这个词是进一步发展。yakṣa在《叶柔吠陀》中指的是无所不能和奇怪的生物和宇宙精神,在《奥义书》中被称为奇妙的存在[1]。到了《摩奴法典》的时候,“天巴龙布”的体系已经形成,女巫是古印度财神库贝拉的仆人,没有提到她们不好的方面。在《摩奴法典》中,它与邪恶的仙女罗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这对中国的佛教艺术学者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经常把女妖和鬼魂混为一谈。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词在早期文献中的含义在学者中是有争议的。多数学者认为其词根Yak意为“快速移动”、“忽隐忽现”,建议将yakṣa翻译为“幻影”。在梵文和巴利文文献中,这相当于deva(天)或devata(神),有时“天”指的是最高境界。但是hag这个词很少作为印度教的神使用,也不在敬语中使用[3],这和佛教完全不同,佛教寺庙里很多神都来自hag。

夜叉是印度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种神灵,是中外学者研究佛教和佛教艺术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因为夜叉崇拜是印度古老的信仰之一,而夜叉的艺术表现是印度最古老的艺术母题。夜叉信仰从吠陀时代进入婆罗门教,再从婆罗门教进入佛教。其特点既有佛教的,也有非佛教的。

阿南达·库马拉斯瓦米(Ananda K.Coomaraswamy)是一位具有印度血统但完全接受英国教育的当代学者,他于1975年首次出版了专著《Yakas》。大约二十年后的1993年,作者修改了这本专著,再次出版,书名改为《雅卡斯:水中随笔》。

在书中,他从词源学的角度探讨了夜叉的本义,也从雕塑的角度总结了夜叉的不同类型和造型特点。这本书是了解哈格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参考。1969年,莫斯科出版了《мнткачевелитее.》

2012年,青年学者赵玲出版专著《印度早期佛教造像研究》。第三章和第四章涉及夜叉和佛教造像,这也是本文的重点。赵文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就是她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日文和英文资料,但很明显作者在印度的调查不够深入。她的大部分基本观点都是在整理和总结印度和日本学者的结论。正如她的导师阮荣春先生在序言中所说,她“翻译了大量欧洲和日本学者的著作和相关资料”。但显然,作者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是很少的。

2016年,王芳发表《敦煌唐五代旷野夜叉鬼形象简论》[5]。虽然作者看似合理的图码对应体现了逻辑上的合理性和一致性,但他的错误在于没有理解印度人对女妖的感情,错误地将女妖与经典中的一些食人鬼对应起来。如果你问一个印度人妖妇和鬼的关系,他会明确告诉你妖妇和鬼是完全不同的生物,善良的妖妇和邪恶的鬼。如果你去过印度北部的马图拉博物馆,那里陈列着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3世纪的巨大女巫雕像,你就会明白古代印度人对女巫充满了敬意(图1)。在印度文化中,夜叉几乎是善良和财富的象征,而鬼则完全是负面的。因此,王芳将敦煌壁画八部中的“夜叉人”认定为“夜叉鬼”,本身就是一种概念上的混淆。当然,这个词在中国宋代以后的演变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夜叉是混的,邪恶的一面当然会出现,邪恶的一面就是吃人,害人。善良的一面是地位或财富的保护者。根据笔者的观察和社会学调查,其实在印度文化中,hags往往是以好的一面出现的。“正如西尔万·李维所说:Hag在传统上是与地方相关的神,而且很重要……让我们想到当地的守护神”[6]。当然,在古典文献中,还有另一种观点,即在一些佛教巴利文文献和阿贾瓦吠陀中,夜叉或罗刹有时根本没有区别,它们的特征往往是重叠的,它们的名字可以互换[7]。但是有更多的好女人。“在文学和艺术中,女巫通常是城门、宫殿、寺庙和神殿的守护者。从藏文文献中,我们得到了一个与佛同时盛行于影王时期的夜叉故事:

当时其中一个守门人死了,他转世成了一个怪物。他给维沙里的居民做了一个梦:如果我投胎成怪物,请赐予我夜叉身份,在我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这样,每当维萨纳居民的敌人出现时,我就会按铃把他赶走,直到他离开。于是居民们建了一个夜叉雕像,在他的脖子上挂了一个铃铛,然后把夜叉雕像放在门口,给他供奉祭品,戴上花环,载歌载舞,演奏乐器。”[8]

藏民还保留着另一个关于夜叉的故事。西藏文献显示,“释迦牟尼崇拜一个名叫Sakyavardhana(“祝福释迦牟尼”)的夜叉作为守护神。这个传统被记录在西藏的杜瓦(Dulva)中。据杜瓦说:

释迦牟尼人有个习俗,所有新生儿都要拜释迦牟尼的脚,于是国王带着孩子(悉达多,菩萨)去寺庙,但夜叉反过来也要拜孩子的脚…当国王看到女巫向一个孩子的脚敬礼时,国王大叫:这个孩子是神中之神!所以这个孩子叫Devatideva(万神之神)。藏族的故事显然是来源于佛经集(Abhiniskramana,6世纪后期吉纳德多译)。在中文翻译中,寺庙叫天坛,神的名字叫“成长”,“神中之神”的孩子就是佛[9]。所以在古印度传统中,夜叉有保护和保佑孩子的能力。即使在佛教出现数百年后,僧侣们在编撰佛教传记时仍借用了这一周夜叉的传统,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一个被牺牲安抚的夜叉,通常是一个善良的保护者,但当它失去控制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杀手。印度文献《十根终极树枝》记载了一个“一个周娜人,一个园丁”的故事。故事说:有一天,一个周娜和他美丽的妻子遇到了六个恶人,他们当着一个周娜的面强奸了他的妻子。被绑起来的周娜既无助又愤怒,不禁对他一直崇拜和信任的女巫感到愤恨。他说,夜叉,我世世代代崇拜你,对你的尊敬从未动摇过,但现在看来,你不过是个石头脑袋。如果你真的是药叉,有神力,你应该为你所看到的感到羞耻。让我看看你创造的奇迹!

结果药叉真的听到了周娜的呼唤,进入了他的身体,夜叉的锤子到了周娜的手里,于是周娜变得很厉害,她断了绳子,杀了六个小人,还侮辱了妻子。之后,被夜叉附身的周娜完全失去了控制,充满了愤怒,每天杀死六男一女。因为夜叉的力量,整个城市没有人能打败敌人,所以整个城市充满了恐惧。最后,一个年轻的耆那教徒以他的无畏打败了夜叉,被制服的夜叉从阿祖纳的身体里逃了出来。阿祖纳恢复了原貌,城市归于平静[1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混夜叉是需要安抚和支持的,这样他才能表现出好的一面,否则他就是作恶的魔鬼。

所以,在哲学层面上,夜叉是一个类似于purisa(鬼)和nāga(龙)的通称,可以用来指代很多鬼神……一般来说,夜叉是一个半神,拥有神一样的超自然力量,用这些力量他们可以影响人,一部分是有益的,一部分是有害的。一些圣女被称为“rukkha devatā”,而其他的被称为“Bhumma Devatā”…所有的女巫都有非凡的能力,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意变形[11]。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加比国试》中记载:“伽蓝北陵有数石室,内有珍宝。碑文上说这个宝藏受到女巫的保护。如果有人想偷宝,药叉就会变成狮子、蟒蛇、毒虫等袭击者,所以至今没人敢偷宝”。这个记录说明了两点:一是夜叉守护宝藏,二是可以随意变形。如果是漂亮的夜叉女诱惑人,防不胜防。

印度的传统是将夜叉作为真正的神来祭祀。与神的奶和花不同,肉和酒是用来祭祀哈格的,显然哈格是食肉的[12]。“吃人”是印度传统中hags的特征之一。他们通常吃人而不是动物。许多流行的佛教本生故事讲述了这些女巫吃人的故事。据说有个夜叉把所有掉进池塘的人都吞了,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回答他的问题。就好像狮身人面像吃了不能说出真相的人。此外,丛林中的hags会把有毒的食物放在路上给粗心的旅行者吃,然后出来狼吞虎咽。

有一个本生的故事,讲的是一群旅行者穿过一片有女巫出没的荒野。据说hags会在晚上从他们的大本营出来,杀死人和牛,然后吃掉他们的血肉,只剩下骷髅扔在路边。这群人分为两类。第一组的领导是一个容易受骗的人。伪装成司机的鬼从对面马路出来,轻松骗过第一组。第二组更聪明。他们遇到了同一个夜叉,但他们注意到夜叉的红眼睛和侵略性的行为。关键是这些极客没有影子。后一个特征说明他和他的同伴根本不是人。于是旅行者喊道:他们不是人,他们是女巫,他们会转过来吃掉我们的!所以他们逃脱了[13]。

还有一个传说是关于一个女人的对手,投胎成了夜叉女。她一直想吃掉对手的孩子。女巫吃人的传说可以在许多佛教和吠陀文献中找到,其中提到吃人是这些女巫的另一个主要特征[14]。认为女巫吃人的信念可能源于古印度对疾病和衰老的有限知识。就像佛教里的鬼母原本是用天花“杀”人的,佛教以后就变成了“吃”的孩子。

另一方面是古人对黑暗的恐惧。根据《阿塔婆吠陀》,“女巫喜欢在晚上活动。天黑后,女巫们会成群结队地出来。在这段黑暗的时间里,它们拥有巨大的能量,可以对牛、马、家畜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人们认为夜叉是一种神秘而可怕的黑暗生物,会在夜间捕食食人族和动物”。对黑暗和老年的恐惧是古代神话的主要灵感。佛教法典也记载了僧侣被牦牛骚扰的事件。根据法律,僧侣们应该在雨季生活,但人们发现僧侣们不断被牦牛纠缠,牦牛占据了僧侣们的身体,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活力。因此,佛陀停止了僧侣在雨季要留在一个地方居住的规定[15]。

当然,其实可能是小和尚的性冲动在使人衰弱。一句话,妖妇吃人,害人,这是对这种怪异邪恶的一面的普遍认识。在印度佛教盛行的时代,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许多佛教神灵的设计。但是传统的印度人害怕并热爱女巫。即使他们作恶,人们也不是真的想除掉妖妇,因为妖妇是典型的“财神”。

传说释迦牟尼访问了印度北部的马图拉。当时有个夜叉叫伽达巴(意为驴,夜叉名)。它总是与人作对,不是朋友而是敌人,不是盟友而是对手,不是支持者而是对手。孩子一出生就被偷了。忠实的婆罗门和马图拉的居民恳求佛陀帮助他们。释迦牟尼佛决定,如果当地信众为僧人修建寺庙,也要供养嘎达巴(吃人的夜叉),让夜叉们不再伤人。于是,嘎达巴的故事让忠诚的马图拉人通过修建2500座神庙,驯化了2500只哈格。因为马图拉的人民不想摆脱他们的女巫,这种生活在水中的女巫的好处是可以给他们带来高产和财富。因此,马图拉的人民表现为女巫的朋友和支持者,渴望与鬼魂和谐相处,这也是马图拉历史上保留大量女巫雕像的原因。

通过佛陀对夜叉能量的控制和治理,可以有益于社会从而满足这些世俗人的愿望[16]。这样一来,夜叉一旦被控制住,对世俗的人就有利了。鬼母的故事也体现了这个道理。本来是吃孩子的魔鬼,通过引诱变成了儿童保护者。印度自古以来就崇拜夜叉。《摩奴法典》已经规定了这种妖仙的祭拜方式。现在,在印度非常流行的难近母女神崇拜和阿姆里卡女神崇拜都是以夜叉为基础的。

中国的夜叉概念很古老,但还是舶来的,也就是说这个词和相对的概念来自印度,是在公元前后随着佛经逐渐进入中国的。中文已经把这个词翻译的很好了,就是听起来像和意合。因为夜叉类似于印度的一种妖魔鬼怪,据说它们经常在夜间活动,伤人或杀动物。因此,中文翻译与其原意非常一致。我想知道这个奇怪的词如何能让中国人牢牢记住它。然而,是中国人记住了这个词,却误解了它的意思。传入中国的夜叉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鬼”,与中国人的宗教世界里的鬼混杂在一起,充满了消极和黑暗的力量。这是中国人对夜叉的普遍理解,而“夜叉”是对女性最恶毒的比喻。

第二,夜叉崇拜和艺术表现及其对佛教造像的影响。

中国人通过佛教看到的最早的夜叉雕像以两种组合出现,一种是在石窟或寺庙的侧面。在这个守护者的位置上,有两个基本赤裸上身的怒神。如今被称为“金刚力士”,其实就是在守护夜叉。从佛经中我们可以知道,佛寺或佛龛两侧的法身表达起着护法的作用,是早期法律和法典的记载,作为佛教教义流传下来。法典规定,要在庙门两侧画带棍的夜叉,在佛门一侧画带花的夜叉[17]。所以有组织的佛教僧团成立后,自然吸收了印度传统中具有守护功能的夜叉来保护僧院。

当然,夜叉在佛教艺术中的表现还不止这些。搜索印度艺术发展史可以发现,夜叉是印度艺术中最早的人格化偶像,女夜叉妖娆,男夜叉男武英俊。印度教的湿婆、毗湿奴、佛教的佛陀和菩萨,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没有个性化的风格。众所周知,大约在公元1世纪,钱德拉开始代表拟人化的佛陀和拟人化的弥勒菩萨。与此同时,在夜叉崇拜盛行的马图拉,也出现了相应的佛像。因此,讨论佛教造像艺术,必须从夜叉文化和夜叉造像入手,才能了解佛教造像某些风格的出现和变化。

一般认为最早的人格化佛像出现在公元1世纪的犍陀罗,但显然这是片面的。之所以出现这种一边倒的声音,是因为20世纪初在犍陀罗进行考古发掘的许多欧洲学者发出了声音,一些研究成果也向公众公布。但这些学者中很少有印度人,而印度本土学者并不认同最早的人格化佛像出现在犍陀罗。他们认为马图拉的人格化佛像出现得更早,至少不会晚于犍陀罗。通过个人调查和比较佛教造像后来的变化,基本结论是马图拉的佛像可能稍早一点,至少与犍陀罗同时期。重要的是,犍陀罗佛教造像只影响了中国新疆,包括北方的龟兹和南方的和田,但对于内地来说,至少印度的马图拉、笈多等风格影响了敦煌以东的佛教造像。

可以说,随着犍陀罗地区的废弃,也就是公元3、4世纪,犍陀罗的佛教艺术几乎消失,影响力大大削弱。相反,马图拉的佛教艺术的影响是非常持久的。后期印度笈多风格和马球风格都是从马图拉本土风格不断演变而来,而希腊佛像只是昙花一现。

笔者2017年来到这里。佛教只是博物馆里的展品,不再有一点生命力。走在街上的僧侣完全是印度教徒。例如,马图拉至少有三四座宏伟的凯丽思神庙,它们的壮丽与神庙外马图拉街道的贫穷和肮脏形成了巨大的对比。人们对凯丽思的狂热崇拜有点邪教的味道,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寺庙前疯狂地载歌载舞。那是他们祈求上帝给他们无限的爱的时候。

我不知道这个宗教是什么,但是它的狂热和喧嚣显然和佛教有很大的不同。作为凯丽思的传统故乡,马图拉的佛教只出现过短暂的繁荣,很快就消失了。佛陀,佛教中的觉醒者,成为爱神凯丽思的众多化身之一。佛陀不再是一个开悟的人,而是一个热爱上帝的教派的化身。这种现象在印度非常普遍,佛教被吸收进了复兴的印度教派别。耆那教和佛教一样古老,现在受到青年男女的尊敬。人们愿意在赤裸的天一和尚面前顶礼膜拜,却找不到一个活生生的庄严的佛寺,也找不到一个有尊严的和尚。1世纪和2世纪的庄严佛像只收藏在破旧的马图拉博物馆,数量远远少于“异端”遗迹。

图1:公元前3世纪被称为佛陀的夜叉雕像,收藏于印度马图拉博物馆。

①菩萨形象和夜叉:

1.莲花手

考古发现告诉我们,最早称为“菩萨”、“佛”的造像,可能是夜叉[18];供奉夜叉的圣所叫做“智提”,也就是“圣殿”[19]。这就是我们认为佛像和菩萨来自于哈格斯的基本背景。这里我们以观音为例,讨论菩萨造像与女妖的关系。

莲花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早已是佛教艺术史家的共识。但是这个披着莲花和鹿皮的长发修行者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被认为是观音的呢?其实并没有什么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后,甘尼萨加时代的印度教因为过度的虚荣和人们对它的失望而暂时衰落,成为改良派佛教的兴盛时期。由于佛陀早已圆寂,所谓的“大乘佛教”成为佛教信仰的主流,菩萨道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特征。于是,传统上,首陀罗种姓雕刻印度教神灵的工匠开始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和技能雕刻全新的佛像,这些佛像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传统风格。然而,佛和菩萨都是作为印度传统艺术的许多元素呈现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夜叉特征。

传入中国的夜叉被误解为鬼的代名词,但在印度,夜叉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神,尤其是一个城市或家庭的守护神。从现存的公元前2世纪前的夜叉形状来看,这种涉水精灵往往手持一朵莲花[20]。佛教出现后,作为守护神,这种带莲花的夜叉自然出现在佛的两侧或雕像龛门的左右两侧(图二)。龚认为,犍陀罗造像中,两侧有水瓶和莲花的佛就是弥勒佛和观音[21],但没有依据。

据笔者调查,在早期的带水瓶弥勒佛遗存中,确实有两尊刻有菩萨名字的造像可以作为鉴定的依据[22]。但也不能把所有带水瓶的菩萨雕像都当成弥勒佛,因为水瓶在修行者的生活中太常见了,而且当时的形象范式还没有建立起来。同时,至少在公元5世纪以前,被学者认为是观音像,没有任何材料可资利用。是学者通过后来的经典或造像对早期造像进行逆向演绎的结果。公元5世纪,鸠摩罗什翻译了后来在中国流行的Hokkekyo。但这部经典中并没有观音的身影描写,宣扬了对观音的崇拜。佛教图像师认为,标准的观音手持莲花,身穿鹿皮的图像实际上在5世纪之前没有经典或雕像铭文。

通过笔者在印度的观察,所谓莲花菩萨像最早属于夜叉。笈多时期穿鹿皮的形象,是湿婆派练瑜伽的主装。这个特征在18世纪左右的印度微缩图中仍然属于湿婆教僧侣。所谓狮吼观音手持三叉戟,无疑是湿婆神的形象。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慈悲的菩萨怎么可能被允许披着可爱的小鹿皮而不杀生呢?当然,各种观音人物的详细讨论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暂且不谈。

图2:公元前2世纪佛教建筑三尺塔北门的持尘夜叉,是后来持尘佛的前身。

图3:公元前2世纪,马图拉博物馆,Mudaga,hag。

2.金刚帕尼

在公元1世纪和2世纪的犍陀罗和马图拉的雕像中,经常出现一个带着短粗金刚的佛,几乎全裸,他是谁?至少在后汉时期,西域的朱大力、孟康翻译《修行经》,三国时(3世纪末)的智谦和尚,陪同佛陀的所谓金刚乘,并没有出现在经典中。直到公元7、8世纪,《大太阳经》和《佛经》才明确记载,带金刚的侍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刚帕尼,他总是出现在佛陀身边,保护四处游荡的佛陀。

此外,金刚乘的力量发展成了金刚乘,对密宗有很大的影响。这个体系里的每一个神都会持有金刚乘的各种组合。事实上,佛教寺庙中著名的金刚乘源于古印度土著文化,正是这一形象的出现激发了佛教僧侣创作这一形象,也就是说,在经典之前就有了形象。目前学术界的共识是,佛教早期的一佛二菩萨组合是佛、金刚乘、莲花手组合,这两尊菩萨可能来自梵天、石帝。石帝作为印度教的雷神,持的是雷电,也就是金刚的本土化。与此同时,苦行僧梵天手持一朵莲花。而且在早期的《佛传》中,确实有大量的石皇帝和梵天侍从在佛祖身边的描述。这个解释似乎很有道理。而且佛教以印度教的神为侍从,也符合当时的政治斗争。但笔者在观察大量早期造像后发现,这种解释未必合理,完全是一种理论逻辑,而不是造像对罗辑的发展,与印度造像有所不同。

笔者的初步观察是:从图像学,而不是从图像之外的后来的文献来源,发现金刚帕尼的原型可能是印度传统的持木棒的夜叉,在印度称为Mudgarapani。它是佛教前的神和流行形态,其功能是守护。

达摩,古印度的一种武器,大致可以翻译为“槌”或“棍”。从形象上看,是一把长方形的短兵器。马图拉博物馆里保存着很多穆达加的手像,都是公元前后的作品,而且体型巨大。这些穆达加的图像是印度最受欢迎的守护神(图3)。

当佛教艺术在犍陀罗开始流行的时候,希腊的工匠们可能并不十分了解这种武器的具体形式。我们可以看到,在他身边做佛的保护者,是一个犍陀罗式的夜叉,手持笨拙的短兵器。这一形象一直被学者们称为“金刚帕尼”,但“金刚帕尼”的命名显然晚于雕像的出现。当时我们还不知道这个武装夜叉的名字。但通过兵器和法身的造型来看,这位在佛旁守护的武士,可能是印度传统的“穆达嘎手”,而不是后来佛教盛行的金刚乘。这种穆达嘎手在经典中并不为人所知,但当地工匠想象大佛出行时一定有武士保护。达摩嘎是如何成为金刚的,这很有趣。

其实Mudaga也可以翻译成“金槌”,只是它的形状,如马图拉博物馆中所展示的,是一个长方形的立体形状,而不像后来宙斯手中的闪电,呈现出分叉的形状。从方形的穆达嘎到分叉的金刚,中间似乎没有中间形状可以作为过渡阶段。推测犍陀罗的希腊“雷电”结合因陀罗的神话,把这个“金槌”变成了“金刚”。所以有一种假设是,犍陀罗艺术中广泛展示穆达迦手时,这种过于印度化的本土神祗,与佛教新兴思潮不符,而希腊文化中宙斯的闪电和石皇帝的闪电概念,已经进入了这种神祗的造型解释体系。于是,起保护作用的古印度穆达噶罕德,就成了新兴佛教的金刚乘,后来的经典又进一步把它变成了佛教。

从犍陀罗金刚乘的造型可以进一步证明。这位上身赤裸、头发蓬乱的老人,按照日本学者的说法,这位宙斯式的“金刚帕尼”[23],在当时显然不会是印度大神,而是一个深更半夜拿着马蹄铁的夜叉。而那个愚蠢的方头方脑的武器,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希腊宙斯手中的闪电。

标签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的圣人乔达摩,作为一个改革者,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创立了佛教。这一新理论的背景是雅迪亚人的婆罗门文化和古代达卢皮人的土著文化。当然,佛寺里的神是不会出世的。希腊工匠和马图拉的印度工匠在现有理论的帮助下,借鉴了现有的夜叉、龙王等造像传统,佛和印度佛教高僧摸索并逐渐建立了新的造像体系和佛教美学。因此,如果忽视印度传统信仰和传统艺术风格,概念不清,就无法理解佛教神灵的起源和演变。

当然,本文列举的莲花手和金刚乘只是夜叉式影响拟人化佛教造像的冰山一角。虽然,在古代文献中,女妖不好的一面也会被人津津乐道,但至少从印度保存下来的古代雕像来看,无论男女女妖都表现出了最好的一面,可见这类精灵在印度思想中的共同形象特征。夜叉信仰和造型对新佛教造像范式的影响超乎我们的想象,更多的内容有待发现和研究。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印度的夜叉文化,就无法解释清楚佛教图像学的发展。

作者:李玲

发表原创《艺术设计研究》2018年第2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015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1月 28日 10:51
下一篇 2022年 11月 28日 11: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