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寒气”出自《史记》。残暴官员的传记。“每天都有400多人被杀害。后郡战栗,民助官治”。
西汉太守丁襄刚上任的时候,大开杀戒,集中杀了400人,让所有当地人胆战心惊。从那以后,所有桀骜不驯的小官都老实了。
心寒是指人吓得浑身发抖,说明非常害怕。
事实上,人在没有受到惊吓的时候,下丘脑会分泌多种激素,少量的激素就可以使心跳加快,新陈代谢加快,身体的反应更加灵敏,这是人类用来抵御危险的自我保护反应;但过多的刺激和过多的激素分泌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双腿颤抖、无力,甚至不能动弹。颤栗似乎被过度刺激了。
为什么要一口气杀400人?这些人是做什么的?
作为汉武帝信任的官员,宗彝被派到定襄县当太守。那个地方现在是蒙古、陕西、山西的交界处,下辖12个县。山高皇帝远,治安很不好。以严刑峻法著称的宗彝上台后,再次在狱中对200名被轻判重罪的人进行死刑审判,并对另外200名私下探视这200人的人进行宣判,一口气杀死了400人。
如此血腥高压,消息迅速传遍当地,所有人都深感震惊,瑟瑟发抖没有冷却。那些不听话的暴徒和乡镇官员,瞬间尽到了自己的职责。通过这一招,宗彝实现了定襄县社会治安的迅速好转。
司马迁先生也觉得仁义太残忍。严格执法不是任意执法,随意杀人,而是把见义勇为的事迹写进了残暴官员的传记。
纵观义官之旅,无情始终相伴。因为我姐姐治好了太后的病,她被做了县令。宗彝无视官场潜规则,一上来就“严格”执法,社会治安大为好转。汉武帝很欣赏,提拔宗彝为南阳太守。当地有一个残暴的官员,他被安插在宗彝的手中。他的许多家庭成员被判有罪,然后被杀害。最后,那个残忍的官员自己被捕了。这些实战结果直接造成了当地一些富人慌慌张张地在家里搬家。
从现在来看,正义不是严格执法,而是以执法为名的残酷人治。在我国历史上,虽然汉代以后推崇儒家思想,实行仁政,但西汉初期仍然受到相当一部分法家的影响。班固在谈到汉文帝时,说他“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虽然国家逐渐稳定,酷刑逐渐减少,但涉嫌犯罪和轻罪的问题仍然严重。
试想,直到今天,中国人身上还有很多法家思想。“杀人偿命”、“乱世用重典”难道不是很多人想当然的吗?
但这种行为确实出格,老百姓对父母不寒而栗,所以下一步可能会群起而攻之。儒家思想在后世统治了中国两千年。其在缓和官民矛盾和阶级矛盾方面的作用恐怕是主要原因。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9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