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昆山市从自费设立开发区入手,实现了“农业到工业、内部到外部、分散到集聚、由低到高、由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从农业县跃升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县。踏上新的征程,昆山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市的目标,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世界“最美窗口”中全县“最亮丽的风景”。
服务高素质人才
盛银光电(昆山)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企业,成立于2015年8月,落户昆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司创始人获得第十六届(2014年)中国专利金奖和欧洲印刷电子年会2014年度“最佳制造技术进步奖”。以自主技术起家的盛银光电,目前拥有5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吸引了大批人才落户昆山,其中多名人才被评为昆山市“头雁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公司董事会秘书章雷说:“昆山良好的人才政策对我们吸引人才有很大帮助。”
“投研人才”项目是昆山创新人才引进举措,旨在引进国内外院士、学科带头人、领军科技企业家等顶尖人才。2020年,昆山获得苏州市级及以上“双创”人才计划75项,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位列苏州首位。
昆山积极构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政策体系,着力引进一批有技术、有成果、有项目的创新人才团队,创新实施“顶尖人才严阵”、“双创人才”、“产业人才拓展”等五大计划,分别为投研顶尖人才和重大创新平台提供最高2亿元和3亿元的资金支持。目前,昆山共有人才45.6万人,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专家139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73.78件。人才综合竞争力连续多年全省各县(市、区)第一。
昆山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昆山高新区入选全国首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国家高新区排名第39位,创历史新高。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288.0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7.6%;高技术产业完成投资112.41亿元;全社会R&D投资占3.7%;R&D投资增速保持在10%以上。
培育科创好生态
长三角是各地创业的热土。盛银光电为什么落户昆山?章雷说:“不仅因为昆山对科技企业有很好的扶持政策,更重要的是昆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深知科技产业的特点和困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等于一致发展。只有在区域内形成多元化、广覆盖的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下游的每一个企业才能健康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基于协同创新的内涵,昆山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获批设立长三角G60科技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
签约长三角区域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设紫竹麦多(昆山)科技企业加速器;全面推进沪昆科技创新券跨区域通用交换,累计兑现金额超过500万元;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创新合作,打造昆山“一带一路”科技产业园等创新载体。2020年将新增5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居苏州首位。
昆山紧扣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创新链,大力发展具有投融资、技术支撑、市场对接等功能的“双创”孵化平台,完善技术咨询、科技中介、成果推广等服务机制,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项目孵化成功率和创新投资产出率,探索建立“配、投、贷”联动机制, 设立2亿元规模的市级天使投资基金,还修改完善了“坤客贷”贷款流程更简单,时间更短,范围更广,力度更大。 累计服务企业618家,发放贷款47.37亿元,促进了全市科技创新生态日趋完善。
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科技人才,昆山市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立了全国县级市首家人才科技开发服务中心,集政策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三张清单”,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全方位覆盖昆山人才创新创业全过程。开通全省县级市外籍高端人才工作居留首个单一窗口,对工作效率、办理流程、人才引进等进行重新优化、升级和提速。
打开新格式
今年3月9日,昆山成为全国首个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00万的县级市。市场主体数量的增长,得益于即时配送、在线签约服务、新媒体、新零售等新业态的发展,也得益于昆山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的便捷服务。好活(昆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落户昆山,是一家服务灵活就业人员的平台型企业。公司总经理杨洋表示,“公司根据新业态员工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纳税、发票、社保等服务。活科技旨在用科技赋能数字化就业和协同治理,帮助灵活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帮助平台企业提升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近年来,昆山市不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进“一网多用”、“一网运行”、“一网统一管理”协调发展,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加快数据整合,建立标准规范,搭建“村小事、镇大事、难点三级共管”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市、区(镇)、村(社区)三级服务全覆盖。在政务服务领域的成功经验,让昆山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新业态。
先进的服务、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让昆山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2020年,昆山高新技术企业年入库数、认定数、认定率、净增数、累计数创造苏州“五个第一”,其中2014年为有效企业,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123家,培育苏州独角兽企业6家、苏州瞪羚企业56家,建立各级各类企业R&D机构2122家。
从率先提出“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到政府部门相继推出“诚信服务月”、“问题解决月”、“一站式”、“一站式”、“全天候”服务等创新举措,构建首问责任制、告知承诺制、关键岗位AB制等服务机制,昆山市不断提升“昆山服务”这块金字招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目前,该市已聚集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8900多个外资项目,总投资超过1100亿美元,吸引了4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昆山市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检验干部队伍的“试金石”,坚定不移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把基层党组织做强做优,全力打响“坤如意”营商服务品牌,努力推动“昆山之路”在新时代越走越宽。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