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在古代,立冬、立春、长夏和立秋被称为李思,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这一天,天子会带领大臣们到北郊迎接冬天的到来,他也会给大臣们送去御寒的衣物,而北方的人们也会在这一天吃饺子,祈求未来漫长的冬天平安无事。然而,毕竟,立冬就是立冬。即使在北方,也是“水开始结冰,地开始结冰”。草虽然枯了,但还不算太冷。天空空晴朗,远山呼唤。这是打猎的好时机。所以,在这个时候,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鲁伦的《塞上之歌》的第二首。
塞下曲 卢纶
黑暗的树林里,草突然被风吹动,风声飒飒,将军以为野兽来了,立刻拔箭。
天明去找箭,已经深入到石头边缘。
暴风骤雨:突然被风吹起。
明:天一亮。
白羽毛:箭杆后面的白色羽毛,指箭。
不:夹住了,这里的意思是钻。
石头边缘:石头的边缘和角落。它也指锯齿状的岩石。
《夏塞之歌》属于唐乐府,是韩乐府的《出堡》《入堡》所写。一般写军旅生活,边塞风光。唐代写《塞上之歌》的诗人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位。一个是李白,他写了六首《夏塞曲》,都是五言诗。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这两首:《天山五月雪,没有花却冷》和《一匹骏马如风,鞭出渭河桥》。另一个是王昌龄,他写了四首关于插头的歌。我们熟悉“禅鸣空桑林,八月寒流过边关”和“饮马,渡秋水!,溪冷如风似剑”,也是五言诗。
然后是陆仑,他也写了六首歌,但是这六首歌不是五言律诗,而是五言绝句。他还有两首最著名的诗,一首是我们要讲的第二首,另一首是《塞上之歌》中的第三首:“皎洁的月光下,野雁在翱翔,鞑靼酋长在穿越黑暗逃亡。我们追赶他们,马轻负担,和我们的弓和我们的剑的雪的负担。”既然三位诗人都写过塞的歌,为什么不选比较有名的李白或者王昌龄,一定要选陆仑呢?
首先,李白和王昌龄都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大家对他们都有过很多关注。大理十才子之一的陆仑,是中唐诗人,大家知道的相对较少,应该多说。其次,一般认为中唐诗体弱。然而,陆仑的《塞上瞿霞之歌》却是在盛唐时期以铿锵的音调、昂扬的精神和优雅的风度写成的。即使在盛唐,它们也是好诗。最后,李白和王昌龄的《夏塞曲》都是五言律诗,而陆仑的《夏塞曲》是五言绝句。其实五言绝句是最难写的。为什么?总共有四个句子,二十个单词。按照古人的说法,就是“由始至终,由终至始”。刚开始就要结束了。回旋余地小,很难写好。不过,这六首陆仑的诗写得很精彩。它们真的很小但很大,有快有慢,值得细细品味。所以我们选择鲁伦,而不是李白和王昌龄。
看醉墨,月白,雪满千村。
那么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塞之歌》有六首歌,为什么不选别的,单单选这首呢?因为这首歌还是改写的范文。我们小学中学的时候,作文写作就有改写课,比如变记叙文为议论文,变说明文为记叙文,或者变长为短等等。我个人认为,没有一篇范文能比鲁伦的重写得更好。为什么这么说?要知道,这首诗可不是一般材料改写的,而是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一小段,讲的是汉朝飞将军李广打老虎的故事。《史记》原文写道:“广猎时,见草丛中有石,以为是虎射之,但中间之石无箭头,可见石也。”因为再射一次,就回不到石头里了。“众所周知,《史记》中的文字最为娴熟、凝练、传神,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绝唱,无韵之作’。把《离骚无韵》改成《绝句有韵》,难度可想而知。然而,卢纶做到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看前两句:“林中漆黑,风吹草动,将军却试夜射。”十个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氛围。时间在哪里?第一句中的“黑暗”一词和第二句中的“夜晚”一词。不是黎明,也不是太阳,但天色已晚,到处一片黑暗。位置在哪里?在“林”这个词上。这个地方既不是庄严的宫殿,也不是繁忙的街道,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密密麻麻的山给人一种黑暗的感觉,更何况是漆黑的夜晚!人物在哪里?关于“将军”二字。谁会在漆黑的夜晚出现在密林里?不是路上的商人,也不是喝醉的流浪汉。是一个外出打猎的将军,他要回营地了。
那事发地点在哪里?关于“拉弓”这个词。所谓拉弓,就是射箭。漆黑的夜晚,密林中,将军为何突然开弓射箭?因为“草多风大”。想象一下,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将军正在密林中穿行。突然,一阵风吹来,草抖了一下,露出一个模糊的影子,好像有什么东西躺在那里。会是什么呢?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老虎。古代生态环境好,山里常有老虎出没。作为百兽之王,老虎过去常在夜间出没。俗话说“云随龙,风随虎。”“林子大了,风吹草动”不就是老虎出现的信号吗?老将军饶暗暗吃了一惊。但是,将军毕竟是将军,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信心。他只听到嗖的一声,箭已经射进了草丛。这就是“林子大了,风吹草动,将军却在夜间射箭”。
短短十个字,要有氛围,要有故事。是不是很激烈,很有力量,像大片的开场?太棒了。回过头来看,《史记》原著是怎么写的?“广猎,草中见石,虎中射。”相比之下,你知道诗人改写的精彩之处吧?原文中没有注明李光射虎的时间和地点。然而,在这首诗中,这两个因素尤为突出。山高林密,月黑风高,草在俯仰。顿时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可以诱导将军中箭,突出将军的冷静和勇敢。
箭射出去了。下一步是什么?看看最后两句:“第二天早上,他发现他的白羽毛箭,深深地插在坚硬的岩石上。”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将军想起昨晚的惊吓,想看看自己的箭有没有射中老虎,就回到原来的地方去找。只有那时他才惊讶地发现有一只老虎,只是一块大石头躺在草丛里。那箭头呢?一支白色的箭,插在巨石的棱角上,不仅仅是一支箭,整个箭体都插得很深,只有箭尾的羽毛露在外面。
这两首诗和前两首一样精彩。有什么精彩的地方?第一个是“平明”,第二个是“狮岭”。所谓“亮”,就是黎明的意思。如果说黑夜造成了神秘,神秘又造成了误解,那么“光明”就是清晰和启示的意思。昨晚,黑暗阴沉的环境制造了太多的紧张气氛,将军放箭了。然后天亮了,一切都清楚了,答案揭晓了:将军的箭射中了吗?它被射中了,但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这是一场虚惊。真是个误会。看到这一幕,将军会笑。前两句是紧张,后两句是懈怠,前两句是惊讶,后两句是开心。紧而松,惊而喜,如此巨大的反差和对比,正是平明所能造成的效果。
石冷有什么了不起的?所谓“石边”,既不是石缝,也不是石面,而是一块巨石的尖锐棱角。这根本不是射箭的地方,将军却能把箭射进去,而且深到只露出箭尾的白色羽毛。这是多么神圣的力量。你想想,将军射错了箭,但如果真的是老虎呢?如果换成敌人会怎么样?诗人没有说什么,但是看到这些,他的内心会充满无限的敬佩和信任。有这样的将军,边疆就好了!一首绝句戛然而止,余音绕梁,回味悠长。写得轰轰烈烈,风度翩翩,真是妙不可言。
《史记》原著是怎么写的?“石中无镞,视石而定。因为再射一次,就回不到石头里了。”和诗歌相比,有什么区别?第一,根据原文,应该是发现箭射中石头的时间较晚,而不是第二天早上。第二,它撞到了石头,而不是石头边缘。第三,李广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然后去拍,又拍不进去。相比之下,诗人为什么要改这三个地方呢?第一第二处无非是想增加这件事的戏剧性,让将军的形象更加生动。那为什么删除第三位?因为这个东西对于诗歌来说是无用的信息。你想想,当初的史记为什么要写这一笔?也许是这样,也可能是夸大了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天助。
为什么要把《塞上之歌》中的这一笔删掉?只想说,这不是不可思议的奇迹,而是将军的真本事。真正有真本事的将军,才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将军。在这一点上,有人可能会问,你的比较是否意味着《史记》不如屈呢?我不是这个意思。历史学家有历史笔,诗人有诗意笔。所谓历史写作,就是实事求是,不夸张,不夸大,力求形象准确,反映事实。所谓诗意的写作,恰恰是为了夸张,力求形象生动,高于真实。《史记》原著有原著之美,鲁伦改写有鲁伦之美,两者不可替代。
不过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改编者,这首《霞霞曲》还是挺精彩的。本来五言绝句只有二十个字,原文却有三十三个字。这种重写应该通过减法来完成。但诗人并没有一味地减少信息,而是有增有减。换句话说,增加的会增加,减少的会减少。这样,一个弯弓的将军,一个国家栋梁的形象,就可以在纸上生动地展现出来。就像郑板桥写的那副对联:“把三秋树删繁就简,换一个标准带来新的二月花。”卢纶被誉为大理十才子之首。从这首诗来看,确实名不虚传。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