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十月围城》观后感
- 十月围城观后感 推荐度:
- 十月围城观后感 推荐度:
- 十月围城观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十月围城》观后感范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十月围城》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十月围城》是一部虚构性的影片,尤其是影片中的刺杀情节更是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张鸣称,处于历史末年的清廷是比较弱势和胆小的政府,没有系统地组织过对孙中山的刺杀活动,唯一有一丝关联的就是“伦敦蒙难记”。在1896年秋天,孙中山转往英国伦敦,被清廷政府特务辑捕入中国驻英国公使馆,后来在英国外交部的干预以及舆论的报道之下,中国驻英国公使馆只能放人。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为“伦敦蒙难记”。
尽管这部影片有一定的虚构性,不过影片中的其他人物都能找到原型,并且革命的牺牲性也通过影片表达了出来。
首先本片中最大的反派人物阎孝国给了我极大的震撼。阎孝国是一个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学生,拥有一定的民主信念,但愚忠清政,面对老师极低地评价,甚至于侮辱性质的评价,任然能够做到尊敬老师,尽管这时候老师是自己的敌人。他知道西方人的狼子野心,认为孙文等人的革命行为是软弱不堪的,不轻易为他人的意志而改变。但是他没有看出清廷内部的腐朽不堪,革命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我认为阎孝国效忠的不是朝廷,而是自己的本心,自己的意志。
在本部影片中大致可以将人物分为两种:一种人是知道革命的含义以及意义,知道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并且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另一种是市井人物,赌徒、乞丐、车夫、小贩、仆人、小妾等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他们拥有不同的身世、不同的思想,然而最终在革命这条道路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类人没有革命的概念,他们仅仅可能就是因为听了某人的一句话就慷慨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没错,就是慷慨。
这让我想起了四川的袍哥会,虽然他们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但不可否认他们是辛亥革命的功臣,他们的率先起义才增加了辛亥革命的成功性。而四川的袍哥会是一群什么人,也不过是一群混不下去的社会底层人士团结自保的社团罢了。
这些时代滚滚车轮下的小人物也有着自己的牵挂、无奈和喜怒哀乐,但是在这场即将影响全国的大革命中,他们每个人一小点点力量的集聚才造就了革命最后的成功。中国有一句古话“侠义每多屠狗辈”,这样的故事每每令人热血沸腾,这也是我们中国人久违的“风骨”气质。
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市井小人物没有主角的光环,他们卑微的生活中也有着自己的无奈、牵挂和艰辛。这部电影虽然是一群市井小人物去拯救国父孙中山,但我从里面看到了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化;忠孝礼仪仁!
正如国父孙中山所言:“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叫做革命。”而《十月围城》讲述的就是一群卑微但不卑贱的市井小人物,为中国未来所做的流血牺牲。
【《十月围城》观后感】相关文章:
《十月围城》观后感03-31
十月围城观后感04-07
十月围城观后感范文04-07
《十月围城》观后感范文500字03-08
围城经典语录12-19
十月围城读后感作文04-09
围城中的经典语录02-12
《围城》经典语录大全07-19
个人读围城心得感想02-25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7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