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来源:【中国农村网】
辣椒作为海南东部的王牌产业,受国际供需影响,近年来价格一直处于低位。但目前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导致效益进一步下降,产业发展受阻。有些产区甚至出现弃管弃地的现象。迫切需要全产业链发力,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辣椒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香料作物,被誉为“香料之王”,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种植面积37万多亩,年产量4万多吨,居世界第五位。目前已发展成为年产值30多亿元,涉及100多万农民生计的重要热作产业。海南辣椒面积和产量占全国86%以上,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海南东部主产区农民收入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机器换人势在必行。
“以前一斤辣椒能买八九斤猪肉,现在一斤都买不到了。”海口琼山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技术员李允浩从1975年就开始关注辣椒的价格走势。在他看来,辣椒的价格波动一般是十年一个周期。除了国际市场和自然灾害对产量的影响,劳动力和农资成本激增是导致近年来工业利润下降的关键因素。
辣椒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种植环节机械应用率基本为零,采用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种植技术,工序多,劳动强度大。施肥和收割环节的劳动量占总投入的50%以上,产投比降低,利润空被挤压。谁来管理,谁来收割等问题日益突出。
李允浩举例说,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辣椒施肥必须挖坑埋深有机肥,每亩133株都要挖坑施肥。另外,每个施肥孔的人工成本至少10元,每亩1300多元。辣椒收获期,每人每天采摘50公斤鲜果,折算成10公斤白辣椒。按照现在20块钱一斤的价格,可以卖到200块钱,每天采摘工资就在160块钱,所以种植户基本没有利润。
“胡椒管和它是什么都不一样。两年不管了,就坏了,然后就没法管了。”琼海市滨村山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杨全福告诉记者,当地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种植辣椒。然而,由于近年来昂贵的农业材料和劳动力,老一辈的胡椒农民教育的管理方法因成本高而不被年轻人使用。他们要么不管,要么就撒一把肥料,要么就往根边上扔一袋有机肥。这种方法不仅肥料利用率低,而且造成根系表面化,树体早衰,经济寿命缩短。一次
为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湘阴所)一直从事机械化辣椒种植的科研工作,研制出第一代辣椒深松施肥机械,初步实现了松土施肥一体化。在不降低辣椒产量和品质的情况下,生产效率比人工高4倍以上。
“机械施肥不仅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实现了肥孔连通,成本比使用人力降低12%以上。”中国热科院辣椒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锋告诉记者,在不减少单位面积植株数量的情况下,他们对传统的等行种植模式进行了机械改造,采用宽窄行模式,按照主流生产机械的最小尺寸设定行距。
虽然目前机械化松土施肥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杨剑锋认为,辣椒产业种植端的机器替代势在必行。政府有必要加大扶持力度,整合各种资源,研发辣椒机械化种植模式、机械化深耕施肥技术及配套机械设备,改变传统的高成本、低效率种植模式,对促进种植末端机械化生产,实现节本高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复合培养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辣椒是多年生作物,长期种植容易出现连作障碍,已成为世界各大生产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国辣椒产区相对集中集约,50%以上的辣椒果园连续种植20年以上。连作障碍问题更加突出。通过生态种植来维持胡椒园的土壤健康,保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务之急。
为此,中国热科院湘阴研究所多年来系统研究了辣椒连作障碍的成因,并联合研究探索了辣椒、槟榔复合种植等多种生态种植模式。通过两种作物复合种植,种植区生物多样性逐步提高,不仅实现了一地两收,而且减轻了辣椒连作障碍症状,增产30%。
“辣椒槟榔复合种植,一抗风,二遮阴,三保水肥,四克服连作障碍,提高单位土地效益,实现一地两丰收。”杨剑锋介绍,生态复合种植技术不仅可以克服辣椒连作障碍,实现稳产高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槟榔黄化的发生率,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与间作相比,如果直接用槟榔树作为辣椒的活柱,既节约成本,又方便机械通行。
海南文昌79岁的农民周昌琼种植辣椒已有近60年的历史。他住在三层楼的“辣椒楼”里,靠种辣椒做起了“辣椒车”。他在中国热科院湘阴学技术,是海南较早尝试辣椒槟榔生态复合种植的农民。他的辣椒园平均每株能产4斤白辣椒,最高每株产量10斤左右,是海南平均产量的一倍多。
“间作槟榔,既能收获多余的槟榔,又能改善辣椒的生长环境。你看我的辣椒长得多好,产量多高。”周昌琼笑着看了看自己的辣椒间作园,直言合理的间作不仅会影响辣椒和槟榔的生长,还会相互促进。此外,同时种植两种作物还可以分散市场风险,增加收入。他的近百亩辣椒已经连续种植了20多年,产量一直保持稳定。辣椒几乎没有缺株或死株,也没有发现根系衰老。它仍然充满活力和绿色。
文昌椒农周世同也看好辣椒产业。他已经和胡椒打交道22年了。在此之前,他专注于种植。近年来,他开始购买和加工家中的300多株辣椒。白胡椒年产量1500多斤,收入3万元左右。走遍文昌11万亩椒田的周世同认为,“做农业,管好产量、管好质量是关键。价格有高有低,市场有好有坏都是正常的。养殖户一定要有长期的市场判断,不能盲目跟风。他们现在想种什么赚钱就会抢着种什么,但到头来,什么西瓜芝麻都不会抓到。”
发展多重稳定链条赋能
在2021年的海南冬博会上,来自文昌市的一种初级青椒吸引了众多客商和普通百姓的目光。与传统的白胡椒不同,青椒在水中不去皮直接冻干,更好地保留了胡椒风味和功能性物质。
文昌热带作物技术服务中心植保部主任付世莲介绍,为减少污染,提高辣椒品质,文昌大力推进辣椒环保加工和多元化产品开发。青椒是企业开发的新产品之一。合作社以4.5元一斤的价格大量收购青椒果实,折算成白胡椒,20元也有一斤,省去了农民打谷、剥皮、晾晒。
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有5万多亩辣椒。近年来,为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当地政府鼓励企业加大引进环保加工设备力度,同时还集中建设了4个大型公共浸泡池,从国外引进脱粒机,为辣椒种植户免费浸泡、清洗、脱粒,实现了环保与增收的双重目标。
辣椒是国际贸易量最大的香料植物,全球年产量60多万吨,贸易量40多万吨,70%以上用于出口。我国每年对辣椒的需求量为7 ~ 9万吨,国内产量不到4万吨,市场需求巨大。
但我国辣椒产业长期缺乏龙头企业,农户自主经营规模小,新技术应用率低,市场竞争力弱,客观上导致科技创新碎片化,成果转化零星分散,无法形成共同发展合力,产业综合竞争力弱。产品形态仅限于白胡椒、辣椒酱、复合调味品等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产品。,而胡椒香料、日化产品、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缺乏。
“产业链短,效益低,国际竞争力弱。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不断发展,辣椒产业将受到国外低成本原料的冲击,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杨剑锋认为,海南辣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产业联动,以科技创新驱动链稳赋能,逐步形成以高附加值产品和品牌贸易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优质辣椒原料生产基地、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基地和期货交易中心。
人民的期待和行业的呼吁得到了海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近日,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三年(2022-2024年)行动计划》,将辣椒列为该省重点扶持的11个潜力产业之一,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
接下来,海南将继续强化海南辣椒公共品牌,构建以公共品牌为主、地方特色品牌为辅的综合产业品牌体系,加快培育辣椒产业“链主”企业,强化全产业链利益共享机制,打造辣椒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确保链条稳定高效,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网记者曹格邓卫哲
本文来自【中国农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