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厘米是多少寸(32mm参照物有多大)

32厘米是多少寸(32mm参照物有多大)仲夏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唐代诗人樊讯在盛夏写道:“江南盛夏雨如河。橘滴金弹,蕉吐白莲。”古代盛夏是一种怎样的风景?古人是如何消暑的?我们可以从古画中窥见一斑。 夏日风景 “夏日绿树阴长,阳台倒映池塘。…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仲夏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唐代诗人樊讯在盛夏写道:“江南盛夏雨如河。橘滴金弹,蕉吐白莲。”古代盛夏是一种怎样的风景?古人是如何消暑的?我们可以从古画中窥见一斑。

夏日风景

“夏日绿树阴长,阳台倒映池塘。水晶的窗帘在微风中飘动,里面开满了玫瑰。”晚唐高骈的《山亭之夏》描写了夏日的景色。夏天万物花开,风景秀丽,山清水秀。仇英的“夏亭”描绘了绿色的山峰和郁郁葱葱的景观。董邦达的《夏山欲雨》描绘了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烟云缭绕,树木嗡嗡作响,船只在捕鱼。

北宋画家赵灵香于傅园三年(1100年)创作了一幅丝绸彩画长卷《避暑山庄》。画面描绘的是江湖平原的一个小景观。翻开书,可以看到湖在岸边,岸坡上的树挺拔,柳树在垂柳,野草在生长,池塘里长着荷叶,鸭子在嬉戏,远处烟水蒙蒙。一座小桥连接着田野和深处。这里树木众多,周围是几栋房子,房子后面是一片林树,在烟雾的掩护下横向延伸,时而隐时而显,曲径通幽,充满了如梦似幻的诗意。卷末特写描绘了三棵形态各异的大树,与第一棵树遥相呼应。《湖滨别墅清夏图》展现了盛夏阵雨间歇时,湖面的宁静凉爽之趣。画得美,笔墨绵软,烟树迷离,美得静,景色宜人如梦。

元代画家王蒙创作的《夏山隐图》,是另一种风景。画的上半部分是山和山,有孤立的瀑布和参天大树。半山之中,树木葱茏,佛龛楼掩映期间,若隐若现。山涧潺潺,森林茂密,茅屋草屋错落有致,一座木桥横亘山涧,连接两座房屋。房屋右侧,一个隐士坐在榻上,手里拿着一把羽扇,一个少年托着托盘侍奉左右,一个户外少年正在练鹤;左边有一间农家茅草屋,门口挂着竹帘。里面布置了两张长椅。一个女人坐在房子里,好像在做针线活。外面,一个男人正端着一个盆子从小溪里打水。一只狗静静的躺在院子里的石凳前,生活气息浓郁。《夏山隐画》的功力是清华的水墨画。笔法自由,笔墨未干。采用了兼笔的笔法,画工精细,笔墨敦厚。构图虽密,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实事求是、疏密对比的方法,安排得有条不紊,可谓王蒙山水画的代表作。整个画面气势磅礴,意境幽静。这真的是一个美丽的场景,你可以生活和游泳。右上自题:“夏山高幽,郑铮二十五年四月十七日,黄鹤山人王蒙,于吴门寓所为燕明所绘”。一三六五年,二十五岁的王梦实。此时正是他创作的巅峰。在此期间,他画了大量以隐逸为主题的作品。王蒙(1308-1385),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号,黄鹤山樵,祥光居士。作品以诗词书法见长,擅长画山水,是“元四大家”之一。

夏天的花、果、果

夏季气温高,水分充足,各种花草树木生长旺盛,生机勃勃。田野里的牵牛花、凌霄花、百合花盛开。南宋画家吕宗贵在《夏回偏芳图》中画了几种花卉。此图为夏季常见的三种花:粉色的蜀葵、无暇的栀子花、淡黄淡雅的宣花。在夏日温暖的风中,花儿色彩斑斓,绽放,或绽放,或含苞待放,芬芳馥郁,沁人心脾。花和叶形态各异,颜色各异,前后穿插,在美丽和谐的氛围中相视,为炎炎夏日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也给人带来了清香和清新,用尘埃洗涤了夏日的炎热,使人赏心悦目,清心寡欲。清朝乾隆皇帝为这幅画题了一首五言诗:“夏惠甫注其名,乃情理也。有了白色的红色,黄色就忘了烦恼,变得快乐。清释五千,无名之始”。

夏天最常见的是荷花,“荷叶无限蓝,荷花在阳光下别样红。”它在炎炎夏日绽放出自己的美丽,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歌颂和描绘的对象。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荷花鸳鸯图轴》描绘了“出淤泥而不染,留青莲而不妖”的荷花性格。这幅图长183厘米,宽98.3厘米。画中的四朵荷花婀娜多姿,花朵美丽,或含苞待放,或含苞待放,或展露朝阳,或绽放,生动地表现了荷花盛开的不同形态和婀娜多姿的面貌;荷叶也形态各异,有的像碧玉盘,有的大如伞,有的浮在水面上,晶莹的露珠在上面滚动,五彩缤纷;湖水壮丽,浑朴,凝重,深邃;一对四目相对的鸳鸯,在荷花间嬉戏,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一只青蛙埋伏在石头后面的荷叶上。似乎它在附近发现了蚊子,想伺机捕食,为画面增添了不少活力和趣味性。两只五颜六色的蝴蝶飞舞,一只在空中翩翩起舞,另一只落在花间。由此可见,画家善于细心观察,有着微妙的匠心。陈洪绶也喜欢画荷花,曾给自己起名叫“老莲”。

夏季,各种果蔬相继成熟,花样繁多。清代画家袁江在《蔬果速写》中展示了多种蔬果。这种丝绸是彩色的,长32厘米,宽22厘米。《写生蔬果》有两页,其中一页描绘了成熟的西瓜,绿皮红肉,让人垂涎欲滴。瓜皮绿色发黄是成熟的标志。为了保持瓜的新鲜,保留了一段瓜藤和几片叶子。其中一页描绘了紫茄子、白茄子和绿豆荚。藤蔓上的小花是白色的,绿叶是绿色的,看起来优雅清新。这些素描采用无骨法绘制,生动传神,特别是一些细节处理非常到位,显示了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细腻和独到。

大自然消除了夏日的炎热。

炎炎夏日,没有空调的古人是如何乘凉的?大部分人还是利用自然环境走进山川,听听泉水间的流水,与绿树竹树融为一体,让内心平静,自然凉爽。其酷炫的方式不仅环保低碳,还充满了趣味性和诗意。比如唐寅的《石林避暑图》,文徵明的《凉景图》,都是靠自然环境来安神祛暑的。宋代的《淮阴避暑图》和《柳荫高适图》都是在树荫下,仰躺在凉爽的长沙发上,或坐在凉席上,闭目养神,或懒洋洋地翻看着手中的书籍,或喝几杯酒来打发暑气。

宋代宫廷画家苏汉臣画了一个在荷塘边乘凉的美女。画中荷塘碧水荡漾,荷叶荷花盛开,红荷花在燃烧,白鹤在璀璨,粉荷花在绽放;岸边杨柳垂柳,枝刷流水,亭台巍峨,锦檐绣花,雕栏玉雕,景色宜人。两位女士穿着素雅的衣服,在篱笆旁看荷花,一边纳凉一边感受“出淤泥而不染,保荷花鲜而不妖”的荷花性格。“荷花深水风阔,雨香。”一阵热风从水面吹过荷塘,顿时变得十分凉爽,加上荷花的清香,沁人心脾。炎炎夏日,你可以在荷塘边乘凉,看荷花。杨万里在《炎夏池上游》诗中说:“草摇头忽报农,披肩止一西风。黄昏荷花依旧热,低脸藏青伞。”这首诗太有意思了,不仅人怕热,荷花也怕热,像绿伞一样躲在荷叶下乘凉。北宋诗人秦观游览了一处从来不为酷暑所扰的避暑胜地,那就是画桥南侧绿柳成星中的荷花池。他支起一张胡床,斜靠在上面,享受着纳凉的悠闲。姐姐的笛子在水面上飘荡,盛开的荷花在风中芬芳沁人心脾。他忍不住写下了《乘凉》这首诗:“带瓢追柳外凉,桥南画床。月船笛不平,风集池中莲香。”

明代画家仇英在山上的一个亭子里画了一个暑假。这幅画就像一个仙境,有山,有绿色的山峰,还有白云。亭子之上,两个身着官服的人坐在栏杆旁,品茶交谈。他们仿佛听着山间断断续续的松涛,又仿佛看着他们练碧水的眼神,旁边站着一个年轻人。《夏亭画》以绿冷色调为主,青山绿水,生机盎然,令人心旷神怡。从题字来看,这幅画绘于明朝嘉靖辛卯年间(1531年)七月二十六日,右上方有好友文徵明的题字:“中间有仙府,深得岁月不算。松巢,白鹤,亭台楼阁,沧浪紫罗兰花。野孤云外,青苔未落。多少尘封的梦,悠悠来此。”(文/郑学富)

(作者是文史学者)

来源:艺术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431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1月 20日 23:15
下一篇 2022年 11月 20日 23: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