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名状造句(令人惊骇造句)

不可名状造句(令人惊骇造句)“张华考上了大学,李萍进了中专,我在一家百货商店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应该是《新华字典》。 当初编这句话作为用词造句的例子的编辑应该没想太多。 但在2022年的这个时候,…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张华考上了大学,李萍进了中专,我在一家百货商店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应该是《新华字典》。

当初编这句话作为用词造句的例子的编辑应该没想太多。

但在2022年的这个时候,这句话读起来产生了某种说不出的荒谬。

时代变了,人生有三个选择:“上大学”、“上技校”、“高中毕业去公司上班”。

后续会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方向。

很难说张华、李萍和“我”的未来是否光明。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三个人未来的生活境遇不可能是一样的。

三次人生选择导致三次人生落差——这种想法已经被大众内化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直觉。

现在大家都知道要不要读书,读本科还是硕士,学技术还是做销售。

生活再也不会一样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是的,任何人都可以说漂亮的话。

职业,以及从事该职业的人,加上该职业所属的“社会阶层”,实际上将人分为三六九等。

相对于在职业选择上没人认可却真实存在的歧视链,还有一个随处可见的论断:

“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

“你痛苦是因为你的行为配不上你的野心。”

“某某人事业有成,那是因为他以前肯吃苦,工作够努力。这是命运的赐福。”

“如果你没有成功,那是你付出的还不够。”

这样的论调在一些私企中随处可见。

我有一个80后的朋友。前段时间因为公司很忙,他经常在公司加班到凌晨。

有一天,在公司稍微抱怨了一句后,他的70后老板笑着说:

“其实我觉得如果你二十多岁的时候再努力一点,可能现在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然后老板开始讲他的创业生涯,说他小时候家里很穷。

他不顾一切地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十几岁的时候,我努力学习,考上了一所好大学。

然后毕业后找了份好工作,在大公司待了六年。

积累了很多经验,30岁开始创业,现在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老板说:“努力就能改变命运。有时间抱怨,还不如提升自己。”

我们来品味一下老板这番话背后的逻辑:

没错,要取得个人的成就,真的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没有人否认这一点。

努力是有意义的,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

然而,一个人的努力只是影响其成就的诸多因素之一——而且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除了个人努力,还有:

教育、学历、经历、人脉、出身家庭…

等等,综合决定一个人成年后的职业发展。

事实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在现实世界中,付出同样努力的人并不总是获得同样的成功。

同样成功的人并不总是付出同样的努力。

比如“财产100万”这种简单粗暴的“成功”概念。

拥有一百万美元的财产意味着这个人是富有的,换句话说,是成功的,对吗?

然而,有些人可能要努力一辈子才能挣到一百万美元。

另一方面,有些人生来就拥有数百万的财产、房子和汽车…

前者因为努力得到了百万美金是真的,但是后者呢?

如果说努力可以决定一切,那么后者生来就拥有无数财富又该如何解释?

在这里,有些人又有话要说了:

“人会重生的!他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都为他努力过。别人几代人的努力,我凭什么输给你?”

其实这些差异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那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这个学派把动物界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等自然法则强加给人类社会。

一切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都归咎于“努力不够”和“无法适应”。

生活不如意的人,因为能力不足,就活该遭受糟糕的境遇。

但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所谓的“优”“劣”“胜”“淘汰”,是因为有优于竞争的裁判机制。

这种裁决机制不是中立的,而是由现有的既得利益者创造和维护的。

如果一个机制从一开始就不够平等,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强者会从弱者手中拿走最后一片面包,然后悲伤地说:

“你活该,为什么不努力。”

讨论

命不好的人,是因为不够努力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424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1月 21日 06:31
下一篇 2022年 11月 21日 06: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