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方刚和李永萍谈汉字文化
文/儒报记者曾梵天
前台北市副市长与著名作词人方共同发起“汉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推动了汉字的世界认同。采访中,考虑到其悠久的历史、旺盛的生命力、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文森特·方(vincent fang)告诉本报记者:“汉字有资格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客人:
方舟子,著名作词家,著有《青花瓷》、《直答》、《霍元甲》、《双截棍》、《上海1943》等诗歌。
台湾省文创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前台北市副市长李永萍。
□主席:
《儒林外史》记者曾梵天
□:李女士与方先生共同发起“汉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发起这一倡议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 vincent fang:当时台北有个汉字文化节,一年一次。我当时就觉得,其实汉字和世界上其他语言是不一样的,是现在唯一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因为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是拼音文字。我觉得,其实汉字是有资格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因为书法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了。
■李永萍:这个活动得到了一些很好的回应。一方面呼吁民众重视汉字文化,一方面推动世界范围内对汉字的认可,大概就是这样。
□:与世界上其他语言相比,汉字有什么特点?
■ vincent fang:我觉得汉字是超时代空、超地域、超方言的文字。所谓加班空是指汉代铭文较多的隶书是韩立。现在把这些铭文拿出来,韩立,你仍然可以阅读它们。这是超时空。如果碑文是2000多年前在欧洲出土的,那么2000多年前就没有英语、德语、法语了。那时候只有拉丁语而且是古拉丁语,现代人看不懂。如果2000多年前的碑文在印度出土,现在印度的人是看不懂的。
因为都是拼音文字,需要字母拼成文字,但是拼音体系在变。更何况两千多年前的非洲大陆还没有文字。如果在中东出土,两千多年前还没有阿拉伯语,当时的阿拉伯语也不成熟。所以,我觉得汉字是timeout 空。
超地区,如越南、韩国、日本,都是用汉字作为自己文字的书写体系。你一般是借用拉丁系的拼音,比如马来西亚,印尼,大陆。它借用拉丁系的拼音来拼字的发音,所以发音会不一样。但是,在书写汉字时,我们仍然使用它的字形。现在是三点。从韩国到日本到越南,总是三个。字体是一定的,结构不会变。所以我觉得汉字是超越地域的。
超方言的意思是我一直认为,中国之所以一直保持统一的局面,是因为中国有共同语言,而不是共同语言。如果你的书写体系不同,比如欧洲大陆,久而久之就很容易成为独立国家。但如果书写体系相同,就会有超越地域的东西。比如一些教育制度,一些传世书籍,都是如此。所以,我觉得汉字是加班空,超地域,超方言。在世界各国中,没有哪个国家的人物可以这样。
□:你对汉字有什么感觉?
■李永萍:台湾省历来重视文化传统,我们对汉字的坚守是我们坚守文化传统的表现。这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承诺。
■ vincent fang:汉字有很强的文化认同度,是对东方语系文化的一大传承。有时候去韩国古代寺庙,会看到汉字。因为韩国用汉字来表示它的书写体系,或者用汉字来写一些拼音体系,你会觉得很亲切。去日本旅游也是如此,因为日本的一些名字也是用汉字标注的,比如一些寺庙的名字,都是用汉字表达的。所以我觉得汉字会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汉字离我们有距离。这就是我对汉字的感受。
□:汉字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起到什么作用?
■ vincent fang:作用很大,其中一个就是书法。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文字体系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呈现。你不能用一对拼音字装上去,或者把德语写成对联,然后举办德语展览。整个画廊都是用德语写的人物。书法,只有中文和阿拉伯文,因为表意文字更像绘画。总之,我认为汉字在传承中国文化中起着非常基础的作用。
■李永萍:除了汉字,还有哪些具体的东西可以传承文化?当然还有瓷器,建筑,民俗,绘画等等。但是这些东西,建筑没有汉字方便,瓷器和绘画没有汉字普及,民俗没有汉字周到。
□:海峡两岸并行使用繁体字和简体字。大陆主要推广简化字,方便读写,台湾省始终坚持繁体字读写。然后,在文化教育、科学普及等方面。,台湾省是不是觉得繁体字读写不方便?
■李永萍:我们没有感到任何不便。台湾省的教育普及程度,各个层次的教育,它的普及程度都很高,这是一个数据对比。特别是现在电脑输入已经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手写,非常方便。■ vincent fang:因为当初大陆引进简化字,主要目的是为了扫盲。那时候网络不发达,教育上老师要教语言文字,所以觉得繁体字的结构不太好记。当初为了扫盲,汉字被简化了。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想拉丁汉字,只是为了书写系统的方便。不过我觉得进入电脑时代后,现代人接收信息很方便,所以不是问题。此外,海峡两岸三地交流频繁。我去过很多场合,很多大陆人会读繁体字,但是不会写。一篇文章里有几个字是繁体字,他能猜出上下的意思。他不需要精确,但他实际上可以理解他们。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样的。当我们阅读中文时,无论是在mainland China还是台湾省,我都能理解一整篇文章,但如果你要我单独写,我觉得也很难,我也写不好。所以,在我看来,现在没什么不好,就是大家都能看懂繁简。现在用电脑打字,所以用B,P,M,f,在mainland China用的是汉语拼音,所以手写的概率很低。所以我觉得繁体字在文教和科普方面不会不方便。□:简体字看似比繁体字简单,也更受欢迎,但就流行文化而言,港台始终处于高地上,将大量的歌曲、电视剧、电影输入内地。繁体字和现代流行文化没有差距吗?
■ vincent fang:繁体字并没有更接近流行文化。我觉得人物和流行文化没有直接关系。那是因为当初港台的文化发展大概没有错。大陆经历了文革和一些变化,所以有一段时间流行文化不具备发展的土壤,和港台相比有一定差距。
我觉得文字体系和流行文化没有必然联系。以日本为例。日本的书写系统非常复杂。其书写符号中有多个汉字,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并存。但是,这些特点与他的流行文化无关。现在电脑时代,互联网时代,文字的转换变得非常容易。所以流行文化跟社会发展有关系,跟字体没关系。
■李永萍: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繁体字更适合文化产业的需求。因为繁体字的形象更完整、更丰富、更美观,很容易满足各种形象的需求。比如改变一个字的形状,让它产生一些新意,让繁体字更好用。
□:简体字在mainland China已经广泛使用了几十年,但在书法方面,还没有人放下笔、墨和砚来写简体字。这个你怎么解释?
■文森特·方(vincent fang):随着中国几千字的发展,其字体结构已经确定。比如广东的广广,简化后字体的对称性没有了,结构看起来很难看。所以人们还是用繁体字写书法,而且据我所知,内地很多门牌、招牌还是用繁体字。简化后字体的结构会失衡,不好看。因为书法是与繁体字并存的传统,审美也有惯性。
■李永萍:此外,简化字的含义也有缺陷,有些内涵无法传达,缺失了。比如,你见不到你的亲人,你就不会爱他们。亲戚之间一定要经常见面,但是简化字的亲戚是表达不出来的。爱怎么会没有心呢?中国文化很重视心。有没有脑袋的孩子,单翼飞翔的孩子,生产失败的孩子,种植空空,面对没有小麦,运输没有汽车的孩子等等。
□:文森特·方创作了《青花瓷》、《霍元甲》、《直答》等脍炙人口的中文歌词。汉字对你的歌词创作有哪些启发?能举个例子吗?
■ vincent fang:不应该说是汉字的灵感,应该说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灵感。柳永、李清照、李渔的作品对我有一些影响。古典诗词的底子,和现代音乐放在一起,反差大,容易得到一些关注。也是讲爱情的,但是如果词句有古诗词的底子,它的文字会更有张力和美感。
比如《青花瓷》里有一句话,“篱笆外的香蕉惹阵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个江南小城,惹你。”像这样的语句,加上流行音乐,会有很大的反差,而不是常见的情歌。就说“我喜欢你”“不要离开我”,很空。
“
□:汉语拼音有四声,没有平声。大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用普通话四声读古典诗词。这样读诗有什么缺陷?
■文森特·方:平仄是诗歌创作的要求。平邑和平邑是平原。其实不一定是指读书。平邑是创作的门槛,背诵与之无关。台湾省也说普通话,就是官话。古人读古诗,所以有时候用闽南语、客家话、粤语读这些古诗会有不同的效果。
因为粤语和闽南语有七八个声调,而普通话或国语没有那么多声调。其实台湾省是用四声来发音的。所以我只能说,用闽南语,粤语,粤语,或者客家话读,会有不一样的审美感受。说不上好坏,但它有不同的感受方式。因为方言可以保留汉语在不同阶段的一些变化,比如吴堡华茂中一些外来音的引入,但是它会保留一些,当然不是全部。所以我只能说,用方言读古诗词,会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审美感受。
■李永萍:台湾省现在讲的国语是官方语言,所以可以说不平坦。应该说现在我们也用B,P,M,F来拼音。不过台湾省的人一直有说闽南话的传统,所以能保留一些平邑,对平邑的了解也比mainland China人多。
□:近年来,内地有学者提出议案,呼吁恢复繁体字。更多的学者认为,化繁为简应该齐头并进。除了阅读和书写简体字,我们至少应该认识正确的字。目前这种声音越来越大。你怎么想呢?
■李永萍:我认为大陆不可能一下子回归繁体字,但可以考虑一些办法,一步步实现。比如商业招牌和名片,其实很多都在用繁体字。至少可以先实现。商业标志主要使用繁体字。
■ vincent fang:这个我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时提出议案。我觉得这是好事。我觉得把恢复繁体字或者繁体字政治化不好。我们应该慢慢来,顺其自然。因为简化字一开始就有简化的历史背景,也有历史的需要。就像我们的一些教育制度,也发生了变化。
清末的时候,有学者想把汉字拉丁化。他们觉得汉字落后,文字的发展要遵循西方的规律,从表意到表音。他们认为汉字会阻碍文化的发展,但我认为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其实手写简体字真的比较快,繁体字稍微复杂一点。我认为从甲骨文、、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来看,汉字的历史演变总体上似乎有简单化的趋势。
但是现在是电脑时代,和当时的背景不一样了。我觉得可以适度恢复繁体字教育,让其自然发展,而不是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推出政策。我觉得就文化而言,文化有其天然的需求。在某些历史时期,会有学者站出来呼吁文化变革。应该说这也是自然的。毕竟学者只是呼吁而已。然而,我认为通过会议来做决定是不够自然的。我觉得这就是文化和政治的区别。(摘自《儒林大家》杂志主编曾梵天)
互联网时代中国精神的发现
中国的道德品质与世界情怀
中国孔子基金会战略合作伙伴山东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如风大家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3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