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唐朝也热。
从7月底开始,全国各地进入入炉模式,多地最高气温突破最高记录值。面对高温,人们只能打开空来感谢这个惠及千家万户的防暑发明。
在没有空音的古代,人们也要面对炎热的天气。南北朝后期至唐初中期,中国处于温暖气候,气温普遍偏高,极热的夏季尤为难熬。玄宗时,在夔州的杜甫,在持续高温的季节写了三首诗。这些诗的标题都叫“热”。诗中写道,瞿塘峡夏季虽对着长江,但多数时候是“峡中似火,河上只有空雷”。河面上水汽弥漫,氧气不足,让人觉得“热”。
纬度偏南的地方,酷暑的威力更猛烈。中唐诗人柳宗元,被流放到湖南永州。他长期受当地高温潮湿之苦,日渐憔悴。半夜被吵醒,他走出房间,爬上一座高楼,大怒写下一首诗《苦夏夜登西楼》。诗中形容他的夏夜是“火晶枯露,野静止风。”探之阴井,开重灶之门”。这一夜,花叶上的露珠干了,寂寞的旷野吹不出一丝微风,井里全是开水,打开门就像进了一个火炉。无奈的诗人只能站在酷暑中,“徘徊良久,汗流浃背”,默默忍受着挥之不去的汗水。
就算逃离南方,来到唐朝的首都长安,也逃不过夏天的热浪。长安地处关中盆地,夏季空气流通不畅,更容易形成闷热天气。在一封写给南方友人的《赠武关》中,王维这样描述当时长安的夏天:“长安招待所热如沸腾…空摇动白球使其变苦。“就算你用尽全力去摇球扇,也很难赶走热度。晚唐时,王步写过一首诗,名为《苦热之旅》,诗中写道:“祝融鞭引火龙南来,火旗烧天红。太阳在中午转动,所有的国家都在一个大锅里。”其中“万国同在一口大锅”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唐朝的普遍火热局面。
房间防暑:夏装,北窗,凉席。
面对炎热的天气,足智多谋、勤劳的古人没有等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想出了各种避暑的办法。
古人的日常服装通常是由棉、麻或动物毛皮制成的。夏天,他们通常会换上葛布做的夏装,这被称为“谢毅”。这种纤维虽然比棉布粗糙,但是轻薄透气,夏天出门,微风扫过的时候,非常凉爽。唐代的正装以长袖为主,但也有短袖“半臂”甚至无袖的衣服。更洒脱的人甚至只穿了一件葛做的马甲,在家里或山里赤条条地纳凉。当然,有钱人可以穿更轻薄贴身的“轻纱”。这种真丝面料穿在身上比较舒服,但是因为太轻薄,不适合户外使用。
为了照顾采光,中国古建筑往往“坐北朝南”,但在炎热的夏季,有毒的阳光从南面的门窗照射进来,无疑让人更加烦躁。为了避暑,很多人会在房间北面的阴凉处再开一扇窗,可以不晒太阳通风。如果在窗外种上一丛竹子,那将是一个绝佳的乘凉之地。陶渊明在给孩子们的信中谈到了自己一生的乐趣,其中有一句是“五六月中旬,我卧在北窗下,凉风暂来,自称黄羲大师”。这句话后来被收录到唐修写的《晋书·陶渊明传》中,“北窗”成为一个流行的典故。白居易晚年访秘书监。他在长安新昌广场居住时,写了一首诗《新昌闲居招杨阆中兄弟》,邀请妹夫杨做客。在诗的最后,他说:“一个贫穷的家庭在夏天的几个月里有什么?客人只会得到北窗之风。”也就是把你家北窗的凉风作为给客人最好的礼物。
除了利用自然风,唐人还发明了利用地下水降温的方法。据宋初笔记《云仙记》、《云林异景记》记载,中唐著名宦官霍贤明在其龙门的别墅地下,开了七口冷水井,并用镂花、透气的盖子盖上。夏天,寒气从井里涌出,室内“七井寒,不知热”。
长安大部分富裕家庭除了房子,还有自己的花园。他们只要种一小块森林,就可以乘凉。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朝鼎盛时期,长安城的富家子弟“每年夏天在林亭植画柱,以锦嫁乔木。摆好位子,叫一个长安的名妓坐在他们之间,邀他们来个夏日聚会。“这个‘夏会’大概就是现在的‘夏日狂欢派对’的雏形吧。
唐人除了在房屋结构和园林布局上下功夫外,还在室内放置了各种消暑用品,比如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凉席,这种凉席在唐代非常流行。唐人把竹席称为“筐”,因为竹子比热高,升温慢,竹筐表面温度通常远低于室温。用玉枕或石枕躺在上面,自然会觉得凉爽。
元十一年夏,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当时的蕲春买了一对有名的竹席,送给身处炎热的通州的元稹,并附诗一首,“通州是热处,此物为重”。元稹收到礼物后非常高兴,马上回复了一首《赏乐天送齐国》,描述了自己的用户体验:“磨玉润心,织小块牙。霜凝绿汗简,冰透青鳞。水淡,釉薄尘。梦寒滑,老龙惊。”感觉睡在上面就像睡在冰冷的龙林上。不仅不再热,甚至还有点冷。在唐人的想象中,“龙麟”是世界上最冷的东西。可以当扇子用,也可以当凉席用,夏季效果极佳,但非常少见。只有有钱人才有资格用。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盛唐长安富家王元宝有一把龙皮做的扇子。每年夏天,王元宝待客时,“桌前放此扇,可洒淡水,风飒飒。在葡萄酒之旅中,冷色是客人。”另一注《戏谈》说,晚唐名士李德裕“金盆存水,蘸白龙皮,置座底”。夏天,他经常邀请他的同事呆在家里避暑。客人进屋后,只觉得“暑气尽,冷如秋”,有空调的效果。当然,世界上没有能散发冷气的“龙皮”。以上两个故事,不过是唐五代对非常富有的家庭的夸张想象。但古代的“龙皮”最初是根据蛇、鳄鱼等动物的鳞片想象出来的。如果用蛇皮、鳄鱼皮等材料做“龙皮”做凉席,降温效果一定不亚于竹席。
晚唐时期,暑热用具中出现了一种“竹夹膝”。夏天用竹子做的,夹在腿中间,可以快速降低体表温度,配合竹竿使用效果特别好。晚唐著名诗人陆龟蒙曾赠诗友皮日休竹膝夹,皮日休作诗一首作为酬谢,说是“玉里圆,龙里滑,自衡阳彩青来”。我怕夏雨纷飞,我怕碧香之风蓄。“又凉又滑的感觉跃然纸上。
山里的夏天:寺庙,丹药
如果你已经买了凉席、扇子、竹膝,而你在北窗下高卧时仍感到酷热难耐,你就需要考虑离家出走,到凉快一点的地方避暑。一般官员和民众都会去高海拔、植被茂密的山区躲避高温。这时,山里的寺庙成了受欢迎的避暑胜地。白居易晚年住在洛阳时,经常去洛阳附近的香山寺避暑。为此他写了两首绝句。第一首是“六月滩声似凶雨,香山楼在师室北。”意思是说,你晚上住在香山寺小溪边的和尚房里,出门时袖手旁观着篱笆,感觉清凉。一片云后,“金莎草庐竹亦舒”,入夜,香山绿意盎然。一路凉风十八里,卧篮睡背”,写了回家路上在凉风下安然入睡的场景。
长安周围群山环绕,自然有很多避暑胜地。比如城南的翠微寺,曾经是唐太宗的行宫,是文人雅士经常去避暑的地方。如果在郊外的山里时间太长,也可以选择长安城南的Jionji。虽然Jionji的地势不高,但是离曲江很近。寺内植有古松竹,处处有风竹韵,可清暑。再加上寺内高耸的慈恩寺塔,游客可以在塔上乘凉或在塔顶沐浴,是长安除了皇宫之外最适合避暑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每到酷暑,Jionji都挤满了游客。晚唐诗人刘德仁曾写过一首诗,名为《济安夏游》,诗中写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是善良而勤奋的。一个和尚能容得下野客,但树密。在塔上漫步,遇见夏天的人们。但我又回到了路上,还有线索和车轮。”可以看到,在吉恩寺避暑的游客那么多,回来居然就堵车了。
唐人热衷于去寺院避暑。除了寺院海拔高,草木茂盛,佛教讲究四大空,鼓励人们把肉体的痛苦视为虚无。如果他们能按照佛教的理想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他们自然就能对酷暑无所畏惧。王维曾经写过一首诗《苦热》。诗前半段描写了“烈日当空,火云成山”的酷暑。故事的后半段,他说在自己的佛学修行中,他懂得了“自己照顾自己,却没有一开始就觉得贴心”的道理。他知道肉体的痛苦只是内心无意识的一种表现,所以他“突然进入了吗哪门,感到凉爽和快乐”。在经历了如来法之后,他可以在炎热中感到凉爽和快乐。在佛寺避暑的人,意识可能不如王维那么全,但在佛教的影响下,他们自以为总能平复一些暑热带来的忧虑。
佛教通过内在修炼来缓解暑热之苦,道教则有更直接的解暑方式。《抱朴子内篇杂英》记载了葛洪传授的非热之道:“或以立夏日,取刘仁六桂之魅,或以六桂之行,或以玄冰之丸,或以飞膏之粉。”葛洪在这句话中总结了道家艺术中的消暑方法,如符箓、行气、外丹、仙丹等。五行体系中“壬癸”属水,所以葛洪所说的符箓称为“六壬六癸之符”,行气法称为“六癸之练”。道士只要服用丹药符箓,就可以避免热气侵入,这似乎比沉浸在苦修中的佛教徒要容易得多。然而,这些仙药和符箓并不容易得到。比如炼制“飞霜粉”,就要“小丘上用木皮,五月五日北行一黑蛇血”作为关键配料。其中“小丘”是一个传说中的岛屿,上面有一种神木。所以,据葛洪所知,只有两个人曾经炼制过这样的仙丹。
但是道教发展到唐朝,它发明了一种普通道士也能炼制的消暑药。如唐代道士沈之言的《玄秘》中记载了一种“消暑丸”,将雌黄、白石脂、朱砂研末,在曲坛黄泥中烧成泥状,在磁石上捣碎,注入牛奶,再用融化的白色松脂包裹成丸。据说,服用后,“岳夏可以披上毛皮,没有炎症。据沈志彦介绍,唐懿宗也服用过这种药丸,效果很好。对这种丹药有详细的描述,后来收录在北宋官方药方《太平盛慧芳》中,甚至收录在明代编纂的《普济方》中。它在后世被广泛用作中药。然而,酏剂中的雌黄含有三硫化二砷,这是一种剧毒药物。如果提炼不当,它可能会变成致命的毒药。唐懿宗年仅四十就英年早逝,可能与服用这种有毒的长生不老药有关。
采冰解暑:冰镇水果和冰镇饮料。
说到夏季降温,就不能不提到冰这种自古以来就流行的神器。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收集和储存冰的传统。《周礼》记载了周朝专门处理冰毒的文官凌人。冬天,他们雕刻冰块,藏在冰室里一个特殊的“灵隐”里。仲春时节,他们“开冰”,将储存的冰用于宴会、祭祀等场合。这个传统也延续到了唐朝,冰库由上海林业局的官员管理。
冬季存放在宫廷的冰块主要用于宫廷祭祀和日常生活。普通的官员是享受不到的,但是皇帝们经常会把存放在朝廷的冰块送给自己器重的大臣。白居易在翰林学士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谢赐冰于己》,感谢唐宪宗赐冰于己。文章说:“赐冰之仪,为朝廷之大典;以其非凡之物,彰显其特殊之恩。”我得了冰之后,“暑热难耐,凉风随之”,爽的时候感受到了皇帝的极大宠爱。
被皇帝赐冰后,除了在室内降温,还可以用来冰镇水果。比如,刘禹锡在《刘绪水亭消夏》诗中提到,唐顺宗刘旭石井盛夏待客的食物是“赐冰满梅子,盖肥盘青笼”,其中“赐冰满梅子”就是把新鲜的梅子放在盛满冰的碗里。此外,有些冰饮是直接用冰制成的。比如杜甫在长安参加权贵子弟举办的“夏会”,写了两句诗,题目是“带着妓女与贵胄共纳凉夜,夜雨相逢”。诗中有云“太阳调冰水,美丽的雪莲藕丝”。可见这些隐藏的冰也可以直接用来做饮料。
除了皇帝给的冰,唐代长安似乎也出现了卖冰的市场。然而,由于冰块收集和储存困难,夏季市场出售的冰块往往“有价无市”,一些商家想通过在长安出售冰块赚取高额利润。结果冰块在和买家讨价还价中融化,最后血本无归。因为夏天的冰太值钱了,成了高官权贵们互赠的宝物。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为了讨好朝中高官,杨的子女“每日取冰,令工雕成凤兽之形,或以金丝带束之,盛于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可见这只冰原兽的确如金玉首饰一般珍贵。除此之外,杨氏的孩子们还会命令工匠将大冰块凿成冰山的形状,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放在宴会厅里。居说,在三伏天,这里的所有客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冷色调,甚至可以穿上夹克御寒。
但是,有资格在大热天用冰块降温的,毕竟只有达官贵人和首都长安的地方官民,基本没有这个条件。曾在长安享受过“公子冰水调整”的杜甫,后来去了长安以东的化州做武官。化州虽然离长安不远,但是没有冰水治疗。在那里,杜甫写了一首诗《初秋苦热堆案》,诗中他说自己在府衙里热得“狂乱尖叫”,喊出“向南望松树矮谷,赤足踏冰层,方为安全”。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一定很怀念在长安城,夏天可以接触到冰的日子。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