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春雄安,植被变绿,杏花盛开,生机盎然;工地上,到处都是塔吊,机器轰鸣,到处都是热火朝天。
雄安新区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向着人们向往的目标延伸,新时代的“未来之城”正在从规划的蓝图变为现实的典范。
5年前的4月1日,一个大新闻正式公布——“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一消息犹如一声春雷,举世瞩目。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雄安新区建设、亲自亲临现场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主持会议研究部署,作出重要指示,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标杆”。
五年来,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制定了一系列顶层设计,一批重大项目全面推进,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雄安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同步推进大建设的重要阶段。
展示原型,展示形象。雄安新区土地方面,今年春季将有43个重点项目同时开工,全年安排232个重点项目;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了100多家分支机构;白洋淀水质达到ⅲ类水,为近10年最好水平,已进入好湖行列。
在北京的土地上,一座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正在拔节期成长。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新县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抉择,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雄安新区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
京津冀曾经有句话叫“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好,河北吃不饱”,反映了北京“肥胖”和周围“瘦”的痛苦。京津冀需要区域协同发展的深层次转型。
“重点和出发点是做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手术,解决‘大城市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思路。
“要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和弱化不适合首都的功能,把一部分功能转移到河北和天津。这就是大禹治水的道理。”
求大局,但重点还是要往前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北京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的新选择。”
从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到提出选择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的地方,再到部署雄安新区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局,运筹帷幄,把脉把脉。
历史时刻标志着思想的脉络。
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时,明确提出了“多点一城,旧城改造”的思路:“一城”就是研究思考在京外建设新城。
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总书记强调,为了深入研究论证新城问题,可以考虑在河北合适的地方进行规划,建设一个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化新城。
2016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和北京非首都功能中心工作汇报,确定新城规划定位,同意命名为“雄安新区”。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原则通过《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实施方案》,雄安新区规划正式启动。
2017年4月1日,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开发布。
五年来,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建设,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两翼”,不断取得新进展,展示新形象。
“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一定要牢记这个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首都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被北京驱散。不符合条件的一定不要。”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高质量样板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坚持初心,稳步推进。
从2021年开始,以在京高校、医院和部委所属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进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
一批重大救灾项目有序落地:
——中星网等首批3家央企已落户,并已完成选址,启动建设程序;
——中国电信雄安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在新区启动区启动;
——北京首批启动雄安新区疏解的高校、医院已基本确定项目选址,各项疏解工作正稳步有序推进;
…………
截至今年3月,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了100多家分支机构。五年来,新区已有3600多家在京投资的企业注册,占总数的80%以上。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铿锵宣示,正在雄安这片热土上逐步变为现实。
“开工前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清楚,不要留下历史遗憾”
2019年1月,在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仔细研究展板上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的规划对总书记来说很重要。
“开工前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清楚,不要留下历史遗憾。”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
未雨绸缪,未雨绸缪。
无论是规划中要坚持的理念,还是规划过程中的关键阶段、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谋划指导,作出重要部署指示,每一个重大问题都及时把关,确保规划不走弯路,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是一座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城市。
为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们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规划建设要有长远眼光。新区建设初期,城市建设不能太急,要稳扎稳打。
新中国成立以来,雄安新区规划是全国关注度最高、动用机构最多、覆盖领域最广、聚集人才最多的。
雄安新区坚持规划引领,先后安排了1000多名国内外专家、200多个国内外团队、2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规划工作。
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负责规划主体的河北省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一起走过了近700个日日夜夜。经过反复咨询研究,雄安新区规划最终确定为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导下的“1+4+N”规划体系。
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就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世界一流的标准来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首先,新区在规划建设理念上要新,要有前瞻性和引领性。”
在安新县召开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努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要坚持以最先进的理念和世界一流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16个字为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立下了时代高度。
“‘杰邦’雄安新区规划的设计者均来自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团队,仅中国参与规划设计的院士、专家就有60多位。”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王志刚介绍。
雄安新区规划坚持突出传统中国风。在大规模规划建设之前,新区十分重视历史遗迹和风貌的保护,一批凝聚了传统文化基因的怀旧遗迹被登记备案。
“北城、中园、南湖”的空布局和“一城、两轴、五组团、十园、百花田、千年森林、万顷波”的空形象,中西结合,中式为主,古今交融…这些计划诞生于中国千年。
对雄安新区的城市面貌做出严格规定,不搞千奇百怪的建筑、摩天大楼、玻璃幕墙。“新区对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颜色和造型有严格限制。”王志刚自始至终参与了新区的规划。“根据规划,新建政府投资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便捷舒适的15分钟生活圈……我们也一直在严格执行这些高标准。”
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就要保持历史的耐心,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
“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我们要保持历史的耐心,要有‘成功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正式宣布成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雄安新区除了基础工程和保证运行的临时建筑外,没有动过“一块砖”。但正是这两年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工作,一个个勾勒出了千年工程的宏伟蓝图。
“如果规划缓慢,我想说,这样的缓慢是我们想要的,这样的缓慢对未来是好的,这样的缓慢对未来是快的。”雄安新区管委会负责同志说。
只有保持历史耐心,才能“一张蓝图干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吸收设计成果并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力,用法律法规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明确规定,“本规划纲要及相关规划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或违反规定变更,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新区首部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河北雄安新区条例》将新区规划上升为法律条文,为新区规划建设提供了刚性法律保障。
建筑师负责新区的建设,住建部已指派专人常驻新区。这些专业人士都参与了各区的规划,他们会监督规划,不能走样。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
“现在有了蓝图,雄安已经从顶层设计阶段转入实质建设阶段。可能今年是比较热的情况吧。“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指出。在座谈会上,总书记对京津冀三地的负责同志说,今后,我会时不时来走一走,看看你们阶段性工作的情况。”新阶段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今后决不能放松,需要更加努力。”
“我们不是在建设一座美丽的新城,只是在建设一座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的新城。”
2017年2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南海驱车100多公里,专程来到河北安新县,考察规划新区核心区概况。
“这个地方的人生活得怎么样?人口密度是多少?拆迁多少人?”习近平总书记详细询问,叮嘱:设立雄安新区,一定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市民需求出发,密、绿、低碳、返璞归真,提供宜居环境和优质公共服务,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功能疏解转移。”在新区规划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了这一点。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以人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引进优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京津资源,建设优质共享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增强新区承载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建设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五年来,雄安新区着力推进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等领域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千年计划,教育优先-
目前,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等3所学校和幼儿园已全部进入收尾阶段。京津冀56所优质学校也与雄安新区59所学校建立了帮扶合作关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
我一直担心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普通人的就业问题。“雄安新区有125万本地人,我们要做好这篇文章,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我们不是在建设一个美丽的新城,只是在建设一个新城,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总书记谆谆叮嘱。
在雄安,许多当地人在植树造林方面找到了新的工作。容城县李朗村的狄永华,把自己的9亩地交给新区合作造林,然后到村附近的大清河地区打工种树。树种下后,狄永华被调岗,成为一名护林员。“每天收入100元左右,9亩地每年每亩有1500元公益金。”
针对群众的择业观念,新区开展了引导其融入新区城市发展的培训,累计58000余人次。2020年以来,新区安排专项资金2.3亿元,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被逐一安置就业。目前累计就业1.1万人。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本-
容区是新区第一个集中建成区。率先开设两家养老驿站,为老人提供基础服务。82岁的荣东区弘文花园社区居民高茂申(音译)说。“我们老两口每个月领2300元养老金,生活很好。”他的幸福也是新区人民的共同感受。
医疗服务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北京妇产医院援助荣成妇幼保健院,派出11名专家前往荣成。去年8月,一名孕妇病危,派出专家组抢救,维持患者生命体征。最后,她被成功转到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
北京对口支援的雄安宣武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一期主体结构2021年7月封顶,目前正在加紧外立面和二次结构施工。未来很多知名医院都会从北京转移到雄安。
到2021年,共派出京津冀90家知名医院的429名专家,对新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帮扶。
根据规划,新区远期将承载200万至250万人口。“我们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公共服务,不断提高雄安新区的承载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局长余说,“围绕‘人’来谋划文章布局,配套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增强对救助对象的吸引力。”
“碧水青山是宝贵的财富,雄安新区要靠这种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
春回大地,雄安逐渐呈现出“蓝绿交织”的景象。“千年林岫”郁郁葱葱,白洋淀水天一色。
从规划雄安新区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雄安新区坐拥北方明珠白洋淀,具有天然的生态优势。但一段时间以来,白洋淀一直受到干渴和污染的威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痛心:“过去肾功能要衰竭,一直在透析。”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时专程来到白洋淀。考察中,总书记强调,建设雄安新区,必须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以后城市离白洋淀这么近,应该有保护区。必须有严格的管理措施,绝对不允许往里面排污水,绝对不允许人为破坏。
自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一直充满活力。
2019年1月16日,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谈到雄安新区城湖关系时,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选址的考虑:“当时这里选址是为了保护白洋淀,不是为了破坏白洋淀。城和湖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自新区建立以来,白洋淀每年通过引黄入冀、南水北调和上游王快水库补水3-4亿立方米。短短几年的治理,流入白洋淀的三条河流全部为劣ⅴ类水质“摘帽”,2017年以前,白洋淀水质为劣ⅴ类至ⅴ类重度污染。从那以后,它每年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2021年,白洋淀水质达到ⅲ类,为最近10年最好水平,已进入好湖行列。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宁德、福州、杭州等南方城市工作过,对美丽的生态风光感触颇深。总书记对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高度重视:“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两条线融合,努力建设集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于一体的新区。”
雄安新区管委会负责同志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参观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时的一幕:“在生态堤岸沙盘前,总书记驻足良久,听说生态堤岸有五条车道,分别是自行车道、慢跑道、步行道、儿童探险道、机动车道,方便市民出行和游玩。总书记频频点头,不时提问。”
先植绿,后建城,“千年计划”从“千年林岫”开始。
在雄县岩岗镇东河岗村附近的原野,一排排新栽的云杉、松树沐浴着春光,挺拔挺拔。这是新区提前建设的“千年林岫”的一部分。
2017年11月13日,建设者们在位于雄县雄州镇、容城县王萍乡的大清河片林片区第五标段,种下了新区第一批树苗。
2019年1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千年林岫”大清河片林区造林区,乘车穿过林区察看树木长势,在林岫驿站听取雄安新区生态建设概况和“千年林岫”地区造林情况介绍。他登上二楼平台俯瞰整个林区,对他们用科学方法造林、用信息技术管理森林的做法表示赞赏。
习近平总书记登上林岫邮政站站台,远眺,乔、灌、草错落有致,经济林和生态林比肩而立。
看着摇曳的树苗,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说,“让它们和雄安新区一起慢慢成长。不要操之过急,不要搞一时的形象工程。清澈的水和郁郁葱葱的山是宝贵的资产,雄安新区依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其价值,增加其吸引力。”
与近几年的卫星监测图相比,新区的土地越来越绿。杏花盛开,玉兰飘香,油松翠绿,“千年林岫”成为一道风景。雄安新区新造林43万亩,正在为新区生态改善提供巨大的“绿色动力”。
进公园300米,进林带1公里,进森林3公里…近年来,郊野公园、悦榕公园等一批公园相继建成,“千年林岫”、中央绿谷等正在持续建设中,都市人向往的田园城市风光和生活正在雄安新区成为现实。
“创造‘雄安质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2018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创造了深圳速度。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瞄准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两步走”的目标,打造“安雄质量”,成为全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如何解决问题?
创新是重要的动力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方向是明确的,但实践还是需要滚石爬山、爬坡、克服困难。
创新,雄安传统产业呢?创新元素从哪里来?
历史上,雄安三县形成了有色冶炼、制鞋、塑料加工、纺织印染等产业。,背后是几十万就业人口,关系到很多家庭的生计。
在这方面,雄安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一方面稳定有序地迁出;另一方面实施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转移升级和跨越发展。同时,为保障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河北省保定市承担“上游责任”,持续实施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工程。针对工业污染,该市严格坚持湖区不建项目、不建园区、不建工业,涉水工业企业全部迁出。
荣成曾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拥有10万名员工。李迎春荣成人。雄安新区成立后,她从广东返乡创业,开了一家服装公司。“根据新区的产业定位,我们主要在新区做产品研发和推广,生产在向外转移。”
依托创新平台,创新要素资源不断向雄安集聚。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新区要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2021年5月,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成立,院长朱宁华同年11月当选中科院院士,成为雄安新区首位院士;一批中关村企业落户雄安;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位于起步区的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如火如荼。
目前,雄安城市安全实验室已经建成,雄安新区超算中心等新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雄安新区正走在“一边规划一边建设数字城市,努力建设智能新区”的道路上。
负责雄安城市安全实验室的中国联通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夏俊杰表示,“我们正在为新区探索城市安全新范式,实现数字结对、安全共生。建设智能新区,要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为确保创新要素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河北省积极作为。雄安新区成立后,河北省举办雄安新区村(社区)“两委”脱产培训班,培训新区3个县(社区)380多名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帮助新区各类用人单位引进急需人才,到2021年,河北省已连续三年举办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会。
深化改革,雄安新区能否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
安世雄安全,在线,方便。
习近平总书记对雄安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一印到底”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总书记指出,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沟通共享,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民化水平,让群众少跑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破除制约协调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筑牢推动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
与雄安新区京津行政服务中心互通人员、开放窗口,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营造承接疏解的良好环境。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你可以随时体验到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新区实行“四个一”政务服务,一门覆盖、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帮到底;逐步实现“六个现代化”,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化、许可规范化、人员专业化、审批智能化、平台整合化、审批管理联动化。
五年来,雄安新区实行党政共建、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打造“雄安服务”品牌,以“店小二”、“保姆式服务”的思维,全力保障企业注册,完善“绿色通道”、受理空缺等制度。
高起点、高定位,雄安新区能否“集聚新人才”?
2019年1月16日,在雄安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一些进驻雄安新区的企业代表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了,热情地围拢过来。
得知他们是雄安新区的第一批创业者,习近平总书记鼓励他们说:“我们需要所有企业参与雄安新区的建设。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本土还是北京企业,中国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我们都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抓住历史机遇,做民族复兴、改革创新的弄潮儿!”
“如果有机会,去雄安。“现在很多年轻人怀揣梦想来到雄安新区创业。位于新区市民服务中心的雄安创业会客厅,每年接待大量创业顾问。负责人景甜是一位来自北京的企业家。很多当地人希望回到家乡“二次创业”。雄安新区成为创业者的热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艰苦奋斗、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队伍。”
五年来,雄安新区坚持党管人才,把“集聚新人才”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建区以来,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的近300名干部汇聚雄安。“他们有特殊的技能和感情。在一些关键时期,新区管委会的办公楼往往彻夜灯火通明。”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峰说。
坚持创新引领,打造改革高地,汇聚八方人才。雄安新区正在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子。它将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城市,人们将从这里看到中国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要经得起千年历史的检验,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留给后代的历史遗产。”
千年大计,重于千年大计,五年努力夯实基础。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雄安新区一定能够实现建设科学合理布局空、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营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共享公共服务、建设快捷高效交通网络、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构建现代城市保障体系、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的规划要求。必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安雄,雄韬伟略,长治久安。
(人民日报记者文周)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3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