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名字的格式_美国护照名字怎么看

美国人名字的格式_美国护照名字怎么看自2015年以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的7篇论文均以中文署名。这种“硬核”操作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领导的研究小组。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张启发表示,他…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自2015年以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的7篇论文均以中文署名。这种“硬核”操作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领导的研究小组。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张启发表示,他发现用中文签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成功发表论文。《中国科学报》从PNAS了解到,“PNAS从2009年开始为作者提供这种选择。希望自己的名字以非拉丁字符出现的作者可以使用此选项”。

这种签名方法能成为惯例吗?中国科学报采访了相关人员。

名字被倒过来“有点委屈”

“最近很多人问我这件事。”张启发直言不讳地说,我没想到英文论文办公室的中文名字会引起大家的注意。事实上,他的第一个中文署名是2011年发表在《植物生理学》上的一篇论文。

“2015年,我关于PNAS的文章即将发表,突然觉得中国的人在发文章时连自己的姓都认不出来了。身份不是特别好。我觉得有时候看到自己名字的拼音被倒了,西方的方式姓在最后,名在前面,总觉得有点委屈。”

在张启发看来,有汉字的论文签名至少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的一些愿望。而且他也希望让读者知道,同样的汉语拼音,可能是一个字完全不一样的名字,加上汉字可以避免很多误解。

张启发无意中试了一下,PNAS没有拒绝,而是原封不动地把纸寄了出去。“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原来PNAS的电脑系统和排版软件可以接受我们的汉字。”

后来,在很大程度上,张启发增加了所有作者的中文名字。有时候在国际合作论文中,他会在中国作者的名字后面加上汉字。PNAS已经正确发行。“只是PNAS长期以来有一个硬性规定,就是每篇论文不能超过6页。有时候加中文名字可能会占很多空。”张启发说。

至于PNAS的做法,张启发认为这体现了国际期刊的包容性。“用中文签名没有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尊重。”不过他也表示,中国作者用中文署名的情况很少见。

目前,张启发的实验仅限于少数国际期刊,他正计划扩大实验范围。“最近,我有一篇短文可能会发表在《自然评论遗传学》上。我准备在我名字的拼音上加汉字,看看杂志的反应。”

国际期刊的标志性“实验”

“为作者提供这种选择”并不是PNAS的独创。2007年12月7日,美国物理学会(APS)主编吉恩·d·斯普劳斯(Gene D. Sprouse)给自己的期刊发来一条“有趣”的消息——哪个王巍?

吉恩在文章中提到,APS期刊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科学家的论文。对于不能用拉丁文表达姓名的作者,其签名必须音译,但这种对应并不唯一。王伟,王伟,王伟,王翰,王伟,王伟,王伟,王伟。以上名字的拼音都是“王巍”。

APS期刊对此感到困扰,Gene决定APS编辑部允许一些作者在音译名中加入自己的母语名。Gene还表示,以这种方式签约是一种实验,最初是提供给中日韩的作者。随着经验的积累,编辑部可能会扩展到其他语种。

当时,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良姚教授看到了这条新闻,并在科学网的博客上发表了评论。他提到,“重名的英文翻译经常出现麻烦,别说国外读者,就算是国内读者,往往也很难辨认出这些重名的作者是谁,对论文作者判断失误,甚至张冠李戴弄虚作假。”

所以他很赞同APS的这种做法。“母语不是英语,或者亚洲作者发表论文,大概都是小事,却引起主编这么大的关注,还涉及修改期刊的风格和规则。”

此后,APS所属的各种期刊在作者投稿信息中增加了“中日韩作者姓名格式”的专门说明。来自中国、日本或韩国的作者可以在他们的英文名字旁边显示他们的母语名字。

国内英文期刊曾经有硬性规定。

在英文论文署名用汉字的做法受到关注后,张启发也向《中国科学报》表示,他愿意倡导这种做法,尤其是对国内一些主办的英文期刊。

作为中国物理学会的旗舰杂志,《中国物理快报》自1984年出版以来就有一个传统,要求所有中国作者在名字后面加中文。

“我们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拼音的重复率太高了。”《中国物理快报》编辑部的翟镇解释说:“作者的名字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此,从信息完备性、作者辨析、检索方便性等角度考虑,在姓名拼音后加中文更有优势。”

但是,近年来,编辑部收到了一些作者的建议。他们认为中国英文期刊的写作习惯应该更接近国际期刊。因此,建议中国的作者应该选择是否添加中文名字,而不是对他们的签名方式做出硬性规定。

翟镇说,最近编辑部回应了作者的建议,取消了过去必须有中文签名的要求,作者自己做了选择。“但无论是从编辑部还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我都希望作者能提供更全面的姓名信息。”翟镇认为,中文署名与期刊国际化并不矛盾。

《细胞研究》主编程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为了应对重名问题,开放研究者和投稿者识别码(ORCID)应运而生。“现在大多数出版社都要求所有与其出版物相关的研究人员使用ORCID,这就像是作者的身份证。从这个意义上说,似乎没必要加中文签名。”

“签中文不是惯例。”但程雷也表示,如果作者有此意向,期刊不会反对。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张启发发表论文的中文署名只出现在PDF文件中,而在PNAS网页上并没有标注。中国物理快递也是这样显示的。对此,翟镇解释说,网页不显示中文并非技术上无法解决,而可能只是一种习惯。以后可以考虑在中国物理快递网络版显示中文名字,更方便。(李晨胡)

来源:中国科学杂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210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1月 24日 21:40
下一篇 2022年 11月 24日 2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