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提起诗人杜甫,我们会想到他忧国忧民的形象,他阴郁失意的诗句,他“两黄鹂鸣绿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名句,他“朱门酒肉臭,路上有冻死骨”的名句。
杜甫的诗确实是一部史诗,他记录了唐朝的盛世,记录了从盛到衰的历史。杜甫的确是一位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的诗人,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又有着浪漫、豪放等不同的元素。
杜甫很少唱月亮,连写山川都有他的寄托。现在我们来读杜甫的三首诗《望月》。这三首诗分别写于青年、中年和老年。虽然都是爬山,但诗歌风格和思想内容都不一样。
泰山是多么雄伟的景色啊!一望无际的绿色横跨齐鲁两地..
神奇的自然汇聚成千上万的美丽,南方的山脉北方的清晨和黄昏之间的分离。
层层白云,荡涤胸前沟壑;扁扁的小鸟,飞进了眼眶。
设法登上山顶:它使我们脚下的所有山峰都相形见绌。
这首《望岳》写的是东山泰山。杜甫年轻时写的。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即736年,杜甫二十四岁。他在洛阳考了进士,然后去山东探望他的父亲。
此时,杜甫的父亲杜宪在兖州任司马,杜甫借省亲之机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漫游。在漫游中,他结识了一生挚友苏元明,并写出了《登兖州之塔》等名篇。这首《望月》是当时去泰山旅游的记录。
诗中的岱宗指的是泰山。齐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国家。它们以泰山为界,泰山北面是齐国,南面是鲁国。杜甫登上泰山,放眼望去,只见一望无际的绿色景色。
它一定是大自然的杰作,汇集了世界上最壮观的美景。尤其是当你爬到山顶,俯视群山的时候,你眼中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那么低,那么小。
西边的山令人崇敬,群峰如儿孙。
仙人杖,怎么能靠着它爬上华山去玉佛寺呢?
可入树干谷难归,而峰如箭尾冲天,难攀。
西风稍冷后,高洵·白蒂问真正的来源。
这首关于王岳的诗是关于华山的。当时是758年,唐肃宗甘源元年,写了一首泰山的诗23年后。此时杜甫已到中年,47岁。更何况杜甫的仕途并不顺利,年少时的理想也无法实现。
杜甫很难做到左拾遗,联系皇帝,出谋划策。但他为丞相唐官求情,结果被降职参军。这首诗是杜甫上任化州时写的。
杜甫游华山,主要是写华山的坎坷,表达自己仕途的艰难。高如华山,主峰如长者,其余山峰如儿孙在膝。要是我能得到一根仙女棒,我就能爬上高高在上的玉女庙。
但山高路险,山峰如箭杆直入南天门。天气炎热,山路难走。或者等到天气好转再去攀登,然后也许你可以参观白蒂的住所,发现仙道的起源。
南岳配朱鸟,秩礼从百王。
吸取领地之灵,和弘治愈炎症。
家礼在德国不香。
孤独则危,危则亡。
这首关于王岳的诗,写的是南岳衡山。这首诗是五言古体,篇幅很长。这里只摘录前八句。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写的,也就是大历四年七六九年乘船到衡阳时写的。
这时,诗人已经58岁了。他年老多病,没有能力爬恒山。他只能看着远处写下自己的印象。诗歌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写南岳历代帝王将军祭祀恒山的传统。
然后,我写了我在湘江上航行时看到的恒山的形象,雄伟壮丽的山和有关它的神话传说。最后写自己对衡山的敬仰,寄托了杜甫忠君爱国的情怀。
总的来说,杜甫前后写这三首望月诗,各有侧重,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差异较大。年轻时,他意气风发;人到中年,他迷茫了;晚年表现出对盛唐的深深怀念。
年轻的时候写泰山,浪漫豪放的情怀。一旦登上顶峰,便会看到他不顾艰难险阻,通过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实现“至君、尧舜,然后使风俗纯”的宏愿。
中年写华山,风格沉郁失意。拜一个仙人的九节棍所赐,杜甫的人生道路坎坷曲折,仕途失意,报国无门。他的诗里透露着他理想坠落后的痛苦和迷茫空。
晚年写《衡山》,诗风内敛、厚重、飘逸。在德行上,他称赞我的皇帝。通过对南岳风光和神话传说的描写,体现了杜甫对君主的忠诚,爱国主义,忧国忧民。
当然,在这三首关于望月的诗中,最被人称道的是我青年时代写的那首关于登泰山的诗。这首诗气势磅礴,豪放不羁,表现了年轻人的进取精神。一旦爬到山顶,你会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很矮小。也成为激励后人奋进的千古名句。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