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事业单位是我国国内体制内的内部管理单位,是党政机关或其他组织以社会公益为目的,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活动的服务机构。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是党政机关的下属单位,比其主管局(委)低一级或半级行政级别。还有一些事业单位是党委或者政府部门直接组织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比如党校、档案馆等机构。
事业单位不是党政部门,而是以下属单位或直属单位的形式存在。它们对外作为法人实体存在,在日常社会经济活动中是独立的主体。
事业单位是针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长远利益举办的,最终是面向社会提供公益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所以事业单位根据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功能特点,主要划分为两种类别:(一)公益一类。主要是承担最基础性的义务教育、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二)公益二类。主要是提供人们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的单位。
一类、二类公益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此外,还有社会行政类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是承担行政职能的,大多数是履行执法监督和社会管理职能,目前除行政执法事业单位外,其他的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已基本改革完成。事业单位还可以根据财政经费拨款方式来划分,三种类别:(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的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主要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其中的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财政全额负担,有充分的保证。(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有一定数量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但还不足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财政按差额比例补足,其中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依据相关部门的批准收取各项服务费用,按当地财政核定的比例留成部分资金用于本单位的日常开支及工资发放。为什么公益一类≠全额拨款?
公益类按公益事业单位的职能特点划分,全额拨款单位按单位经费来源划分。这两者是不平等的。有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有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有既有差额拨款又有自收自支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以某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位表为信息来源来说明。
一、公益一类/全额拨款单位
二、公益一类/差额拨款
三、公益一类/自收自支
四、公益二类/全额拨款
五、公益二类/差额拨款
六、公益二类/自收自支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能对事业单位的分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很多人往往把公益一类等同于全额拨款,公益二类等同于结余分配。其实这些都是误解。
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中继续介绍机关事业单位的相关知识,有兴趣的同志可以继续关注。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1451.html